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是先有粽子还是先有端午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6: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年年过端午节,你不一定对它的历史应知尽知;端午节必吃传统美食粽子,也是数千年传下来的节日习俗,你也不一定十分清楚粽子的创始源头。人们大多以为端午节、粽子是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节和粽子在屈原投江之前很早就有了,而粽子更是发端于近万年之久的槲包。
    【一、端午节溯源】
    端午节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最深远,其实端午节并不自屈原始。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五月初五最早是百越部落举行龙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与龙相关。他认为,彼时“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最初,南方族人为求得龙的保护而举行祭祀,把食物装进竹筒或包在树叶里,投入水中献给龙;同时,在河面举行刻划龙形的独木舟、后来是大毛竹龙的竞渡,为的是让图腾龙高兴,由此逐渐演化到赛龙舟,给人们的感觉龙好像活起来了。北方商族是以凤为图腾的。同时代的中原则实行的是夏至祭神——夏至节。

    关于端午节,其他研究者还有一种说法称起源于上古时代(夏)“兰浴”,民间有端午日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这就更为遥远了。《大戴礼记·夏小正》里有载:“此日(五月初五)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午日以兰汤沐浴”故称“浴兰节”。如此说来,端午“兰浴”活动是祈求族群健康的。可见端午节起源很古,并不是始于战国时期祭祀屈原。其后到了唐代,端五节与夏至节合并,开始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不堪亡国之痛,满怀悲愤地选择在五月初五这个祭祀神祇的日子抱石投汩罗江而死。诚如他在《离骚》中所言,“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选择这样的日子投江自尽,反映了他的某种信仰。汉代在端午节加入了纪念屈原的内容,这也是人格端午的发端,此前是神格端午。

    唐代之前端午节叫端五节或端阳节,也有称“重五”(五月又初五,故曰“重五”)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璟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节”就统称为“端午节”“重午节”了,并且上升为国家法定节日。“端”“正”和“初”的意思,端午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因为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处于一年里最当中位置,明代故称天中节、正阳节或夏节。所以,正式的端午节一般在中午过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了端午节的神格、人格祭祀内容。

    1,神格端午:对神的崇拜,是古人趋吉避凶的行为制度化(形成习惯)。南方民族祭神(龙),中原族群夏至祭祀谷神。神格的另一种表现为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东方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都称为“天神”。屈原选择了端午节这天投江,与上述认识有一定关系。

    2,人格端午:肇始于族群始祖的神化。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一些伟大的人物,于是后人把他们加进节庆的祭祀中来,如屈原、伍子胥、曹娥,把他们树立为忠和孝的典型,为节日添加了爱国、忠孝文化,使端午节具有了人格色彩和爱国、忠孝精神。历代帝王都很喜欢屈原这样的文人,宁肯自杀也不造反,官方在端午节倡导纪念屈原,大肆宣扬他的忠君节操;伍子胥不仅造反,还掘楚王祖坟,官方不受用,加之民间力量分散,纪念伍子胥、曹娥就被淡化了。

    由于屈原投江日期与端午节日重合了,汉代正式增加了端午节祭祀屈原的内容,由此从楚地传遍中华大地。伍子胥、曹娥加进端午节祭祀的时间不很清晰,且流传地域也没有屈原广泛,加之官方不待见,逐渐消失了。

    包括汉族在内,我国共有36个民族过端午节,但不同的地区风俗稍有区别。个别地方还加进来白蛇的故事。端午当日,白素贞小姐饮用雄黄酒,险些露出蛇妖的本相,因此民众起而仿效,用雄黄酒涂抹鼻孔、耳孔,企望能起到除妖去邪的功用。俗称避五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这是端午时小孩子用雄黄酒涂抹耳鼻的来历。由此进一步演化出端午门上悬挂艾草、菖蒲等祛邪风俗。
    【二、粽子考略】
    端午节的招牌美食粽子起源更早,有一个祭神专用品——官民生活食用——端午节节庆特色食品的演变过程。

    最初祭祀屈原的还不是粽子。屈原投江以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传说当时人们用竹筒装大米投入江中,竹筒米后世演化成为竹筒饭,而不是粽子。足见祭祀屈原最初还不是糯米“籺”子,更不是粽子。《初学记》记载一个民间传说: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拿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长江流域有了“艾叶粽”和用艾叶粽专门祭祀屈原的礼俗。《三国演义》就写到东汉时期曹娥的父亲在端午节祭祀时,向江中投放祭品(艾叶粽)失足落水溺亡的情节。

    很多人常把传统美食粽子的产生归于祭奠屈原投江而来,其实,粽子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很久了。最早粽子称“槲包”“角黍”“籺”,长条形,槲包为两扇并联,是进入农耕时代人们敬谷神的专用祭品。豫西三门峡卢氏县尚有“槲包”延续下来,南方的粽子也还保持着长条形。

    人类学家研究,大约在50万年前人类发明用火熟食时还没有炊具餐具,于是用树叶包裹食物(草本籽实、谷类),放在火上烤煨后剥叶而食,这是粽子最早的雏形。其后经过40万年的漫长演化,人类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知道在地上挖坑,坑中垫上新鲜兽皮,再注入水,将植物叶子包裹的食材投入其中,然后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利用热传导原理煨熟而食。

    在烧烤和石烹树叶包裹植物籽实的实践中,经过数以万计的选择与淘汰,华夏祖先最终发现并选定了槲抱树的叶子。槲叶真是无以替代的食物包裹材料,它叶脉纤维密实,厚实如布,具有其他植物叶子无可比拟的耐磨损效果,可以反复使用多次。

    槲包包的是糯小米,秦汉之前还主要作为敬神的祭品,鲜见于军粮,后世由军队逐渐扩散到民间。传到南方出现了相同样式的“籺”,也主要用于祭神。唐代中原出现三角形“角黍”(今天的三角粽),适用于民食,祭神还是长条状“槲包”,以此拉开了人神间的距离。

    粽子是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五节食品的,当时还不叫粽子,也就是人神共享——供品过七日以后人可以食之。中原夏至祭祀与百越端午祭祀由此走向统一。西晋的周处《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就是茭白)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黏黍一名‘粽’,一曰‘角黍’。”“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可见到晋代角与粽子还是有区别的。后世也将叶裹黍米”的食物称“菰黍”。两晋以后粽子得以在大江南北官绅阶层广泛传播。这也反证粽子无关于祭祀屈原。

    信阳城阳城遗址8号墓2015年发掘发现的圆形包裹物40个,中有39包装的是没有脱壳、没有煮过的稻谷;另外1包装的黍,也叫糜子,是有粘性的大黄米(酒米)。每一个包裹的直径是10—15厘米,厚3—5厘米,几个一组串于一根树棍之上。2004年在该遗址7号古墓已经发现大量的植物叶片包裹的圆形物品。专家研究确认圆形包裹外的植物叶子是槲叶,此物就是豫西山区尚存于世的槲包——最早的粽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已经突破周礼,仅仅改变一下槲包的形状,就在贵族中广泛享用了。

    唐朝时期,粽子盛行于宫廷官场。史载,“端午节”当天中午,唐玄宗李隆基在上阳宫举行盛大国宴庆祝,席上摆有多种粽子,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糯小米是黄色的),可见食材是糯大米了。唐玄宗还赋《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其中“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句子可资佐证。唐时长安市面开始出现售卖三角形粽子店铺,角黍还是包糯小米。这说明粽子传入民间了。唐韦巨源食谱》记载有西安的蜂蜜凉粽子,就是剥开槲叶,拿糯小米团蘸着蜂蜜吃。可见唐代吃角黍流行起来,开始成为一种风靡朝野的时尚。

    没有槲叶,没有糯小米的地方,各种替代品应运而生,包式食物开始大行其道。但是,槲包、角黍仍被尊为上品。苏轼《南歌子》就有“菰黍连昌歜”的词句,菰黍就是糯小米粽子。足见北宋时期在南方稻作区的扬州,糯小米粽子仍被视为正统,成为当时当地名贵糕点;吃粽子一定要吃菰黍,反映出彼时上层社会精英崇尚传统的一种情怀。

    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写到了端午节和粽子。

    元末明初问世的《三国演义》第71回间接写到端午节。曹操率军路过蔡文姬家,见壁悬曹娥碑文,记述东汉孝女曹娥投江的事迹。其父曹盱于端午节的祭祀中,可能是向江中投放艾叶粽,失足溺于舜江(今曹娥江)。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哭寻未果,也投了江。曹娥被人立碑祀之,以彰孝烈。《水浒传》成书于明嘉靖年间(1524—1530年),第十三回同样写到端午节(蕤宾节),仍称粽子为角黍;成书于明代(1560—1580年)的《西游记》,第69回就写到发生在国王三年前端午节的变故。节日当天,国王与嫔后都在御花园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忽一阵风至,半空现出一个妖精,要国王献上金圣娘娘,否则,吃绝满城百姓。国王受了惊吓,粽子凝滞腹内,落下病根。还是悟空救回娘娘,又练了金丹给国王吃,治好了国王积食之疾。在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前后(1703年)的《红楼梦》里也写到端阳节,已经称粽子了,第三十回写到大观园的孩子们争粽子的情景。

    盛唐时期,粽子经由来大唐留学的学生先后传入日、朝、韩等国。

    秘鲁人在圣诞节是一定要吃粽子的。粽子也是印第安人的传统食品,他们用香蕉叶包粽子(我国南方也有),食材主料则是玉米粉和菜豆。人类学研究认为,有三支中国族群曾在一万五千年前通过白令海峡、一万年前再通过白令海峡、商代航海先后迁徙到美洲,华夏早期文明可能由此扩散到美洲。我相信那异域的古老风俗来自于中国。

    深受华夏文化影响的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都有粽子,而在东南亚的菲律宾,那里的粽子也是长条形的,形状与槲包、籺极其相似,风味则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

    为了人神有别,唐代民间食用的粽子仍然是包裹成三角形(祭祀用的是长条柱状),并开始用糯大米,而且有了“粽”的名称。由于不是所有地方都产槲叶,竹笋衣、箬叶、荷叶、芭蕉叶逐渐被用来包裹粽子,并陆续出现圆柱形、方形、多角形、锥形等形状的粽子,馅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更是极大地丰富起来,如红豆、花生、大枣、蛋黄、腊肉、龙眼等各色馅料粽子先后问世。味道除了原味之外,还有甜、咸、水果味的。不同地域略有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粽子加工至熟的厨艺是煮蒸合一的,我们的先人由此还发明了陶甑。现在的电饭煲做米饭应归于煮蒸合一的厨艺类。

    现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将长条状的粽子仍称“籺”。在广东茂名,“籺”种类繁多,还是远近闻名的地方名吃。到了清代,粽子虽然样式繁多,但中原官方仍统称其为“角黍”,豫西山区老百姓至今还叫“槲包”。

    “籺”还以另一种形态在中国北方被沿袭下来。当地农村用冷面皮或烫面皮包的韭菜、苋菜、南瓜馅的“菜籺子”,现在有了荤籺子,如牛羊肉籺子。籺子有条形、大饺子形等形状,有些地方叫作“菜蟒”或“菜角子”,更多的是把籺简化作“盒”“合”——菜合子,时间久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08:11
  • 签到天数: 199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24-6-10 16:46: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也是历史传承与沉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20:07:2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首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24-6-10 21:14:18 | 只看该作者
    每个节日,都有文化背景支撑,长知识了。

    点评

    谢谢首版点评!你多指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6-11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18:52:01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4-6-10 21:14
    每个节日,都有文化背景支撑,长知识了。

    谢谢首版点评!你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4 15:26 , Processed in 0.1137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