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3-9-16 10:43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北方夫子 于 2014-12-21 10:24 编辑
“芦苇”和“礁石”
——本期习作命题
一
上一期关于【海与船】的练习,大家写的委婉热情又荡气回肠,作品各有千秋又情趣各异;诗人把心里的海和船,写的千姿百态又赋予了它许多诗意和哲理。乘着这次长风,我选取了这一期的命题图片芦苇和礁石;并且编辑了一些关于芦苇和礁石在文学方面的片段给大家参考,有情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文学方面的描写古人是怎么写的他们尽管远离我们生活过去的千年百年;但寓意中的芦苇和礁石是相通的;通过现代和当代的诗歌中对于芦苇和礁石的描写,我们看一看诗歌中对于这些物象是如何喻意和寄予的,这些诗句中,它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启迪和影响?这才是诗歌言志的底蕴。
这里选取这些,对于我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我想从这里汲取一些对于我们诗歌写作方面有意义的质子和素材,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在其基础拓展或拓宽芦苇和礁石在今天具有的意义,也可以把自己不能实现的都寄语诗里,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对于我们的生命我们所生活的地域和国家充满爱和眷恋;既是生活中有一些不尽人意,也是生命赐予我们的磨砺;我们的生命中可以有疑惑和徘徊,可以有忧怨和苦恼,但不可以对于祖国有怨恨更不能有仇恨和忤逆之举;我们的诗歌可以有批判和批评,倾诉那些善意的有良知的声音,但不可以有骨子里的背叛和悖论与母亲和祖国的恶语——
今天的中国,赋予文化和文学创造一个比较宽泛自由的天空,希望大家理解这一点。
今天的命题【芦苇】、【礁石】希望大家以散文诗,现代诗的形式去讴歌、去倾诉,去批评和抨击生活中的丑恶,彰显今天的美好风景和人间正道;或许风景中与生活有不尽的遗憾或差异,但我们瞩目和期待着明天的美好;这是我们诗歌创造的主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二、散文片段中的芦苇
踏上黄河岛生态湿地,平生第一次看见如此绵延生动的芦苇荡,洁白的芦花随风摇曳,那是迎接远方客人的哈达。你仿佛洞悉岛上的一切,又像是在讲述着这篇土地千百年流传的往事。而我也第一次近距离的目睹了你的动人的芳容。
你纤细高挑,体态轻盈,仪表翩翩,从容优雅,英姿飒爽。你看似娇柔脆弱,却不畏风霜雨雪,我冻得瑟缩在大衣里,你却依然笑东风。我不得不赞美这些单薄的芦苇,每一次强风来袭,你皆低头不语,然而风过之后,便又重新昂起高傲的头,这便是你不屈不挠的精神。
你是平凡的,你没有惊艳的外表,你的花也是如此的低调,甚至让人遗忘了那也是花,没有华丽的花冠,亦无醉人的芳香,你就是那么淡淡的屹立着,带着孱弱身躯对抗着一切的侵袭,你在脆弱与坚强中徘徊,你在孤独与喧嚣中摇摆,你看似飘忽不定,却从未迷失。你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恐怕没有意识到的坚韧,把人感染。尽管在芦花绽放后,你即知难逃悲凉的宿命,然而你却并不忧伤,也没有彷徨,你坚毅倔强的直立在寒冬,因为你明白,暂时的摇摆和痛苦是对新生命的孕育。尽管寒风凛冽,你毫无惧意。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的“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是的,生命脆弱如芦苇,而人亦坚韧如芦苇,
芦苇总是一簇簇,一片片,繁茂、蓬勃的生长发,他们成林成海,他们气势磅礴,他们牢牢的抓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根在地下集结成网,他们风吹不断,浪打不倒,护土固堤。让我不得不赞美他们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多么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多么像无数坚守故土的战士。
芦苇看似平凡,貌不惊人,却全身是宝,苇秆可造纸,又可作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能供编织席、帘等用,还是北方农村盖房重要的建筑材料;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牲畜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以及十多种维生素,备受医药学界重视,现在已远销海外。
我由衷的赞美芦苇,你甘于平凡,从不炫耀,你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你昂首挺立,无怨无悔,你是那般谦逊,却是如此的崇高。人当做一株芦苇,像芦苇一般无私的为团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是那么不露声色,而你却自古便充满了浪漫的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千百年前你便以“蒹葭”的昵称出现在《诗经》里,幽幽为恋人传递着相思,并是如此的切合。你自为飘零物,芦花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恍惚摇曳,却都止于根。根便是情,相思岂不亦然。想必很多恋人都会迷恋上你浪漫的氛围。
来到黄河岛,我第一眼便爱上了那泛圣洁着波浪的芦花。你迎着太阳的光辉翩然起舞,你是黄河岛的骄傲,你是我们的骄傲,我情不自禁的赞美你,你是黄河岛的标兵,你是我永远的榜样。
芦苇
芦苇开花了,芦花飘飘,白白的,软软的,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河边浅水处刚绽叶的芦苇飒啦啦摇响,与春风缠绵絮语,像是低吟着一首朦胧的情诗。
在家乡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有很多很多的芦苇塘。这里的芦苇塘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知心的伙伴,一直伴我成长。
当春风刚刚吹进这片黑土地时,昏睡了一冬的芦苇便睁开惺松的睡眼,钻出了嫩绿的芦苇锥。我和伙伴们采下芦苇锥,做成各种大大小小的笛子,吹出了悠扬的“春之曲”。伴着这笛声,平静的池塘泛起了微波,就像美丽的春姑娘露出了恬静的笑容。
啊,童年的芦苇塘哟,你给我的童年带来多少神奇的故事!伴着芦苇边的欢笑声,我渐渐走出了无知的童年,对那黑泥巴的特殊感情也渐渐淡薄了。
一阵风吹过,芦苇的叶子发出“唰唰”的响声,塘边的黑土地随着芦苇的摇曳, 出现在我的眼前。噢,我知道了,那“唰唰”的声音是在向我诉说,她之所以长得这么茂盛、翠绿,是因为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哺育了她。
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临风摇曳,婀娜多姿,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脆弱的,无力的,只要大风一吹,就很容易折断,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吧,它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总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风吹不断,浪打不倒。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它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观。
芦苇易生易长。每年冬天被全部砍光,第二年春天一阵春风,几场春雨,又长出新的芦苇,一年又一年,总是生机勃勃。
芦苇,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作梁,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它虽然不名贵,但人们却可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用具,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万古不朽,但它却可以变作纸浆,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就连那些苇梢碎叶,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烧火做饭这就是芦苇,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芦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但我要赞美那易折的芦苇,一生中,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只有你使它永远折伏,才能有永远不再作立起的希望.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永远的芦苇,永远难能折伏。
三、古诗中的芦苇
(1)相思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依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依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野趣/江村即事/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3)江村晚眺/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4)青溪主客歌/宋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门外归来有旌节。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犹挟柯亭月。山阴主人载雪舟,掀篷系缆青溪头。
平生耳热欠一识,若为牵挽行云留。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四、现代诗中的芦苇
《礁石》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7,25
作品赏析
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赋予自然事物以生命灵性,将自己的某种心理欲求投射到那人化的生命体上,并以此为镜鉴,为自己树立一个个精神参照,从中得到鼓舞。艾青笔下的《礁石》意象即是一例。
《礁石》写于1954年7月,时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伊始之际,百事待兴。但中国面临的困难却难以消失,不说那“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单就经济建设来看,困难,打击就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在这样一个的新历史时期,与战争时期共同的是最需要精神上的鼓舞。诚如诗人所说:“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个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这也只是从受到‘无休止地扑过来’的‘礁石’的角度所应采取的态度——它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然而有人说礁石是‘与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动的,应该则‘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顽固不化的礁石。这就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不同的结果。”(《艾青诗选·序》)《礁石》正是应时而生,它实实在在地鼓舞了几代中国人。
诗中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呼号,只有冷静的客观描写,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仿佛诗人只是在呈现一个事实。诗的第一节先描述“浪”:“一个”“一个”无休止地扑过来,一个“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然而,这样的敌人,却“每一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照应诗题,“它”对“浪”的粉碎,就是礁石的胜利。整节突出的是礁石面对无穷尽的敌人“浪”的无休止的扑击,都必然胜利。当然,任何胜利都是来之不易,都得付出代价。礁石的胜利也不例外。
诗的第二节聚光于礁石,对此作出了明确答复。“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这是礁石搏击海浪留下的伤痕,也就是礁石胜利的代价。更可贵也更具鼓舞力的,不是这些伤痕,而是礁石战斗的精神状态。诗人用一个“但”字转出了礁石那并不留连于伤痕,也不趋于消极的精神:“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站”昭示着立场的坚定,“微笑”显示着对敌的从容,“看着海洋”,那是时刻不松懈的警惕啊!
这样的礁石,不,这样的生命,这样的生命的坚毅,能不动人么?可这样的生命形象,竟只由两节八句的一首诗造就!我们不能不感佩于诗人独特高超的艺术。在旁观者的冷静谛视中,礁石是朴素的,平凡的,叙述是客观的,语言自然也应该是朴素的。然而,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在这平凡朴素却精炼而蕴藉的语言中,我们由生动的礁石形象感受到了不凡的鼓舞。
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这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
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何尝溅泪?鸟何尝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这首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这首诗歌,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
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这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等等。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比较优秀的诗歌。唯一令人感觉遗憾的,是所“暗示”的句子仍然简单,缺少气象混沦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编辑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在一般人的笔下,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它。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为了求得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而且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象刀砍过一样”,但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诚如诗人所说:“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个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这也只是从受到‘无休止地扑过来’的‘礁石’的角度所应采取的态度——它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然而有人说礁石是‘与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动的,应该则‘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顽固不化的礁石。这就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不同的结果。”(《艾青诗选·序》)可见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艾青擅长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全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果。[
五、网络选取的关于【礁石】的描写
(1)
海中的礁石
――写给世纪之初的七夕
海中的礁石
是爱情产下的蛋
它静静的躺在
蓝色的海水中间
潮来时
别以为海上一马平川
爱的疯狂
爱的挺进
爱的呐喊
在下面深度涌动着
那震颤
那姿态
把海感动得泪水涟涟
当潮水退去
昨夜的激情和浪漫
哪里去了
沐浴出海的
是一枚圣洁的光环
踏着痛楚的舞步
唱着高山流水
和缘分的梦
演绎着前世今生
当传说老去
这支歌已浪迹天边
唯有此爱共潮汐
一千年一万年
浪涛轻唱
万里柔光
-
(2)
牵着灰色上扬
融入远天
洒下沧浪
眼前的水花一次次激荡
礁石如同掌心
托起了梦幻般的徜徉
融入了风的交响
默然享受着苍茫
气韵飘逸
是深邃
是虚空
难得一片没有重量的飞翔
(3)
命运的另一边,
波纹游离地分散出光晕;
静静的听海洋的诉说,
目光随着礁石去远航。
……
不要以为礁石是坚定的;
她不会随你的骨髓堕入海底!
海浪的拍打强占不了她的血躯。
可罪恶的时间,会将海岸垒起!
直至海洋沉入深渊,
连她也会忘记自己;
……
或许生活是沧海,
眼前楚楚动人的她,
就是那枚有骨气的礁石;
请不要随心所欲的山盟海誓,
因为可能这仅仅是沧海桑田的开始。
(4)
礁石
面向海洋
遥望
任一浪
一浪
扑在身上
咬得千孔百疮
如蜂窝一样
傲然挺立
在沿岸
漫长
漫长
一声不响
哦!在身后
有无数平原
无数山
大陆的力量
海的情感
.
2014.12.21
(此诗歌讲义资料参照网络)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威望 +10 |
文币 +10 |
贡献 +10 |
收起
理由
|
清风
| + 10 |
+ 10 |
+ 10 |
很给力!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