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诗,亦即“闺中诗”,也称“闺阁诗”。唐诗宋词中,闺中情的诗词,占有的比重是不小的。其中包括闺思、闺怨、闺伤、闺情、闺恋、闺叹等等。这类诗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质量上、表现方法的高妙上,都在诗词创作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闺中诗的作者、由于身世、地位、际遇、情绪、心境的不同,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寓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借以言志,有的是借以抒怀,有的是借以消遣,也有的是借以指斥。
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的大意是天上的明月、千家万户在砧石、砧板上捣衣的声音,在秋风中都像是边疆的战伐情景。什么时候能平息胡人的侵扰,让我的丈夫(良人)回家来哪? 还有他的《长干行》中的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表达的是两个“发小”婚后情投意合、美满幸福。初婚后,丈夫远行后,妻子对他的无限思念之情。 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也是以妻女的角度,反衬自己悲哀凄凉的境遇,盼望合家相见团聚的急切心情。 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表现的是宫女的哀怨,凝望着那皎洁玲珑的月光,心中满含着无限的心事。从而表达了对这些宫女的无限同情。 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从景物的描写到人物的叙述,盛衰之感受,寄寓了人世多少沧桑。其文字的精练、内涵的深刻,含宏的深广,都很令人佩服。
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孤栖无伴的嫦娥与清高孤独的诗人的写照。诗人是并不满意这种凄苦孤独的状遇的。这从一个“应”字可以体现到。 有的诗词,作者则是完全明确地以闺中女性的语气、角度、口吻来表达、诉说自己的心 音,表达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情绪、来倾诉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爱情幸福的期待。
冯延已的《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君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感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秦韬玉的《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三首诗词,都是闺中女性的语言,似乎是三个女性针对不同的事物,发自内心的话语。冯延已的《长命女》是表达一个贤良的女子,在春日酒宴上的祝词。诉说自己对夫妻感情的珍重,对丈夫和自己健康的良好祝福,对夫妻深爱的珍惜和祝愿。张籍的《节妇吟》则表现了一个已婚妇女在别人的诱惑下,复杂的心理思想斗争过程。她先是“系在红罗襦”,最后是“还君明珠”,尽管是“双垂泪”而最终还是坚决拒绝了他人的挑逗,表示了“事夫誓拟同生死”的坚决忠于丈夫的决心。秦韬玉的《贫女》,则是表达了一个乡间女子的贫苦生活状态,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而这个出自贫家女儿有着细腻爽利的性格,有着美丽的容貌和灵巧的双手,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既表现了自己的高洁志趣,又表达了对社会朽糜风气的不满。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诗词“大家”往往采取这个方法来赋诗填词哪?这种手法,有什么目的、优越性、和更高明的文学艺术特色呢? 首先,“文以载道”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统治者的一种统治手段。在汉代,汉武帝之前是倡导“黄老之言”的无为而治,目的是实现“与民休息,增强国力”。后来,董仲舒根据时局的变化与汉武帝的需要,提出“天人合一”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本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就是用皇权干预学术思想,是与政治专制相呼应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的需要,也是对妇女的打压。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一生在道德、行为、言语、修养方面的规范做出强硬的要求((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成为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当然,这“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都是精神的枷锁,是思想压迫、更是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来的理论。而在老百姓中,妇女无疑是社会的最底层。这样,文人们就必然在他们的思想上深深地烙上了儒家的观念。反映在文学上,无论诗、词、歌、赋,都无不打上儒家的烙印。因关注点的不同,而由此产生的对文道关系的的创造性理解,就必然导致不同时代的儒士对文道关系的理解存在实际上的差异性。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宣传儒学的目的,而他们用妇女自述的方式来表达,是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最佳手段。 如杜甫的《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在对女主人公给予深切的同情的同时,并对她自持清德给予了深深地赞美。而“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不同流合污、洁身修德、自甘淡泊的儒家妇女模范行为予以高度的赞扬,以期达到儒家思想的更大传播。 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六)》中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然亦个人性之所以。”就是说,抒发情怀,必须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而只有妇女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与“遭际不幸”最为恰当,也能表达得最为充分。 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秦观的《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都是属于这类的诗词。基本都是闺思、闺怨之类的诗。李商隐、晏殊、晏几道、秦观都写过一些此类的诗词。 古代的文人,由于求官达贵的愿望常常得不到实现,只好在求仕的漫漠长路上踟蹰前行。因此孤独与寂寞的心态、焦急和苦闷的心情,是经常的。他们自身也常常反映出那种失意者寻求慰籍与解脱的心理,特别是那些常年飘泊在外的客居状态,也需要加以宣泄、吐诉,用闺情诗词,既可以把他们的心理伪装、隐藏、遮掩起来,又能达到文雅、曲折、含蓄的效果,还可以抒发别离苦情、抒发“美人迟暮”的情绪。 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表面上以一个新婚女子梳妆画眉,征问新婚的丈夫画的妆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假借闺房之事探询主考官张水部,自己的作品是否他的口味。“入时无”就是在问:“时髦不时髦”,“恰不恰当”、“合时不合时”。这种以巧妙的托意抒情,来询问自己应考心情,不可谓不高明、巧妙。 对美女的向往、希冀、钟爱、追求,是古代文人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们展示自己才学的最好的方式。通过描画美女的相貌,夸耀美女的品格,表彰美女素质和温柔,可以大大地突出自己的文华,以期得到美女们的青睐,譬如苏轼,就曾不止一次地赠诗美女。 苏轼的《回文诗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就很有特色: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上片写闺中少妇夏日的昼眠情形,下片,以物传情,以闺中少妇嘲笑郎君醒后的窘态寄予自己的怨尤心态。
苏轼的《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就是赠给他的爱妾朝云的。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写的是梅花,却使人能很自然的联想到作者侍妾王朝云身上来。当时苏轼远贬海南儋州,只有朝云不畏瘴疠陪在自己身边。她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心灵更美好,不仅善良温柔,而且乖顺又善解人意。赞赏梅花不畏瘴雾,实质上是表达感激朝云对自己的一片深情。 李商隐的《无题》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人,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是以华丽的词语塑造了一个美丽热情的美女,以一颗执着的心灵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一寸相思一寸灰”,落得的是无限痛苦。寓意着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失望。 王维的《相思》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也是借少女之口,诉说“红豆”的特殊特点,寄相思之情。用一问一劝,把仕女的追求爱情、情意绵绵表达出来。 李白的《怨情》是: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峨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刻画的是一位幽禁深宫、贵宅的年轻女子,满腔哀怨,满腹辛酸的可怜模样。她不得见天日,没有自由,更得不到爱情的辛悲惨状态。
刘方平的《春怨》 :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廷春欲老,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首宫怨诗,写的是住着金屋,泪痕涟涟,在暮春的傍晚,独坐在那里的贵妇,无限凄凉、寂寞、孤独的悲怆情形。 晏几道的《阮郎归》 :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恋人变心,形影无踪。连盼信都盼不来,即使梦里有也是虚的,何况梦里也没有,怎么叫人受得了哇。更兼秋风飒飒,秋景萧瑟填愁,更兼那孤枕冷衾,是何种凄惨悲凉。古代的失意士子们就是这样宣泄自己心中的积怨。 不可否认,从蔡文姬到上官婉儿、卓文君、班昭,到薛涛、李清照、朱淑真、谢道韫、乃至于鱼玄机、苏惠、花蕊夫人、唐婉等才女的文华与闺中诗作,对那些诗人们还是有影响的。他们一方面很倾慕那些才女,另一方面也很佩服她们的诗作。尽管封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并未完全挥去,但她们的旖旎、秀美、低婉、温馨的诗词,也使好多须眉男子艳羡倾心。 汉班婕妤《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武则天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薛涛的《寄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 鱼玄机的《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潇潇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李清照的清平乐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她的《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还有《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这些闺中玉女的美妙诗章,也是使那些男性文人由衷钦佩的,对他们的影响也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说,闺怨诗是唐代诗坛、宋代词坛的奇葩,它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一起,成为唐代诗人喜欢吟咏的题材和形式。唐诗、宋词中流传下来的闺阁诗,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但是唐宋以后的明清时代,就极少出现高质量的闺阁诗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