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6|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韵七绝] 题社冲乡农家院双色茶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4:52: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子曰 于 2016-3-11 14:55 编辑

蓬门独伫倚斜阳,双面娇娃绽靓妆。
谁道山乡无秀色?罗敷本是采桑娘。

SNV31318_双色茶花副本.jpg (101.25 KB, 下载次数: 5)

SNV31318_双色茶花副本.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推荐
    发表于 2016-3-12 18:15:41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3-11 23:27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

    《古今注》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见悦之,因饮酒欲夺之。罗敷乃弹筝,作“陌上之歌”以自明焉。
    这条材料所述事迹,有三点应作辨证。其一,《古今注》称悦罗敷者为赵王,而《陌上桑》称之为“使君”。赵王者,国君之宗宝;使君者,太守、刺史之类。二者不可相并。
      《后汉书》称刺史、《蜀志》称州牧为使君,而按《汉官仪》出驾者又是太守。若使君是太守,则敷之“夫”需是州牧或刺史,但是刺史和州牧也称“使君”;若使君是刺史,则专城而居的罗敷之“夫”就是太守,要用太守唬住刺史或州牧,须是刺史和州牧地位低于太守的年代。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置牧,权位始重,故诗中使君——刺史当在汉灵帝以前……
       考《陌上桑》之题,始见于魏时应璩《百一诗》:“汉末恒帝时,郎有马子侯。自谓识音律,请客鸣笙竽。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左右伪称善,亦复自摇头,”据此,则《陌上桑》之成篇。当在汉桓帝之世或之前;当然,也就在汉灵帝之前了。刺史地位,在两汉时高时低,我们应依付而论。但无论太守还是刺史,者不是诸侯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推荐
    发表于 2016-3-12 16:5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人生 于 2016-3-12 17:14 编辑

       有关罗敷的传说很多,其一解为:秦罗敷,小名小英。大约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以采桑为生的农家女,是古邯郸美女的代表。作为邯郸历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为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在《孔雀东南飞》中“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此处古代美女名即是代称,代指美女……   
       仅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邯郸秦氏女,名罗敷,嫁邑人王仁。仁为赵王家令。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
       罗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外,更重要的是罗敷的“德”美和“心灵”美。她不畏强暴,不慕权势,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女子。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当她被赵王迁追至黑龙潭时,为保自己的清白,选择了沉潭遗恨的结局,成为一个贞烈美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赞扬、咏诗赋文,至今留下诸多篇赞美诗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子曰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6-22 00:05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16-3-11 23:27:56 | 只看该作者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1_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08:26: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3-11 23:27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

    题单衣
    栈桥独伫倚斜阳,妾意郎情各一方。
    入骨相思何处诉?化身精卫海天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发表于 2016-3-12 16:3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人生 于 2016-3-12 17:02 编辑

    图文相得益彰!“谁道山乡无秀色?罗敷本是采桑娘。”转结融典无痕,寄物抒情,拟修辞提升深化主题意境……(惟历代来,采桑女“罗敷”亦为颇多异解的典故之一问好子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
    发表于 2016-3-12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3-11 23:27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其二解为:“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7#
    发表于 2016-3-12 17:29:07 | 只看该作者
    尚有其三解为:“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坐中数干人,皆言夫婿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
    发表于 2016-3-12 17:36:33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3-11 23:27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

       对于罗敷的身份,亦有不同的异解看法。一种见解认为,从罗敷华贵的穿着和夫婿的地位看,她应当是贵族女子。但大多数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歌辞中对罗敷穿着的描写,不过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夸张手法。

       汉代尚有一篇与这篇主题相同的乐府《羽林郎》,叙述权贵的豪奴调戏一位“当垆”的“胡女”,遭到“胡女”的严正拒绝。诗中也有一段“胡女”穿着的描写:“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如果单看这些贵重的饰物,酒家胡女岂不也成了贵族千金?
      至于诗中夸耀夫婿的那些话,也不应当过分拘泥,使君是用他的地位来引诱,因此罗敷也借题发挥,“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
    发表于 2016-3-12 17:45:27 | 只看该作者
    唐代教坊曲有《采桑》词牌名,是兼有歌舞的大曲;《采桑子》是《采桑》当中的一部分,“子”是“曲子”的简称,双调。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宋时欧阳修有《采桑子》词:“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渡无人舟自横。”……

    近代以来的代表人物,则是满清皇族后裔“纳兰容若”,著有《采桑子》;“梁启超”先生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为“时代哀音”: 非关癖爱轻模样,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 漂泊天涯。寒月悲笳, 万里西风瀚海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0#
    发表于 2016-3-12 18:09:57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3-11 23:27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

    《陌上桑》写“罗敷采桑,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以拒之”。关于诗之题材来源,自晋时已有引起分岐异解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2#
    发表于 2016-3-12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其二:《古今注》言“罗敷”之夫为“赵王家令”,《陌上桑》则称之为有“侍中郎”之衔的专城之吏。按宗室王公之设“家令”,始于曹魏,位八品,职次低;而后汉之侍中、中郎将以及郡守的职次,又较之为高。

      产生于汉世的《陌上桑》岂得以曹魏人物故事为题材?可知《古今注》作者是以魏晋的故事为《陌上桑》作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3#
    发表于 2016-3-12 18:21:20 | 只看该作者
    其三:《古今注》说罗敷作“陌上之歌”,似是指她弹唱此曲,所谓诵诗明志,好象并非即席创作;若是创作,则非“汉”乐府。综合以上诸点可知,上引《古今注》材料断非《陌上桑》题材之来源。

    不过,《古今注》所说虽非《陌上桑》本事,则并不能说这一故事未曾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4#
    发表于 2016-3-12 18:25:13 | 只看该作者
    近人之研究,多以为《陌上桑》取材于后汉社会现实生活。治世太守春日巡行属下各县,以劝农桑,称曰“行县”,又曰“行春”。汉世刺史也有“行部”之制,旧制在八月秋分出乘传车周行郡国,但时间并非绝对不变动。由于政治日趋腐败,不法官僚借巡行之机侵扰吏民,出现《陌上桑》中那样的故事自不足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5#
    发表于 2016-3-12 18:27:4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陌上桑》题材,是否仅仅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呢?这是应考虑的一个问题。初看《陌上桑》,似与“秋胡戏妻”的故事相类。据西汉刘向《列女传》载,秋胡乃鲁人,游宦归来,见一妇采桑于郊,悦而挑之;桑妇不顾,秋胡惭而退。这个“秋胡子”,亦见于《西京杂记》,或谓乃鲁之“丘夫子”,即孔丘。无论是传说还是误植,其源在先秦之世。

    但是,汉乐府题中已有《秋胡行》之目,其原作虽佚,可是在曹氏父子集中,已有借旧题寄新意之作。同是汉乐府,既有《秋胡行》咏其本事,则《陌上桑》自有其本事在,二者不致相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6#
    发表于 2016-3-12 18:31:53 | 只看该作者
    单衣 发表于 2016-3-11 23:27
    罗敷在此,使君何不至?

    虽然《陌上桑》不是写“秋胡戏妻”故事,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汉乐府不必尽咏现实生活,不必全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缘现实之事而发;它们也可以取材于历史故事,或者杂糅古今,或者以古喻今。堪谓《陌上桑》的创作,亦是吸取了另一则历史故事的题材因素,或者说是受了它的深刻影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7#
    发表于 2016-3-12 18:35:26 | 只看该作者
       陈辨女者,陈国采桑之女;晋大夫解君甫使于宋,道过陈,遇采桑女,止而戏之,曰:“女为我歌,吾将舍女。”采桑女乃歌曰:“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这则历史故事,亦可以题为“陈辨女歌嘲解君甫”,亦载于《列女传》。按其文其事亦出于春秋。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采桑女通过吟唱《诗·陈风·墓门棘》,斥责并战胜了卑鄙无耻的贵族大夫,捍卫了劳动女性的尊严,显示了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胆魄。而这些在本质上与《陌上桑》中的采桑女罗敷是完全一致的。相比之下,“秋胡戏妻”则有较大的距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8#
    发表于 2016-3-12 18:42:10 | 只看该作者
    从上述诸文文的引证,还可发现一个疑问:为何在《陌上桑》、《古今注》之后,即汉魏以后,此类故事就难于风到呢?同时,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阶段压迫的篇章并不少,而反映劳动妇女遭受压迫的作品却不多,就中又以采桑女最为典型。这又是为什么?   
      再例《诗·豳风·七月》次章:三月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求柔桑。……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诗中的女子,正是采桑女。她之伤悲,乃是因为担心遇见贵族公子,被挟一同归去而受凌辱,所以她要沿着陷落的小路走。这首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至迟也在春秋中期,该是最早见于民歌的采桑女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9#
    发表于 2016-3-12 18:46:31 | 只看该作者
    正因为如此,上文中提出,《陌上桑》所反映的采桑女的命运与抗争,乃是由来已久的。但是,在这里所思考的,乃是上面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确,采桑女、为什么会成为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呢?
       更确切地说,亦应为“民俗背景”范畴的问题。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的民俗活动“空桑崇拜”有直接关系。在古代生殖崇拜活动中,有一类是崇拜“空桑”(又叫作“穷桑”,即树干上有空洞的老桑树)。因为驯蚕、采桑采丝的专利,原本属于古代社会的女性;女性的部落首领,被祀为生殖之神,亦被奉为“蚕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0#
    发表于 2016-3-12 18:52:22 | 只看该作者
    显然,解君甫、秋胡子、使君及赵王者流,公然招邀桑中女子,与上古桑中风习中的平等恋爱、和自由结合,不可等量齐观。那么,对解君甫之流的行径又该如何看待呢?简单的结论,当然是说:这是阶级压迫的体现。  
    但是,正如前面所述,桑中这特殊的场合频频出现,已成为特定的活动背景。因此,解君甫他们、在桑田中做出公然招邀采女的举动,虽非全然出于潜意识,然却有借此环境与风习、以掩饰其荒淫无耻的虚伪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9 15:48 , Processed in 0.15518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