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刊责任编辑刘年,你究竟懂不懂得诗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2: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我养的狗,叫小巫》
  余秀华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他喜欢跳舞的女人,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还总是蒙着脸。我一声不吭地吃饭,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且看:标题是《我养的狗,叫小巫》,正文中小巫只是插曲,结尾又扯到外婆死了。文理不通不说,情理也不通,刚打完那样的架的两口子(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他’只能指丈夫,后面的‘我们’也只能指两口子),还会在一起走吗?

  这连小学二年级作文水平都不如的白话如此杂乱无章,竟然被诗刊责任编辑刘年当作了诗歌,并且,是当作了十分喜爱的诗歌。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刘年没有什么专业诗歌水平,低俗的连半吊子都算不上。二,是刘年的同情心在作祟。也就是说,刘年将同情心凌驾于了诗歌文学之上,放弃了诗歌文学原则。刘年抱着个人的同情心,丧失了文学底线,能不把余秀华放个屁都当成诗歌吗?这不仅仅是刘年的悲哀,更是中国诗歌界的悲哀!

  河流滚滚浪涛凶,水面春阳水下冬。
  谁晓来仙曾劫难,历经沧海一蛟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2:55:28 | 只看该作者
  诗刊责任编辑刘年,你究竟懂不懂得诗歌?诗歌自古都是高雅的,你沉溺在低俗之中,又怎么能感受到什么是高雅呢!我为你感到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3:12:09 | 只看该作者
鲁二顺 发表于 2016-9-1 12:44
人家写的“我们”也可以指我和小巫的。
这诗歌是比较散......
-----------------------------------------------
诗,最忌讳的就是用词不当,表达不到位产生歧义。刘年对这最起码的讲究都不懂,可见他刘年的诗歌专业水平连半吊子都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4:16:03 | 只看该作者
(人民网回复本帖) ****
读楼主文有感:文如其人显三观,思想贯穿在笔端。反映生活新气象,好词亮丽必然间。
宣传社会正能量,党章宪法奉标杆。人民眼睛明似镜,辨别美丑照衣冠。  
---------------------------------------------------
本人回复:谢谢先生您关注!字里行间,可见先生您高风亮节。向先生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8:50:3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坛腐败黑幕十九重,系统、全面的腐败已毁灭了文学生态

  作者: 土豆是白薯

  1、“权威”腐败
  包括在京的某些总编、主编、教授、博导、评论家、各种名人,以及国内常“飞来飞去”的名家,常年去参加各种“某某作品研讨会”,其中绝大多数是作者搞钱举办的,这些作者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有钱当权的,有些别看官不大,就是个小科处级,或不大不小的企业负责人,开一次会能不眨眼花数万至十几万或更多,,到场的权威们一次收获“红包”3000、5000、甚至1万,数万,还有的有用的“评委”更多,几个小时就散会,研讨的作品有时前一天临时发给权威们,而有时甚至现场分发,临时翻看一下就即兴发言,会后,由作者根据现场“发言”的录音,整理成一篇篇文字,就成了报纸、网络、刊物刊登的“评论”,书的“序言”,各处发表,甚至登上网站、广播、电视来报道,作者再负责“买版面”,形同“软”广告费,报刊们更乐得如此创收。
  2、“诗歌活动家”腐败
  整年奔跑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各个大小城市,以开笔会、全国诗会、搞各种诗歌活动等名义,名目繁多,搞策划,拉赞助……,有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次,多数暗饱私囊,并完全逃税,和与地方文化人士、小官员、经办人勾结私分,只有少数落入单位账目,遮人眼目。同时不光捞利,还要名利双收,每次大型全国活动,排列名字时,自己与他请来的“全国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并列,报道在电视、报纸、刊物、网络上,几年、十几年,久而久之,本人也成了读者、观众“耳熟能详”的“名人”了。这些人包括主编、总编、编辑部主任、各个学会负责人、什么莫名诗歌机构的秘书长等等,有的已经捞成大富,满世界旅游,子女送出欧美澳洲留学,大多领着国家高薪工资、特殊津贴,有的暗地经商,还往脸上贴金。
  现在有的民间诗人也学会了,开始时候为诗歌做点贡献,以后变了质,脚踩几只船,主流、民间、网上处处都要有名、有利,搞“活动”搞“出版”等,处处捞,已经不认真搞诗歌,而成了以民间诗歌活动家掩护的挖“财”巨匠。
  3、诗歌刊物总编、主编腐败
  关系网上的企业家、富商、地方官人的稿件重点发,大组发,连续发,他们一般不直接“收钱”,而是隐蔽性被邀请出国旅游、前往考察等名义,或安插子女亲属关系等的工作、就学、提升等,或者为其国外子女亲属提供资金、为亲属经营的国内外公司提供资金、投资合作、购买产品等支持,当然日常也收取认为“安全的”贵重礼品、外界看起来合法的某某“大奖”奖金,(每年多地、多次,都要上万以上一次的,少的不收,比如,全国性的奖项、重点行业投资举办的奖项、各个报纸副刊举办的年度奖项,地方省市县每年举办的“某某杯文学大奖赛奖金”,基本落入这些权威关系户手里),以及高额的“讲课费”,各地为了套取关系,常请他们以讲课为名给以报酬,一逃税,二安全,三名声好听。另外请他们列席各种地方大小型会议,作为县市”“重要嘉宾”,由公家出钱,打入“会费预算”报销,给他们一笔,每次少则万八,多则数万,以及参加各个地方文联、各个行业文联学会、地方省市县诗词学会的活动等,都有“出场费”,这是必须的潜规则,年收入很高,又隐蔽。
  还有:提名、题词、写序费,等等,都有不菲的收入,每次低于几千是不行的。这些主编有的以前不是很出名的诗人,多年下来,经过如此这般“宣传”、“广告”,几乎全部“活动”成为国内“著名诗人”,名利双收,他们是一些隐蔽的富人,一辈子就成了吃“著名”“权威”饭的人物了。有的地方掌权人物为了回报“奖励”他们的“支持”,还以给予当地“经济、文化贡献人物”政策,奖励其住房、别墅、车子等,许多沿海小地方就这么拉人下水,黑得很。
  4、办刊腐败
  几乎第一、第二、第三栏目,以及所有栏目的头题、二、三题,都是刊物里“说了算”的主编、总编、主任的“关系稿”,钱权交易,编辑部分为三等人,一等是主编和主任,二等是正式编辑,三等是打工编辑,打工者的工资待遇很差,却干着最重的活,比如打工编辑白连春得了重病治不起,呼吁社会捐助,一层压迫一层,编制里养着一群不干活光捞好处的人,他们整年忙着出国,开会,各地飞,拿奖,评奖,热衷于举办和参加有好处费的各种“活动“,住高级酒店,吃宴会,拿礼品,各地“出场亮相”然后“发稿”,成了一群躺着吃“国家刊物”这一无形资产的“编辑大爷”。
  5、“编辑部主任”腐败
  某著名主流诗刊编辑部主任,竟然伪造现役军官简历,在社会混够了混进大学念两天,从腐败“博导”手里买的文凭,靠行贿调入,一不会写诗也从来没有写过,二不会写评论,出一本评论的书一大半从网上东抄西抄,只会拉关系,仅仅是一个从前在部队混迹的“兵油子”,现在,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名刊“诗歌权威”,经常下到底下国内各地伸手,找在基层当小官员、公务员、经商、或有点权的作者招待,要钱、报销票据、要礼品,要洗浴按摩甚至要嫖娼,公开卖版面,暗地卖“评选”参加某权威性全国著名诗会名额,影响极坏。这是一个典型,不典型的“各有其类”。
  6、“节假”腐败
  首都各个全国文学刊物某些主编、总编、编辑部主任、“名牌编辑”,或被邀请出国旅游,或被专车接走,或自行联系叫底下搞接待,负责他们全家的差旅费、飞机、火车票、住宿费等跑到各地,下了车有专车接,很奢华,能请起他们的都不是一般的平民诗歌作者,有的是县市局长,有的是地方公务员里的小领导,企业领导,再起码也是个体工商业主,或文联主席、秘书长,这些人会被他们“重点培养“,久而久之也成为渐渐有所名气的新秀、或“优秀诗人”,他们也会经常获奖,评为年度诗人,被认为优秀好作品等,以回报他们的“盛情款待”。
  7、“风格”腐败
  刊物的“主编制”,容易把一本刊的艺术风格办成单调的“清一色”,全是他一个人的喜好,所有的编辑看他一个人的脸色,所有编辑的能力水准不过成了“传声筒”,工具,恰恰许多主编们不学无术,业务不通,水平平庸,或仅精通权术,擅长跑官买官,钻营拍马,讨好上级,于是官运亨通,成了国刊、省刊、市刊的领导,这种情况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
  8、“产权”腐败
  刊物是“公有制”,但领导却不是群众民主选举的,而是上级“委派的”,于是监督机制失衡,下边职工管不了他,上面领导包庇他,碰上贪官会将国有刊物资源,实际上据为己有,以“市场化”等繁多名目,内外勾结。几任领导下来,原来盈利的,会变为亏损,甚至面临倒闭,但悄悄肥了个人。结果,一个人、或几个人富了,大家穷了。刊物办不下去了。只好“改制”。
  9、编制腐败
  诗歌报刊的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用人,如果“用人编制”能卖,调入的人才可想而知。卖主编、社长、主任、甚至编辑,卖调动,或明或暗,明的是钱权交易,暗的是“权权交易”,而暗地的更难防,更严重,更腐败,更黑。
  10、“获奖专业户”腐败
  这些年有的地方文化部门......
  11、写作“入会”腐败
  作家、诗人参加行业协会,学会,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却变成一种很大的......
  12、讲座腐败
  讲座,顾名思义,交流学问,学术,本是一件严肃的事。可是如今近年来变成一件“权权......
  13、“笔会”腐败
  笔会一般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按照级别人物来排......
  14、稿件腐败
  由于有了总编、主编、编辑主任这层大鱼、中鱼,就有“责任编辑”这层小虾米,他们也照此办理,一点不逾规。于是副刊、刊物的稿件,经常是百分之80、90的“关系稿”。很多的普通作者的稿子无人看,看了也没用。期期如此,报刊的文学艺术成啥样可想而知。
  15、培养“新人”腐败
  先锋诗人、现代诗人、70后、80后、“驻校诗人”出来了,就用这些名目与有权、有钱、有用的做个人“交换”,不管质量往上推——从纸的媒体——再与网络宣传结合,反正当代文坛混乱,谁也分辨不出来优劣,分辨出也不在乎,久而久之,人们就记住他了,这些“新秀”,“新星”“诗星”,如此办理,一批一批。所以“新人”虽多,真正有价值的好作品却廖若晨星。
  16、写作与诗歌学会机构腐败
  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挖赞助,一个几个人的机构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出国、环游世界、国内游玩、评评奖、给自己做些“国际交流”......
  17、名人、权威“写序”腐败
  ......
  18、评论家腐败
  (存目,看了以上的厚黑,大家能知道)
  19、新书发行仪式腐败、作者作品研讨会腐败
  (存目,看了以上的厚黑,大家能知道)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20:21:20 | 只看该作者

傲岸泉石 发表于 2016-9-1 19:16
这篇文章我看过,深为神圣的诗坛沦也落到如此地步而痛惜。
-----------------------------------------------------
问好前辈!我评论余秀华的诗歌时,余秀华的队伍给我扣的第一顶帽子,就是说我不懂诗。从不投稿的我,为了证明自己懂诗,一共向中华诗词学会第三次全国大赛投了十八篇律绝诗,可凡是在贵坛和其它诗坛发表过的诗,都被中华诗词学会参赛组给审核枪毙了。看了他们的解疑答惑才知道,凡是在其它诗坛发表过作品,他们一律枪毙,可他们在参赛说明里又没有说明这一点。唉!结果,只有这首前两天在回帖中吟就的七绝《闲吟》被通过了(只顾揭露余秀华成名的黑幕,没来得及发表)。

                  七绝 闲吟
一湾溪水笼烟霞,客鸟飞鸣落柳丫。
切莫声惊胡蝶梦...

                  ID:212838
                  种子作品

我就搞不懂了,中国诗界应该是一个大家庭,为什么在其它论坛发表过的作品,中华诗词学会就一律枪毙呢?我作为有些诗坛的版主,不可能把作品掖着藏着不在诗坛发表,难道发表过的作品就不是作品了吗?唉!悲哀我中华诗词学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9:24:37 | 只看该作者
  再生的爱 发表于 2016-9-1 21:54
  狗屁不通的散文也能叫诗?读余秀华的诗,感觉瞬间颠覆了我从小到大对诗词歌赋的理解!!
  -----------------------------------------------------
  同感!

  还有更可恨的,那就是吹捧余秀华正在毒害下一代。我的孩子放学回来后对我说:学校按钟祥政府指示精神,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写一篇赞美余秀华的作文,我们学生都知道余秀华不是正经女人,喜欢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和别人睡觉,可我们不得不写余秀华如何如何好,不然,我们的作文就甭想得分。

  可恨啦!真是可恨啦!!! 我的孩子经常买鲁迅等一些国籍名人的书籍,也知道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学习精神;再说,我的孩子应该接受的是国家教程安排的教育,你地方政府凭什么把一个没有人伦道德意识的余秀华,强加给我的孩子进行学习?这个事,我会到北京讨个说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2 14:26
  这阴毛是目前中国诗坛最伟大的诗歌,你要好好学习余秀华......
  ------------------------------------
  本人回复:余秀华只是你们自吹自擂的所谓的大诗人而已,闹剧已该收场了,我知道你也是刘年的队伍,你的任务就是大肆为余秀华鼓吹骚气。你还是倡导你妈、你姐、你妹、你女儿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和野汉子睡觉吧!倡导她们把阴毛作为礼物送给所有的野汉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09:16:04 | 只看该作者
腐败的诗歌界权威,你们好好看看这回帖中人民的声音: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5832220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21:14:04 | 只看该作者
  侠客行
  作者:刘年
  不喜欢说话 只喜欢荒野、小溪 以及两三片叶子的枫树 要一匹马 瘦一点不要紧,但需黑色的 清晨,骑着它去做事 系在大院里的老柏树上 嘱咐保安,要上好的草料 要把左轮手枪 一粒子弹,重过千粒汉字 喜欢红铜的光泽 喜欢子弹的直接 没有废话,也不伤及无辜 要一场雪 要把足迹留给 追踪我的警察,或者女人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不是诗,这就是白话编就的童话故意,和余秀华一样的杂乱无章,文理不通,就像说胡话一样。胡话说到了什么程度呢:保安手里有草料...... 可见诗歌界腐乱到了什么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9:4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28 21:41 编辑

  一犁划破春消息(本人) 发表于 2016-8-28 08:27
  中国诗歌界没有多少人认可她余秀华,无论他们怎么折腾,最终都是贻笑大方的闹剧而已。
  ***,你能把钟祥文联姚某如何帮余秀华修改诗歌的具体情况说一说吗 ...
  --------------------------------------------------------
  匿名回复: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帖子我觉得楼主纯属小题大作。
  但是了解到很多相关的资料,我觉得楼主说的也有道理。
  从她这里我相信了一句话,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心理也必然是残疾的。余在媒体的热度之中已经忘乎所以了,甚至都快要把“缺心眼”当成“真性情”。
  要知道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说实话,躺在余秀华事件上消费余秀华的人很多,民众大部分时间都是愚蠢的,被舆论导向,向来就凭着第一印象办事,没有多少人会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事件。谁把故事讲得更好,谁就是赢家。余秀华这个“脑瘫、农妇、诗人”的励志故事,很明显讲的很成功。
  简单点举个例子,如果渣也有个比较级,到底是胡兰成更渣还是徐志摩。
  胡兰成还给过张爱玲钱(后面他自己没提,他觉得男人给女人钱,不是什么了不得事),徐志摩却主动叫张幼仪打胎,张幼仪说,打胎会死人的,他回一句:坐火车还会死人呢。
  但是现在骂胡兰成的比骂徐志摩多多了。因为徐志摩是著名诗人,他能导向舆论,会把自己包装成浪漫的,追求自由的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到大众的原谅与同情。
  所以人们提到胡,说他头顶生疮脚底流脓,提到徐,说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感怀着他和陆小曼的爱情。
  很多从来根本不看书的人,看到一个余秀华火了,立马买一本她的诗歌集瞅瞅,生怕自己错过什么大事件。但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引领诗歌的热潮,让更多的人爱上这种文体,而不是反复消费脑瘫话题的热度。
  也许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成就,但是至少一个优秀的诗人乃至文学家,是宁愿痛苦贫困,也不会放过这种不朽的机会。
  我觉得楼主发这种帖是吃亏的,因为余秀华已经火了,她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不管你说什么都是在消费她。你说她不好,她可以觉得你是在嫉妒,就算你说她好,她也觉得你写她就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很多在余秀华不出名的时候帮助过她的朋友,吃亏就吃亏在这里,比如黄、比如……(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
  还有,因为余秀华已经脑瘫了,她就可以躺在她的脑瘫上无限的发难,不管你说的做的是对还是错,你都是在为难一个残疾人。
  多好啊,所以像汪啊,黄啊,傻傻的解释是没有用的,逐条批驳也是没有用的。引导舆论的情绪才有用。
  郎平离婚的时候,媒体曾经问过她和白浪的感情。
  郎平怎么说:她说,我不会就此发表言论,因为我掌握了更多的媒体和话语权资源,所以不管我说什么,对他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楼主,余秀华的诗歌不会带来什么坏的导向,因为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的。那种跟风的,他们对诗歌的热情也持续不了多久。

  我要是楼主,我说她诗歌的时候,我就不会扯上她的私事,这样夹带的东西太多,我会这样说:

  余秀华吧,很多句子很出色,也许有一刹那的通灵,但其余不少地方还嫌粗糙,整体上没有细细琢磨。不过,这也正是她的特色,因为她的作品主要就是个自娱自乐的价值吧。只有自己小情绪的感觉,没有什么主旨可言。

  作为一个农民,写成这样真是不容易。

  她的诗歌中有太多其他伟大诗人的影子,自己的东西,这些原创的地方与模仿之处相遇时就显得有些暗淡。也就是说,她在诗歌写作中的水平是缺乏一致性的,高低落差很大。
  她的诗歌腔调很浓厚,要知道腔调是诗歌的天敌。当作者有一百个故事让你相信她一定朴实的时候,她却是不够朴实的。
  诗人们批评余几句,是把她当自己人的表现,不然要么片儿汤话要么沉默,粉丝们怎么先急啦?教你们一个辨别好赖的办法。找一首你认为余最好的,再找一首你认为其他诗人最不可理喻的作品,每天各朗读十遍,最多不出一个月,高下自见。对于大部分人,我这个办法是最有效的,不用你读太多经典作品。很多人总喜欢干两件事,一是推荐书目,说你要想搞懂谁,要先搞懂谁谁谁;二是解读,你说谁写的不好,我解释给你听,解读更没用,语言用来解释语言本身就是徒劳,而诗歌是语言的边疆。

  还有,我也不会再参与回复关于她的任何一个话题和帖子的,让她的热度降下来。如果她真的是天才诗人,而不是靠脑瘫来获得加持,那又何惧回到起跑线上用文学才华和别人竞争呢?
  一个诗人的诗如果仍然只能依靠自身的背景、出身来使诗歌发光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个诗人还远远没有成熟。举个例子,就算你并不知道海子是谁,也不妨碍你阅读和欣赏他的诗歌。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嫉妒余秀华”、“炒作”,特意匿名了。

  不过话说回来,文学生来就是小众的事情,现在的读书的人本来就不多,读诗的人就更少了。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谁都是嫉妒你。

  除非,你像郭敬明郭老板那样火了十几年,资产五个亿,再不济,像唐家三少或者顾漫那样也行,拥有强大的运营能力,掌握杂志,电视,网络等多项资源,闷声发大财,一亿脑残粉。

  没有人有必要嫉妒余秀华。在这点上,我觉得张爱玲看得很透,就算你红透半边天,也没有男人会不在意相貌的——不建立在颜值上的爱情都是耍心机。
  正视事实,才能活明白。

  最后,附上一首我认为不错的诗歌,余秀华的粉丝们,你们认为这首诗对比余秀华的诗歌怎么样?

  反对拒绝阐释的诗歌

  “每一事物都作用或受制于其它事物。”
  虚妄的引领者口衔此语把我诱至一间屋子,
  一间苍老无依的屋子,一间出生入死的屋子。
  一个没有围墙没有屋顶徒具其名的所在。
  那屋子里充满黑暗,那黑暗中孕育着阴影———
  无花果树的枝条轻轻摇动,像手指在表达爱情,
  三五个或立或卧的人形默然无声,似在回忆当年和前生。
  虫豸、光斑和音韵———它们的美名干枯,
  它们的灵魂灼痛,它们的不满和诉求挤满虚空。
  此时此刻,黑暗倾斜,阴影消融。
  “每一时刻都宜于死亡,每一时刻都宜于诞生。”
  在巨大的事物中间,我是那无边无际的一个,
  恰如在卑微者中我是那最傲慢者。
  而在更多渺小者中我是零。我虽激情满怀,
  却依旧无法逃脱被愤怒击中的光荣宿命;
  我虽渴望如灰,却被迫期待那传说中的启明,
  以便让每一事物各归其位、各领风骚,无谓地啼鸣,
  让那口衔真理的引领者在消逝之前再狂吠几声———
  一间出生入死的屋子,在旷野中,在宇宙中,
  倚靠着自己那苍老无依的庞大身影沉沉入梦,
  欣喜于我用这拒绝阐释的诗歌将其亵玩和赞颂!

  PS:这首诗的作者也活着,年纪也不大。放心,我才不会拿一个世界著名诗人去对比一个脑瘫诗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2#
    发表于 2016-9-4 15:24:28 | 只看该作者
    开了眼界,看到了有思想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2:34:2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我在评论余秀华所谓的诗歌时,被扣上的第一顶帽子,就是说我不懂诗。无奈之下,从不投稿的我,为了向人们证明自己懂诗,破例向这次全国诗词大赛投稿了。第一次投了十八首作品,其中,在各诗坛发表过的旧作十七首,没来得及发表的新作一首;因大赛慨不接受发表过的作品,只通过了一首新作。最近,我又吟了四首古诗歌,投稿后通过了三首,还有最后一首在待审之中。

      我五首新作,除了一首待审之外,其它四首都入围了。这说明我对余秀华所谓的诗歌没有评论错,我看还有谁会信口雌黄地说我不懂诗!

      还有些人说我评论余秀华所谓的诗歌,是为了沾上余秀华所谓的名气想出名。我的天赋告诉我,余秀华所谓的诗歌,杂草丛生,白话连篇,毫无档次,无论媒体如何吹捧,都不可能被历史所认可。我坚信泡沫终有破灭的那一天,或许,余秀华这个人工打造的泡沫正在破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2:58:04 | 只看该作者
      第 15 楼 克飞 2016/10/4 9:57:48 的原帖:
      政治,经济,道德,都崩溃了,文学能够独善其身吗?
      文坛,特别是诗坛,已经烂透了。
      宣传部不出面整治,反而干些打击说真话的事情。
      --------------------------
      向先生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2:58:25 | 只看该作者
      第 14 楼 卢梭门下 2016/10/2 18:35:40 的原帖:
      如果一切任其自然,任何文学艺术的产生(发表出版),评论介绍,都与官方的机构(包括媒体刊物、地方党政部门)脱钩,与党和政府的官员脱钩,真正做到个人化,民间化,还会有这样的腐败,这样的怪现状,这样的丑闻吗?不可能。
      根本的弊病,源自于对文学艺术的垄断,对评论自由的扼杀。于是才有了湖北钟祥地方党政部门对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种“诗歌”进行褒奖的奇闻。
      ----------------------------
      向先生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3:34:35 | 只看该作者
    余秀华这个被神化了的脑瘫,不知会误导多少家乡文学爱好者,悲哀我钟祥!

    我在评论余秀华杂草丛生的白话诗时,被余秀华的拉拉队首先扣上的帽子,就是说我不懂诗。为了向那些下三滥的货色证明自己懂诗,从不投稿的我,向这次全国诗歌大赛和全国诗词大赛投稿了。结果,我的作品在这次全国诗歌大赛中荣获金奖。全国诗词大赛结果还没有出来,我投稿的十一首新作,除了一首因发表过没通过以外,其余十首全部通过入围,成了种子作品。

    余秀华没一首作品是通过大赛赛出来的,都是人工打造出来的。余秀华所谓的名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一个屄骚女人在性饥渴中的呐喊;从文学角度上讲,毫无文学内涵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5:19:12 | 只看该作者
    江文波 发表于 2016-11-21 17:06
    写诗的人,要有善良的情怀!
    --------------------------------------------------------------
    善良也要有底线,我们不能因为余秀华是个脑瘫,就任由余秀华打着残疾人的幌子,绑架道德,绑架文学。实话告诉你,我也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义工,余秀华作为一个脑瘫,我不是不同情,我也曾在家乡兰台文苑公开声明要捐2000元给余秀华,这一点也说明了我不是不同情残疾人。
    本人作为一个独来独往的义工,在家乡钟祥论坛默默地为患者捐过款,在别的论坛和......也默默地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捐过款,一次最少就是500元,包括荆州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女孩的大学生的父亲...... 当然,我的个人能力有限,不得不仔仔细细看看救助对象,不是那么回事的,我绝不上当。

    以上都是事实,荆门电视台曝光的捐款人袅袅炊烟就是我。 但是,到现在没有人知道我的真名,因为我从不留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28 10:44 , Processed in 0.0814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