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行云流水好放歌 于 2013-11-5 09:47 编辑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角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包括伊宁市(中国最西部的城市)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差尔县、霍城县。
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面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罗科努山;南有北东东--南西西走向的哈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中部还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等横亘,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新近探明黄金储量极大。
伊犁河谷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辖伊犁州8县1市以及兵团农四师和21个团场等单位。人口232.56万,人口密度为42.1人/平方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38%……
以上资料,说明伊犁河谷确实面积大,管辖范围广,少数民族众多。我们伊犁之行,由伊宁市向那拉提行进,一路完全走在伊犁河谷内。我所讲的所有伊犁故事,皆与伊犁河谷千丝万缕,我接着要讲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伊犁河谷的源头。
伊犁河谷—神奇且充满神奇故事的河谷。行走在这样的河谷地带,如果你是睡梦里,会误以为行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呢,正是这一条伊犁河,让你欲罢不能,欲走还留。关于水的故事,关于阳光的故事,关于森林与自然的故事,竟然与我们的车子一路同行,一路君送到草原!
伊犁河谷乃冲积平原。伊犁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栖息地。伊犁河从河谷平原上舒畅流过,季风,时雨,还有雪山消融,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各族同胞,提花了丰富的粮食,还有牛马羊群,更有湿润温和、非常宜人的气候条件。
富饶的各民族,在这一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各民族间相互团结,共谋发展,经营管理,开发建设着这片塞外江南,圣洁领土。细心的游人一定会发现这儿的独特状况:分犁河谷,是新疆地域农耕传统与牧业生产的交汇地,看得到农耕民族的种植发达,更能看到游牧民族的六畜兴旺。农业与畜牧业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诠释着这一片圣洁领土的富饶。
伊犁河谷,先秦时为塞人牧地,西汉初年为大月氏所据;汉至晋,为著名的乌孙国所在地。乌孙是现代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张骞通西域,汉乌通好,汉公主昭君和解忧相继和亲嫁给乌孙王。隋唐为西突厥及回鹘地;元、明为蒙古诸王封地;明末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1755年清乾隆平定准噶尔,统一西域。1762年清廷在此设置“伊犁将军府”作为西域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总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及帕米尔诸地。历史上,伊犁曾是丝绸之路北新道的必经之地,遗留下大量富有草原文化特色。
多民族杂居、交流造成了富有戏剧性的地域特色,这种特色又反过来影响各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多面性。从人文环境,到服装再到饮食起居,无不包含浓郁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将乌鲁木齐以东的地方文化当室内风时,那么伊犁之风就成了真正的田野风光。大自然留给这儿的一切,似乎还停留在远古的秦汉时代,唐宋岁月,甚至明清时光。游历至此,颇生重回历史的厚重感受,十分亲近大自然的欣喜。还有那来自天策的暖暖气息。新、奇、特,原始厚重与朴实无华,构成了这儿的风土人情鲜明特征。
到了新疆,如果你不去一趟伊犁,你及可能只知道新疆的现在,而还不了解伊犁的过去,更别说对他的悠久历史作更一步更深入的了解。从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上,你会找到这儿的过去,还有发生过的一切惊心动魄故事。让你不得不放慢步态,从容非常地去思考,去追溯,去寻访,去追根问梢,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政权,又使异域“异族”毅然决然融入到民族大家庭,民族大团结的行列,从而将华夏文明一次推向新的高潮,谱写出的辉煌的壮丽篇章……
伊犁河谷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2个民族。已经占了56个民族一大半儿,可谓洋洋洒洒,“族星灿烂”共和国和睦大家庭的又一主要分会场,就设在这样的河谷。让我们稍停一下步子,听听到来自哈萨克男子的豪放歌声,喝一大碗来自蒙古族的美酒,吃一块来自维吾尔族的馕,欣赏来自俄罗斯民族的优美舞蹈……
重回历史,寻找那昔日的辉煌;走出现实,看一眼多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共创新文明的进步脚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