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韵古风] 河南叶县骑旅寻圣踪之歌十一首(古风.新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0-20 10:1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2:5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河南叶县骑旅寻圣踪之歌十一首(古风.新韵)
                     张  兴
                ﹙一﹚ 引吭
    春秋无义战,       周礼荡然颠。
    力挽狂澜志,       游说不懈鞍。
    楚游丁未①岁,     过叶载《论》②篇。
    圣迹流芳地,       寻踪献韵坛。
          注①:丁未即公元前494年。②《论》即《论语》。
          补述:公元前496年,孔子辞鲁相,带领门徒离开国土,确立以仁道易天下的鸿图壮志,抱着救民生出水火的理想,走上了周游列国,遍访明君,传道游学,长达十四年的羁旅生涯。据《列国志》载,公元前494年,孔子师徒困于陈蔡旷野之中,子贡突围求楚,楚昭王发兵营救脱难,遂决计赴楚。因慕楚封疆大吏、食于叶邑沈褚梁的政风,故取道经过叶境,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美谈和圣迹,《论语》一书多有记述。关于孔子过叶史实,史书多有记载,无可非议。但过叶的时间争议颇多,史书没有确切的著述。笔者推理,应为公元前494年孔子游楚之时。
          二零一六年秋,吾骑车追踪圣迹,一路古风新韵,沁人心脾,故涂数韵,直抒见闻观感,以飨读者。

            ﹙二﹚入叶地溺车
    素王临叶邑,       车驾陷沙西。
    泥水深难逾,       村民助力支。
    可惜湿简册,       凉晒有遗墟。
    自此村庄筑,       溺车留圣迹。
          补述:孔子师徒走出陈蔡困境,顺着偃城大道,往叶县迤逦而来。他们从舞阳县北舞渡过沙河,便进入了今日的叶县邓李乡溺车村。相传在此渡河时,车陷于泥潭之中,书简被浸,村民闻讯下水帮助推车上岸,便择高地凉晒书简。后人为纪念这一史实,便于此地建村,名曰溺车,又名泥车。村之东南500米处,有高约2米,方圆60平方米的晒书台遗址。据了解,自古以来,周边不管洪水有多大,都没有漫过这个地方。这里成了人杰地灵之区。

              ﹙三﹚妆头村
    南行千米远,       天晚宿荒原。
    赏月传经典,       清晨镜正冠。
    妆头村始建,       银杏肇千年。
    唯见圣阁①物,     《晒书回顾》岩②。
          注①:圣阁即圣人阁。②:《晒书回顾》岩即圣人阁上方的石刻匾额。
          补述:师徒一行从溺车处,沿沙河堤南行千米,便来到了现在的妆头村。因天色已晚,便在这里露宿,赏月观星,讲经论道。次日清晨,更衣梳妆。后来,人们在此建立了妆头村,并栽植了一棵银杏树。明代,有一官员在孔子梳妆的地方,始建圣人阁、赏月台,毁于文革时期。唯有遗物是圣人阁上方的石刻匾额,长约0.5米,宽约0.9米,上书“晒书回顾”四个大字,现存于退休教师任国欣家中。

         ﹙四﹚揽车李师项橐
    顽童垒土城,       揽阻圣车停
    夫子请开道,       项橐辞辩雄。
    城车何为大?       理应绕垣行
    赞诺扶銮过,       尊师畏后生。
          补述:次日上午,孔子师徒离开梳妆地,风尘仆仆驱车赶路,走约4千米处,一群顽童在路中间做垒土城游戏,拒不让路。有一名叫项橐的少儿,反问孔子,是城该为车让路,还是车应绕城而过呢?孔子闻之有理,赞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并尊之为师,下车扶銮,绕城而过。《三字经》云:“昔仲尼,师项橐”,即此典故。从此,村子易名揽车李,又名銮场李。孔子这种宽容大度,择师不分长幼的精神,渐化为叶县人的传统美德。

           ﹙五﹚叶公问政处
    孔叶双贤会,       恢弘问政门。
    治国何为道?       近悦远来尊。
    岐见法伦理,       人格愤乐云。
    南行辞叶去,       宏论炳千春。
          补述:孔子过揽车李南行,经廉村、仙台、龙泉等乡,到达叶邑,拜见叶公。叶公出迎,盛情款待,在这里坦诚论政。叶公问政于孔子。子曰:“政在来远附迩;近者悦,远者来。”叶公认同。在谈及儒、法的率直观点时发生了分岐。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人格。子路不便回答,请示夫子。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邑有问政门遗址可鉴;文庙有古建愤乐亭可赏。孔子在叶作短暂休整后,便离叶赴楚都。楚昭王欲以书社七百里封孔,被令尹子西劝阻,故不得重用。是年秋,昭王去世,孔子师徒离楚返卫,二次北上过叶。

            ﹙六﹚狂人凤歌处
    返卫过方城①,     狂人②凤歌迎。
    冷嘲叽讽谏,       虽圣审时行。
    政殆雄争霸,       谁法复礼风?
    子闻知隐者,       礼访却回程。
          注①:方城,河南叶县境内之楚长城古称方城,春秋时为天下九塞之一。②:狂人即陆通,又名接舆,别号楚狂人。精通水利与造车,隐居叶县方城山中,曾助叶公修筑二陂水利工程。
          补述:孔子返卫过叶于方城山道中,佯狂不仕的隐者接舆,出山林高歌而迎:“凤兮!凤兮!何惠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知其隐者,急忙下车拜见。接舆却快步走入山林,避而不答。接舆想以这首《凤歌》劝孔子认清形势,不要再为推行仁政而奔走了。我矗立在当年凤歌迎圣的地方,望着陆通遁去的那片山林,想告诉他:你知道吗?没有改革,哪里能有中国二十一世纪的盛世呢?你应走出茅庐那块小天地,到改革的大潮里去搏击了。

    ﹙七﹚尤潦铺①子路遇荷条丈人
    师徒涉澧阳,       子路逐群芳。
    询问荷条丈,       知吾夫子方?
    老人虽冷视,       止宿置肴浆 。
    千古留由处,       乡风醇朴扬。
          注①:尤潦铺村古称留由处村,隶属田庄乡。由即子路别名。村有丈人祠堂,堂内龙碑刻有:“子路遇荷条丈人,丈人杀鸡为黍作食”的记载。村西北有荷条丈人之墓地。村内有“止子路宿处”碑。
          补述:师徒们过澧河时,子路因事掉队。一路追到灰河南岸,遇一用杖挑草的老者,问道:“子见夫子乎?”老者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然而,老者见天色已晚,却留下子路住宿,杀鸡置酒,并引二子相见。次日,子路赶上孔子,悉述此事。孔子让其回访,老者已遁走了。这则往事,足见叶人惜贤尊贤之风。

          ﹙八﹚四眼圣井①
    昆阳古道东,       四眼醴泉盈。
    夫子躬吸水,       甘甜赞口称。
    依井文庙筑,       雄伟圣源名。
    崇儒文明地,       播芳孕古城。
          注①四眼井即井上盖一四孔石板。这口井位于叶县老城区的中心街路南,深3米,泉旺质甜。
          补述:相传,孔子师徒沿京师至云贵古道行于昆阳南北大街,便在路东的四眼井旁小憩,吸水止渴,盛赞井水甘冽宜人。叶人为怀念这一史实,易四眼井为圣人井。井之东侧,有一古老的文庙,是一处寓乐于园,寓德于庙,富有园林风光的古建群,是旅游者难得的涉足胜地。吾今日游览重修的叶县文庙,果真一处名园雄观也。

         ﹙九﹚子路问津①渡
    沙河有问村,       沮溺耦耕耘。
    子路咨询渡,       知津是圣人。
    滔滔天下事,       难易应随循。
    圣志凌霄汉,       何同隐者群?
          注①:问津处即今叶县城关乡问村,因子路在此问津而得名。村东有长沮和桀溺之墓,不远处,立有“子路问津处”碑。陶潜、鲍照、李东阳、牛凤、王仕祯等历代文人骚客,曾来这里追踪圣迹,泼墨高歌。
          补述:黄柏山沙河渡口是京师至云贵的亘古之津,这里因黄柏山兀立而形成河道曲折,漠大林密,水势深旷。人们经过这里往往有迷津的感觉。师徒们更是陌路,岂不茫然无措?据《论语》载:子路便向水田的耦耕人问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长沮曰:“是鲁孔丘欤?”对曰:“是也。”长沮曰:“是知津也。”长沮乃耕,不指渡口。子路又问桀溺。桀溺曰:“子为谁?”子路曰:“为仲由。”桀溺曰:“滔滔者,天下也,而谁易?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亦然耕而不语。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今日,我站在这绿杨金沙碧水的河曲里,仿佛聆听着圣人的这一腔悲壮心声。

         ﹙十﹚张村①晒书遗址
    沮溺不言津,       百折志更贞。
    忍叽踏浪进,       不畏滍曲深。
    简漫中流水,       疼煞夫子心。
    张村石硕秀,       曾凉圣经论。
          注①:张村位于黄柏山北千米处,今属平顶山市卫东区遵化镇。
          补述:天色已晚,沮溺乃不给指明渡口,孔子师徒无奈的循辙而渡。结果,水漫简车,衣衿溅湿,几经周折,才渡过了沙河。他们簇拥着湿淋淋的简车,登岸跨堤,攀爬山路,来到了黄柏山北麓的张村,择一硕大盘石,摊开书简,凉晒经典。《叶县志》曾有记载:孔子晒书于此,此处乃有遗址。我目睹这块巨石,恭听着村民们讲述这段故事,心中不由地叹吟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也”。这次骑车之旅,使我辨清了叶县两处晒书台的不同点:张村的孔子晒书台是一块盘石,溺车村的晒书台是一块高地。

              ﹙十一﹚尾声
    拙翁步圣踪,       若伴素王行。
    遗址蓄灵气,       昭然大儒风。
    愤发食寝废,       乐而患忧扔。
    风采传千古,       光华照万冬。
          补述:我经过这次沿圣迹的骑车之旅,不仅欣赏了叶县山水的旖旎风光和厚重的人文景观,而且亲身感悟到一代圣贤的大度风范和赤诚救世精神。尤其是,他身处乱世,挺身而出,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为达天下大治而奋斗终生的思想境界,实在令人钦佩至之。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在叶县的活动,对叶县的文明进步仍产生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孔学的重要史料,也是叶县古老文明之区的重要象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0 21:38: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ー组骑车咏古史实。其内容形富多 ,古典深邃。容后细品。真诚祝福文祺祥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2 17:48:22 | 只看该作者
    欣品一组佳作,景情交融;附议雅评,感受情怀,堪谓隽文;学习赞赏好咏!尤欣慰温馨的倾心交流!飘红高亮引赏!遥握,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12:24 , Processed in 0.0806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