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一打工老头 于 2017-4-27 11:13 编辑
前吴村的湖光山色 第一打工老头
早计划去视察义乌小商品市场,22日,乘高铁半小时就到了,去游客集散中心咨询之后,决定看东阳江和市场。 东阳江畔
市场一隅 市场分五个区,都很大,加起来就大得吓人,边走边劝自己,累不累,苦不苦,想想老前辈二万五,不敢细看,只是浮光掠影走了一遭,马不停蹄,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四通八达的通道,数不清的商铺,层叠铺排的商品,遍地的穷国采购商,有些特色。和汉正街比,这儿宽敞,整洁,有秩序,适合有逛街爱好的人群来观光,却不是我碗里的菜,教人身心俱疲。幸亏孩子时刻关注我的行踪,告知临近的浦江县好风光,临时决定奔赴浦江。 查地图,前吴村在县城西进山后的一段路上,优势是面临水库,肯定山明水秀,去哪儿住一晚岂不快活?到浦江客运中心转公交,约8公里,到达前吴村,山水清荣峻茂,屋舍雅致整洁,果然山明水秀之地,不得不佩服我伟大光荣正确英明。景致悦目,空气中负离子多,顿时解除了义乌的疲倦和烦腻。临湖有若干家民宿,最高的要价880,最低的要380,理由是湖景房,看来这儿和市面接轨了,比价后选择一家,户主岁数比我大,言谈举止不俗,还价到280,登记时两人交流,本村人多姓吴,他也姓吴,老吴说自己今年68岁了,曾做过本村村主任,我恭维他有文化,字写得工整,如此很快就融洽了。问他可提供晚餐,答有免费早餐,中餐晚餐因客人口味、档次的需求各异,故未做餐饮服务。老吴看我随和,说如不嫌弃,他家晚饭没吃完,可以给我吃,我说好吃不过家常饭,好好好。老吴端来面条锅,拿来半瓶劲酒,让我喝点酒,还有卤鸭、鸡爪、豆干可以下酒,正中下怀,拿出中午在义乌没喝完的古井酒,用膳。老吴坐边上和我聊天,告诉我他有三千金,我说好嘛,三个小棉袄啊。老吴说都大学毕业,都已成家,各自在外或在家谋生,大的在厦门,二的在家帮忙,三的在温州,我说我在厦门打工过,又聊厦门的掌故,心情好,自己的酒喝完,老吴把他的劲酒给我斟上,劝我再喝点,好,我也不客气,再喝,吃喝罢,我出去走走,沿着湖岸木栈道上走几个来回,湖风清凉,满怀舒爽,品味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词句,自家消受这美景。
天色慢慢黑了,回到房间,看前吴村史,得知这村子的变迁,吴氏祖辈的德行,历代的吴姓俊彦生平及建树,文字典雅,用语精到,可见执笔者学养深厚。窗外万籁俱寂,清风明月,远山近水,夜幕在景观灯的衬托下安谧而神秘,困意袭来,沉沉睡去,不知东方既白。
早晨5点多醒来,朝霞染亮天色,晨曦里,鸟声呢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老乡的诗句油然涌出,这意境小时候经历过,那时候还不具备欣赏诗情画意的眼界,长大了有了情怀,却失去了生态环境,不期然在这儿偶遇。我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出,老友金元兄回复:山水朦胧如国画,鸟语声声迎朝霞,最是逍遥一酒客,处处江南处处家。 还给胡作家发了,这厮却无反响,枉为作家,没有作家的气度和做派,连个点赞都没有,今后有好事不与他分享了,哼!
吃了早餐,老吴拿出自家的诗作让我看,我感慨老吴虽是农民,却有读书人的闲情逸致哦,老吴说有时候会有感而发,我说对对对,我也是这样,自己和自己谈心嘛。老吴爱好书法,家里有画案,告诉我常常舞文弄墨。我说好哇,自娱自乐,修身养性,亲友来讨张作品,也会获得成就感哪,老吴然也。老吴要出门检查村里卫生,村里要求垃圾分类,不准乱扔垃圾,组织检查评分,老吴和我握手言别,欢迎我有空再来。
我从村西起步,趁着朝阳,带着美好的心情,沿山谷向东方步行,享受这美如仙境的景色。
在公路一侧修建绿色通道,供游客行走。 一个洗衣老头,一个人藏在角落里默默操作,也许为了享受自由自在吧?
走到通济村头,这村庄新建了许多徽派民居
[size=18.018px]
[size=18.018px] [size=18.018px]通济桥水库大坝,用灌木做的字 [size=18.018px]
[size=18.018px]
回望通济村
到此山谷走完,不再步行,坐公交去县城,借问胡作家,这个早晨的一段时光算不算难以忘怀的神仙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