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一打工老头 于 2017-8-24 08:51 编辑
先说明,文字是孩子写的,照片小童拍的,我借来把家乡介绍给来这里的文友们。万一颁发头等奖给万儿八千,我绝不贪占,一定转交给孩子们。 小童,名玉君,字子君,台中人也,2013年在两岸青年峰会上结识她。当时那么多的客人,会场里熙熙攘攘的,下来后到各处参观,也都匆匆忙忙的样子,如何有暇和她结缘呢?去融城的那天晚上没回榕城,在酒店住宿,恰好和小童同住一室,聊,先互问贵庚,原来同龄,顿感亲切,话题不觉间多起来,再问彼此仙乡何处,她说台中,我说襄阳,小童忙说知道知道,我问她怎么知道的,答,看三国嘛,孔明隐居隆中,刘关张三顾茅庐,有古风一篇,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岗枕流水,早都知道。又问我隆中是不是真像书上描述的那样: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我介绍,地形地貌确实如此,生态要打些折扣,当年也未见得住宅旁有野生动物和人相处无扰。小童熟悉我国的文风传统,描写一种境界往往夸大其词,常用虚拟和夸张的修辞,她说是啊是啊,常言说看景不如听景嘛,自言自语什么时候能去看看呢?我说心动不如行动,你何时决定了,我是地主,保证全程陪同导游,顺便带你感受楚国风情,领略些中原风俗。小童说回去后请示一下爸比妈咪再。 光阴荏苒,转眼就到了岁末,小童告诉我,她打算随同我去襄阳过春节,可否?我说好啊好啊,小童心细,叫我问一声我父母同意不,我说不必问,我爸爸妈妈非常好客,况且是我的客人。于是约定了行程,腊月二十八,她乘船到平潭,二十九同我一起坐火车回襄阳,除夕上午,我们出襄阳东站,老妈早安排好永丰舅舅开车接站,还带着他的小狗同来迎接。
先吃早餐,我对小童吹嘘多时,襄阳牛肉面是天下最好吃的面条,配上面条伴侣——襄阳应时黄酒,汤料须在前一天把牛骨牛肉熬煮七八个小时,面条是现压的碱面,碱面特有的香,口感筋道,黄酒酒精含量3度,味兼酸甜苦辣麻香,有发酵气泡咂嘴,两种食物酸碱中和,入胃十分妥帖受用,可谓绝配。来到交通路早餐街,饮酒吃面,果然言传不虚,小童直吃得摇头晃脑,称赞不已。
除夕晚宴后,打几圈麻将,看几眼春晚,外面早已五彩缤纷,鞭炮轰鸣,遂跑出去看热闹,市区禁放鞭炮,我家住汉江中的鱼梁洲,特许市民在此过放鞭炮的瘾,汉江边摊点密布,人声鼎沸,我们放了孔明灯,点燃蜡烛,热气慢慢充满灯笼,看灯笼冉冉升腾;在人群里东张西望,跑累了,回去,奶奶给我们煮饺子,热乎乎吃一碗,妈妈端来热水,烫脚,安眠。
水星台
襄阳古城北门
夫人城
襄阳北街
昭明台
仲宣楼(我注:王粲登楼赋写的楼在当阳,所以修建此楼属现代襄阳人脸厚胡闹)
初一至初四,串亲戚拜年是主线,穿插节目多种,选择要点说:回老家,堆满餐桌的鸡鸭鱼肉不论,家乡的形如鞋底子的油馍,一个一两多,比肉香,比肉软糯,小童竟然吃下5个;老爸指点村外有古官道,当年那李白杜甫,三苏,岳飞金兀术,嘉靖去北京抢皇位,都曾从这儿过往;进城,看米公祠(北宋苏黄米蔡之米芾),乘船过汉江,入古城北门,游览夫人城(东晋朱序母亲),穿昭明台(南朝萧统),浏览博物馆,到仲宣楼(东汉王粲)前留影,见识天下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城以及天下最宽的护城河;往丹江口,游净乐宫,感受武当山第一宫古建筑、道士功课及道教音乐之古风古韵,观赏南水北调中线起点丹江大坝的雄姿,品丹江水库河鲜,体验什么叫做美味。
初五,时值严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我和小童专程去隆中。出得门来,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菲菲,山如玉簇,林似银装,恰如《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景象,小童从小至大哪曾见过雪景,自是欢欣鼓舞,她小心翼翼地在雪地走,捧着雪团反复欣赏,在地坪的雪面写字画画,我暗自同情,可怜哦,没见过雪的台湾孩子!我们遍游牌坊、躬耕陇亩、诸葛草庐、三顾堂、武侯祠、老龙洞诸遗迹。小童站在草庐里,背诵《隆中对》,叫我配合,演习三顾时刘备与孔明对话场景,我们玩得兴致勃勃,忘了冷和饿,精疲力竭回到家,老爸打趣说,你们学习刘关张,风雪访隆中,苍天有眼,降瑞雪为汝等助兴。 不久后我去台湾,不消说,小童为我全程导航,我从台北向南逐个景点游览毕,她开车到台南接我到她家,受到热诚接待,乐事多多,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告示:文友看得喜欢了就来襄阳玩,来了胡作家会热情接待,届时嫂夫人还会出席酒会祝酒劝酒,提个醒,莫跟她拼酒,一般人搞不赢;跟胡作家拼,收拾他稀松平常,若是美女劝酒,则易如反掌,胡作家酒后十分可爱,酒不醉人人自醉,你懂的,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