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上枝头变蝴蝶 于 2013-5-24 21:04 编辑
阅读海河边的文化墙 【四】
一大地人 千古风流的墨客文人
汉字文化成为源远流长的莽莽巨川,汇成波澜壮阔的滔滔瀚海,从远古开始扬起风帆,去领略中华汉语文学的博大精深,去追寻中华民族心路历程。
从盘古开天,夸父追日这远古的神话与先民的歌唱看起。
由孔子的劝诫、老子的辨证、墨子的讽喻、孟子的雄辩、庄子的颖语、荀子的质朴、韩非子的淋漓酣畅,奏响了百家争鸣的交响曲,它们还闪耀着先秦哲人理性的光芒。
易经、论语、道德经等中国传统社会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典籍,开始传承、发扬至今。而后,又有屈原的沉吟,汉赋与乐府民歌,又无韵的离骚。再听三曹的咏叹,曹操的“短歌行”、“龟神寿”,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还可从孤独高傲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这绮丽抒情赋中,看到诗人潇洒的魏晋风度。
唐朝是个是个诗歌的国度,为诗歌的沃土。诗人张若虚、王绩、王勃、杜审言、王维、高适、王昌龄、王翰、常建、岑参、王之涣等都留下了精美的诗篇。此时诗歌至于极致,反映了巍巍大唐繁荣昌盛的气象。更有诗仙李白的高唱、诗圣杜甫沉吟的诗篇,千古流传。还有韩愈、卢伦、柳宗元、元稹、白居易、许浑、贾岛、温庭筠、皮日休、司徒空、李商隐等以抒情立意、明白晓畅、孤标清寂、奇诡深刻等不同风格留下的诗文,散发出清新奇僻和艳丽朦胧的风采。
在灾难深重的北、南宋时期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等人迸发出了多 多姿的宋词,使之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与此同时王禹 、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晏殊、刘攽、黄庭坚、吕本忠、秦观、朱熹、柳永等人写出了纵情说理的宋诗。从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到千古风流的苏东坡形成了散文的高峰。看,大放异 女词人李清照、慷慨悲壮的岳飞、雄浑豪健的陆放翁、千古江山的辛弃疾,那忠贞不移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名言。
在辽金元代萧观音、元好问、耶律等,写出了大气磅礴的诗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卢挚、姚雄等人写出了俗中涵雅的元散曲和感天动地的元杂剧。
到了明朝有了引人入胜的小说,西游记、三国、水浒传,清朝的聊斋誌异、红楼梦,它们是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等为世人,为中华留下了不朽的名著。清朝时期为古典文学的晚晖,为中国的小说、诗词、散文、戏曲等古典文学做了一个丰富的总结。
鸦片战争后,龚自珍、康有为、谭嗣同、黄海舟、黄遵宪等人用文字喊出了变革的呼声。陈天华、邹容、梁启超等人以立论宏阔的文章敲响了封建王朝既将灭亡的警世鈡。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文坛上崛起了鲁迅为首的,巴金、郭沫若、茅盾等领军人物,文学随着祖国的命运而呼唤、呐喊、吟咏、歌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亿万劳动人们的心声,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陆续地又有闻一多、田问、朱自清、徐志摩、等人吟诗、歌唱。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以及丁玲、钱钟书、赵树理、孙犁、曹禺、郁达夫、邵燕祥、曾卓等作品问世。到了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徐光中、舒婷和阿君等人的诗文时,那已是满园春色、百花齐放了。
中华汉字语言文学如大江滔滔奔腾澎湃,永远向前没有尽头,在新世纪阳光下,中国人民将豪迈地高声歌唱,向着宇宙,向着世界,向着万里星云......。
此文最后,我向文化墙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为我们送上了这样的一本好书。阅读海河边的文化墙,就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用我们的老师祖孔子说的话做文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全文完】 壬辰仲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