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廉政论 反腐廉政史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15:44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05:5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章关培(劳燕) 于 2014-7-8 15:47 编辑

                       廉政论
                                                                    劳 燕

           天下大事,重在为民。为民大事,重在清政。清政大事,重在倡廉。
        廉政,关乎我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之宏旨,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历来是党和国家之重器。
        廉者,政之本也,吏治之首要,司政之惟途,治国之大行也。政之廉,持公正节,行俭恤民,尚贤使能,广世约身。政之廉,亦勤亦谨,亦言亦行,端悫无欺,上通下明。政廉若是,民必安,业必兴,国必盛,长安之治可期矣。廉以清为本,洁身自好;政以德为重,大公无私。
        廉政文化,吏治典范,如长水明炬,不息绵源。
        唐、虞置谏鼓谤木,秦、汉设监御司直。夫廉政者,晏婴节俭,诸葛勤政,陆贽修身,包拯无私,于谦清白。况钟秉公执法, 两袖清风。召父杜母谋治,兴利为民。王翱清正廉洁,秉公执法,“门无私谒”。王安石“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应天尊海瑞,嫉恶如仇,为官清廉。 董宣 “问斩”之险,唯求万民之正气。于谦“身死”勿惧,要留清白在人间。一钱太守夸刘宠 ,二不尚书范景文。三汤巡抚誉汤斌。四知刺史传杨震,“深夜辞金”。五朝廉吏刘毅,严惩贪黩,“京师肃然”。十年理财颂刘晏,律己廉勤显身手。秋霜春露思先泽,霞蔚云蒸启后人。
        赞曰:丹可磨不可夺色,兰可燔不灭其馨。玉可碎不改其白,金可销不夺其赤。
        最是近世楷模,如星灿烁。周恩来布衣总理,高山仰止。方志敏清贫为官,敌酋惊服。牛玉儒清风两袖,一片冰心。焦裕禄一心为民,死而后已。一心为公孔繁生,宁公而贫。万事民先郑培民、雪域莲花祁爱群。身在民中察民情,民在心中解民忧,心中有民政必勤,心中有法行必规。守清贫摒贪欲,留正气还天地;谢繁华志淡泊,遗清名于乾坤;气清若风励后昆,学而追步继前贤。
        世间万物,正反相倚,祸福同门。浊消而清显,腐除而廉存,倡廉必反腐也。
        夫腐败者,贪赃枉法,渎职擅权。伪苛暴戾,佞猾奸谄。以权谋私,敛亿万欲壑难平。骄奢淫逸,违纲纪溺海忘返。其害始而不防,滥而不除,终酝不虞之大患焉。是类种种,国怒民怨。腐恶危世。
        历来昌明之世,皆谋防微杜渐之策,皆重督监肃贪之律。今之贪官,抛古今之廉言正行,弃组织之谆谆教诲,以公众之权,贪一己之利,善为自谋,锱铢必盗。李嘉廷,权不可谓不高,然贪如饕餮,利欲熏心。成克杰,位不可谓不重,然欲壑难填,得陇望蜀。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香饵上口,终将为钓者所捕,翅缚重金,岂可能振翅高飞。
        行善如登,行恶如崩。惩腐利剑,激浊扬清,党纪法规,岂容玷污。劝今之诸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清正廉洁“长相守”反腐,与声色犬马“零距离”。恣欲纵行,得意失终生,慎始慎独,律己得康宁。腐恶危世,顽症痼疾也,其害始而不防,滥而不除,终酝不虞之大患焉。
        喜《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中央反腐风暴日强,看贪官卑劣行径难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把权力关进笼子。鉴今谋远,知要略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立规范于“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此十六要言,方针是举,大政司南也。是以亦戒亦惩,政善律严。戒则纠风约纪,医患救坠。惩则法鞭勿软,执法如山。于是鬼魅丧胆,闻而潜踪。殃民大贪者,刮骨疗毒,不怕匿深遁远。祸国巨恶者,刑动三铡,管他位高权重。正义扬眉,趋而向善。剔朽肃贪之举,其效可瞻焉。人心如涛,荡浊涤非。浩浩然,荡荡然,谁与争远。
        廉以清为本,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明无私照,官之魂,民之仰也。古今廉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心如规矩,志如尺衡,正直如绳。
        身廉易,心廉难。酷吏取巧,廉不为名。廉以修身,俭以养德。淡以明志,宁以致远。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勤政为民。执政者廉,顺时代脉动,应世史变迁,志经国济邦,立司法修德,夙夜在政。执政者廉,知民心民愿,察民恩民怨,悉民情民生,解民忧民难,顺天应人。
        壮哉,今日之中华。
        改革步转型之路,要看银山千重浪;发展立科学之观,开窗放入大江来。
        外执和谐世界之帜,睦邻修远,晤万邦于家园。内行恤农富民之政,除课消税,成大象于九州。
        反腐倡廉,立党为公,顺天应人,大悲悯,善莫大矣。
        安而防危,盛而忧衰,精励图治,多难兴邦,玉汝于成。
        气清山河壮,众望所归也。




                                                      反腐廉政史鉴
                                                                   书 摘
                                                                   劳 燕
             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德毁。
              《管子·七法》

        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则化变日进,至于大功,而愚人不知也。
        乱主淫佚邪枉,日为无道,至于灭亡,而不自知也。
              《管子·形势解》

        明王不喜宫窒,非喜小也:不听钟鼓,非恶乐也。尤其伤于本事,而妨于教也。
              《管子·禁藏》

        众人者,多营于物,页苦其力、劳其心,故因而不赡,大者以失其国,小者以危其身。
              《管子·禁藏》
        廉者,政之本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荀子·王制》

        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监其众。
              《韩非子·十过》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说苑·政理》

        至廉而威。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五代史·冯道论》

        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五代史·冯道论》

        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
              唐杜荀鹤《送人宰吴县》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
              唐柳宗元《永洲事使君新堂记》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冶通鉴·汉纪十八》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史·岳飞传》

        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矣。清王夫之
              《读通鉴论》卷十

        晋之失政,贿赂己耳,交游已耳。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一

        贿赂之败人国家,如鸩之必死。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六

        唐之乱,贿赂充塞于天下为之耳。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六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佚名《清碑·官箴》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清顾炎武《大臣》

        晏子知道,道在为人,页失为己。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今乱世之君巨,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
        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商君书·修权》

        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得其中。
        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
            《荀子·王霸》

        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
            《吕氏春秋·长利》

        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官长利官。
        此国所以递兴递废也,乱难之所从时作也。
            《吕氏春秋·恃君》

        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吕氏春秋·贵公》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
            《吕氏春秋·贵公》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
              《吕氏春秋·举难》

           政在私门,其可久乎?
              《史记·晋世家》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晋书·袁宏传》

        室其利而禁其私,天子所恃以理天下之具也。
        舍此不务,而壅利行私,欲人无贪,不可得已。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公与私不并行。恩与法不两立。
        以公灭私,以法夺恩者治;以私害公,以恩扶法者乱。
        此古今不易之道也。
            宋汪藻《秦论邢焕·孟忠厚除授不当状》

        利则不正。
              宋欧阳修《三年无改问》

        为自己谋私利就做不到公平正派。治官事则不营私家。
              汉刘向《说苑·至公》

        败莫败于多私。
              宋张商英《秦书》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忠臣不私,私臣不忠。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忠臣不徇私,徇私不是忠臣。不以私害公,不以小害大。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

        徇族党好恶之私,己虽正而必陷于邪。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

        上贪下赃上廉下洁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
        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乡官毋法制,百姓群徒不从。
                《管子·八观》

        凡私之所起,必生于主。
                  《管子·七臣七主》

        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主好货则人贾市,主好宫室则工匠巧,主好文采则女工靡。
        夫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
                《管子·七臣七主》

        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
        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
                  《管子·法法》

        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
                  《礼记·乐记》

        上知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礼记·缁衣》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左传》桓公二年

        大臣不荒,则国事不稽,主无过举。
               《商君书·垦令》

        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
               《荀子·富国》

        上好贪利,则巨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荀子·君道》

        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璧之犹响之应声,影之象形也,故为人上者,不可不顺也。
                 《荀子·强国》

        上求财,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
                 《淮南子·说山》

        天子好利则诸候贪,诸候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
        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
                汉 刘向《说苑·贵德》

        上清而无欲,则下王正而民朴。
                  汉刘向《说苑·谈丛》

        树曲木者,恶得直影?
        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名者也。
                  汉刘向《说苑·君道》

        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上恶贪则下耻争。
               《孔子家语·王言解》

        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君臣》

        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殷传附刘恺》

        君严其禁,臣或犯之。
        况上启其源,下必有甚,川壅而溃,其伤必多,欲使凡百黎元,何所措其手足?
        此则君开一源,下生百端之变,无不乱者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齐恒好服紫,而合境无异色;楚王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

         君好则臣为,上行则下效。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四六《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

         上苟好奢,则天下贪冒之吏将肆心焉;
         上苟好利,则天下聚敛之臣将置力焉。
                唐白居易《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

         创业垂统之君,躬行节检以示子孙,其末流,其末流犹入于淫靡,况示之以侈乎!
                  《资冶通鉴·汉纪四》

         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 
                《资治通鉴·汉纪十》

         官乱于上,民贫于下。
                 宋王安石《上时政书》

         将纳谗则正人离,将好赂则士卒盗,将内顾则士卒淫。
                 宋许洞《虎铃经·出将第八》

         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
                 宋杨万里《见执政书》

         居上不易,众所瞻视,预测必坠。
               明方孝孺《杂铭·冠》

         人主不能正于上,大臣不能持于下。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

         赇吏兴,上下蔽,天子大臣弗能廉寨,激民之重怨。
               清王夫之《读通鉴沦》卷七

         上之自为正也无德,其导民也无教。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

         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 
                《六韬·文韬》

         设用无度国家踣,举事不时,必受其灾。
               《管子·七臣七主》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管子·八观》

         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故曰,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 
                《管子·八观》

         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障两原则刑乃繁。
              《管子·牧民》

         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内妾无羡食,外臣无羡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
              《墨子·贵义》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节用下》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墨子·节用上》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商君书·去强》

         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
              《荀子·大略》

         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
              《淮南子·主术》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汉贾谊《新书·无蓄》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汉书·疏广传》

         桀以奢亡,纣以淫败。
               汉向《说苑·反质》

         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
               汉桓宽《盐铁论·取下篇》

         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

         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
              《史记·周本纪》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

         历观古今,以约失之者实寡,以奢失之者盖众。
                晋陆云《国起西园第表启》

         资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若以勤俭为志,则臣下守法,官无邪人。
                唐李濬《松窗杂录》

         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及败德之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

         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
               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

         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条》

         桀用天下而不足,汤用七十里而有余,是乃用之盈虚在节与不节耳!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条》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朴素为美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侈不可极,奢不可穷,极则有祸。穷则有凶。
               宋邹雍《奢侈吟》

         风俗不淳俭,则财用无丰足。
               宋林逋《省心录》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

         诗之一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一

         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益藏,不知其几也。
               明海瑞《治安疏》

         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
               清唐甄《潜书·富民》

         大臣家事之丰约,关于政化之隆污。
               清顾炎武《大臣》

         俭者,先自俭之;让者,先自让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系辞下》

         凡牧民者,欲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耿、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 
              《管子·权修》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淮南子缪称》

         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

         汤武非一善而王也,桀纣非一恶而亡也。
              汉王符《潜夫论·慎微》

         维法是则。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
         常念法度,则无羞辱矣。
             《史记·三王世家》

         山陵之祸,起于豪芒。
               汉李尤《戟铭》

         患生于忿怒,祸起于纤微。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乱》

         变故兴细微。
             晋傅玄《明月篇》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逐》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泄突,致灰千室。
               北齐刘昼《刘子·慎隙》

         祸之所生,必由积怨;过之所始,多因忽小。
             北齐刘昼《刘子·慎隙》

         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后汉书·丁鸿传》

         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后汉书·丁鸿传》

         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后汉书·陈忠传》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唐李群玉《放鱼》

         小善渐而大德生,小恶滋而大怼作。
               宋董曦《聱隅子·道德篇》

         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资治通鉴·汉纪九》

         寻丈之缪,实始毫厘;君子畜德,无忽细微。
               明方孝孺《杂铭·尺度》

         苟以细过自恕而轻蹈之,则不至于大恶不止。
               清方苞《原过》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临财毋苟得,监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礼记·中庸》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孟子·尽心章句上》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孟子·离娄章句下》

         非其道,则一草食不可受于人;
         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可以货取乎?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
             《荀子·非十二子》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荀子·大略》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黄石公三略·下略》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汉刘向《新序·节士》

         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志》

         贫而弃义,必为祸阶。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晋皇甫谧《高士传·曾参》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
               北齐刘昼《刘子.利害》

         陷其身者,皆为贫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见金钱财帛不俱刑网,径自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贫贱不可苟免,富贵不可苟取。
               唐元结《述居》

         苟推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苏拭《前赤壁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元未方壶《山坡羊·道情》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明于谦《无题》

         诗之三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
         诗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洁己无可羡之赀,谋国无偏私之党;
         以君命而接之以礼,秉素志而持之以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六

         先慎于己而后彼,官亦惧内而后外。
             《管子·禁藏》

         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必也,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
         故上不行则民不从,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
         是以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政者,正也。子助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
             《晏子春秋·内扁问上》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
              《晏子春秋·杂下》

         尧、豫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礼记·大学》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墨子·公孟》

         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战国策·赵策四》

         必先修正其在我者,然后徐责其在人者,威乎刑罚。
              《荀子·富国》

         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
              《淮南子·人间》

         近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从为圆。
         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本己而能正人者也。  
                《淮南子·诠言》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淮南子·主术》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

         自身端正,行为正直,各种邪恶就会自行消灭。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汉荀悦《申鉴·政体》

         圣人求之于己,不以责下。
                 汉王符《潜夫论.明忠》

         务正双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
                 汉王符《潜夫论·德化》

         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

         舍己而数人者逆,正己而任人者顺。
         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婴。 
                《黄石公三略·下略》

          知所从自治,然后知所政治人,
          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阖门之内;
          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汉陆贾《新语·慎微》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汉醒宽《盐铁论·产疾贪》

          释己教人,是调之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故人君先正其身,然而乃行其令。
             《诸葛亮集·文集》卷三《教令》第十三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逐之;
          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北齐刘昼《新论·防欲》

          苟不行之于已,虽家喻户哓而人不信矣。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四五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人不卒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宋史·宋庠序列传附宋祁》

          人君宜先正其身,亦如治家,家长不正,家亦乱矣。 
                宋刘安世《应诏言事》

          古之君子,以其所最者,先身而后民;以其所利者,先民而后身。
               宋杨万里《见执政书》

          要道之本,正已而已矣。
          平直真实者,正之主也。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将欲治人,必先治己。
                 宋杨时《河南程氏经说·中庸解》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身之不正,何以养人哉?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渍于内者,必决于外。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

          身正而天下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

          士人正己匡世。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身教亲于言教。 
                 清魏源《默觚·学篇一》 

          巨不忠谏,推吾臣也;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
               《六韬·上贤》

          刻上而饶下。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墨子·天志上》

          行私而无祸,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
               《荀子·富国》

         上多故则下多诈,人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
         不杆之于本,而事之于未,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
                 《淮南子·主术》

         明王审法度而布教会,不行私以欺法,不黩教以辱命,故臣下敬其言而奉其禁。
                  汉王符《潜夫论.明忠》

         国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
                晋傅玄《傅子·正心》

         上邪下难正。
                 《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

         豺狼者,天下之至害也,然犹有不伤之所。
         尔其奢君之理,则天下多事,天下多事,则万姓受其毒,其于豺狼亦已甚矣。
                  唐罗隐《两同书·陨益》

         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
         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
         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
         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
         此其本也。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大吏不正而责小吏,法略于上而详于下,天下之不服,固也。
                  宋杨万里《驭吏》

         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
                  宋朱熹《朱子大全·六十一·戊申封事》

         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
                  宋朱熹《朱子大全·六十一·戊申封事》

         尚书省、枢密院生日节辰馈献不少,此而不问,小官馈献即加按劾,岂正天下之道?
               《金史·世宗本纪》

         论政者不察所由,以为法令之不利于行者,皆柅于民之不良,释官而罪民。
         此所以难与言治也。
                 清唐甄《潜韦·权政》

         刑不可为治也,而亦有时乎为之者,以刑狐鼠之官,以刑豺狼之官,而重以刑匿狐鼠、养豺狼之官。
                 清唐甄《潜书·权实》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清王夫之《通鉴论》卷八

         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蠹吏。
               《清史稿.蒋赫德列传》

         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

         以法相裁,以义相制。以廉相帅,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裁焉。君子正而小人安。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432549209
  • 签到天数: 241 天

    7#
    发表于 2015-4-26 08:00:13 | 只看该作者
    斐然杰作,大见风采。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25 14:39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15-3-13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先生好一片廉政论,辛苦了。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遥唱俯今,字字有情,句句有声。为官箴言,做人之道。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再次感谢先生此文带来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3-10 18:10:1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14 13:00
  • 签到天数: 11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地板
    发表于 2015-3-8 14:04:57 | 只看该作者
    清明的政治风气是人民 的盼望!写得非常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5-25 18:20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板凳
    发表于 2014-9-7 22:23:19 | 只看该作者
    从汉至清,朝朝肃贪,却官贪不绝,尤以当代鼎盛。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制度,治标不治本。如今,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三驾马车,力举反腐大旗,先治标,再治本,有望从制度上着手,根本铲除腐败,使为官者不敢贪、不想贪、不去贪。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定充满阳光。
    反腐倡廉,清政为民,国图兴也,民之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4-7-8 11:51:3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政论,文采斐然!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22 19:54 , Processed in 0.0998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