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中华诗教与朱子诗学思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17:26: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中华诗教与朱子诗学思想
            
              兰水渔父

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中国历史上人的成长与教育与诗歌的关系之密切。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诗歌除了对于个人而言,传递微妙感受、抒发性灵之外,还在规范伦理,教化道德,慰藉人心方面,起到与西方宗教类似的作用。林语堂曾指出:“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诗教导了中国人一种人生观,教导人们如何看待宇宙、世界、自然、生活与同类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而生出的一种仁爱、悲悯情怀。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诗的位置是无法彻底根除的,最多的时候隐藏一些,有些时候张扬一些。比如每到中秋节,每个中国人都会想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类,而在这些诗歌中,其宰就内在规定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情感方式,一种伤感于时光飞逝的无可奈何的虚无感,但又自我安慰心存乐观,这些都是深入中国人的骨子里的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西方有《圣经》,中国有《诗经》。在古代,中国人失意时,悲观绝望时,诗词都能给他们心灵的安慰,因为诗歌里有一种永恒的超越性的力量。
孔子的诗教精神为历代儒家继承、发扬,并因各自时代特征及诗歌变化的状况作了新的阐释。故诗教是一种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不尽相同。朱熹的诗教育思想,既有继承孔子诗教精神一面,又有自己因时世变迁,诗歌创作演进而创发的一面。
朱熹论诗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孔门六艺教学内容之一,与《礼》、《乐》、《书》、《春秋》、《易》诸教并列、专指《诗经》或诗三百的教化功能及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君子或君子儒。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礼记-经解》说:“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都指明孔子重视《诗》教。朱熹论诗教,既有继承孔子《诗》教精神的一面,又有自己因时世变迁、诗歌演进而创发的一面。因此,朱熹论诗教,狭义之一面,即专指孔子之《诗》教,即以六艺之中的《诗》为教材,为为学习者实施《诗》为教材,为学习者实施《诗》教,此以孔子的《诗》含义相同。为此,朱熹还有专著《诗集传》,并以之为教本,对学子实施《诗》教,並对孔子的《诗》教言论及实践都作了精详的阐释。
朱熹的诗教思想还有广义的一面。广义则指诗歌的教化,其范围不限于《诗经》,而是包括从先秦到南宋各个时代的诗歌。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诗经》之后,有楚辞、汉乐府、五言古诗、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七言诗、至唐代诗体已齐备,而中晚唐、五代、宋又有词的兴起,可谓是一代有一代之诗,而其源头则在《诗》、《骚》两大系统。朱熹在《答巩仲至》一文中论“诗教”说:“古今之诗,凡有三变。盖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覝晋,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定著律诗,不及今日,又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与法始皆大变。以至今日,益巧益密,而无复古人之风矣。”(《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尤重《诗经》、《楚辞》两大传统,主张自然、真诚言志、抒怀,对“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的诗作多有批评。为更有效施行诗教,除重视孔门诗教传统外.他还扩大诗教的“诗”的范围。
在《朱子语类》卷二十二,朱熹说:“思无邪,所以为教。”“《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他在《诗集传序》中说:“《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有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足以为教。”

      公元2024年1月5日  癸卯冬月廿四    于厦门翔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发表于 2024-6-12 16:29:13 | 只看该作者
    持论得宜。现在也有很好的现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17:2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是我在《闽南日报》社的同事、兄长、老师。现将他的诗论文贴在此处,供四季文学友人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5 06:45 , Processed in 0.1561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