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上枝头变蝴蝶 于 2013-6-18 15:21 编辑
雨天情趣
雨天,碎雨敲窗,南方冬天的雨,寒凝深深,一连数天不晴。佛前香炉里的檀香,清烟袅袅,香味阵阵。没有夫人在家的日子,安静的房间里只有小狗睡在沙发里发出舒心的鼾声。难得的安静却静的心中莫名的惆怅。
环顾四周,眼光落在房间的墙上,一幅《情趣》的画作上。这还是丁亥年的初冬,快要离开马鞍山的时候,和朋友作别赠送的一幅画。朋友清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颇有学者的风度。闲散时在画家协会供职。作画是他的专长,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难以实现他的理想抱负,学校出来以后偏偏分配他当了一名电焊工人,使他的绘画专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成了他的业余爱好,临近退休才受聘在画家协会供职,一生的耽搁十分遗憾。
《情趣》是朋友泼墨而染。几片荷叶衬托着绽放的荷花,数滴露珠浸润着含苞的花蕾,亭亭静植,不蔓不枝。
静静的观赏,香远静思,仿佛站在荷塘边上,又闻到了荷花的清香。周敦颐的《爱莲说》又在脑子里闪现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 南宋诗人周敦颐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的“独爱莲” 之说,给我的安静带来了深远的思遂。
据说佛祖东行时,普视人间,俯视大地时发现淤泥乃为最脏,于是佛祖便问众随,谁愿意扎根与淤泥之中?底下的莲花答曰:我愿意。佛祖又问:“你如何去降伏淤泥?”莲花则答道:“出淤泥而不染地去感化。” 我发现无论是观音菩萨还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们都是盘腿在莲花宝座之上的。
莲花有一种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所没有的,书中描述它“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白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其香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其莲更是一片苦心如同佛心,谆谆教人心生清凉,往生净土。因此莲花被承担了佛教的象征使命,莲花的“花实齐生”,在开花时莲蓬已具,更是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连我一介凡胎看到莲花都能 想到佛祖的告诫: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宋诗人周敦颐的“独爱莲”是否也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呢?南北朝时期佛学的输入到南宋之时,佛学已与儒道两家左右逢源,互相吞吐了大约有八百年的历史,此时的儒道释已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了。
第一次对荷塘怀有赞美之情的应该是受朱自清的那篇《荷塘月色》的影响,他当时是走“小煤屑路”去观赏的,我一直质疑他的“小煤屑路”,我是实实在在赤着脚走在黄泥小路去乡野的荷塘边的。
那还是在农村的时候。结束一天农活的劳累,借着落日的余辉,默默的去村外荷塘边观望荷叶下活跃的小鱼,借以排遣茫然无望的心情,自然沉静下来的心没有了劳作的苦累。低矮的茅草屋,没有窗户的土胚墙。拌着红薯的米饭,没有菜,就一碗盐水汤,一份清苦的生活,白天盼着太阳早点下山,晚上望着煤油灯守着小床,倒也无欲无望。
那时侯虽然也是站在荷塘边上,却没有佛的智慧也没有朱自清的慧眼,两眼所见的只是塘边的那棵小槐树,曾受过缺柴农夫多少次镰刀的砍伤,顽强的生命力扭曲着细细的身躯成长,是荷叶摇摆着塘水,一次次轻轻的浸润着它伤痕累累而裸露出土的根须上。
村野无大树,茅草能称“王”了。曾受过严重的自然灾害摧残的田园,方圆几十里也没见过碗口粗的树,穷乡僻壤、濯濯秃岭和我们在“文革”中初中毕业的中学生一样荒凉。
身在农村,虽然没有文化的熏染,极目田野,不受阻拦的眼光能看到天地交汇的地方。那时侯还不知道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感觉自然的宽广,大度能容;自然的无私,甘愿无偿;自然的气息,孺子为牛;自然的浑厚,潇洒坚强。融生在田野里,虽没能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但给我心胸装填的却是书本上没有的原野的穷目舒展和生命的顽强不息。
雨天的清静,被《情趣》荡起了漪涟,荷叶犹如翩翩起舞的裙摆,让飘腾起来的思路收回到画面。画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意境,喻示一种做人的高尚。物欲横流,画面上体现着的是一份不染尘埃的心境,这是一种内涵,也是一种原则。佛法如同这莲花一样,伟大在它们不仅不厌弃那些丑恶的事物,反而是因此而存在,不但保持自身的高洁,还对那些丑恶的事物进行感化和改造。这其实是一颗无尘的心,它要用自己的坚毅换来一方的祥和。
莲花、佛祖、淤泥、香远,被画面激起的遐想漫天飞舞,从画家到诗人,从凡民到佛祖,赋予莲花的寓意多么透彻,多么博大,文学的魅力让人肃穆,发人深思,更耐人寻味,这才是真正的情趣。雨依然飘落,书画的乐趣消除了寂寞的心情和雨的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