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清慈湖水
谁也说不清龙凤的出生和来处,它们是人们想像中的动物,但却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同步,与中国的华夏文化相随,在中国还没有文字历史前,已经有龙、鳯之说。龙凤的关系一直是难分难解;龙是住在河边的部落民族,鳯是山中的部落民族,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分别代表各自不同的朝代进入历史。
《南史王僧虔传》曰:“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有个有趣的故事:远古时代,龙的头上虽没长角,但它力大无穷,上天能飞,在地奔驰,入水潜游,有非凡的本领,但人们还是称虎为兽中之王,龙不服气,想取代老虎兽王的地位,于是龙、虎两者掀起了“龙虎斗”,却是斗得难分难解,不分胜负,一直斗到天宫,两者决定到玉皇大帝那儿评理。这时龙想,尽管自己豪情壮志,力大无比,能叱咤风云,移山倒海,却始终觉得自己比不上老虎的威风凛凛,王者风范。情急之下,龙接受了它弟弟蜈蚣的建议,向公鸡借到了闪亮的双角(古时公鸡头上有长角的传说),戴上后顿时增添了几分威风、庄严堂皇、气宇轩昂。龙与虎一起飞到天庭,玉帝见了龙、虎,觉得两者都是威风了得,非常高兴。就采用和解、一碗水端平的策略,任命虎为陆地百兽之王,龙为五洲四海大洋、江河湖泊水族之王,赞誉龙虎斗,皆大都欢喜。
当龙返回凡间,公鸡就追讨双角,龙怕卸下双角,不再威风当年水族会不服龙王,就溜下水,游到深海,公鸡虽气急败坏,大声啼叫,涨红了脸以发泄内心的忿怒,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龙武艺高强,智勇双全,但它无视公鸡的委屈,英姿飒爽,却笑藏贪欲,看来世间没有完美的事,也没有完美的人。想象中的完龙也不是十全十美,说明人们想象中的美好神化的完龙,也是不完美的。
民间自古就喜欢以龙凤自居、自荣,人取名也是男龙女鳯引以自喜、为豪。龙凤是民族的象征,和吉祥物。华人如此,外国也有相似的象征物和吉祥物,如:美国的鹰、俄罗斯的熊、波斯人的猫、比利时、西班牙的狮··· 有研究说,15世纪时,一次龙的‘夏’,和鳯的‘殷’,在一次斗争中,‘殷’战胜了‘夏’,也即龙输给了鳯,但鳯是假赢真输,人们从代表龙的夏,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遗址,而代表鳯的‘殷’却有,在大量的出土文物中,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挖出许多青铜器和众多文物殷墟,足可以说明这一切了。
从某个角度看,古代的楚人大多崇鳯贬龙,先秦典籍中楚人将鳯比作杰出人物的记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到神游天国时,第一句就是“吾令鳯鸟飞腾兮”。其实对于龙、凤的谁属优胜,大可不必计较,今年是壬辰龙年,响亮的口号是‘龙的传人’、‘龙凤呈祥’。有关龙、凤的文化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总是轮番出现,今天龙明天凤,想龙就龙,想鳯得鳯,如同佛教众生的一再轮回转世。
青花团 龍鳯呈祥
大清宣三 龍鳯奇缘
乾清宫
龍鳯紫砂壶 龍鳯九天
青花团纹盘 清光绪
龍鳯造型 龍鳯纪念币
[url] | | 讠 | 讠注| : 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