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水一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1-29 10:54
  • 签到天数: 119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09: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2361308819 于 2014-12-31 09:23 编辑


    在水一方
             自古人类逐水草而居,河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自不待言。诗经中的“在河之洲”和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作为岷江支流的南河、西河、羊马河、西河、杨柳河都是成都新津人们的母亲河。五河汇聚润泽了水一样文化气质的新津儿女。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趋强烈。假日旅游、出境旅游的热度不断攀高就可见一斑。通过读书与旅游,或许你能说出万里长城所经过的省份名称,也能说出长江黄河的几大支流,甚至知道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等流域的情况。作为新津人,都知道五河汇聚成新津,都能骄傲地说出五条河流的名称,但对生养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又真的了解多少呢?年少时,因在新津县城求学,也曾沿西河堤坝从文井走向县城,可惜走过了顺江乡的吴店子之后,河堤不再能行,对西河顺江段的了解也就此搁浅,对西河与其他河流如何汇聚更是不得而知。我在西河边长大,而金马河则养育了我的妻子和她的家人、乡亲。我和妻子结合已二十有三年了,孩子都二十多岁了,可我们却不知道西河与金马河是怎么完成汇合的,这于我们一直是一个未了的心愿。冬至前夕,正是白露为霜的季节,带着这一心愿,我和妻子开始了两河之行。
    渡口、吊桥
             金马河全长72公里,古名皂江、皂里江,又名寿阝(寿阝合为一个字,音“筹”)江,为都江堰外江,属岷江正流,为都江堰至新津三渡水这一河段。中间经都江堰、温江、崇州、双流,在兴义镇三合场入新津境。金马河在新津境内全长14公里。旧时,金马河水运发达,全程通航,可载10吨重的木船。而沿河滩地的药材种植、打渔业等,也曾享誉一方。下水运青石及少许粮油,还有漂木,上水则运盐及洋厂杂货等。人坐船中,放眼望去,四野河滩,风光秀雅,农家生活景致恬淡。
            一路反复放着《在水一方》,我们首先驱车到达了兴义乡的广滩村。将车停靠在金马河大堤下的道旁,据说这里是广滩村的边沿,距离两河交汇处尚有几里。登上河堤,迎面便是宽阔的金马河,由于是寒冬季节,河水并不大,水面在宽阔的河床中也只占了一小部分,望向河面,大大小小的挖沙后的遗迹满河皆是。河对岸是花桥乡,记得到花桥要经过一座吊桥,可不知在哪里。碰见一老者,上前询问,得知从此地开始一直沿河行走可到两河交汇处,再走到西河龙王渡大桥,一大片都是广滩村。老者形容广滩村像一个巨大的皮球,西河、金马河就像两只大手臂把广滩村紧紧抱在怀中,有如二龙护宝。前方不远处曾有一个繁华的渡口,吊桥就在河对岸一个金马河的支流上,由于陆上交通日趋发达,渡口已经废弃。“没得搞头,摆渡的人就不干了噻。”老者如是说,而吊桥也被拆掉了。说到吊桥,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戏水画卷:一条清幽幽的小河,两岸绿树葱茏,一副吊桥,宽约两米,长约二三十米,晃晃悠悠地横跨小河两岸。时值流火的七月,河面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男孩子在游泳、戏水,岸边有光屁股的小孩跑来跑去,有的男孩子干脆直接从吊桥上以不同的动作跳入水中。现在听老者说吊桥已经拆除,小河作为金马河的支流,河水只在洪水季节稍大一些,平常几乎断流了,只有牛尿大的一股污水在河中游走,树木、杂草在河道中肆意生长。听此一言,我真希望老者是在道听途说,而原准备在看过两河交汇后再去看看吊桥的打算只好就此放弃,就让那份美丽留在二十多年前吧。
    寻找奇石
            告别老者,我们沿河堤前行,堤上两旁不时见有新栽树苗,(第二天从《成都日报》得知,这是新津政府对域内河道的专项治理措施,从去年开始全面铺开,预计到2016年完成)堤上偶有羊粪出现,奇怪却一直没见到羊。河堤左侧为河道,右侧为广滩村大大小小的林盘。金马河到此形成了一个大的转弯,河面尤显宽阔,河堤下有大遍的鹅卵石。遥看河床中有两人在低头找寻,估计是奇石爱好者。我大声问他们,有收获吗?其中一人起身回答:“还没有”。出于好奇,我们也顺一坡道下去,道旁停有一小型越野车,想必便是此两人的座骑。下到河床,遍地鹅卵石,我和妻立刻就融入了万万千千的鹅卵石中,低头找寻起来,暂时忘记了自己寻找两河交汇的目的。
             约半个小时过去,除看见两三个稍微有点图案的石头外,我们并无收获。河风很大,吹得头皮发冷,我在妻的劝说下告别那两爱好者,撤离了河道,回到大堤上继续我们的寻找两河交汇之旅。
             当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妻子已找到两河交汇处,匆匆返回寻找停车点的途中,发现两人已停止搜寻,蹲坐在河堤下一稍微背风处,似在用餐。我又大声询问他们是否有收获,他们还是回答没有,同时热情邀我们用餐。其中一人站起来,高举手中酒瓶,“来,喝两口!”其情其状真可谓“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我停下脚步,堤上堤下多和他们交谈了几句,得知他们是大邑县人,常常开车沿河行走,有时收获颇丰,有时空手而回。不一味渴求收获,只为追寻一种怡然的生活。告别两人后,我在一很不起眼且石头并不多的小斜坡上,不经意捡到了一个有点韵味的石头:青石,海碗大,上有一个如鸡蛋般大小的白色圆点,圆点下方有几条白色交叉条纹。欢喜之余,我为之命名为“八千里路云和月”。相较二人的辛苦,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又或者是众里寻它千百度。
    开荒种地
             从满是鹅卵石的河滩重新回到堤上,一路前行。约半个小时后,河道更加宽阔,估计就要到两河相汇处了。河流逐渐到了对岸脚下,此岸的河道内侧出现了陆陆续续的小块菜地,后来逐渐在河堤内侧形成了一条宽约二三十米,长则连续不断的蔬菜地。一个五六十岁的农妇刚从地里上到河堤,手里拿着几根新拔的葱。我问她,这些菜地在夏天会被洪水掩掉吗?她说去年就淹了的。我说那你们不是白辛苦了?她说没事啊!洪水退去,我们又种,反正也是开荒,洪水淹过土地更肥沃。言谈中毫无担心或后悔,同时自然流露出对土地的热爱。一路走来,在河堤两侧下方,甚至河堤上,都不时见到农民种的大大小小的菜地,大的有几十平米,小的甚至不到一平米,或者就只是零零星星地种了几棵菜油菜或白菜。土地在农民的心中的位置由此表露无遗,更多关于土地的保护与伤害的语言已属多余。
    双龙交汇
              告别农妇,我们继续前行,不久便见到了西河与金马河的交汇处。没有期待的惊涛骇浪,或是泾渭分明。就这么静静的,不知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还是使命,让两条原本毫不相干的河流,从远处,从不同的方向向着同一个目的地流淌。养育我的西河和养育妻子的金马河安静地走到了一起。河滩上有几群人在野炊,不时有三两只白鹭飞过水面,也有人举着相机在拍照,滩头、堤上长着一丛丛的笆茅,远处是成乐大件路上的岷江大桥。金马河在此与西河相汇后,穿过大桥,在两公里外与从蒲江方向来的南河、从温江方向来的杨柳河完成五河汇流,向西南流至彭山江口,与都江堰内江汇合,灌溉眉嘉平原。河流、白鹭、浅滩,大桥、炊烟、嘻戏的孩童,组合成一幅完美的水乡图画。我们走下河堤,站到河滩无水处,正凝神大桥时,勿见一群大雁向南方飞去,约有二三十只,排着不太整齐的人字形队伍。可惜飞得太快,未能拍下它们美丽的身影。这是我第一次在真实中所见的大雁,惜乎背对大雁飞行方向,到发现时,只留下他们远去的背影。大雁顺河飞行,既能正确辨别方向,又能凭气流飞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在作这诗句时或许有着诗人的浪漫,而鸟儿的选择却是生存的需要。人说雁过留声,其实并不一定正确,这群大雁就并没有边飞边鸣叫。过了好一会,有三只大雁缓缓飞来,没有队形,是什么原因掉了队吧?但愿它们能迅速赶上自己的伙伴,顺利飞向温暖的栖息地,明年春暖花开再飞回来。
              回望广滩村,果真如一个巨大的绿色圆球被两只巨大的手臂揽在怀中。河流就这样承载着生命之源,哺育了千千万万像我们夫妻,像广滩村村民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灵。虽然我们暂时还不需要像“南水北调”那样的工程来支持,但是农村众多的水井早已干枯,各户自己的压水井也不断往地下的加深深度,二十米,三十米,甚至河边居民的水井也在不断的向地下延伸。
    如果有一天,南方也没水了呢?
    龙王神庙
            见证了两河交汇,带着说不清是伤感还是愁怅的心情,我们告别金马河逆西河而上。西河发源于崇州市苟家乡的火烧营山,古称文井江,与金马河一样同属岷江支流。西河是新津人的生命源泉,新津自来水水源地便在离两河交汇不远处的上游方向,再往上便来到连接新津与崇州的必经之处——龙王渡大桥。大桥再往上游两公里,是羊马河汇入西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将在大桥处告别西河。离大桥不远处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青瓦房孤零零的矗立在河堤不远处。虽是三个开间,却似乎比一般农村人家的平房矮小一些,外墙上画了一些人物图案,凑近一看,大门(其实也不大,还不如一般村民的院门)两侧画了两个人物,左边似乎像西游记中龙王的造型,右边是一文官服饰的人物,看不出是哪个朝代的文官。正奇怪时,发现门楣上大书三个字,“龙王庙”,我虽不懂书法,却也知并不好看,妻子对书法略比我懂,告诉我“龙王庙”三字属草根水平。不禁好奇。再看两副图画,是直接画在门两侧的白壁上,为了画人物,两侧专门粉刷白了,没图的地方要污暗的多,可见图画是建房很久后补上去的。大门前方有两级台阶,上面一级上摆着一个小香炉,有一些香烛燃烧后残留的竹签,数量并不多,可见香火并不旺盛,与人们常见的老君庙,观音庙的香火相比,龙王恐怕是很没面子的,大概庙里的香烛供奉是保佑自己家人,朋友,而龙王是要保佑芸芸众生的,单个人家没有这个义务来供奉吧。由此也可看出公益事业的艰难,也更明白为何上世纪我国要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门两侧是窗户,并没安装玻璃。望进去除了几尊龙王,观音等造型的塑像外,意外地发现三尊似是而非的伟人塑像,还没有粘染太多的灰尘,显然是刚摆上去的。看来香火虽不怎么旺,公道还是在人心,谁为百姓的幸福作了贡献,百姓还是记得的,而神与传说在千百年后也便这样产生了。
    龙王庙前的河床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沙坑,无疑是龙王身上的伤口,若真有龙王,伤痕累累的他还会一心保佑两岸的生灵吗?对河道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倘若能用科学来合理指导,固然是好,若不能,真希望这龙王庙的香火旺盛,那些贪婪或企图征服河流的人们有了信仰,至少会因为丁点敬畏之心而收敛吧!
    渔歌唱完
              沿两河河堤行走了五六公里,出人意料的竟未看见一条渔船,沿途倒是见过两次渔网出现在路边,可都作了竹篱的用途,被几根短竹干支撑着,围了一小片菜地和院子。直到走到新龙王渡大桥,才在桥下不远处发现一只小渔船和一个打鱼人。本想拍几张“渔舟唱晚”的照片,可惜天公不作美,没有太阳,天阴的厉害,似乎要下雨,便想到“斜风细雨不需归”,而打鱼人既带没有戴青箬笠,也没有披绿蓑衣。静看渔者不停的动作,一会撑船,一会停下,蹲下又站起,似乎在整理鱼网,远远看着,想必收获不错吧。河风很大,我和妻子不由得紧了紧衣服,再次后悔没戴帽子出来,可看渔夫也没戴什么斗笠之类。好容易等到渔夫将船撑行岸边,赶忙上去攀谈,只见他年龄约六七十岁,满脸的皱纹,皮肤又黑又皱,似老树皮一样,双手指节坚硬,十指瘦而有力,手背上的皮肤已经再现了许多斑点。再看船上只有一些小鱼,和一些垃圾,鱼大概约有两斤重吧,垃圾倒有一大筐。从交谈中得知,老者一辈子在附近河段捕鱼,一生捕鱼无数,一般每天都有几十斤,有鲤鱼、石斑、黄辣丁、白条子、清波……等多种鱼类,最大的一条足有十五斤重,说这些时,老者脸上满是骄傲与幸福的回忆。问及现在,老者不由叹了一口气,沉默了几十秒钟,只有手中的纸烟在风的助力下快速的燃烧。“很不容易打到一斤重以上的鱼了,它们是在躲着我吧!”可一辈子捕鱼,一辈子在河里穿梭,也不知现在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也不愿再做什么,所以依然每天一如既往的出门,下河,下网,收网。最近两年随着河道管理、治理的加强,情况略有好转。“也许哪天会有大鱼出现也说不一定”老者脸上有了些许微笑。
    回家的路上,看见两只木船装着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鱼在路边售卖,以显示自己卖的是野生河鱼。可还有这么多的野生河鱼吗?什么时候开始,木船由运输和捕鱼工具变成了售卖的道具了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1-29 10:54
  • 签到天数: 119 天

    [LV.6]常住居民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21:18:48 | 只看该作者
    踏雪闻香 发表于 2015-1-4 09:04
    游了这么多的地方,写了这么精 的游记,真是羡慕嫉妒恨呐

    谢谢文友留墨,又做了修改,如愿意,请再次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6 08: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15-1-4 09:04:25 | 只看该作者
    游了这么多的地方,写了这么精 的游记,真是羡慕嫉妒恨呐: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1-29 10:54
  • 签到天数: 119 天

    [LV.6]常住居民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08:08:33 | 只看该作者
    侯诗杰 发表于 2015-1-1 10:57
    不同地域,构成风景迥异的民风民俗;作采风式地考察,文意独特而文辞摇曳。

    谢谢候版的点评!新年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5-1-1 10:57:04 | 只看该作者
    不同地域,构成风景迥异的民风民俗;作采风式地考察,文意独特而文辞摇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1-29 10:54
  • 签到天数: 11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1:01:01 | 只看该作者
    东方欲晓ab 发表于 2014-12-31 10:28
    龙王庙前的河床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沙坑,无疑是龙王身上的伤口,若真有龙王,伤痕累累的他还会一心保佑两岸的 ...

    谢谢文友导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0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4-12-31 10:28:24 | 只看该作者
    龙王庙前的河床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沙坑,无疑是龙王身上的伤口,若真有龙王,伤痕累累的他还会一心保佑两岸的生灵吗?对河道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倘若能用科学来合理指导,固然是好,若不能,真希望这龙王庙的香火旺盛,那些贪婪或企图征服河流的人们有了信仰,至少会因为丁点敬畏之心而收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5 22:37 , Processed in 0.0840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