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中国名人三部曲你知多少

[复制链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独享独行 于 2015-3-23 22:39 编辑

中国名人三部曲你知多少?看过多少?

今天突然想起上高中时曾经看过的小说,其中有些是有名的三部曲。另外,80年代末看过电视剧《死水微澜》,印象特深,至今记忆犹新,也就想多知道一些李劼人的资料。因而从网上搜索出来这些知识与大家分享。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飘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叛逆》三部曲:《卓文君》《王昭君》《貂婵》
  茅  盾的《 蚀 》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小说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  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抗战》三部曲:《火一》《火二》《田惠世》;《革命》三部曲:《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
  老 舍《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
  曹  禺的 话剧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阿  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残  墨的《武魂》三部曲:《奇侠烟缘》《血溅鸳鸯帐》《风尘洗剑录》
  程  琼的《中学生》三部曲:《在航道上》《江上的白帆》《大海的声音》
  雷  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枫林》
  林语堂的 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
  梁  斌的 农民三部曲:《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
  李  季的《杨高传》三部曲:《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女儿出征记》
  李  乔的《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灯》《欢笑的金沙江》三部曲:《醒了的土地》《早来的春天、《呼啸的山风》
  洪  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蒲  风的《抗战》三部曲:《茫茫夜》《生  活》《钢铁的歌唱》
  孙  伦的《盛世佳人》三部曲:《崛头巷风情》《月牙湾恋曲》《老爷楼景观》
  沙  汀的 农村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石  果的《沧桑》三部曲:《拂晓时节》《芳英谱》《惊变记》
  田  间的《中国农村的故事》三部曲:《饥饿》《扬子江上》《去》
  杨  沫的 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杨  啸的《草原上的鹰》三部曲:《雏鹰展翅》《鹰飞千里》《鹰击长空》
  叶  辛的《三年五载》三部曲:《基石》《拔河》《新澜》
  叶永烈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静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旷野》《远程》
  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
  鄢国培的《长江》三部曲:《液流》《巴山月》《沧海浮云》
  王旭峰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
  王安忆的“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
  王小波的 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文公直的《碧血丹心》三部曲:《碧血丹心大侠传》《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平藩传》

  郑万隆的《当代青年》三部曲:《年轻的朋友们》《红灯·黄灯·绿灯》《明天再见》

  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沉沦》《沧溟行》《插天山之歌》
  朱贞木的 三部曲:《飞天神龙》《炼魂谷》《艳魔岛》
  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4:10:11 | 只看该作者
战鹰 发表于 2015-4-30 13:57
曹禺的日出,巴金的家春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冯德英三花,都是传世名作,反映 ...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12 03:20
  • 签到天数: 89 天

    [LV.6]常住居民II

    21#
    发表于 2015-4-30 13:57:02 | 只看该作者
    曹禺的日出,巴金的家春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冯德英三花,都是传世名作,反映了那个苦难的年代,响当当的名字如雷贯耳。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30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23:28:32 | 只看该作者
    恋上柠檬味 发表于 2015-3-27 21:37
    感谢独享老师转的这贴,以上的名人三部曲我知道的太少了,有时间得好好读读。

    谢谢你的关注!我也是偶然想到些什么,希望大家都能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7-9 22:32
  • 签到天数: 350 天

    [LV.8]以坛为家I

    19#
    发表于 2015-3-27 21:37:0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独享老师转的这贴,以上的名人三部曲我知道的太少了,有时间得好好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1:26:43 | 只看该作者
    -听雨 发表于 2015-3-25 09:46
    《叛逆》三部曲:《卓文君》《王昭君》《貂婵》
    曹  禺的 话剧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冯德 ...

    我想欧阳山的《三家巷》你也一定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25 07:08
  • 签到天数: 21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7#
    发表于 2015-3-25 09:46:23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5-3-25 07:44
    我想你一定也读过曹禺的作品,冯德英的可能也读过。

    《叛逆》三部曲:《卓文君》《王昭君》《貂婵》
    曹  禺的 话剧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冯德英的《三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
    沙  汀的 农村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飘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
    庞瑞垠的《故都》三部曲:《危城》《寒星》《落日》

    这些读过了大都不再记得。以后抽时间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07:44:34 | 只看该作者
    -听雨 发表于 2015-3-25 02:53
    很长很长,但还是很认真的读完了,因为感兴趣。我读过的也不多,《死水微澜》读过。梁晓生,巴金,二月河, ...

    我想你一定也读过曹禺的作品,冯德英的可能也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25 07:08
  • 签到天数: 21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5#
    发表于 2015-3-25 02:53:40 | 只看该作者
    很长很长,但还是很认真的读完了,因为感兴趣。我读过的也不多,《死水微澜》读过。梁晓生,巴金,二月河,王小波,老舍,林语堂的读过,其它的几乎都没有读过。

    抽时间也读读没有读过的作品,老师提供了个好的书目,谢谢,辛苦了。{: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7: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7:18:57 | 只看该作者
            2


    经过多年修缮的李劼人故居“菱窠”重新开馆。
           
    2

    李劼人“大河小说”系列《大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6:19:58 | 只看该作者

    能让方子老师欣赏,我转的值了。

    我同样也从中长了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
    发表于 2015-3-24 13:10:47 | 只看该作者
    还真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2:15:18 | 只看该作者
    三叶草 发表于 2015-3-24 12:03
    这些三部曲,好多没读过

    我读过的也是数得过来的,而且在那个年代,有些是禁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2:12:28 |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 发表于 2015-3-24 11:53
    哦,此文好长见识!谢谢老师!辛苦!

    我在转帖时,已经想到了,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0 20:22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
    发表于 2015-3-24 12:03:56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三部曲,好多没读过;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7-23 07:54
  • 签到天数: 15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7#
    发表于 2015-3-24 11:53:47 | 只看该作者
    哦,此文好长见识!谢谢老师!辛苦!{: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2:26:14 | 只看该作者
     这部作品以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纷繁复杂的故事事件、恢弘大气的铺陈场景,再现了清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四川保路运动,折射出四川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巨变,被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

      作家往事“菱窠”隐士

      生于1891年的李劼人,亲身参加过四川的保路运动,是同志会的学生代表。他曾在成都创办《川报》。1919年,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成都分会书记;随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学法国文学。1924年回国,曾在重庆民生轮船公司一个下属工厂当厂长,还在大学里教过书,业余从事法国文学名著的翻译。他翻译出版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著作,以法国文学的翻译家而闻名于世。1935年,他辞去民生公司的职务,返回成都,专心致志地写他在十年前已经酝酿的,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四川社会变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他计划辛亥革命前先写两段,这就是后来成书的《死水微澜》和《暴风雨前》,然后再直接涉笔辛亥革命在四川城乡的那些人与事,就是后来写成的《大波》。

      晚年的李劼人当上成都市副市长。但他依然有非常低调的平民性格。2014年8月,著名作家马识途推出《百岁拾忆》。其中有马识途所回忆的,在上世纪50年代,他所目睹的时任成都市副市长的李劼人的状态,“除开通知他必须到会的会议,他勉强去陪坐,说几句官话外,一般不在官场露面,只窝在成都近郊他自己的草庐"菱窠"里,种他的自留地,即修改他的大作《大波》,悠然自得。闲时他也约作家沙汀等几位朋友去他那里喝小酒,烹茶清谈,不及国家大事。

      上世纪30年代,日军飞机轰炸成都,他携家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并在门楣匾额上题了“菱窠”二字。将自己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也暗涵他的文学扎根民间接地气的宗旨。抗战胜利后,菱窠扩建为一楼一底,并增加了旁边的附属建筑,曲径、亭阁、井台、溪流等。1959年,李劼人用稿费再次对菱窠进行大修,将房顶上的麦草换成了小洋瓦,木柱土墙换成了砖柱砖墙。到此,菱窠形成了真正独立的院落。廊柱上曾分别悬挂着李劼人的两幅对联,很能表达作家前后的心境:一幅上面写着:“历劫易翻沧海水,浓春难谢碧桃花。”另一幅写着:“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花愿长好,月愿长圆,人愿长寿。”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摄影 陈羽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2:25:09 | 只看该作者
     在这套全集出版之前两个月,当时已处于重病晚期的历史学家高华得知,1720册的《李劼人全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消息,在报纸上撰文《阅读李劼人的历程》,透露他心情一直不能平静,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李先生的几本史诗性小说,终于能以原来的真实面目出版了,这已是当年初版的七十余年后,而自己寻找他的原著多年,今天总算如愿以偿,可以一睹真貌。高华在文中说,自己曾经寻觅《死水微澜》原本,多年未果,最终在2005年的一次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期间,他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吴博士那里得知,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吴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研究李劼人!不久,吴博士将哈佛收藏的李的《死水微澜》原本的复印件寄给了我,帮助我实现了多年来寻找李劼人原著的一部分愿望。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高华对李劼人的小说倍加推崇,认为其小说对感受历史,有重要意义,诗可以证史,好的小说在价值上完全可以超过僵化呆板的历史教科书。李劼人是那段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他的书固然不能作为论文观点加以引用,但他的笔下是活的中国,而不是概念化的中国,读他的书,可以增加对那段重要历史的感性认识。


      高华写道,回顾自己对李劼人的认识,越发理解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的成就完全不在那几位五四标杆作家之下,在某些方面,也许还要高于他们。


      文本细读


      《死水微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四川乡下姑娘邓幺姑有一个梦想:嫁到成都省的官宦人家。她最终在靠近成都的天回小镇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嫁给蔡傻子,成了蔡大嫂。蔡傻子名叫蔡兴顺,其实并不傻,只是太老实显得比较木讷。渴望爱情的蔡大嫂对自己这桩无爱婚姻表示出无比的愤怒。她不仅说惊世骇俗之言,而且做出了惊世骇俗之事。她爱上了罗歪嘴,并且不惜成为了他的情人。她爱得深情,爱得投入,爱得大胆,爱得疯狂。人生一辈子,这样狂荡欢喜下子,死了也值得!这是蔡大嫂的个性宣言。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几岁?以前已是恍恍惚惚地把好时光辜负了,如今既然懂得消受,彼此又有同样的想头,为啥子还要作假?为啥子不老实吃一个饱?晓得这种情味能过多久呢?这是蔡大嫂的情人罗歪嘴的个性宣言。蔡大嫂生于极普通的乡村家庭,却有着奇异个性美:叛逆的情爱,大胆的内心剖白。比如蔡大嫂在与情人罗歪嘴来往时,并不对她那丈夫蔡傻子隐瞒,反而得到其理解和认可。

      《大波》

      很多人都对被改编成众多艺术形式的《死水微澜》印象深刻,其实,同属李劼人大河小说系列的《大波》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大波》最初出版于1937年。1957年李劼人开始改写《大波》,50万字改写了40万字,基本是重写。后来绝大部分的读者,看到的都是重写版的《大波》。事实上,原版的文笔更优美,巴蜀风情更浓郁,十足的大师手笔。小说全景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夕,四川保路运动轰轰烈烈的历史场景,同时描绘出20世纪初,四川城乡士农工商经典的生活画卷,既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小说,又是一部精雅的川西坝子风俗长卷。被评论家称为是一部成都版的《乱世佳人》。《大波》再现1911年发生在四川的保路运动,描绘了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及其影响下的风俗民情,具有浓郁的乡土色 。塑造了楚用、郝又三、黄澜生等典型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商业活动、服饰文化、地方特产等,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色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2:24:03 | 只看该作者
     B

      600万字还原大师原著历史学家高华盛赞李劼人


      比较特殊的是,像《死水微澜》《大波》这样重要的作品,都因某种原因,经历过李劼人本人的二次重大改写过程。这也让不少读者,对他的作品初版本,念念不忘。201111月,在辛亥革命100周年、李劼人诞辰120周年之际,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720册的《李劼人全集》在成都首发。

      《李劼人全集》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李劼人研究学会整理编纂,耗时20余年。李劼人研究学会随即派出了专家学者先后赴重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从图书馆、档案馆及李劼人亲属家中打捞出一大批珍贵的资料,为全集的编辑出版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集包括了至今存世且能搜集到的李劼人以中文写作的全部文字、全部翻译文学作品,以及至今存世且能够接触到的李劼人手稿,文字多达近600万字,是目前为止关于李劼人作品最全的一次结集。

      让学界和普通读者惊喜的是,该全集创作和译文部分,除第四卷外,均依据1949年以前的初版本,比如大河三部曲中的《死水微澜》和《暴风雨前》都是采用民国初版本,《大波》则将确立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地位的1937年中华书局的老版本与上世纪50年代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的重写本一并收入,这也是老版《大波》自1949年后第一次正式和读者见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17 09:08 , Processed in 0.0906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