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本帖最后由 江山一统 于 2015-6-27 22:04 编辑 [/i]
[align=center][color=rgb(0, 0, 0)][font=黑体][size=5]我们村的耕读文化
刘毓民[/size][/font]
[font=黑体][size=5][align=center][align=left][b] 我们村位于渭北台塬的一个丘陵地带,两面环沟,只有西南与整块的缓坡田地相连。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村落。史料记载,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这个村庄,还埋葬着黄帝时主管医药和泥陶的重臣雷祥。[/b][b]后人[/b][b]为了纪念他,尊称雷公,我们村的村名大雷公,就源于此了。[/b][/align][/align][b][align=left] 大村落原有四个自然小村,村村都有千年古槐。故有了以姓冠槐名的由头。权家槐、张家槐、刘家槐、高家槐,四条槐院便成了这个大村落的基本组成部分。刘家槐高家槐主村道之外,附着了规模较小、住户较少的小村庄,故称小村庄为小槐院。[/align][align=left] 小时候,自已喜欢在四条槐院游荡。更喜欢观察村子的一切特征。尤其是每家每户的大门。有钱人家,整个门墙是砖砌的。门前有大槐树,有很精美的拴马桩,有出行骑马的长方体青石台子。大门是隆起于地平面的。至其家,必有五级青石台级。大门两侧,有雕琢石狮的墩子镇守。大门左右,还有凹陷的长形砖槽,上有文字,是今天所谓的对联。大门上方,有镂砖的图案,正中,还有两字或四字的阳文。正门之上,是建筑精美的门房。[/align][align=left] 家境殷实的农户,与大户稍逊些。也是砖墙,也有砖拱的门楼。但与富户相比,气势不够恢弘大气,雕刻不够精美。门上一般也雕琢“耕读”两字。再差点儿的,门墙是土坯墙。土墙上,再凿孔成门。最穷的人家,既没土墙,亦无大门,是荆棘枝条或酸枣树干捆扎立起的篱笆栅栏。[/align][align=left] 当时我小,尚不识字。每每看见门上的两字,就觉得稀奇古怪的。甚至猜测是住户孩子的名字。我曾拦住一位老者,指着问一家门上的两字,是不是“狗娃”。老者笑了笑,躬下身,轻轻拍拍我的头,不急不躁地告我:那两字不是狗娃,是“耕(京)读”二字。耕是种地,读是上学,意思就是吃饱了到学校上学去。[/align][/b][b][align=left] 其实,村子里世代相传的,就是这个耕读文化。村民并没把耕与读机械对立起来来理解,来诠释。而是并行不悖,相互顾及。能耕则耕,能读则读。以耕养读,以读馈耕。[/align][align=left] 耕者,从耒,井声。耒则表明与耕作有关,其本义为犁地耕田。犁与耕,即将田里土地翻松。翻土松地,就在田地里,从事播种、根植农耕之事。也称作耕稼。再引伸,亦可理解为养蚕织布。一个耕字,涵盖了农耕文明时期,广而泛之的整个农村生产和生活。有耕种,才有吃穿。有耕种,才能维系生命。吃饱了,穿暖了,才会有精神需求。[/align][align=left] 读字,从言从賣,是个形声字,本义即读书。读既可理解为诵读,亦可理解为上学。既可是主张,亦可是宣扬。所以,一个读字,则满足了人们温饱状态下的精神愿望和理想追求。[/align][align=left] 清末民国初,我们村就涌现出了不少县域范围内的大财东。他们要么从事交通运输业,要么从事矿山开采业。有成功发财的,也有因之家败人亡的。我的祖父因开办菱角矿,就一衰再衰了。我们村有跟随中山先生的革命先躯,也有奔赴延安上抗大参加革命的志士仁人,还有抗美援朝牺牲的英烈。[/align][align=left] 解放后,村里办了公学,盖了新校舍,村里适令孩童,都能进学校读书。村里代代相传的重视教育思想,在农民思想深处扎根发芽。家庭光景再不行,再艰难,也会供养孩子坚持求学之道。眼明的会这样,眼瞎的也会这样。家长认为,孩子可以通过求学获得成功。书中既有吃,又有穿,既有富贵荣华,也有功名利禄。故尝以“书中自有黄金屋”鼓励孩子。[/align][align=left] 我们村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村里那些有头有脸,有德有望的能人,也很敬重老师。至今,村民称老师叫先生,称大夫也叫先生。正因为这样的耕读文化根植于村,所以我们村在方圆数十公里名声远播。[/align][/b][/size][/font][align=left][font=黑体][size=5][b] 建国初,文革前,就有不少人考入大专院校,成为国之栋梁。恢复高考后,在录取率极低的十多年间,年年有孩子录取,甚至成双成对、三五成群金榜齐名。其录取千人比,远高于县域其他村落。这一现象,村民骄傲,村子光荣。不仅尴尬了邻村,也影响了邻村,使邻村渐渐形成重视知识重视文化的村风。[/b][/size][/font][/align][b][align=left] [font=黑体][size=5] 大雷公的先民和当今的村民,秉承了农耕时代村落的文明精粹。既躬身田陌,兴修水利,又开山凿矿,实业兴村。还栽种苹果,大抓经济。在稳根固基的基础上,鼓励后生读书。大雷公村,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标本,亦是耕读文化的典范之村。[/size][/font][/align][font=黑体][size=5][align=left] 我爱我的生地,我爱我的大雷,更爱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纯朴村民,以及村落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align]
[/size][/font][/b]
[/color]
[/alig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