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韵词] 卜算子落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09:2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卜算子落叶
几次北风催,任满难留住。纵是纷纷未远离,守卫乏之木
反哺报恩情,尽力温湿土。待到冰霜下岗时,笑看枝头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推荐
    发表于 2015-11-20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人生 于 2015-11-20 23:48 编辑

       品赏小令:铺陈意象,写景自然,诗意灵通,情浓意邃;堪谓景语、情语有机结合的咏物佳构……{:soso_e182:}学习、赞赏好咏!

       (个感温馨提示):惟下片转承结句“笑看枝头绿。”韵脚“绿”字韵部似疏;且“孤雁入群”格?(亦不为邻韵。)

      “新韵”的“多音字”用字,应依据所用字在句子中的“字义、或词性”断定此字的“平仄”及“韵部”的应用,(“绿”字平水韵暨词林正韵为“二沃”韵)“多音字”若用于“新韵”则不为“通韵”用字。
      “绿”字在“新韵十四韵”的“十二齐”韵部和“十四姑”韵部,均为派入去声的入声字;十二齐:ü(韵母:迂) 与十四姑:u (韵母:乌)韵部不为通用韵……
      “新韵十八韵”(旧版)的韵母 u为“十姑”;韵母 v为“十一鱼”;“新韵十八韵”(新版)七姑苏韵 u ;八居趋韵 ü 韵表“绿”字均纳入“去声”韵,且韵部亦不为通用韵……
       仅“笑看枝头绿”句,此处的“绿”字,应为形容词或动词用,按“词性字意应该属于“新韵十四韵”的“十二齐”的韵部!“绿”(lù)字仅为“专用于某些名词”:如“绿林”、“绿营”。可酌参考,调整更为完善……
      惟个见倾心交流,权供诗友参考,若有不妥处诚荷交流!遥握,{:soso_e181:}问好诗友!{: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推荐
    发表于 2015-11-25 01:10:45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问好子曰版!{:soso_e181:} 先说“孤雁”理论与“邻韵”理论:
       “孤雁”理论是“邻韵”理论的延伸, 再说“邻韵”的叫法,也很不科学。此说开始于盛唐,中晚唐开始盛行,到宋代已经普及开来。近代的平水诗人,感觉到诗韵对诗人的束缚。为了放宽用韵,发明个“孤雁说”——又允许最后一句也用邻韵,分别叫“孤雁入群”、“孤雁出群”。究竟哪个算“入”,那个算“出”,也有两种不同说法。有的说“首句用邻韵,叫孤雁入群;末句用邻韵,叫孤雁出群。”另一说法正好相反。唐时期,挨号的韵部叫邻韵,比如一东、二冬就叫邻韵。后来放宽到不挨着的口语韵也叫邻韵。比如:上平五微和上平十灰、上平三江和下平七阳,虽然相隔老远,也叫邻韵。但,古代文学诗学大师们创造的“邻韵”名词,至今还在用着。当今的普通话音韵,细分:工韵有19个,谐韵16个(有的合并成14韵),就没有这些罗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33#
    发表于 2015-11-30 23:08:53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9 12:21
    我把您这些理论详解都整理成一篇日志存到q里了。每次学习一点。。。

    欣慰倾心的交流{:soso_e182:}遥握,问好“子曰”才女美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5-11-29 12:21:26 | 只看该作者
    直言人生 发表于 2015-11-28 18:04
    诚感倾心的交流!遥握,问好“子曰”才女美媚!

    :)我把您这些理论详解都整理成一篇日志存到q里了。每次学习一点。。。: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2-1 08:03
  • 签到天数: 97 天

    [LV.6]常住居民II

    31#
    发表于 2015-11-29 08:44:1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佳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30#
    发表于 2015-11-28 18:04:55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5 08:06
    太佩服您严谨的治学和敬业精神了!这些宝贵资料我当整理收藏。。。

    诚感倾心的交流!遥握,问好“子曰”才女美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5-11-25 08:06:13 | 只看该作者
    直言人生 发表于 2015-11-25 03:19
    综上所述:也不知我谈清楚没有?
       我的回帖,(个感温馨提示):惟下片转承结句“笑 ...

    太佩服您严谨的治学和敬业精神了!这些宝贵资料我当整理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8#
    发表于 2015-11-25 03:19:59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综上所述:也不知我谈清楚没有?{:soso_e112:}
       我的回帖,(个感温馨提示):惟下片转承结句“笑看枝头绿。”韵脚“绿”字韵部似疏;且“孤雁入群”格?(问号)(亦不为邻韵。)
       其实是考虑到了作者是否用的《中华新韵“十八韵”韵表》亦有“十三辙”、暨十三个“通押”韵部;即便如此“绿”字亦不为邻韵(暨延伸的“孤雁格”)……

        填词应用词韵,词韵实际上就是诗韵(平水韵)的归并,大致相当于古风的押韵。因此说“填词可用邻韵”虽不甚规范,亦存“争议”,(然、既存争议的最好不用为宜!)可至今却无“定论;故此“填词用邻韵”尚无指为谬误的定论……

    问好子曰版!{:soso_e181:}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子曰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7#
    发表于 2015-11-25 03:00:04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另、《诗韵新编》存在一个旧韵的遗留问题,就是保留了入声。特别指出的是,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6#
    发表于 2015-11-25 02:5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人生 于 2015-11-25 03:00 编辑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我之所以围绕“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泛泛的聊了这么多,仅为我在【新韵诗词版发帖规范】(暂行稿)中,第四条:本版依照宽不碍严的原则,提倡使用《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和《中华新韵(十八韵)韵表》等《新韵》韵目;但同一作品中不得混用两种汉语语音系统。不得混用新、旧韵。
       而【诗韵新编】《中华新韵“十八韵”韵表》亦有“十三辙”,暨十三个“通押”韵部;(暨指皮簧、鼓词等戏剧“词曲”所用的十三个韵类,亦称十三道辙。)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中华新韵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亦称“十三道大辙”,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音节中的韵母;(惟提示:虽“绿”字均为相邻的韵部,但是亦不可为“邻韵”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5#
    发表于 2015-11-25 02:47:04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其实填词仅需要具备基本知识:第一,知平仄,辩四声;第二,识词谱,分韵部;第三,选词牌,择声调,依格律;如果上面的都掌握了,就可以依谱“照葫芦画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4#
    发表于 2015-11-25 02:2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人生 于 2015-11-25 02:27 编辑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填词所应依循的《钦定词谱》是康熙年间官方颁布的词谱.里面对前人的各种体式,变体都有较详细的区分……另外的话,还有一些词谱.比如 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或者清朝舒梦兰的《白香词谱》,前者较严谨,后者较普及,一般都附有词韵的韵书作诗用的《平水韵》填词的《词林正韵》,是诗、词都可以用的《宽韵》;填词一般应参照这几部《词谱典籍》的正体词格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3#
    发表于 2015-11-25 02:19:49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现代人写诗、填词,也不是非要拘泥于那么多框框,用普通话汉语拼音(韵母)来作为用韵的基础就好;(所以,中华新韵应时而生)“词林正韵”也好,“平水韵”也好,只不过是别人写了诗、填了词,后人借了前人的名声,定个“韵律框框”.仅、譬如:曹植、李白……写诗的时候亦无“平水韵”、“词林正韵”等“韵律典籍”参照;诚然,古人亦有韵书《声类》、《韵集》、《切韵》、《唐韵》、 《广韵》、《集韵》、《韵会》、《五音集韵》、《中原音韵》、《佩文诗韵》、《诗韵合璧》等……但古人的诗词之所以千古传诵,亦不排除没有太多严谨的“框框”套住他们;古人的很多诗、词,若用现代“韵律典籍”严谨去套,可能有些诗词也要重新改写才好;因此,个感,填词还是以内容(暨主题、意境)为上,只要不违背相关的“律韵典籍”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2#
    发表于 2015-11-25 01:48:18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有一些韵母不同的字,(若在同一个韵部),那是古今语音演化所致,上古音,中古音,和后世的音都是不同的.现代拼音方案,(暨中华新韵)是按现代音的北京话整理的,古代的入声字没有了,(仅分平、仄音韵)已经没有了平、上、去、入的分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1#
    发表于 2015-11-25 01:44:07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所谓韵部,就是指的韵母,如果感觉到了一些不同,那就说明觉察到了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些基本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0#
    发表于 2015-11-25 01:41:27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诗用韵较严,写古体最好用平水韵,但用中华新韵也是当代的一种趋势,但不能古韵与新韵混用……
      诗与词韵脚的韵部典籍,韵字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对于组词各有特色,便于发散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9#
    发表于 2015-11-25 01:34:30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就与流行歌的概念相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所以用韵上只要唱得顺就可以.所以用韵比较宽泛,《词林正韵》也是对几个邻韵进行归并.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词韵的归并,直接用成诗韵,也是完全可以的,也很显水平的(不过,如果酬唱,次韵的词只能按原词的韵字来,是无从选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8#
    发表于 2015-11-25 01:25:01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下面就说一说词韵:词的用韵比诗更为宽松,不仅平水韵中的邻韵可以通押,上去声也可以通押,而且古人的作品中,还有不少是以方音押韵的,这主要是唐宋人填词多倚口语押韵的缘故.清代时戈氏根据唐宋人词作品的大多数情况,在平水韵基础上编纂了一部《词林正韵》.由于这部韵书是以“平水韵”作为基础的,只是把其中一些读音比较邻近的韵部进行了归并、拆解或重新组合,符合诗人们的用韵习惯,所以逐渐为词人们所接受,词人们填词也就渐渐依据这部韵书押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7#
    发表于 2015-11-25 01:21:23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关于近体诗的用韵,前面说了“不允许通韵”,但情况往往也有例外.古人写诗也有通韵的,并且还找了些理由冠以漂亮的名字,什么“孤雁出群”、“只鸟单飞”、“辘轳体”、“葫芦体”、“进退格”等等,这些都是格律粗通之后的事,古体诗的用韵比近体诗要宽松,在此就先说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6#
    发表于 2015-11-25 01:18:55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所谓邻韵,不是说韵书上邻近的韵部就是邻韵,而是指读音上比较相近的那些韵部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5#
    发表于 2015-11-25 01:17:02 |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5-11-22 16:01
    直言老师啊,我又迷糊了:那个“孤雁入群格”,不是律诗的吗?词也有此一说?

        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必须指出,邻韵是因为韵音相近而为邻韵,并非是排列相邻而为邻韵。如一东和二冬是邻韵,而六麻和七阳不是邻韵,所以六麻和七阳不能通押。在宋以后的律诗中,首句若入韵,可以采用邻韵,此即衬韵。而其余的一般只能用同一韵部。当然不排除其他特殊用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9 19:44 , Processed in 0.09859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