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43|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艺探讨】……《我的文学幻想》(修订本•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0:5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5 09:16 编辑

    一点说明:中学时偶尔遇到《别林斯基选集》一书,而这本书上究竟讲了一些什么东西以至于影响并注定了我的人生轨迹呢?如此疑惑及此话语中的判断,若在三十年前我是不敢说出口的,但在千禧年之后,尤其游荡网络文艺论坛,并在与爱好文学的网友们一起探讨文艺话题中,我之所以对文艺有一种言之凿凿且当仁不让的姿态,私下里自我反思才认定了,其应该与《别林斯基选集》一书有着显著性关联!
          时至于今,关于《别林斯基选集》一书,除了这一书名外,我自己只能记住大概是其“选集”第二卷中有一章标题就是“文学幻想”,至于其“文学幻想”内容是一些什么,我能记住的只有当时于读习之间脑洞大开而热血沸腾,以至于大冬天并在黑夜中,一个人在自家房后学校操场上跑了至少两圈(700米)。所以,自2002年初上网以来,凡我自己以为涉及“文学幻想”之类的文字,就喜欢额外标注上【文艺探讨】或【文学幻想】。因此,借再次整理过去文章的机会,把此类标题下的杂文,都归整在一起,又因为文责自负上考虑,大标题就直接为《我的文学幻想》吧。





    第一章中国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言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只是娱乐公众,不免狭隘;而文艺作品,若没有娱乐,只是生硬地塞入思想,则又会成了乏味的说教课本。
      读习传统文化古籍,帝制之下的文人学士或达官显贵,在他们所谓“文以载道”的著述中,究其所宣扬的那个“道”,大致情形如下:
      或为“规谏咨治”,出发点或言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帝王之“家”天下,而其中所表白的“为国为民”,旨在让“帝王血脉”代代相传及其“家”业永固;凡其中所坦露出来“奇才大略”之目的,亦不过你我他或她臆欲“出将入相”和辅君佑臣。
      或为“赞山歌水”,尤其惯常假借神游仙居,依此聊籁自我心志和逸致情怀,彰显心高气傲和淡薄飘逸,或明或暗希冀和期盼高高在上的明皇圣主,能够识才纳言和思宽体舒。
      或为“集册成书”,意在弘扬业绩或撩拨时俗,跻身笔墨丹青之间,渴望流传后世和尽孝尽忠。
      仅是上面举例格调之中,凡相关“民生、民权”甚至“民主”等问题,尽管偶或提及,但一概总是浮皮潦草。因为,华夏中国的人生理念中,如若能够“衣食足”,也就是遇到了有“道”明君,更该庆幸逢上了千载盛世。所以,百姓黔首们就应该都去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大家都忙活不迭的耍龙舞凤、树碑立传、建庙祭宗和修墓养生了。正因为如此,像是逗着百姓大众“喜怒哀乐”玩儿的类似艺术模样的形式和内容,只需要“末流”文人们去用“一说就能听得懂的话”“一唱就能明白的曲”“一表演就能够痛哭流涕、前仰后合的戏”,招摇过市,粉墨登场,其业已足矣。
      事实上,中国也只有到了近代,伴随世界逐渐一体化和全球社会文化整体进步之后,特别是置身在西方科技推广及其民主思想普及的主流文明之中,加之清王朝的履灭,才使得中国从事文学事业的创作者趋于一种并列与“工农商学兵”的独支门类,而专职于此的人们,被美名曰“作家”。从此之后,“作家”这一类或这一阶层的人物群体,于绘声绘色的阐发言论、规化思想、针砭时事、歌功颂德之间,便可以谋就“衣食住行”之用,还可以赢得名望和地位,也可因此倍遭摧残和身败名裂。但是,文学艺术在中国社会上的真实地位,却由于这一行当自身性质所致,仿佛总是趋于被“达官显贵”“正人君子”所轻蔑和防备,也最为“正人君子”“达官显贵”所利用和包办着。事实上,文学艺术之在中国,甚至直到今天,也终究未能成为衷心艺术本旨的创将、勇士和写作者们,去洒脱挥毫、淋漓尽致地展示自我的自然园地。
      在过去,文学艺术佳作往往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同。这或许可以完全归咎于艺术必须有“独立而超脱”个性的必然结果。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否定和更新自我,在于不断地创立和建设“新”的思想境地和社会品味。艺术本质上这种不专一性、执着于动荡和不断行动/行为的个性,也正是人性中永不满足的欲望与心理的要求和显现。然而,已经社会化了的人类,其观念、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伴随社会机制由游牧散居到趋稳避乱的生活需要而逐渐巩固和完善起来。它这种要求和趋向稳定的特性,是符合人性中一份被生活中类似动荡、残暴、贫饥等折磨怕了的自然性和社会化品质。也就是说,人们渴求平静和安宁,并固守着传统的道德标准和既定的现实规则而去抵触动荡和变故的意向与作为,却正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化了的德行。所以,在艺术的最高宗旨是反叛和创新,而其最低标准是娱悦和倾诉之下,艺术的追求和追求艺术者所选择的必然是一条不寻常、不平坦的路途和前程。正是这一事实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他/她或就是愤世疾俗的“杞人”;或同流合污于时尚、庸俗的帮闲;或成为“文寡思深”的旁观者;或脱落为“路难行孤”“桀骜不驯”的叛逆。更尤其是当社会文明的水平及其思想知识进步的高度,尚在一个低层次徘徊或在一种质变的关节“点”或“面”上彷徨之际,其艺术实践者也最为苦闷、艰辛和矛盾重重!然而,恰是在这样一种时刻,也最能见到鲜廉寡耻、低级趣味的“流氓才子”“媚世佳人”,而这一刻也最不乏披发跣足、奇谈怪论的“浮游艺人”,而这一刻也最能出现并有着培育伟大艺术家和“民族天才”的素材和际遇。
          总之,一旦“政治”演变成为只是服务于广泛民生的管理机制,一旦“政治家”变成了众多服务性职业中的工作者之一;一旦“科学”成为丰富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工具,一旦“科学家”如同而今大学中攻读计算机专业者一样趋于普通而平凡。那么,艺术、人文艺术、文学艺术的追求者和实践者,而今苦恼、烦厌、郁闷以及付出的创作艰辛,必将凸现出来其应有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2003年秋草。2014年整,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2 09:17
  • 签到天数: 261 天

    [LV.8]以坛为家I

    48#
    发表于 2020-5-1 09:59:57 | 只看该作者
    杰作。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6-8-8 16:36:50 | 只看该作者
    再读老师佳作,又已过去数日。伊人真的跟不上您的节奏了,篇篇内容丰富,笔力不俗,全都透着您潜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先生可堪称是位智者。有幸结识先生,是我的荣幸。有幸读您的文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辛苦了,问候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46#
    发表于 2016-8-6 19:03:4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这一说明,一方也有些明白,那就不多说什么了。感谢先生对本社区尤其是本栏目的支持,祝福先生一切如意。代问好您的家人。一方和同仁们,在此恭候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6:10: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幻想”系列,就此搁笔。

    当初,虽曾经想把这一方面话题,规整在一起,大约六七万字,刚好可以凑足一本书的字数。但近来,也就是在重新整理期间,打消了原先念头,筹划把在“四季歌文学社”中出现过的“杂咀稗说”“自言自语”和这个“幻想”一起,辑本在一个名目《杂咀稗说》之下,且不管能否符合出版要求,暂且尽快再修饰一番,省的一旦闲下来,节外生枝!

    关于这个“文学幻想”,已经没有什么再需要刻意挑明的心意了。最后,特别感谢本版的一方、老党和伊人轻舞诸君的关注和评议!也真诚感谢本社区网站同好们的理解和支持!预祝本社区文学事业越办越好、欣欣向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4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16:55 编辑



    第十六章 工作经历之一瞥



          五年医学院教育及其大学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无论从阳历还是阴历上算起,此刻此岁,年过半百已是名副其实。尽管说不清楚“大学同学相识三十年聚会”是由谁倡议,但自年初筹备到一周前在济南结束,确实凝结了我许多想法和情怀。于这次聚会前后,仅我自己曾经反复沉思:“究竟为何热衷这次聚会?”“真的像自己表白的那样是怀旧和伤感衰老了吗?”
          聚会后一周多时间里,国内外同学们通过微信感慨三十年后彼此的变化,特别是有人开始计划且积极报名五年后可能到国外相聚的热情姿态,让我欣慰之余,愈发浮想联翩起来。
          1989年7月在青岛黄台路礼堂的毕业典礼上,原本以为在会后同学之间可能通报一声彼此分配去向。然而,随着曲终会散,拿到毕业报到证的左邻右舍,即刻人去楼空,不见了踪影。
          我自己因为父亲社会关系,从名额计划到具体单位都事先敲定,仅为了当时女友(现妻子)分配上的意外差错,而耽搁了一周,随后便报到上班去了。
          国内凡服从分配的八九届大学毕业生,都是带着“帽子”进入工作单位。以往新职工三天的岗前教育培训,从我们开始便改成了十天或七天。在最后一日院领导要求畅谈各自认识时,一段沉默后,我主动表态并说明了自身经历和感受。事后,一块儿分配来的同事,悄悄问我:“你当过班干部是吧?你还真敢说!”
          工作后不到半年时间里,有两件事情至今还是我经常和新来的毕业生或同事们笑谈的话题。一个是当时七八级的师姐(九十年代初离职去了加拿大),她说:“岗前培训是不是给你们讲服务宗旨、提高医疗技术、专业分科和未来规划啊?我们来时就这一套,现在还是老样子……”;再者,则是另外一位离休的老同志,他每周仅有一次来病区里查房。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些在战争年代“土法上马”样式的急救医疗措施,而其经验之谈,虽不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却又是一些极其有效的“治病救命”应急措施。他曾经亲口对我说过:“年轻人参加工作,先要把棱角磨圆了,然后掉进油缸里,等变得又圆又滑后,就成老同志了。”
          大约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周围的同学和同事陆续离职走向医疗药品及其器械或社会保险等行业。当时一位一同进单位的其他院校同事,辞职前和我面谈。他直言不讳地冲我说:“在这个单位里,你顶多干到科主任,即挣不到钱也没有社会地位。你觉得还有意思吗?”
          刚迈进二十一世纪门槛,我稀里糊涂地被从内科普通主治医师调入医院行政科室任副职。院领导找我谈话中,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配合好科主任工作,个人的任何建议、意见和想法,等到一年以后再说……”新岗位工作一周后,我的一个二十岁出头即干行政领导且已享受副厅级待遇的朋友,路上见面张口问我在新岗位有何感受。我随口回答:“副科想干正科,正科想晋升副处,而副处想当正处……”的确,从事行政工作一年后一直到当上了科主任,我也没有再谈医院建设性的个人计划或内心建议,仅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地应急处理着从不间断的日常事物,也由此变得心浮气躁、得过且过,并转而忙里偷闲地鼓捣起了“网络书写”。
          十年医院行政管理和近五年省内特殊业务负责的工作经历,并没有根本改变我由学生时期形成的一些生活观念和性格情调。大约一年前,虽不全是个人愿望,但确实又是在自我抉择下,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岗位,又回到了医疗临床一线中。面对明显不思进取的工作轨迹,除了我妻子和个别朋友外,连我父母都显然没能接受我的处境。母亲见我不再像过去一天两顿饭基本不在家里并且不再频繁出差,而变得一天天特别规律的进出家门时,经常看着我的脸色劝我:“这么好的菜,你喝点酒吧。”而我的一位工人老大哥,更是有事没事到我十分僻静的新岗位上,近似棒喝地骂道:“你傻X吗?钱多了咬手吗?有钱买啥吃不香啊……”
          立冬后,面临即将纷至沓来的圣诞节、元旦和春节,甲午年就要画上句号了。回首这一年大部分时光和部分作为,我愈发坚信并坦然地畅言,去年此季选择是我生活中最为明智而成功的一次。其实,就写作而言,“文以载道”本该没有什么是非对错的,如果执意说“有”,其中的芥蒂和纷争只能出在那个“道”上。而“文如其人”貌似如同“文以载道”一样也有同样的说法和问题,但事实上,“文如其人”却要更加复杂一些。单就年龄而言,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岁头上,书文立论阐述,除了在逻辑性和严谨程度方面会有一些明显差距外,所谓一家之言,而且这里所“言”,并非一定都要是系统理论或严谨学说,却一定要是真情实感的个性品格话语。单就“真情实感”的言辞话语,“年龄”绝对不是判断其“对错”的标准和依据。但是,在不健康的社会里却有一种更加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谓的“老成持重”不过就是变得“油腔滑调”,或在措辞文句甚至整个文书内容和方式上,也就是更会用“曲笔”“映射”“隐喻”的笔调和策略了。而此种人情格调,尽管有其诸多方面的压力和理由使然,但让外行人来看,与其说是在唤醒人性的认知和觉悟,毋宁说是为了显示其个性思想文化“懂事”的水平达到了何等程度,进而可以赢得某些同好,尤其是权势人物的赏识。至于其中,有时会随之而来的“名利色权”之利益,其作者究竟是如何对待的呢?在此等层面上的个人表演,有史以来却才是吐沫星子特多的地方,也是“文如其人”经常是即难以自圆其说,亦不好盖棺定论的门槛。
          近来,APEC会议的光辉虽然冲淡了暮色下的雾霾,但我自己依然没有出门散步的兴致,更乐意于夜间洗漱前举举哑铃,权当应付媳妇要求减肥的健身。随后,便翻看着《西游记》,静候瞌睡虫一步步占领阵地。不过,仅是如此读来读去,总也忍不住一次次回过头来寻找到书中如下词句,暗自品咂琢磨起来: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近两日,市内单双号限行,每日交替换车送媳妇上班的路上,面对她总是“最近又写什么了?”的询问,才意识到自我实际上还没有摆脱大学同学“聚会”的情节纠结,内心依然堵着一些东西迟疑不决、欲言又止。于是,不妨真格像医生一样,从今以后拿起“柳叶刀”从解剖自身开始吧。
    2014年11月11日草。2016年8月整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1 16:21 编辑



    第十五章 读“自传”兴趣及其他



          闲暇书写间,偶而涉及“文如其人”话题。在这一话题之下,不知别人如何感受,在我自己则是诚惶诚恐,私下里虽与朋友偶或触及和侃谈,但在书面上尽可能回避之,一般都不会畅所欲言、率性感慨,即便有过就事论事,也仅是掀开事实一角,任由观众或读者去感受和评说而已。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姿态和心理,不得不说根源于学生时期如饥似渴而又囫囵吞枣地泛泛读书中间的一份直觉、明察和惊醒。那么,这样一份其实属于担心和后怕的觉悟究竟因何而来呢?
          自初、高中喜好读闲书以来,一直比较专注古今中外的名家传记,而这其中更偏爱的应该是“真正的《自传》”。为什么还特意表明是“真正的《自传》”呢?因为在今天,凡国内出版的“自传”性作品,虽没有确凿统计,但自觉无论从作者还是涉及具体人物方面,凡外国人远多于中国人,并且这里面论说“外国”名人大家的传记,一般都会是翻译或转译而来,其中真正是作者母语原作者,且不言我个人能否看懂,但在国内一般也不容易找到。所以,想当年在我找寻“真正的《自传》”的欲望驱使下,于走出大学校园之前,凡能够叫出名字来的人物作品,尤其属于华夏人种者,亦不管其是否标题“自传”名目,但只要隶属于作者个性化的读书心得、闲暇随笔或日记、采风、笔录、偶拾、随访等等。总之,只要不是一些人物得以“成名成家”之作品,反而都令我更加愿意用心研读。究其这般其目,就是臆想从中探寻某一人物之所以成才做人及其之所以被社会议论评说的根由和原委。正是在如此读书自学当中,才切实感受到,凡涉及中国“文人”的悲哀,或面对文人骚客常有的悲催命运,最让我始终不能释然忘怀者,大概经常会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困惑和难题。
          一、作为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只要喜欢读书,尤其沾染上“文学爱好”“文艺青年”“文化愤青”习气者,都难免会有被“鲁迅文学”熏陶过的情节和行踪。然而,恰恰在鲁迅文学的读习中,如果读得进去,而又能走得出来,且还能够从华夏文明和世界文学角度上去审视鲁迅先生其人其书时,像这样的读书思学者都不难发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社会脊梁”认知、“韧”的战斗精神及其“直面惨淡人生”的社会态度,如果不敢说完全等同与叔本华、尼采式的源自希腊、古罗马文化体系超人理念和悲剧美学的话,一般也会由衷赞叹鲁迅先生揭示了人类有史以来社会进步及其文化发展上的真相本质,尤其针于华夏人文社会中类似“欺瞒”“蒙骗”“欺人”“自欺”一样的痼疾、流毒和顽症,都切实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剖析和无情鞭挞。所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或还将会有多少闲言碎语,或直言或暗示鲁迅先生偏执的个性、讥嘲的口吻和尖刻的笔触,但是,伴随中国民众和汉文明全球化普及与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认同和评价鲁迅先生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时代巨人的地位和风范。然而,也就是在这样一位中国伟人的杂文中间,却依然不时地散发出来“人怕出名猪怕壮”“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之类司空见惯的感慨和喟叹。像鲁迅先生如此这般的叹息声音,在其貌似街头巷尾、饭后茶余之凡夫俗子、姑婆婶嫂特爱“杂咀稗说”一样的表象下面,却拥有着值得每一位意欲“行文立言”者,不得不去正视、思辨和敬畏的因果渊源。
          二、“贪生怕死、趋利避害、益寿延年”则为人性常态,也是人类走向社会化和文明化的自然愿望及其美好追求。时下,网络上常看到“不作死不会死”或“不作死不早死”的现象和事实,以及亘古至今,时常纠结在“思难行易”或“思易行难”上的思辨故事。这其中所透漏出来的应是“人生苦短”的芸芸众生,在急切探究并努力实现自我愿望及其社会理想征途上的形影和痕迹。也正是在这样一些相似而绝不雷同的形影和痕迹之中,有一个号称“思想家”“文学家”“作家”的群落,在他们给予人类极大的超越了动物本能上快乐与幸福的满足之后,也被人类社会动态地去颂扬、传承和敬奉。然而,在这期间人们还会惊奇地发现,就在流传下来的每一首优美旋律的人文作品上面,历历在目的不都是荣耀和光环,更多的却是人文创作者,或隐姓埋名不知行踪,或穷困潦倒被遭残害,或张狂疯癫令人悲哀等等诸如此类导致了短命、早亡或言“夭折”事象,所换来的血泪符号。于是,或许有人许禁不住要追问,起码让我自己也一直困惑不解的是:像这样一类一群一个又一个堪称人类的佼佼者,为什么他们如此敏感的灵性、温情的目光和锐利的思想,却让他们无法摆脱“流星”般的宿命呢?鸟瞰人世间如此之多“命运多舛”的文化楷模和艺术榜样者,究竟让世人应该因此去欢喜还是悲哀啊?!
          三、在华夏文明的道德文化里面,有一个“文人”话题,虽然一直“时隐时现”着,却从没有真正“消停”过。至于这一话题/口实,暂且不论在其它行当业界里的“功过、是非、得失”情状,单是针对人文艺术领域而言,所谓“文人无德”“醇酒妇人”,确乎向来为国人所诟病。
          什么是“文人无德”?
          何为“醇酒妇人”呢?
          即便在当下,如果单凭《现代汉语词典》或网络搜索上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都不可能探究到这一话题的主要矛盾所在。尚若追溯民国之前的封建时代,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之内,只要揭开“男尊女卑”或“男权主义”思想的实质,也就决定了即便在今天也没有多大必要再去照抄或摆弄在那些年代里面,从市井小人到圣贤大德,关于这一“文人”话题的堂皇言论及其滑稽行为了。倒是在民国前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十年前的大约半个世纪中间,尤其是深受“五四文化”思潮影响的那一拨人,在他们的著述或札记里面,关于这一“文人”话题,却能够发现诸多的比较客观而实在且十分超脱和格外坦荡的言论或阐述。对此,我自己确实没有任何另类的高见和思为。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一问题,旨在期待国内能够延续民国时代的新文化精神,进而去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人格健全、性情完整的俊男靓女之人类品质,而非满眼招摇着类似“伪娘”“女汉子”样子的倩影风姿。
          本文标题赫然写着《读“自传”兴趣及其他》,却是依“文如其人”开头,即刻谈到一份读“自传”类书籍的臆求,再扯出了上面三个“文人”方面的话题。如此“思维奔逸”样子的书写和漫谈,其目的究竟何在呢?
          子曰:名不正,言不顺,立不久,行不远。
          自“二战”以来,且不言东方、西方或孰国孰民,基本上一概貌似高喊着这样那样“自以为是”的社会主义和人类理想。但事实上,究其社会世态和文化事象之本质,却并没有谁真正超越“存在主义”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率性、本真、务实”之本质。所以,在人文世界里,“媚俗”就是时尚,而“文学不再高姿态”成了潮流。由此学说和理念之下的地球上,单言近一个多世纪,无论物质生活上贫瘠抑或富裕,亦不管科技如何迅猛发展与日新月异,全人类之精神风貌中“颓废、浮夸、脆弱、腐化”之景象,却在愈演愈烈!真格应了这样一句诗词或歌意:“我不知道风向哪儿吹?”
          话到此,我耳畔回荡起曾经的一位网友在网站留言薄上,当彼此坦露出来诸多杞人忧天般的愤懑、忧郁和疑惑之后,其实在年龄上相差不了多少的他,经常会在最后附上一句:“克谐兄您有何高见?”
          面对本文引伸出来的上述话题,若要说出我个人的想法,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即:返璞归真。
          眼下APEC年会一时冲淡了国内关于“文艺方向”上的思辨。无论中国当下势头乍起的“文艺季风”吹向何方,也不妨直言预判:离开了巴金先生临终之际还在念念不忘、絮絮叨叨的“说真话、反封建”之遗言,再看中国人文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管其实质上是否属于“纯文艺”或“御用文艺”,亦无论其德行格调是否归入“媚俗”“抱洋人臭脚”等世纪文风,都注定不可能迎来“华夏文明复兴”的新时代浪潮。
          最后,返回到本文主题,不妨粘贴一段我自已近十多年来特别心仪的一位中国人的“自传”片段。其旨在说明在我个人理解程度上,究竟何为“行文书话”中的“真情实感”吧。
          “……洪者,君之弟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於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年十六,始读《教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能通。但贪广览,於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既性暗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亦不免惑。而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不中为传授之师。其河洛图纬,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棋、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
          晚学风角、望气、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粗知其旨,又不研精。亦计此辈,率是为人用之,事同出身,情无急以此自劳役,不如省子书之有益,遂又废焉。案《别录》《艺文志》,众有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卷。而魏代以来,群文滋长,倍於往者,乃自知所未见之多也。江表书籍,通同不具,昔欲诣京师索奇异,而正值大乱,半道而还,每自叹恨。今齿近不惑,素志衰颓,但念损之又损为乎无为,偶耕薮泽,苟存性命耳。博涉之业,於是日沮矣……”(摘自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自叙卷第五十]》见于汉典网/汉典古籍/道家。依自意重拟标点。)
    2014年11月13日草于济南。2016年8月整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09:1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09:25 编辑



    第十四章 我为何想到“写小说”



          大约十三、四岁时候,在邻居老师家里见到一本《悲惨世界》。因为该书前面的插图特别好看,邻居阿姨见我爱不释手,便对我说:“拿回家看吧!”
          除了在小学“批林、批孔、批宋江”时候,曾经偷偷地从我爸妈枕头底下拿出《水浒传》大致翻看过之外,上面所说的雨果《悲惨世界》应该是我亲手借来的第一个大部头的小说。
          青少年时期读书,尤其真正能够读进去的第一遍,在记忆上会特别深刻。小学时我曾见过的《水浒传》,应该有上下两册,因其是繁体字,当时大部分都没能不懂。那会儿,与其说是读书,不如直说是看图识古汉字。虽然,再也没有见到过那种明清时期绣像版本的《水浒传》,但当时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却给我以后能够深入读习此类作品,实实在在的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深刻启发。
          之所以在此说上面一段读《水浒传》的经历,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深埋我心底的自己闹得笑话。上小学读的那种绣像本《水浒传》,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个满脸长胡子的黑大汉背着母亲走山路,他放下母亲去找吃的,等回来时母亲却被老虎吃了,他一气之下追到山洞里,把一窝老虎都杀了。上小学那会儿,连环画书(我们这里叫“小儿书”)已有很多,但当时我们家里根本没有闲钱用于这种消费。所以,我都是直接到一个跟着我玩的低两级小朋友家里去看。这个小朋友的父亲是上海人,并在大学里工作,而他母亲和我父亲是同事。作为邻居,但不在一排平房的他家里有着特别多的小儿书,多到像那会儿随处可见的“柳条包”大小一木箱子,而且还要多些。也就是在他家里,那个年代凡“小儿书”上的古今中外文史知识,我基本一览无遗。正因为如此,可能在他家里看过连环画《三国演义》后,我总以为原先《水浒传》上见过的那个母亲被老虎吃了的黑大汉,应该就是张飞。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脑子里总也转不过这个弯子,甚至高中读小说《三国演义》时还专门用心在里面找寻过是否有张飞和他母亲的故事。
          回头再说我从邻居借来的《悲惨世界》吧。虽然只是由于插图借来的一本书,但在这一次阅读中,我却进入了文字描绘的外部世界里,并把其中人物名字都记得特别牢靠,如:冉阿让、柯赛特、芳汀、沙威。再者,就是其中那长篇幅极其细致的战争场景描写,后来才更加清楚了,那就是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大概就在读罢第一次亲自借来一部厚厚的小说时,才弄明白原来自己直接读的是该书第二部。于是,就又去邻居家里借来了前一部,从中才晓得了冉阿让如何进出监狱等其他情节故事。当时自认为这部书就算完了,大约在二十岁前后,在电影院看进口影片《悲惨世界》时,才知道后面还有好长一段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电视机才逐步进入平常百姓家,类似《卡斯特桥市长》《雾都孤儿》《安娜卡列琳娜》等等在我刚上高中读的《别林斯基选集》中似乎提及的一些西方文学名著,经过影视屏幕直观形象化演绎后,也更加深了我对它们的理解、认识、痴迷与热爱。于是,又开始搜罗西方小说名著,随后是读西方名人传记,进而开始接触他们的诗、文学评论以及美学、哲学、历史等各种各样随时代演进凡能够借到或买得起的东西方典籍。
          也就是在上述过程中,却说不清楚具体的年月日,总之在我头脑中经常勾画出来或说是浮现一些自认为类似小说样的故事情节。时光落在1994年前后,由于老家农村一位远房亲戚,因大学毕业找我父亲安排工作,借着这一话题,我才完成了很短的一篇小小说,并且寄给了报社,至于结果,甚至连回执都没有见到。而在那段时间内,正赶上单位病房改造和家里住房调整,以至于那篇处女作底稿都不知扔在那儿了。
          其实,就文学写作而言,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我真心觉得只有“小说”能够借助字词、文句、篇幅、故事情节和思想论说等诸多方面优势条件,也最能够较完整地表现作者时常担心没有表达清楚而被旁人误解了的艺术精神和文学思想。但是,就我自己而言,虽有一些冠名“小说”或“小小说”名目的文章,而我自己也最清楚,却始终没有信心、耐住秉性、细致精到的遵循“小说”诸多要素来完成它们,经常都是开了头或没有结果或草草收场了。
          自2002年初投身网络,到了2003年前后,我一下子张贴了至少四五篇“小说”。然而,仅就那几个冠名“小说”的虚拟情节和故事内容,有时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其究竟源于生活见闻啊?还是单纯凭空想象抑或就是透视周围环境后的主观臆造呢?总之,它们确实就是那么一种样子,无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我都很愿意聆听不同见解和批评。
    2014年6月据2003-09-10《霍普论坛》“克谐/kexie”小说《杀人机器》跟帖整理。2016年8月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41#
    发表于 2016-8-4 09:05:11 | 只看该作者
    言多者的确有些招嫌,尤其是不得要领时。一方读先生文章有许多收获,但无法言得明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还是明白这样的道理: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1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09:11 编辑



    第十三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三



          什么是文艺批评?
          本章节只说“文艺批评”,并且是在哲学层面并于纯艺术角度上,针对“文艺批评”,或更准确地说应是对于“文艺批判”这一概念,给予定义性展开或诠释。由于此类话题展开,必将涉及到一些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类似哲学话题所关注的诸多对象。所以,在下面尽管仅是漫言、扯淡似的字词话语中间,也必将触及到一些于当下比较敏感并经常被屏蔽掉的字词话语。之所以如此,又因为像此类已经屡见不鲜的不允许出现的个别牵扯上“社会理论、体制模式和管理政策”上的事件故事,却实在又是书写文章和阐发观点之际,最能够说明某类问题的鲜活例证。因此,又不得不再次提前说明一下,当网管们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出现了禁忌词汇或敏感话语时,不妨耐下性子认真读一下前言或后语……当然,取舍判断的权利在诸位网管手里,在此我可以郑重声明,凡本人文章中绝没有故意用什么“曲笔”一样伎俩,如同指桑骂槐、泄私愤似的蓄意攻击或咒骂谁或谁谁。
          前面两个章节中一直在讲“文学评论”和“文艺批评/批判”。那么,在本文之中,我为何恋恋不舍似的非要牵扯进来一个“批判”字眼呢?为能说明如此故作的原委,先转贴一段百度百科上相关“批判”思维的解释,或许对于热衷“文艺批评”话题的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之所以把“批评”与“批判”刻意区别对待,如此绝非仅是一种像“咬文嚼字”“哗众取宠”一般的矫揉造作,而是因为只有厘清了“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的脉络,才能够使文艺事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生存价值和社会意义。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搜索于百度百科“批判性思维”,下面一段措辞参照该词条。】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和心理倾向,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在起源上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另外,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术能力和思想态度,其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以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了现代人文精神。
          综合来看,“批判”为什么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一部艺术作品为什么动态化评价才能叫做“批判”?
         上述两个质疑,虽是我个人“想当然”提出来的,但这份认识得出,却是围绕“文学批评”话题,历经多年读书思学而逐步形成的。然而,即便是自问自答,若解答这两个问题,则必然牵扯到看事物及其存在问题时,一般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话题。
          在我成长和受教育阶段,宣传并要求树立起来的只有“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其哲学观念中,着重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尽管也一再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但在人们的自觉意识中,一般只会在意第一句话着重强调的是什么,对于“同时”或“其次”的东西,起码在“重要性”方面,一般不会再去“等量齐观”;更何况在唯物主义者那里,对待与之相对应的“唯心主义”者,不管针对的是其理论内容还是引述者本身,反而都会是一视同仁并旗帜鲜明地高呼:“凡唯心主义的玩意儿,一贯都即反动又错误而且荒谬透顶。所以,必须将其批倒批臭,即便完全打倒之后,还要再踏上一万只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唯如此,才足以彰显“唯物”理论的真理性、正确性和革命性之气势。然而,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对待理论学说的姿态,使得一切无论在通俗抑或学术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和行为,却演变成了独树一帜和一边倒样式的展示“权势”力量的无理性表现罢了,甚至在学术领域内,关于“马、恩、列、斯、毛”从人物形象到理论学说都必须毕恭毕敬的祭祀在神坛之上,任何质疑或探讨性言论文书,即便不被革职、定罪或杀头,也必定被视为亵渎神灵样的罪过。然而,且不言使用千余年历史眼光来看待和分析近百余年来的文化现状,仅假使人们一旦跳出了上述一种“禁锢”模式的国家社会性文化氛围之后,那么,即便使用一般常识性眼光再回头审视上述逐个神圣化人物及其理论或学说,则亦不难判断其中的“毕恭毕敬”不过就是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性鄙陋或社会恶习而已。话到这里,亦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地讲,当下中国世俗社会“打老虎”的热风,往客观而长远里看,亦应该在理论界和哲学层面上开始。
          步入新中国以来,尤其在“文革”期间和之后,无论处于何等“阶级、阶层、地位、权力、名望”者,在言谈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际,好像一下子都格外严肃认真起来,如果说其中有百分之百属于武断和错判的话,起码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国民,尤其是“文化人”,都要一再声明自我坚信“唯物主义者立场”。否则的话,其“能否活得下去?”即刻会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那么,在“文革”之前,尤其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中期,在国内相关“唯物”与“唯心”划分上的看法,除了主流媒体或说绝大多人们的哲学观点和态度原本无须多谈且不言而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不同观点和声音呢?对此,据我个人了解情况,不妨简单说一下当时一位身在国内且是当代全球“哲学界”隶属“学院派”哲学专业的一位研究性学者,即冯友兰先生,恰在其人其书中存在一种近乎“另类”的说法、观点和思想。大概在解放前后,冯友兰先生在其哲学著述中,虽不是一贯坚持,但曾经用过“硬心”和“软心”的字词语句,来对待“唯物”和“唯心”看待世界的理论、心理和态度。冯友兰先生为何要用这样一种别具一格且颇具“哲”性味道的判断话语,来回应当时或是正在“打老虎”或许已经“打老虎”之后理论界一种凌霄伟岸般的唯物史观呢?对此,我一介草民即便于今天依然稀里糊涂且不得要领,故若再深究,更感无能为力了。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其诸多变化之中,是否有过“思想”“理论”或说“哲学”性质上的改革开放呢?对此,位卑言轻者多言招嫌,甚至言多言少均无多大价值。所以,仅想说一句或许有点人云亦云的俏皮话:“其实,打开窗子飞进来的不只有苍蝇,亦还有许多主义。”毋庸置疑的是,在像这样之类闲言话语里面,相关那个“主义”的情况,若实话实说,其中涉及古今中外至于今,凡经翻译过来的且又必须再解释才能通俗化的“XX主义”,近三十余年来,足以堪称“空前绝后、五花八门、蔚为大观”矣。接下来,还想单言一点我个人极其肤浅的和尽可能“一言以蔽之”的对于这一时期几个较时髦“主义”的点滴看法吧。
          毋庸讳言,自“一战”前后逐步成形到“二战”基本站稳脚跟,而之后逐渐分支旁流的“存在主义”思想学说,甚至至今依然是地球上“伴随个性觉醒、科技兴盛、物质丰裕发达而精神涣散和意志自由”的人类哲学灵魂。但是,恰是在辩证物主义那里,一旦提到“存在主义”,而且无论对其待解构或已解构的部分,都会因其源头之故,即刻被完全划入了“唯心主义”的阵营。不过当下,偏重“物化”“科学”主导的现代主义,以及把“伦理、美学、宗教”视为辅助或并列为科学的后现代主义,究其内容和进步形态而言,说他们在观点和态度上“忽左忽右”亦可,说其是“左右调和”“墙头草随风倒”,同样没有多大错误……不过,如果能够理性地分析当下各种哲学“主义”之所以飘忽不定、左右摆动,在貌似即没有原则也有定力之表象下,却是在提醒人们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世界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原本不都是一直齐头并进,反而是抱残守缺一样在“一张一弛”协调互补之中,交相呼应而逐渐进步和提高着。究竟什么才是“物质”?而“意识”是否有物质的特性?关于这样一些问题,其实并不都是1加1等于2一样的简洁明快和容易理解。不过,时至于今,有一点确实值得人们提高认识,即在西方哲学理论里面,当他们大讲特讲的“直觉、感觉、认识、思辨、心理”等可笼统归入“意识”之类的东西,在汉文国学的“儒、释、道”文化中,其能够对应起来的本质性东西,应该是“悟性”。
          在谈论“文学批评/批判”之间,在上面为何又加入了如此篇幅而又格外罗嗦的话语呢?因为一切艺术创作在其本质上都离不开大脑思维(思想)活动,若不能够明确“思维/思想”中的意识、直觉、悟性等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可能找准“文艺批评/批判”的尊贵和高尚。又因为“文艺批评/批判”,正是从研究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之上,再去客观判断某一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而论证一件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去衡量。那么,要衡量什么呢?不但要衡量其作品本身,还要衡量创作者本人及其所给予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效,或言“有效性”。
          单就文艺作品本身而言,不同的艺术门类均有其自身不一样的“成长”历程,在不同创作人群中也会有个性或共性上不一样的认知能力和程度水平。在这一点上,往往一些文学作品本身不容易说得十分清楚,反而在绘画艺术、书法或武术上,像俚语所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行家出出手便知有没有”一样,仿佛客观存在着某种经验性的直觉体察,可以用来判断某一个人“是否入行、入道”或“功底如何”等状况。然而,在“文艺批评/批判”之中,类似“究竟专业与否?”上判断,尽管应是作者基础素质的最一般要求,但像这样的基本条件,有时在现代艺术作品当中,尤其在一些已经定位为“艺术大师”作品里面,甚至无处寻觅了。对此,就像眼下不乏唏嘘哀叹的一副报价千万美元而仅仅就是一张草纸的“名画”,再如以往某些文艺大师惜墨如金的亦不过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作”等等一样,都不能简单地视为“糟蹋艺术”“无理取闹”或“无厘头”行为等。因为,像这样一类作品,若用“文艺批评/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那其人其作恰恰正是针对现实社会中某些腐化、堕落、迟滞、保守之类丑陋低俗化的社会行为或人文观念,而给予的辛辣讽刺、极端蔑视和另类抗争。同样,如果有些人也拿同样一张白纸高价兜售,即便其临摹或抄袭的与艺术大师原创作品一模一样,即使其人其作完全具备了先前“艺术杰作”的全部色 、形态或文句,若往好听里讲,亦不过是一件“赝品”罢了。
          在八十年代中期,具体点讲可能是1985年秋冬,就在济南市内山东大学新校现在的南大门附近。当时该高校的南大门远没有今天这样宽大敞亮,还只是一片不大的小树林。也就在这个地方,不知道山东大学什么学院或哪个院系鼓捣了一个“现代艺术”展览。虽说是一个“展览”,但在现场,除了几幅类似毕加索一样分辨不出脸蛋、屁股的“绘画”之外,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看到一个二三十厘米高的木桩子,其正上面剁着一把斧头,并在木桩和斧刃上淋上了一些鸡血。为什么知道是鸡血呢?因为印象中,在那木桩不远处还有一只没了头的死公鸡。另外,正好在那个时间段里,好像就在《参考消息》上面,我见过一则报道,介绍的是日本一位画家,说是该画家在马路上或是在展馆里,直接把画布铺在地上,也不清楚其染料具体怎样处理,反正画家就是牵着一匹马,利用马蹄子踩踏出的图案,于现场或事后当成一幅幅现代艺术创作品而兜售了。
          就在适逢上述两个真实故事前后,我个人因为读过《欧洲绘画史》,也看过黑格尔、李泽厚论美学的少许著述,所以正在内心质疑:像毕加索这样画家及其作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究竟在哪里?其实,学生时期,对于艺术领域的诸多怪现象和另类情态,我自己曾经有过许多类似“自问自答”样子的读书探讨,甚至直到今天连我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宗教类书籍,还是自身学医的缘故,让我确信并最终认定了:艺术的生命力或说其价值就在于创新,而艺术家及其作品之所以存在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这种创新的劳作之中。那么,即便有了这样一种艺术价值观,其与“文艺批评/批判”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也只有明确了这样一种艺术价值观以后,才有可能在判断一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时刻,无论从其内容还是在其形式上,亦无论其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还是写真、武侠、玄虚、惊悚或穿越等等格调模样,当分析并判断其中“优劣、得失、对错”以及生命力是否长久之际,究其根本必应在于其作品借助艺术手段所给人们带来的究竟是何样的影响、效率和结果,究其关键必应在于其为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作出了多大贡献,并且于现在和将来究竟带来的是一些什么模样和哪一些方面的实际贡献。
    2014年10月17日草。2015年1月4日星期日整。2016年8月3日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9#
    发表于 2016-8-2 20:06:57 | 只看该作者
    “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这个题目,不对,这个问题,并非“世人皆可为之”,像一方拼了全力也是不能,这个可不是简单地码一些文字就可以的,所以,只能读读先生的文章,期望能感受感受,哪怕是丁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6:1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2 16:30 编辑



    第十二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二


          在以往我个人文章中,凡涉及国外理论性的著述、学说或言论,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大家名姓,只是有数的几个人物罢了,例如:哲学家康德、美学的黑格尔、心理学弗洛伊德等,而涉及文学类者,除了耳熟能详的十多部世界性名著作者外,令人感到比较陌生的大概应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了。
          别林斯基何许人也?关于其人物的“德、能、勤、绩”,尤其在世界或俄国与中国文明史中,这一英年早逝的人物究竟处于何等地位及其影响又如何呢?像类似问题的解答,其远不是我个人真正关注的内容。好在现在有网络媒体的便利,尽管网络上的现有资料还远远不如一些专业性论著讲解的清楚明白,而且读纸质文书可能会给读者存留更多一些自我个性思考和消化吸收的空间,但作为一般性知识了解,目前网络平台确实是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最佳捷径和方便之门。那下面我还能说点什么呢?我只想说一说别林斯基与我个人的缘分及其对我在文艺批评和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吧。
          具体时间就在今年春天,也是通过网络搜索,我才知道了一条关于别林斯基的这样信息,说是在中国,只有在五十年代曾经翻译并出版了别林斯基的两卷文集,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完成了他全部作品的五集或是七集文本翻译工作。之所以提起这件事,因为大学毕业后,好像周期性一样,我自己总会出现类似别林斯基“文学幻想”式的癔症。而其毛病发作时,一个人便会憋在家里,仿佛有一种必须要写出大部头世界级名著的劲头。但是,也就在这种时分,我那爱钻牛角尖的脑袋瓜子,即刻就会冒出来一连串如下问题:目前文学事业发展到何种地步了?什么样子作品才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性质的创新性佳作呢?国内外当下堪称文学典籍的书名和作者会是谁?何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永垂不朽呢?……于是,我会热心关注或赶紧购买并认真翻阅国内市面上的流行文学和主流文艺,仿佛当今世界上在最进步、最文明、最科学化的新中国里面,也一定充实着最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性的艺术佳作。然而,每每看到获奖的时尚的热读的一过性的热销书籍,除了一些作者的名声远远大于作品本身反响者之外,竟然是一些散发着口臭且特爱摆出一副痞子样架势,或拿淫秽、猎奇、癖好当时髦,或干脆自由裸奔甚至都不是人样子的妖魔鬼怪演义之类的玩意儿。于是乎,我禁不住开始自疑:这就是文学艺术吗?文学艺术已经发达到如此程度了吗?是自然进步到这一程度呢?还是有什么文艺理论促成了如此模样之现实呢?……于是,我在如此疑惑和心态之下,又开始怀恋自己走向阅读与欣赏国内外文学名著的生活道路,又开始怀念《别林斯基选集》了。但是,自教育改革之后,我父母居所内的中学图书馆里,却再也没能借到此类书籍,而我曾经转悠过“新华书店”或大学附近的书社,却也没能再见到其人其书。由此,却愈发增加了我之身心由其书到其人的牵挂和怀念。
          那么,《别林斯基选集》而且仅是我中学时读过的前两卷,其中究竟写一些什么东西竟然让我数十年耿耿于怀并念念不忘了呢?若说实话,即便在今天,关于这两本合起来也不过十厘米厚的《别林斯基选集》,我能够存留的印象和可以说出来的具体内容,除了书本的大致厚度和书本轻重,再剩下来的也只有一个章节的名字和一个关于文学是什么的概念定义。
          其章节名字就是:《文学幻想》。
          其概念定义则是: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
          毋庸讳言,亦毋庸置疑的是,在文学爱好方面,我一直把《别林斯基选集》(一二卷),视为我个人堪称“天赐良缘”一样的启蒙老师。
          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只是学校普通工人的父亲,在我的央求下,经常到图书室拿回来一些不外借的内部书刊。现在想起来,那些书籍应该是图书室老师推荐的,但现在问父亲这事,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当年阅读别林斯基“文学幻想”的季节,正值快要过年的隆冬。当我自己读到兴奋时,曾经深夜跑到我家房后三百五十米一圈的操场上狂奔!也曾将这本书推荐给我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一起阅读。而且就在那个春节的大年初一,我们两个人,分别推着自行车,就从大明湖东门一直步行到西门,再由西门步行回东门,而一路上畅谈的都是关于读此书的身心感受。其实,正是翻阅过这两本选集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去找寻和攻读那些欧洲文学名著,又从其作品再到凡能找寻到的作者生平传记,进而才沉溺于探求与这些作品及其中人物相关的一些美学、哲学、宗教或心理学等理论性著述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恰是别林斯基对文学艺术佳品极具激情的赞誉和颂扬,让我认识到文学评论、文艺批评的社会地位及其价值和意义,并由此开始关注国内文学评论的历史业绩,进而又从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中品味到华夏文学的美在,也由此看到了中国文艺批评方面的残缺、苍白和卑下不兴之根由。
          关于“中国文艺批评的残缺、苍白和卑下不兴”是否符合事实。对此,如若出现争议,尤其在对比东西方文学发展历史以后,有谁还能够拿出亘古至于今的客观事实出来,并证明给世人看。那么,无论如此业举所得出的结论究竟为“是”或“不是”,仅就这样一个话题或课题性的学习或研究,亦无论这样一种探究者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其都将会为意欲掌握文化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判断社会文明程度者,提供一条卓有成效的知识途径。事实上,单就我个人极不规范的类似思路的学习过程而言,针对国内文化历史进程的认识,从尚且存留秦汉遗风的魏晋南北朝之儒、道、释精典成形开始,一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个人命运及其文学杰作,再到晚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明碰撞火花之间,都可以见到圣贤大家们,通过研究以往及其当代文学作品后,所阐发的对于中国急需要更多一些像《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章志论》*之类文学佳品的喟叹哀号之声音。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间,每每聆听或观看一些冠名“文艺/文学批评家”的形象、演说和书籍之际,我个人总感觉在华夏民族个性品格及其文化特色里面,反而却是把刻意去回避“评论、批评、批判”等言辞、行为和文字,业已当成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及我们民族一种倍感自豪并且无比骄傲的道德品行了。
          近两天,因为书写本文话题的需要,一直用心在过去读书摘抄之中,查找曾经记录下来的一些相关“文艺批评”的经典语句。刚好在一个已泛黄的小本本上,又见到了当年读《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时,抄录下来的五段话,而其中还有波利亚科夫著述《别林斯基传》上面的一句。于是,现转录下面,从一个侧面可以欣赏到别林斯基先生对于才能、作家、文学和批评的“点滴”观念性认识。
          “爱祖国……就是热切地希望看到人类理想在祖国实现,并尽自己的力量促其实现。”(摘自波利亚科夫《别林斯基传》)
          “我们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才能,可是太少负有天职的艺术家。就是说,把写作和生活、生活和写作视为同一件事,离开艺术就无法生存;不需要恩宠,不需要栽培,或者宁可说有了栽培,反而会灭亡;不管是金钱、优遇或者不公平都打不到他,直到最后一息都忠于神圣天职的人……”摘自《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p121。
          “凡是批评别人的人,自己会受到更严格的批评。加之,作家的自尊心比一切其他各种自尊心更加敏感,更为仇念深重……”摘自书本同上p124。
          “批评的目的是崇高的,那就是用思辨检定事实;反之,论辩的目的是低级的,那就是为常识辩护。批评依赖思辨,论辩依赖常识……”摘自书本同上p325。
          “在好书和坏书被同样贪婪地阅读……我们看到的只是对读书的爱好,却不是对文学的要求。只有等到我们的读书界变得人数众多起来、求全责备和严厉苛刻起来,文学才会出现……”摘自书本同上p326。
          “我们的批评,应该对于社会起到家庭教师的作用,用简单的语言讲述高深的道理……”摘自书本同上p326。
          仅有上述摘抄的支言片语之中,人们不难看出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一个被百度百科定义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者,其眼光的锐利和思想的光明;亦可以借此看出,进而亦不难判断我们当代的先锋、时代、流行文学家们,有的一再标榜“只看死去人的作品”,有的一直沾沾自喜于“充当文化人中的最有钱的人”或“有钱人中最有文化的人”,有的一味谩骂别人都禁锢在某某主义中而其自己更乐于证明XX是王八蛋者……诸如此类的作家群落,又能够给予华夏民众带来何样的“文学”呢。
    *附注:《文章志论》据说挚氏著述,其内容主要是“抑扬文字”,但我自己一直未能读阅查实此书。
    2014年10月14-15日草。2016年8月2日修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0:1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2 16:13 编辑



    第十一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一


      自十多年前(2002年)参与网络论坛活动以来,有两种思维趋向和言谈行举,是我自己一般都不会去避讳,甚至表现出来像特较真而特故作一样姿态。论其姿态,尽管不是那种恬不知耻的叫嚣,但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模样。论其模样,就是适逢一定场合,便会别有用心似地站出来喊上几声。究竟哪两种趋向?又喊些什么呢?一是主动找寻声明探讨“哲学”的网站;二是一旦在某些文学性论坛站住脚,即刻宣扬“文学/文艺评论”或“文学/文艺批评或批判”价值和意义。
      对于上面第一种趋向性,在我一开始热衷搀和的《思问》《启蒙论坛》或《另一种存在》《天涯博客》等网络天地里,凡公开的文章内容,基本说明了其“趋向”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因此,关于这一话题,恰好也不是本文侧重点,话到此为止。
      关于第二种“趋向”问题。按常理说,一个人在文学性论坛上,真的自以为有能耐,就一直发表个人作品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蓄意鼓动“文学/文艺评论”“ 文学/文艺批评或批判”之类事情呢?对于如此质疑,在以往文章中,我虽有说明,但叙述的都不十分直接,尤其在思路上“不连贯”,也更谈不上“系统”了。所以,针对我个人涉及文学评论性质的文章,从过去反馈信息中,若不都是被嗤之以鼻,起码一般人经常会感觉莫名其妙!因此,在这里尝试把第二个“趋向”的因由来源,尽可能讲清楚一些。
          首先想说明一下:究竟什么是文学评论与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呢?
          就在提笔书写本文之前,于楼外散步中,一直沉思默想如何去解释这一问题。回来后,又在网络搜索中,用心读了几篇类似议题下的文章后,依然觉得眼下所读文章内容,都不是我自己理解和认为的“文学评论或文学批评/批判”样子。所以,原本想再找一些钦定的或国标样式或权威性的定义,若能把他们罗列起来,起码可以获得一些基本概念上的统一,随之再书写言谈……类似作为,或许可以赢得更多些的理解,亦可能有利于进一步的讨论或争执。顺着这一思路,我又返回到网络“搜索”,并到相应网页或论坛上一瞥。但是,仅读过几篇论述性文章,用时不足六十分钟,便感到这种书写打算,也不过就是兜圈子,单从“再综述”之目的和效果上,显得都有些多余了。于是,联想到以往曾经接触过的《别林斯基选集》、老舍《文学概论》、茅盾《夜读偶拾》以及忘了书名还模糊记得的一些英、法、德、俄文艺批评家等等,若从这些名人名家名作谈起……然而,仅想到这里,禁不住汗颜,也不得不感慨:“这也太难了一些吧!起码眼下,为我能力所不及。”
          经过上面一段摸索和盘算后,眼瞧着网站上各样直言明说,自我总觉得多年来对于“文学评论”话题应该有一些个人体会和个性认识。于是,便决定放开手脚,干脆直抒胸臆,写到哪儿算哪儿。像这样子,起码在自我感觉上更加真实和自然一些。
      思路虽如上所述,但相关“文学评论”的一些名词或词汇,还是应该落实明确才好,否则“游击”习气过浓,现今即便跻身网络“江湖”中,都不再是起初那么轻而易举,更别说荣登“大雅之堂”了。
      本文之所以用“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而没有定格在“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批判”,其本意并非借此显示个体能耐或暗示自我学识上全面,好像自我已经“能”的完全不屑于文学天地的狭隘,而意欲囊括一切文化艺术种类,且都能游刃有余、畅行无阻,并一概敢于指手画脚,进而还会鼓捣出来一种类似“点睛成龙或成凤”的效果。其实,这里的“文学/文艺评论”或“文艺批评/批判”,都还是基于“文学批评/批判、文学评论、文学鉴赏”的路数,至于为何刻意要用“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以及有时还用“文学/文艺评论”,其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也是根本原因,即这里之所以区别“批评/批判”与“评论”之词汇,其主旨都不是为了批倒批臭XX作品或其作品后面的某人以及某某人,更没有蓄意借助舞文弄墨而暗藏着“抱大腿、捧臭脚”或“表决心、站队伍”之目的和用心。如此咬文嚼字一样的“区别”,只是想表明,凡属文者,也就是写评论或批评/批判性质文章的作者,其可以“是/有”也可以“不是/没有”挂有任何“家”或“大家”的名头,但其所表达的必须是“自我”对一部作品的褒贬及其之所以褒贬的依据来由。恰在此处,还想明确一下,如果单是对某一部作品,只是断言其“好”或“不好”,无论这样一种判断是来自天性聪慧、直觉敏感抑或是家传师承,甚或还可以是赎买面授,但却都没必要去挑明、解释或托底这样一份自我之所以敢于“鉴赏、评论、批评、批判”的基质。不过在此,有一点则有十分“必”要去描绘一下自我感觉上“好”或“不好”之所在吧。那么,像这样一篇旨在“褒贬”一篇文章存在“是非、好坏”的东西,在我看来,即可属于“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了。但是,像这样一篇,若仅仅有几个字词语句而且是十分简洁明了的评判性文字,在我看来,绝对不能算作“文学/文艺的批评/批判”。于是,进一步要问“文学/文艺的批评/批判”又是什么呢?
          其实,也仅是在我个人认识中,一个堪称“文艺批评家”者,无论此样冠名是官方、业界还是团体、民间所授予的头衔,究其本人而言,都应该心知肚明所谓“评论与批评/批判”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进而才会自然而然的十分虔诚并格外敬畏“文艺批评家”的神圣和高贵。因为,近几百年来,凡熟悉和困惑华夏文化里面究竟“中/东方”和“洋/西方”孰为“体”孰为“用”的人,只要认真读过几本西洋人书写的论著,哪怕这些西方著述全是翻译过来的作品,其就应该不难理解那些西方的圣贤达人,也就是他们各行各业的理论大家们,但凡著作标题中有“批评、批判”字样的书本及其言论者,在其“批评、批判”性质的作品里面,一定都不可能少了对其有所要“批评、批判”的行当、业界、或学术门类的溯本清源,也一定少不了对其艺术品之“社会存在”价值及其意义上的直言明说,甚至更经常地还会针对该艺术作品及其作者有可能引起社会效应及其人文后果上的预判。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批判”或“文艺批评/批判”必定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研究和综合判断之后,而获得的有理、有据、有责任承担的一种个性化论述、言词或学说。如果一个顶着“某某批评家”桂冠已有五年十年甚至更多年的人物,但在其整个或部分社会生涯中,退一步讲,哪怕就是在其个人生活周围,如果一直就没有见到或听说过有谁或谁谁因为其“批评”的事物,不但改善了周边环境,并且提升了文明程度,进而才使其赢得了社会荣誉。那么,这样的“家”不配冠上“批评”二字。也就是说,即便只是“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吧,只要其符合了“学院派”或“江湖界定”(如我者)的条条框框,只要肯于下一点功夫,不能说人人皆可吧,起码可以说“世人皆可为之”。但是,堪称“文艺批评家”者,在其“文艺批评/批判”作为中,如果没有过一点半点“成就”上的环境效应,如果没有过“火眼金睛”般的功绩,如果没有过算命先生似的准确性预判……那么,如此样子的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家”或者“批评/批判大家”,却依然还在四处招摇并不断宣贯着其“批评/批判”性质的话语、讲座或评审,而其若不能改弦更张的话,倒不如“强素质、缓称王”一段时间,也算是具有一种格外的聪慧和明智吧。
      其二,如果上面一段拉拉杂杂的关于本文标题之所以刻意选用“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而没有局限在“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批判”的理由,只不过是在说明“评论”与“批评/批判”之间的差异而已。那么,这一段落则主要想强调一下,为何在标题中凸出“文艺”而非局限在“文学”的理由。
    或许在此只须解说一下我们时下讨论的语境状况,而此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说到我们眼下探讨“文学批评”的网络环境,一方面,凡我们这里的帖文,单言所针对的读者对象和探讨氛围,虽然也难免会勾连上社会主流媒体上的人、事物和环境,但我的文章一直只是落脚在网络论坛上面。因此,对于已经大众化了十余年的网络媒体,尽管在人群数量和某些声势上,仿佛已经演变成了“主流媒体”一样,但从“媒体”的功能、责任和利益上评判,网络媒体目前的实质被称为“形式媒体”“影子媒体”或“虚拟媒体”,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因为,只要在网络论坛上游荡过一二年的人,很快就能体会到,在所谓“大众化”尤其“个性化”的网络作为中,于当下实际上存在着太多的有限和无限;另一方面,再回到“文学评论”话题中,单言目前网络上,即便在一些标明“文学艺术”的论坛里面,也不全是“纯文学”的物象。因为其里面,不仅有诗歌、散文、小说或戏剧等文本字样,而且还会随处见到相关文学艺术的其他姊妹性艺术类型,像绘画、书法、雕塑、玉器、古玩等等。其实,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这个样子不对或是不好,但总感觉这一切有点类似杂货市场一样,鱼龙混杂,不是特别合适。但是,若要涉及“文学艺术”方面的“鉴赏、评论、批评、批判”一类话题,则无论从我个人极其狭隘认识上,还是立足客观事实方面,都需要不局限于“文学”艺术的体会和经验,并应该使用或利用文学周边的姊妹艺术(尤其绘画、音乐等)作为辅料和比照。唯如此,才可以更好地给予文学作品,加以形象化的诠释、衬托和说明。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若用“文艺评论、批评/批判”而非“文学评论、批评/批判”,必将会更加形象而生动一些,亦会更有一些说服力吧。

           概括上述,针对文学作品的评头论足,即在所谓“文学评论”中,不单是应该提倡和宣扬任何人均可以给予泛泛而说的“文学评论”,更应该积极推行和大力倡导符合艺术性规矩方圆的“文艺批评/批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尤其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无数冠名“文学批评家”头衔的人们,特别当面对一些不过只是无关痛痒的针对某一件或一切艺术作品而给予或好或不好的评说,却始终从中难以发现、挖掘或引导出来能够使社会文明切实提高的时代风潮、文学佳作和艺术经典之时刻,那么,对待像这样一些艺术批评家抑或大家者,你、我、他加她不妨主动站出来,积极建议他们改弦更张去干点其他利人利己的事业吧。如此意见和建议,起码防范他们不至于一而再三地误导一拨又一拨天真无邪的年轻生命损耗陨落在披着艺术色 的浮光掠影之中。
      总之,本文此一节仅就文学/文艺评论及其批评/批判的一般定义和存在意义上,漫谈个人的一点学习体会和偏狭认识。其中颇多随意,故而敬请海涵!
    2014年10月13日夜针对“天涯微论”《水晶城堡》中关于“文艺批评”话题而草拟。2015年元旦整。2016年8月1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6#
    发表于 2016-8-1 14:4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8-1 14:48 编辑

    赞同文章观点。这文章有深度,有分析,有独到见解,有说服力。难得的好的理论探讨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5#
    发表于 2016-8-1 09:57:51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8-1 09:49
    第十章也谈“艺术理想和未来社会”

          昨晚中雨,雨中思维,尤显得格外飘逸。

    政治、科学和艺术必须要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使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伴随理性智慧的指挥棒,在理想篇章和艺术乐谱的引领下,让每一个仅有有限时空的乐手们,去演奏出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旋律吧。——这种旋律的美感是最真实也是最让人享受的。但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09:4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53 编辑



    第十章也谈“艺术理想和未来社会”


          昨晚中雨,雨中思维,尤显得格外飘逸。
          近来网络跟贴中,于不经意之间,理弄清楚了过去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思路。目前网络论坛的形式和状态,如能因势利导、呵护发展,可能会达到理想的地步,即:使国内思想文化事业,出现高潮迭起、繁华似锦的局面。如果这种场面一旦形成,需要防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呢?是否还会再现“反右”“文革”或“八九事件”一样的结果,即:以极端开始并以极端结束呢?  
          歌德曾经强调过,让艺术远离政治。的确,政治管理不仅仅是生活策略,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而“政治”富有思想和行动的特性,于轻重缓急上,虽不如军事战争中那样急迫、时不我待、经常不得不做出尽快的抉择,但也同样需要有日新月异变化、精心周密规划及其因势利导的设计与实现。然而,艺术事业则有所不同,其艺术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在创作目的及其理想境地勾画上,完全可以不依创作者所处时代的残酷严峻与否而特立独行。即便优秀的文艺作品,除了在表现形式和选用材料上面必然受到民族语言及其生存环境限制之外,在其所倾诉内容方面,还有着一种区别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个性特色,这就是“思维奔逸、博物旁及、云山雾罩、不着边际”,即所谓“可以浪漫的完全不顾及地球引力”。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热衷于“褒贬现实、针刺时弊、歌功颂德、撩拨情欲”样式的艺术作品,其实仅是文艺内容之一种或一个大的方面,或可划拨为“现实主义艺术”,而且这一类艺术作品,事实上不仅是个性生活也是群体社会的一种情绪发散和心理慰籍,由此也使此类作者及作品更经常的落入“饭碗”文化的俗套,使其局限于一类比较简单情绪化文艺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这一理性特质可以表现出来,并能够达到到充分而极致的地步,那唯有在人文艺术的诸多表现形式之中。现实生存中的人/人们,尽管全部变回到纯动物的状态也不是那么容易,但相对来说却要简单得多。然而,全部人类又是否能够都改造成为“纯理性的人”呢?像这样的疑虑、困惑和想象能够成为一个问题吗?难道让全人类都成为“纯理性的人”不正是某些理论、学说及其观念的终极理想吗?而像这样一种社会理想难道就是人类未来吗?如果回答“是”,那么,最终导致这一后果的必将会是科技力量唆使,而绝非是政治强权机制;如果回答“不是”,或说是“不要”,那么,政治、科学和艺术必须要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使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伴随理性智慧的指挥棒,在理想篇章和艺术乐谱的引领下,让每一个仅有有限时空的乐手们,去演奏出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旋律吧。
    2003年9月4日草。2014年10月3日整。2016年8月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09:48:4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谢谢“四季歌文学社”管理人员的理解、认同和指导!

    该系列文章,不但不系统,而且十分散漫。只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只言片语中,有所批评性的收获吧!

    最后,希望诸位网友、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2#
    发表于 2016-7-30 16:02:01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7-30 10:42
    能够理解一方先生和您家人的生活乐趣。

    济南旧城区原本不大,单在护城河周边小街深巷的犄角旮旯,过去 ...

    感谢克谐先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我和家人都属于那种喜欢读一些书的看着什么读什么的人(当然我更加随性),也是那种不太懂事在外人看来傻不拉几的主,还喜欢码一些文字,可能是性情问题吧,又不太喜欢去整那些格律之类的文字,用一句常说的话来说:“生活中有那么点儿小寂寞”。

    似乎,许多真正看透的人已经不屑于去游山玩水,而我们,虽然不再年轻,还特别喜欢出去走走,还愿意不停地感叹,也许,这是一种层面的问题,好在,都不介意这种高低,就像金钱名利在我们眼里永远都没有别人那样重那样如饥似渴似的,我们觉得,能过日子便可。

    能读到曹丕《典论论文》是一篇伟大的文章,我喜欢一种说法“君子审己以度人”,更喜欢“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喜欢“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其实说白了,整篇文章都喜欢!当然,没有背下来。

    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阶边小草,亦可倾心赞赏,生活,的确可以如此这般,乐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0:4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47 编辑
    一方 发表于 2016-7-29 19:02
    要说文字,一方和家人有一个共识:纯粹自娱自乐——为自己找点喜欢做的事。按一方的时间来说,是没有什么 ...

    能够理解一方先生和您家人的生活乐趣。

    济南旧城区原本不大,单在护城河周边小街深巷的犄角旮旯,过去我见识过一些被称作“玩家”“练家”的人,一种小玩意儿或某一特技,他们可以做到极致,令人见之叫绝。

    学生时,教育而来的一种传统信念,就是“志当存高远”,随之老师还会进一步讲:古人云“取法乎上适得其中……”。其实,像常言所谓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之中“远”“志”样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参的透,真正在身心上达到一生一世“宁静当下、淡漠一生”……那么如此,确乎是一种看似如同一切平头百姓的生活模样,其实确拥有超凡脱俗的一份素养和情愫。

    曹丕《典论论文》应为喜欢中国文化之国内外人士的必修课文,其言论、其思想、其分析、其胸襟、其文学见识及其可供文艺评论借鉴的东西,都堪称“文萃”,或言“典籍中的经典”。但若论曹丕其人,尤其结合在家庭生活中与兄弟手足感情上,特别一旦联想到流传甚广的“烧豆荚煮豆子”的诗词字义,大概若依从了流行样式的情绪好恶,甚至《典论论文》都不值得一睹为快了!

    一人一生“立言、立行、立德”之说法,我最早见于冯友兰先生的文集中,后来于明、清、民国之文人书籍中,多有涉及。所以,虽没有严格考证,其观念最早见于何人何书,但像这样一种“人生观”,应属于华夏文明传统观念的一种。如何看其观念中的三个“立”?我自己认为:分而求其一,已属不易,而求三者和谐统一,近似“完美理想”;另外,在“立”的具体模样和层次程度上,可以姹紫嫣红,红花绿叶,各有短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0#
    发表于 2016-7-29 21:1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7-30 04:35 编辑

    纯艺术的见解,观点,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 00:14 , Processed in 0.1101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