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2016年读完的第13本书,第6篇读书笔记。
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时间管理,改善人际沟通,是当今很多职场人最大的痛点,自然也是出版商趋之若鹜的图书种类。于是这类书可谓汗牛充栋,抄袭、拼凑。读这类书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这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陷阱,就是时间管理,自我提升其实和成功学是有很大区别的。后者更多的是在给人打鸡血,因为有人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了如何如何地成功,那么你只要照做就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明显是有问题的。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个性,单纯地强调努力,拼搏,克服矜持,撕下脸面……就像疯狂英语那样。
不可否认,做事情的专注度、条理性和沟通能力,每个人天生是有差别的。大多数人还是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去提升。
在一个比较信得过的公众号里,看到作者推荐的书单,其中提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并大加褒扬。——这其实是我读书的一个习惯,看自己信得过的人推荐的书。比当当、亚马逊之类的畅销榜要靠谱的多。
但是,可但是,千万不要相信所有图书腰封条上的名人推荐,陈丹青、梁文道,韩寒是文化类的常客,而吴晓波,俞敏洪、张瑞敏、任志强等则是财经管理类图书必不可少的配衬。 梁文道就曾说过,很多腰封上写着自己推荐语的书,他都没有读过,都是出版社的炒作而已。
扯远了。
作者斯蒂芬•柯维博士被称为学界的思想巨匠。被《时代周刊》称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个人物”之一。据说这本书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圣经》。
作者提到的七个习惯包括:
1、积极主动:根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和外在环境做决定。通过努力达到个人愿景。
2、以终为始: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创造。 做任何计划时,均应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全心投入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 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摆在第二。
4、双赢思维:它是一种人际领导力的体现。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 我们,而非我。
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关系。
6、统合综效:综合统效即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也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超过个人之见的办法。这就是创造式合作。
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是指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
虽然,这本书不可能给我们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却也是印证了自己的一些零星想法,并且给予了一些额外收获。还是那句话,任何的道理,明白和做到永远都是两回事儿,人性就是这样,但是起码你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同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让你发人深思,引人思考的句子,值得细细品读和思考。
1、每个现代人天生的恐惧感,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并逃避与他人相互依赖与合作。而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互赖的社会中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更多的成就都是靠互赖和合作才能成就。
2、人类普遍面临的挑战: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我现在就想得到、谴责和抱怨、 绝望无助、人生失衡、我的定位在哪儿、渴望理解、冲突与分歧、个人的停滞不前。
3、人的本质是思维的:身体、头脑、心灵、精神
4、一个人要具有影响力,关键在于良好的沟通——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言谈有理有据。
5、要改变现状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6、一个能坐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
7、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原创文章推荐:
欢迎关注,多谢转发!
码字是个辛苦活儿,如果本篇文章,或是其中的一句话,打动了你,请点赞示意(亦可直接转发),我将深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