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0|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母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20:0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                                     [/font][/size][b][font=黑体][size=5]我的母亲[/size][/font][/b][/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一方[/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我的母亲姓商,人常叫“铁匠”。[/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商姓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姓,听家乡老辈人说商姓没有乱辈分,到哪里商姓人的辈分都不会错,不像有些姓,这个祠堂和那个祠堂就是离得再近,辈分也理不清,无法正确地称呼。母亲常常说起自己的姓,挺自豪的。邻居姓商,离我母亲的娘家几十公里,他们也能清好辈分,邻居大哥叫我母亲为姑姑。商姓人在一起不论年龄称谓,只按辈分呼叫。[/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我们家孩子多,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被叫“商铁匠”是必然的,除了能找孩子出出气,她又能找谁。[/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我被打得最厉害的一次是一个夏天的下午,当时是五岁左右吧,我和小伙伴相约去玩,路过本队(现在叫组)陈婶婶家,看她家孩子一个人在摇篮里躺着,我们就和他玩了起来,记不清玩了多久,也想不起来后来去了哪里到过一些什么地方,只记得太阳快下山时我回到了家,到家才一会儿就听陈婶婶在后面的山上喊我母亲,记忆中除了陈婶婶喊母亲的那一声“商大姐”,别的都没有印象了。母亲和陈婶婶说话去了,一会儿便拿着一根竹条朝我走来,也不记得是实竹条还是楠竹枝条,反正家里这两种竹子都有,拽住我噼里啪啦地在我身上一阵猛抽,边抽便骂我把人家的摇篮弄坏了。竹条打在身上真痛,我现在都清楚地记得那疼痛。后来我躺在家里的那张凌波床上,幺姐来看我时我还在抽泣,幺姐说背后是一条一条的红棱,还好,没有出血。是的,我被打得全身上下全是红棱,动一动就痛。[/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的身体非常弱,现在有了一点点医学知识的我,知道母亲脾胃非常的差,身上的寒湿非常重。常见她蹲在屋檐下的台阶上一口一口地吐黏黏的涎,涎有时候拖一尺多长,估计里面肯定或多或少夹有些痰。母亲脾气暴躁,这是肝火旺,与外婆的身体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我现在知道的。小时候,母亲常和我说起我从没有见过面的外婆,说她脾气好丑,整天骂人,眼睛不好,母亲八岁便开始做饭,灶台边搭一把有背的椅子,母亲才够得上伺弄灶上的锅碗瓢盆。知道外婆眼睛不好,那肯定是肝火的问题了,母亲躁也是必然的。[/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从我开始知道世事开始,家里就是冰刀霜剑。父母吵架,每次母亲气得边哭边往外走,说不再回来,父亲理都不理,可是母亲还是等不了多久就回来了,以前不明白,后来知道了,母亲那是,舍不得丢下我。[/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一字不识。幺姐在母亲去世后常说,那时候,该是八十年代,她常给母亲钱,母亲拿着钱摸很久看很久,然后说,这是50块钱。50块钱在那时候已经是一张大钱,我那时候一个月也挣不了那么多,母亲把钱放进贴身的口袋里,等幺姐下次回去再给她钱,她会拿出来,告诉幺姐她有钱,幺姐说,那钱都起毛了,肯定是常常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因为父亲挣钱不太行,花钱倒是很在行,姐姐们给父母钱时都是分开给,要不母亲口袋里就一直是空的。离母亲不远的大姐说,父亲没钱了就会向母亲发脾气,母亲只好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父亲,母亲是不花钱的,她不买零食,不上集市,给她钱,只是压压口袋,舒舒心气。[/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出门时一定是选她最好的衣服,有时候最好的衣服也是有补丁的,只是补丁不会很突兀,母亲总是会挑同色的布做补丁,实在找不到同色也一定是非常接近的,记忆中就没有见过色差很大的补丁。姐姐后来告诉我,哥姐们小的时候母亲会把她的衣服改了给他们穿,她自己就穿有补丁的衣服,因为经常穿,许多人在背后叫她叫花子。我也明白了,姐姐们长大后为什么总是给母亲买布料买衣服。从我懂事开始,母亲时常在我面前说两句话:一是“会打扮的打扮儿郎,不会打扮的打扮爷娘。”再一是“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田庄。”[/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的规矩很严,她是不允许我睡早床的(哥哥姐姐们肯定也是如此,他们大我太多,我不知道,只是推测),天刚麻麻亮就会喊我起床,要么去看牛,要么扯猪草,舂碓,推磨……做不完的事,就是没事做也得早起,睡懒觉是不允许的。我的身体差,早晨尤其不想起床,有一次母亲照例大声叫我,父母和母亲吵起来了,开始母亲只字不让,后来父亲狠狠地说了一句:“你不知道她身体差啊!”母亲再也没有吭一声。我当时很开心不用早起,后来母亲也没有在早晨喊我起床。当我长大后知道了缘由,我心里好痛好痛,甚至,对父亲的恨意增加了一份,一直不肯放下。[/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饭桌上的规矩也很严。从我一岁多点自己开始吃饭,母亲就要求我好好地拿筷子,筷子不可以拿低也不可以拿高,还要拿得灵活,吃饭前筷子不能放饭碗上,也不能插进饭碗里,饭后的筷子也不许放在空碗上;左手必须端着饭碗,端饭碗也有讲究,不能手掌托着,手指也不能扣进碗沿内;吃饭不准弄出声响,更不可以掉饭粒,碗里不准留饭粒,筷子不可以在菜里翻,夹上菜后也不可以摆动,左手上的饭碗要送过去接着筷子上的菜回到胸前,不能让菜或菜上的汤掉在桌上;吃完饭要把饭碗放到灶台上,如果家里来客,遇上客人都是长辈,我是不能上桌吃饭的。母亲说这是规矩,人不能没有规矩。[/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曾和一位妙笔生花的年纪不轻的市报记者同桌吃饭,并且是邻座,他一开始就趴在桌子上,不管旁边有人没人,不管人多人少,手是不端碗的,这是现代人的通病。然后边吃边掉,不是饭就是菜,甚至喝汤也会洒,桌子上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连我的“领地”也被他占了至少三分之一,我是看得目瞪口呆的。[/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多年前我的一位年轻同事,第一次去他女朋友家,回来就和我们大谈笑话。他女友的奶奶说:这孩子,啥都好,就是手指有点问题。同事拿筷子总是会把食指翘起来,不过我也没想明白,为何会翘食指,拿筷子那么重要的手指,我试了试,别扭得很。看来小时候他的母亲肯定没有归束他。[/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我单位邻居八岁的女儿,吃饭总是会剩一些,从来没有见到饭后的碗是干净的,我问她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吃干净?他父亲愤愤地说:“您一说我更气,为这事儿我和孩子她妈吵了无数次,她妈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非常惊讶,呆在那里半响没再说一个字。[/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说女孩子,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样。我如果坐的时候双腿没有并拢,母亲是会狠狠地骂的,说是没有一点女孩儿相。坐着腿一定不能抖动,也不准翘二郎腿。我小时候双腿疲乏,重得像灌铅一般,走路慢脚也离地不高,鞋子自然擦着地。有一次我正低头慢慢地走着,腿上一痛,回头看母亲拿着竹片指着我说:“下次再看到你走路这么拖着腿走,我打断你的腿!”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以后再也不敢这么鞋子擦着地走路,因为我知道母亲说到会做到,即使不打断我的腿,让我疼痛几天是肯定的。[/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所以当我参加工作后,我要求我的学生站坐必须有相,有时候我的学生忘记了,趴在桌子上或者翘上了二郎腿,见我瞪一下眼,马上就坐好,并不好意思地微微低下头。我有了一些医学知识后还知道坐得端正,不翘二郎腿会让气血运行得更畅快,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还有一个规矩,现在想来挺感慨的。那时候是没有面巾纸卫生纸的,手纸是黄黄的稻草纸,不论是粗糙的还是稍微细腻些的,母亲都用剪刀剪成五寸见方的片儿,一再告诫,不要浪费,浪费是作孽。几年前听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讲《易经》,教授说他早上在饭店用餐时,他是拒绝服务员给他换餐巾纸的,他一顿饭就一张纸,先敞开用,后折叠用,并且折叠多次。他还说,现在的人用纸是扯了一张又一张,不仅浪费,也是在糟蹋自己的福气。[/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母亲生我时已经39岁。39岁,对于一个身体弱的女人来说,自身都难保,我的到来让母亲的身体雪上加霜,母亲不要我是正常的,何况她那么孤傲的性子,和自己的大女儿一同怀孕,那个年代的女人已经觉得丢尽了人。现在想来,我的确是罪孽深重。更不可赎罪的是,我连好好地孝顺母亲都没有。[/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三姐经常说一句话,她说三姐夫和她说了几十年也说了无数遍:“如果你母亲识字,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听到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我能懂事的时候,母亲一直被疾病缠身,而且,我觉得母亲没有教我什么知识,所以,我总是在我女儿面前啰嗦:“假如你外婆,像妈妈今天和你说的这些给妈妈讲过一次,妈妈都不是现在这样。”似乎,我是多么的称职。而且我不止一次地人前人后说我所有的知识都是自己学的,包括生活知识。如此我执我慢,真不知何时能消掉。[/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来到人间53年,我才真正地明白我的母亲,我才知道母亲教了我多少知识给了我什么样的启蒙。如今,我有无数的话想和母亲说,可是我,再也无法和她说上一个字。[/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53年前的腊月二十三,母亲独自在那间我睡了多年,现在只留存于记忆的小房间里,生下了我。那天,大雪纷飞。[/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2017-01-20 丙申腊月二十三[/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谨以此文献给我苦难的母亲。[/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size=3](图片来自网络)[/size][/font][/alig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7:01:5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5616&ptid=95388][color=#999999]宝贝小菩萨 发表于 2017-2-5 07:22[/color][/url][/size]
    新年好!祝你全家鸡年康乐!修行关键是天目洞开,只要微微闭眼,时间能倒转,故人之倩影就在眼前。本事高 ...[/quote]
        先生新年好,您这一段话一方从早上看到下午,想了无数,可是无法成文,即便成段也难,看看快到酉时,只好逐字逐句简单回复一些,以后再去琢磨。
        天目洞开这个词以往在武打小说中见得多,总认为那是武功高强的高德大僧的专用,我辈凡人,无非就是心向往之。修行的顿悟与渐悟,一方也认为这是需要慧根的,不论是顿悟还是渐悟。您说得非常明了,再是愚钝也能得一二真谛,“兴趣来时多读多研”,先生,一方现在做任何事都是慢慢吞吞,这一坐那一调,似乎把时间切割得没了,您前面也对一方说过多写体会心得,一方一直记着,多次想实践,可是好像没有一篇像样的文字,想得多,写得少,似乎有不知所措的感觉。至于您说的抄写经文,那还是几年前有过,一方发现几年前比现在精进,现在似乎是什么也没有了,现在听经还是一位长辈督促所致,想想真是汗颜。不过先生,一方一定会记得不过分刻意,素位随缘。
        万物性空,万物妙有,一方琢磨了很久,虽然不得解,当然如此精妙的内涵,哪是一时半会儿能解的,您说得明白:“万物性空,能放大量气量;记住万物妙有,能珍惜时间和人生及爱心!”先生,要真正做到不因美而欢喜、不因丑而厌恶,取一切相而不住一切相,难那,尤其一方这样的性子。但是请先生放心,一方会随时提醒自己归束自己。感谢先生教导。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2-6 0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7-2-5 21:23:51 | 只看该作者
    原本:母亲一字不识。幺姐在母亲去世后常说,那时候,该是八十年代,她常给母亲钱,母亲拿着钱摸很久看很久,然后说,这是50块钱。50块钱在那时候已经是一张大钱,我那时候一个月也挣不了那么多,母亲把钱放进贴身的口袋里,等幺姐下次回去再给她钱,她会拿出来,告诉幺姐她有钱,幺姐说,那钱都起毛了,肯定是常常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因为父亲挣钱不太行,花钱倒是很在行,姐姐们给父母钱时都是分开给,要不母亲口袋里就一直是空的。离母亲不远的大姐说,父亲没钱了就会向母亲发脾气,母亲只好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父亲,母亲是不花钱的,她不买零食,不上集市,给她钱,只是压压口袋,舒舒心气。

    我的僭越改本:

    母亲不识一字。她去世后,幺姐常说起母亲。说起她给母亲钱。母亲常常会捏着那张当时算是大票的花纸摸了又摸,看了又看。50块,50块,母亲说。母亲眯着眼睛把钱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按了按,掏出来又叠一次,往口袋里放的时候,整个手指连钱都要捅到口袋底,插插,才得心安。等到幺姐再给母亲钱的时候,母亲会掏出先前的给幺姐看,表示她还有,不需要。那张钱,毛了边儿,毛了边儿却叠得方方正正。有些时候,母亲推却幺姐,可掏不出钱来,那钱多半是被父亲夺讨走了。父亲赚钱不大在行,花钱手大。知道家里这毛病,姐姐们给钱,父母分着,父亲一份母亲一份。母亲面前的父亲总是很霸道。花完自己的,就惦记上母亲的。母亲的钱不是母亲花的,她不买零食,不上集市,拿了儿女们所给,也只是压压口袋,舒舒心气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21:49: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5873&ptid=95388][color=#999999]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7-2-5 21:32[/color][/url][/size]
    在我看来,上文中有很多【信息】干扰比如:

    那时候,该是八十年代;肯定是常常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要不 ...[/quote]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不再言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21:35:1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5863&ptid=95388][color=#999999]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7-2-5 21:23[/color][/url][/size]
    原本:母亲一字不识。幺姐在母亲去世后常说,那时候,该是八十年代,她常给母亲钱,母亲拿着钱摸很久看很久 ...[/quote]

    老鹰您别客气,您费神修改、指点,一方感激不尽。大半生,除开读书时老师修改过一方的作文,还没有人如此认真指点。读您的修改本,一方更明白了,一方会再好好琢磨的。衷心感谢!

    点评

    忒客气了您。  发表于 2017-2-5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7-2-5 21:32:13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上文中有很多【信息】干扰比如:

    那时候,该是八十年代;肯定是常常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要不母亲口袋里就一直是空的;离母亲不远的大姐;母亲只好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父亲-----

    这些,都属 花里胡哨的 舞美设计----对 剧情 的进展 及表现没有啥实质的帮助,行文中,要剔除----

    ------------------------------
    国外大品牌的服装展示,那些模特走秀,没有模样很漂亮的-----为何?

    展示的是服装,模特为服装服务而不是相反----大致就是这个道理---我理解的。

    -------------------------
    以上,都是我以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20:33:03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5842&ptid=95388][color=#999999]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7-2-5 20:25[/color][/url][/size]
    行文中的  解释 忒多了些。您表达您想表达的 就可以了,解释 做什么呢。

    说书人才经常跳脱出所说之书 来 ...[/quote]

    明白了。当然,毛病的改正,功力的增长不会只是心愿便可达。谢老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7-2-5 20:25:38 | 只看该作者
    行文中的  解释 忒多了些。您表达您想表达的 就可以了,解释 做什么呢。

    说书人才经常跳脱出所说之书 来解释。为何?除了有技术需求 比如 背景的交代 比如角色心境的描摹 比如场景的转换 之类之类的技术需求之外,也有一个商业目的-----拖长叙述,拴住听众。

    看春晚了嘛,您?

    注意到春晚的 戏曲节目 与 剧院里的戏曲节目有啥 差别?

    传统的戏曲 一桌二椅 舞台背景依剧情而定-----或关隘 或楼台 或宫殿------没有那么多灯光 舞美 及零七八碎的背景衬托?

    为何?

    皆为剧情服务,不以【背景】乱观众心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9:58: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5794&ptid=95388][color=#999999]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7-2-5 17:48[/color][/url][/size]
    叙述还是有拖沓,囿于这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我就不再说啥。

    我总觉着敲字儿跟画家用笔 杀猪匠用刀一样, ...[/quote]

    带着您的提醒,一方努力用读者的身份再去读了此文,觉得不够流畅,甚至有些憋,想起黄永玉大师叙说的沈从文先生批评他文章发得匆忙之事。以后叙述的时候也许会换角度换身份去斟酌,希望能有进步。感谢老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9:47: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5794&ptid=95388][color=#999999]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7-2-5 17:48[/color][/url][/size]
    叙述还是有拖沓,囿于这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我就不再说啥。

    我总觉着敲字儿跟画家用笔 杀猪匠用刀一样, ...[/quote]

    老鹰说得对极,万分感谢,一方性子就是拖沓。此文一方也进行过取舍,但是模糊得很,如果能得老鹰具体指导,譬如哪些砍去会好一些,一方会清醒些。新春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7-2-5 17:48:11 | 只看该作者
    叙述还是有拖沓,囿于这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我就不再说啥。

    我总觉着敲字儿跟画家用笔 杀猪匠用刀一样,瞄准了位置,一下。反复捅,是一个不大好的习惯。

    问候楼主大姐,新春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7:28
  • 签到天数: 25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33#
    发表于 2017-2-5 07:22: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3324&ptid=95388][color=#999999]一方 发表于 2017-1-28 22:03[/color][/url][/size]
    先生,大年初一,一方给您拜年,祝福您和师娘:鸡年大吉,幸福康宁!也许在某个时候,母女、父子、天地、 ...[/quote]

    新年好!祝你全家鸡年康乐!修行关键是天目洞开,只要微微闭眼,时间能倒转,故人之倩影就在眼前。本事高的修行者能与故人、菩萨交流,此时已进入梦非梦、实非实的阶位。心中的疑虑、烦脑会一扫而光。顿觉醒来,浑身轻松自然,如过了一场沐浴那样轻松,如到过了仙境那样快乐!修行有顿悟和渐悟,按个人的天性而定。顿悟是速成、优先法则,如悟空七十二变来之顿悟。渐悟是一步一个阶位,常年累月修行合成升华,如唐僧取经,一部部品读经书悟道!居士,修行中不要过分刻意,任其自然为上,兴趣来时要多读多研、更要多写体会心得,兴趣淡时抄写经文经句,或听听他人说道!我常记用:性空妙有,这句话。记住万物性空,能放大量气量;记住万物妙有,能珍惜时间和人生及爱心!(供一方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7-1-31 10:31:44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3328&ptid=95388][color=#999999]一方 发表于 2017-1-28 22:08[/color][/url][/size]
    谢谢伊的真诚阅读。母亲总是围绕着我,这让我非常的不安,我怕她会不宁。可是,我又很无奈,她会自然地跑 ...[/quote]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因为时常心系,所以才导致想念如此频繁。我还是不能常常上来,但无论如何、保重,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6-17 14:09
  • 签到天数: 344 天

    [LV.8]以坛为家I

    31#
    发表于 2017-1-29 09:21:14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3311&ptid=95388][color=#999999]一方 发表于 2017-1-28 21:45[/color][/url][/size]
    给您拜年。[/quote]

                谢谢老师,过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3164&ptid=95388][color=#999999]伊人轻舞 发表于 2017-1-28 14:42[/color][/url][/size]
    文字质朴且感情流露的自然。
    读宛的这篇文章,除了感动的眼角湿润之外,更多的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慈母 ...[/quote]

    谢谢伊的真诚阅读。母亲总是围绕着我,这让我非常的不安,我怕她会不宁。可是,我又很无奈,她会自然地跑出我的脑海,或者进入我的梦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03:22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3047&ptid=95388][color=#999999]宝贝小菩萨 发表于 2017-1-28 00:02[/color][/url][/size]
    大年三十祝你身心健康,万事如意!看到你写的母亲一文:真实,生动,情深,流畅,感情丰富得可流泪!你体质 ...[/quote]

    先生,大年初一,一方给您拜年,祝福您和师娘:鸡年大吉,幸福康宁!也许在某个时候,母女、父子、天地、阴阳……都是相通的,您说的梦与灵魂的沟通,也许我时不时地体会一下,但是我还没有真正地窥其门径,不知道还需要多少的修行,才能很好地和万物融合。但愿我能有这样的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1:45:0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2936&ptid=95388][color=#999999]青山多妩媚 发表于 2017-1-27 09:19[/color][/url][/size]
    老师说的是,除夕愉快。[/quote]

    给您拜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7-1-28 14:42:4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质朴且感情流露的自然。
    读宛的这篇文章,除了感动的眼角湿润之外,更多的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慈母多败儿”。看宛的字里行间,被母亲“规矩”得这般严厉,再看看现在被大人如此宝贝的00后们,不敢想象,长大后他们会怎样?又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再有,很抱歉不知道宛的生日,在这里补上一句:生辰快乐!虽然是迟到的祝福,但我想只要是祝福那就不算晚,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7:28
  • 签到天数: 25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6#
    发表于 2017-1-28 00:02:19 | 只看该作者
    大年三十祝你身心健康,万事如意!看到你写的母亲一文:真实,生动,情深,流畅,感情丰富得可流泪!你体质从小差,但脑质非常健康,几十年前的事历历在目,如电影一幕幕展现!你已经用文字和心血回答了你母的在天之灵。物质不灭,如灵魂是物质的话也不灭!当下证明灵魂是物质的科学越来越硬朗了,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探索实证。佛祖赠言如天门洞开,又一个新的实证宇宙观诞生了!你流写的文字信息在你母亲灵魂中游说,她会理解女儿的一片孝心!母女的心灵其阴阳相通的,也许由梦和灵魂流线沟通人间真情的!祝你禅定升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21:37: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2971&ptid=95388][color=#999999]鹿城飞侠 发表于 2017-1-27 11:15[/color][/url][/size]
    平实的语言,感人的文字。读着读着,一个个性立体的母亲形象屹立在眼前,令人敬仰!是啊,是母亲把我们带到 ...[/quote]

    除夕您来读一方的文字,真是费您心。母亲一直在一方的心中,绕得一方天天心疼,尤其是一方的生日之际,写一些文字吐露一些心事,以解一些自己心头之痛。祝福飞侠:鸡年大吉,阖家幸福,如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20 05:33 , Processed in 0.10028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