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5-23 06:0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i=s] 本帖最后由 王根生 于 2018-4-29 08:26 编辑 [/i]
' P) [7 o" }/ H
9 M! g4 y; w5 L8 Y 浅谈散文创作中的“文”与“质”
/ r+ o. o( V$ K ——对四季歌文学社区征文作品的一点看法3 N! M: B8 A _: J3 }
王根生
% _) w& u4 c8 M1 q/ n 《论语》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把它翻译一下,那就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 能成为 君子。”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理解,在此,我不想探讨哪个理解更合理。我今天,想把这句话用在散文创作中,谈谈散文的“文”与“质”的问题。
. H/ S# m2 f4 t: k 在我今天的文章中,“文”这个概念,不仅有文笔华美的意思,还包括散文创作的直抒胸臆式的呼告描写,对事物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精雕细刻描写以及必要的景物环境描写。而“质”,则指朴素的文风,白描的手法。就传统的理解来看,散文创作最高境界应该是“文质彬彬”,也就是说,质朴与文采相结合。该质朴的地方质朴,该有细节描写的地方细节描写,该抒情的地方应该不惜笔墨直抒胸臆。所以,一篇散文,繁简得当、舒朗有致、简笔与工笔、景物描写与叙事相融合,这才是优秀的作品。7 X+ h' `7 C1 k. t+ s
可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见到了一些作品,比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还有一些以第一人称手法写的一些简练讲故事的散文,似乎更倾向于“质”,这个问题该怎么看?0 j0 T. U. m' F- Z& P% s- F
我以为,朱自清的散文,向来以清丽或弄雅的景物描写著名,而这篇则白描手法为主,主要写了父亲送自己、为自己买橘子的事情,抓住父亲爬月台这个背影细节,再联想平素的父亲,既有工笔,也有简笔,恰到好处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操劳,也折射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篇作品,作者看似用不经意的文笔随意写一点事,其实正是一位大家长期写作,才思天成的精心之作,也是文质彬彬的佳作。
; h7 b& m- V4 L5 z# ?( ` 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分不清单薄寒酸的作品与以“质”取胜的作品的区别,以为文笔寒酸的作品就是洗尽铅华之作。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我们想一想,朴素是一种美,那么寒酸就是不足了。所谓朴素,就是在简单的叙事中包含着深沉的情感,让读者读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染力,似乎又不知道哪里感染了我们,但会让读者能读出一种美感。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抒情句子“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以及“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将人物情感融于简单地叙事描写之中,给人留下深深地想象余地,耐人回味,这是高度的熔铸,绝不是简单地用笔,所以,看似简单,实则深厚,这就是“质”的高妙之处。
2 | L" p4 Q1 R+ i5 n, V% n i4 V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简单的笔墨,写出了父子之间深厚感人的情感。
8 j( N# @, W; @; O; X `; { 文学讲究找感觉,有时候,还真不想找语病找错别字那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你让我具体说说我的文章那里没感情了,我还真说不上来,这就是文学审美的抽象性。; B# A Q2 s. F$ n7 ^) z* R
是文学作品,必然有一个塑造的问题。没有塑造,就不叫文学,那叫消息。即使新闻类强调百分之百的真实,也通过塑造,揭示主题,比如通讯稿件等。文学更应如此。散文与小说相比,它不必像小说那么注意情节、人物形象需要典型化处理,强调本质真实等,但它必然也需要塑造,这个塑造就体现在结构上的精妙构思、人物凸显主题的地方注重手法使之含蓄深沉或者更直白浓烈、或者渲染烘托,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在这一点上,一味地重“质”,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所以,文质彬彬方位上乘。
5 o9 C& y5 h% ^& d5 Y; m/ ] 而散文写作第二个问题,是太注重华美渲染,使散文失去了本真。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散文,这个问题似乎可笑,但我想很多人想通过文章证明自己我有才华,我能写。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文学创作的大敌。如果按照这种想法写作,那么就会无形中老在文笔华美煽情、写作技巧等方面过分用力,作品无形中就会有卖弄技巧的嫌疑,文章显得有些“文”大于“质”。这一点,在我们四季歌文学社区的征文中,会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出现。我觉得,其根源就是没有摆正写作目的所导致的文胜于质的现象。! p. W* F1 d+ y, W) b; m, C) i- v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以为,写作就是说话,就是传达信息。而这个信息,既包括新闻信息,还包括情感信息。我们要写一个人,就是这个人物时时撞击着我的灵魂,如果不写出来,就像欠下他一笔债似的,所以我要写作,我要把我心里的理解也写出来,这样,我们写出的作品就不会卖弄技巧,就会觉得所有的技巧,是为了创作,为了突出我说话的墓地服务的,那么“质”,才会 显得质朴,“文”才会恰到好处,这样才算是很好地把握了“文”与“质”的关系问题。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一大章节很好的文字显得多余的现象了。庄子有一个哲学理论,叫无用即大用。把它用在散文创作中,那就是极品的散文,看似没有用什么手法,但处处流露出作者独到的匠心。也就是说,没有用手法,而处处彰显作者的独到的手法。6 E8 w1 t+ Z; L1 }* D
当然,对文坛大家们来谈,我今天谈的话题已经不是问题,而对我们四季歌社区的朋友们来说,我们大部分人,只是文学爱好者而已,我们更需要在这方面多提高自己,多读一些方家的作品,提高自己,力争使自己的作品“文字彬彬”。3 ]2 M( p0 g8 n$ L; r
2018年4月29日晨于临潼
& Z& p( @! z& p/ n来源: [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038]浅谈散文创作中的“文”与“质” ——对四季歌文学社区征文作品的一点看法[/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