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死活读不下去 作者:李芳洲 2014年1月6日 深夜偶然读到一篇调查文章“死活都读不下去的书。”我松弛了神经想一定是佛经、圣经、古兰经一类的书吧。然而接下来的文字,让人大跌眼镜,仿佛头顶的螺蛳骤然旋紧。细看原来是四大名著、《尤利西斯》、《孤独百年》,及托翁等人的名著。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死活读不下去的榜首竟是红楼梦,理由是里面诗词太多。外国名著读不下去则是篇幅太大,人名太长,读一会儿便搅得不知谁是谁了、、、、、、诗词太多便读不下去,却不知这里面不但有人身哲理、生活技巧、职场智慧、人际交往的经验知识、、、、、、这本鸿篇巨著,是你要一奉十的好书,读通了不知教会你多少别处学不到的能力。那么《三国》、《水浒》、《西游记》不也是故事跌宕、情结起伏的吗?莎翁、托翁及其他外国名著因为名字长,便不愿去读,那我们的高等教育课程中不也有许多是国外名人所著所写么?如数、理、化、金融、经济等学科。那些专家、学者的名字都短么?再说那些快消品、奢侈品的发明者,不也大都是外国人么?那些有文化内涵的传奇,或因商业需要造的神话,同胞们不也都耳熟能详。 我有些纳闷,一个只需要用励志书、成功学喂大的一代,以为只要学到技巧、手段、精明,加点意志,便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再复制一个苹果和facebook就易如反掌!真是这样吗?我不以为这是审美或兴趣出了问题。 仔细观察乔布斯这样的奇葩,他其实是很好的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不仅从书法,还从建筑学导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珠宝等处获得美学和艺术的灵感,成就了苹果的今天。他能造出触屏的ipad,还是林徽因的侄女林茵提议的。 没有这些学习、经历和偶遇,我们是享受不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幸运的。什么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心理,是钱、房子、车子?纵观那些站在前面的成功者,应该都是饱学之士吧!否则怎能把资本、人际玩到如鱼得水、翻飞自如呢? 想不出一个视经典为粪土,视巨著为甘蔗皮的一代,到哪里去淬炼心智,喝营养滋补汤?一个不读书、不思考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必须从人类积淀的知识宝库采集灵感,获取道德的方向感,致使自己做人做事不迷失。回避、逃遁大师的思想是不明智的。 海豚不习惯水族馆,更爱大海,哪怕那里有鲨鱼或巨鲸。名著不仅营养丰盛,又能助我们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需要的极品。没有恢宏的植根,我们便很难让自己在遇难、遇挫时,做到不焦灼、不困惑、不迷茫、不丧气,也不会轻言承受不了而甩手。 只有懂得阅读之乐的人,方可从浩宇中觅得自己的世界,在喧嚣中稍安勿躁,不恐惧未知,进而完成由身份到契约的一大进步和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