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东坡不仅仅“大江东去”(之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1-22 07: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8 00:2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align=center][b][size=7][color=red]苏东坡不仅仅“大江东去”(之五)[/color][/size][/b][/align]
    [align=center][size=5][color=#000000]作者、编辑:呼正林[/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
    [align=center][b][size=6]四、苏轼婉约词的基本特征——美的意境[/size][/b][/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意境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韵味无穷是意境的美感魅力所在。“韵味”是意境中蕴涵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包括物色、情感、意味、风格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 创造美的意境,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 作家们把美的语言、形象、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出大量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词。苏轼的婉约词摆脱了传统婉约词的香艳软媚,显的清新真挚、明丽净洁。跟花间词的“以艳为美”、柳永词的“以俗为美”相比,苏轼的婉约词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㈠ 《点绛唇》(红杏飘香):[/color][/size][/align]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开篇渲染如画般的春色,红杏、烟柳等最具代表性。写红杏更写其香,杏花的香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红杏飘香,更显出词人感受的真实。写翠柳,将其比作含烟、拖轻缕之状,既写出了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了垂枝轻拂之姿。词人用词典雅、精炼,描绘出如画般的春色。“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与“芳草迷归路。”前后照应,相反相成。红杏香柳,属相思中的境界,如画般的春色之美令人神往;芳草迷归路,给人一种凄美之感。[/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苏轼婉约词中体现苏轼“以雅为美”尚有其它名篇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描绘的暮春景色的句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描写的凄美的景物的句子等。[/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苏轼的婉约词中还不乏一些清新可喜的农村风情词,清丽妩媚,词情婉转,洋溢着生活气息、泥土芳香。代表作是他在徐州任上写的《浣溪沙》:[/color][/size][/align]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蓠娇语络丝娘。[/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炒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这是多么温馨恬然的田园风光!这又一次拓展了婉约词题材,使宋词走出了花间小径,融入生活,有了清新气息和活泼生机。 [/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㈡ 《菩萨蛮·咏足》[/color][/size][/align]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color][/size][/b][/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晚唐五代时期,词便渐渐成为酒楼歌席上的娱乐品,多数由侍妓、歌妓吟唱,难免会有不少柔靡之气,自然也就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础。直到北宋时期,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不过苏轼喜于吟咏,词集中多歌席酬赠之作,其中便有少数艳词,如《菩萨蛮·咏足》。[/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让道路留香就不能吝惜“金莲”承载的脚步,却又总是为穿着丝罗袜摇摇摆摆的走发愁。只见她的舞步尤如旋风,在她走的地方看不见一点行走痕迹。[/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暗暗地穿着宫廷样式的衣裳显得格外稳重,而两脚并在一起时的站立则显得很困难。要说金莲的纤细美妙应该是很难的,必须把它拿在手掌中看才能领会到。[/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菩萨蛮·咏足》是宋英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在杭州通守任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咏足”但无“足”字。单从题目来看,苏轼这首词大胆的有些孟浪,直写了女子的隐私部位。这是因为当时人们有着病态的审美,认为女子的脚要“三寸金莲”才美,所以便有了女子缠足这个恶习。而女子的脚也成了隐私部位,只有丈夫能看。那么,苏轼为何会写这首词专门来咏足呢?从这首《菩萨蛮·咏足》的语句来看,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来描写“三寸金莲”。当然,不能因这样一首词,就说苏东坡心理不健康,这是那个时候的时尚。不管这个人多么伟大,让他的意识形态跨越将近一千年来迎合时代是不可能的,苏东坡也不能例外。[/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有人讲,这首词披露缠足给女子带来的痛苦以及对这一恶习表示不满,说苏轼是带着赞美的态度来批判的。应当说这首词中看不出有批判的蛛丝马迹。说这首词有“批判立场”,纯属后人强加,既然批判怎么还会拿在手中欣赏把玩呢?[/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总之,纵观苏轼的婉约词,他的真挚执着,他的沉郁深刻,他的多情多思展露无疑。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情熔铸出了深远的词境,直观地透露出专属于他的智慧、自由和乐观,令人不禁拍案叫绝。通过阅读苏轼的诗、词、文,全面考量他的文学才华,仅从婉约、豪放来判定其属于哪一个风格,就显得过于武断了。苏轼无疑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的代表人物,但其词作中被界定为“豪放”的作品仍然只是一部分(而且是较少的一部分),作为词史上的一个改革者,苏轼的“豪放词”是最显著的代表。尽管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但“豪放”并非是其全部。应当说,苏轼在词的创作中并非要去追求“豪放”或是“婉约”,不过是信手拈来、因兴而发、随情而成,作品的风格的多样化,情感流露的多样性,都说明他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并善于表达这种美好现实的人。当我们走进《东坡乐府》,就会感受词人的至真至朴的内心世界。苏轼在婉约词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他既对婉约词惊醒了革新又使其发展。苏轼假如没有深厚的“婉约”遣词造句功底,也不可能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豪放”词作。[/color][/size][/align]
    [align=left][size=5][color=#000000]苏轼的词就其数量而言,远逊于其诗作,但词的质感及感染力无不说明其一代宗师的风范,要想尽可能全面了解苏轼,他的婉约词就是不能绕过的重要的环节。[/color][/size][/align]
    [align=right][size=5][color=#000000]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日于[/color]北京·镜缘斋[/size][/align]

    苏-5.jpg (105.45 KB, 下载次数: 7)

    苏-5.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3 23:48 , Processed in 0.08628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