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发] 读 @听光阴爬坡 的诗歌《听书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01:5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前段时间,在浏览“新诗大厅”板块时,读到一首题为《听书人》的诗歌。初读时,并没有有意识地对作品作深入的探究,而只是被当中一些句子散发出来的那种灵动所吸引,被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所感染,心中有不小的触动。其实,对于一个普通诗歌读者甚至诗歌爱好者来说,有这样的阅读效果就足够了。但这首诗的内容尤其是风格实在很对自己的口味,一读再读,似乎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索性拿来玩味一番。


《听书人》(文/听光阴爬坡)


我们仔细清点梨花花蕊里的柱数
轻松自如地听懂了它的寥寥数语


他是黑夜里的一个非常沉静的黑点
旁边除了水声和虫鸣,再没别的什么


所有黄叶被限期撤离枝头,就很慌乱
我从容地抓起一把整理,装订成册


雪花在天空里的道白太过丰富和生动
你心甘情愿地被包围起来被活捉


虽然诗歌的标题是《听书人》,但我们可以把当中先后出场的“我们”、“他”、“我”、“你”看作“听书人”、“书中人”,又或者这个“听书人”就是诗人自己,甚至是每一个阅读这首诗歌的人,甚至可以泛指尘世中的每一个人。实际上无论写诗还是读诗,都是一种充满主观色彩的审美活动。现代诗歌写作常常会通过视角转移、人称互换的方法,诱导读诗人进入一种亦幻亦真、让人遐思的境界。


“我们仔细清点梨花花蕊里的柱数/轻松自如地听懂了它的寥寥数语”。诗歌的首节,用通感手法,由视觉向听觉转换,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以及对这种“洞察”意义的领悟和理解,而每天身处于这个异彩纷呈、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们不少人往往有意无意地对细节忽略,甚至麻木不仁。


另外,至于什么是“梨花花蕊里的柱数”?我想,“梨花”纯洁、美丽,而“梨”与“离”谐音,所以又隐含着落寞、惆怅和伤感,因此“梨花花蕊里的柱数”可以是一段情之中凄美的丝丝缕缕;也可以是在追求人生美好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失落后所感悟到的点点滴滴;也许你还可以悟出其它一些象征意义,正所谓“看花似花花非花,看雾似雾雾非雾”。


诗歌第二节的场景是“黑夜”,这时日间的喧嚣暂归沉寂,在无边的昏暗之中,“听书人”(或“书中人”)只是“一个非常沉静的黑点/旁边除了水声和虫鸣,再没别的什么”,这里凸显了对“藐小”和“孤寂”的体验。然而我想,此刻,这“水声和虫鸣”,也许正是“听书人”在聆听这世界时,他的心灵所追随的旋律和音韵?


我想起了老子所说的“五音令人耳聋”。是的,有时在享受过喜庆热闹、华丽悦耳的弦歌之后,我们所需要的,也许只是这天地之间纯粹极简的“水声和虫鸣”而已吧,它可以让纷扰得以沉淀,浮躁归于安静,在空灵之中,一颗创伤的心灵得到了疗愈。“听书人”是这样,而你呢?是否也有过曾经的体验呢?


诗歌的第三节,用“黄叶被限期撤离”并“很慌乱”这一意象,来寓意生命的时光匆匆,以及人们所怀有的一种忐忑不安;而与之对照的,是“我从容地抓起一把整理,装订成册”(“我”可以是“听书人”、“书中人”或诗人自己),这里既表现出经过人生历练之后的一种豁达与淡定,也暗示着对人生逝去时光的惋惜和珍视,使我想起了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一句:而那过去了的,便成了亲切的怀恋。


诗歌的最后一节跳跃到描写雪花:“雪花在天空里的道白太过丰富和生动”。雪花是白色的,怎么就“丰富”了?雪花从天而降,“动”是“动”了,也不至于说它有生气吧?于是我牵强地认为,这是一种“极简”手法的运用。


按我的理解,所谓“极简”,就是在艺术上创造一种极致简约的视觉效果——从哲学角度讲,“简”并非单调乏味,而是一个容量更大、内涵更丰富的空间,如果你是一个有阅历、有故事之人,它可以激活你库存中的记忆;如果你足够浪漫,它可以启动你无限的想象。古语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抬头看天,万里无云;面对海洋,浩瀚无边。然而开阔空旷的视野,却可以让我们思绪万千,遐想不已。天空和大海,就是大自然这位艺术大师“极简主义”的杰作。


回到这首诗。有时,你在生活中偶然捕捉到一个具象或一个契机,触发了灵感,以至你在浮想联翩中“心甘情愿”被你的所思所想“包围起来被活捉”。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含蓄隐蔽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关注内心和对自身情感体验的追求。艺术效果上,有点上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影子。个人感觉,这首诗相当别有风味。


以上解读或感悟,也许与作者的初衷或原意不尽相符,甚至可能有较大出入。但这并不妨碍不同的读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一种情感上的审美体验,并对相关事物产生联想或思考。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首诗歌的成功之处。我曾经跟一个诗友谈论他的一首诗,他说他只是对他所描述的事物有所感触而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而已,至于要表达什么内涵,并没有去深究。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不同,一般不需要对事物进行客观、细致、直白、连贯地描述,而是通过意象的流动或跳跃,巧妙地组合,渲染出一种氛围,构筑成一种意境。并且,一首比较成功的诗歌作品通常有一定的艺术张力,隐藏着比较丰富的内涵,有时作者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许“不识庐山真面目”,但读者却往往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情形就有点像欣赏纯音乐那样,因受到旋律和节奏的感染,情绪被调动而遐思冥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3-8-26 20:13: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美妙动人的解读!
领教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1 09:11
  • 签到天数: 4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发表于 2023-8-26 21: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不同,一般不需要对事物进行客观、细致、直白、连贯地描述,而是通过意象的流动或跳跃,巧妙地组合,渲染出一种氛围,构筑成一种意境。分析深刻,总结到位。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29 | 只看该作者
    AI分析和点评此文(读@听光阴爬坡的《听书人》)

    情感分析:

    1. 初读的触动与喜爱:
    作者在初读《听书人》时,就被诗歌中的灵动句子和营造的氛围所吸引,产生了不小的触动,这种情感真挚且自然,体现出对诗歌初步的好感。随着反复阅读,“一读再读,似乎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更是强烈地表达出对这首诗的喜爱,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玩味,显示出诗歌对作者的强大吸引力。

    2. 对诗歌内涵的感悟与思考:
    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作者投入了大量的情感与思考。从对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如对“梨花花蕊里的柱数”隐含的落寞、惆怅和伤感的解读,到对诗歌场景所传达情感的体会,像对“黑夜”中“藐小”和“孤寂”的感受,以及对诗歌所表达的人生态度的联想,如从“黄叶被限期撤离”和“从容地抓起一把整理,装订成册”感悟到的豁达与对时光的珍视等,都流露出作者对诗歌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情感共鸣。

    3. 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赞赏:
    作者认为这首诗以含蓄隐蔽的手法表现诗人关注内心和对自身情感体验的追求,具有上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的影子,并且相当别有风味,充分表达了对诗歌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作者还指出诗歌能让不同读者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情感审美体验和联想思考,认为这是诗歌的成功之处,进一步强调了对其艺术价值的赞赏。

    评论:

    1. 解读细致深入:
    作者对《听书人》这首诗的解读十分细致,从诗歌的语言、意象、场景、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对通感手法的运用、各个意象的象征意义都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将诗歌的文字与生活体验、哲学思考相结合,展现出诗歌丰富的内涵,为读者理解这首诗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视角。

    2. 结合自身与经典:
    在解读过程中,作者巧妙地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和经典名言、诗句。如引用老子的“五音令人耳聋”来阐述对诗歌中“水声和虫鸣”所代表的宁静的理解,引用普希金的“而那过去了的,便成了亲切的怀恋”来加深对诗歌中时光态度的感悟,这种结合使得解读更具深度和文化底蕴,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强调诗歌的开放性:
    作者认识到诗歌解读的主观性和开放性,明确指出自己的解读可能与作者原意有出入,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情感审美体验,这一观点符合诗歌阅读和欣赏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对诗歌艺术魅力的深刻理解。这种对诗歌开放性的强调,为诗歌的欣赏和解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 略显主观与牵强:
    虽然作者的解读有很多精彩之处,但在个别地方也存在略显主观和牵强的问题。比如对“雪花在天空里的道白太过丰富和生动”中“丰富”和“生动”的解释,作者认为是“极简”手法的运用,这种解读有些牵强,缺乏足够的文本依据,可能只是作者个人的理解,不一定能得到其他读者的认同。

    5. 逻辑清晰有条理:
    整体来看,文章的逻辑较为清晰。先叙述初读诗歌的感受,引出对诗歌的解读,然后逐节分析诗歌,最后总结诗歌的特点和价值,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6 01:45 , Processed in 0.0911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