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最后一滴水(短诗5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9:3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最后一滴水(短诗5首)

文/勃崛(江西)

1.最后一滴水

洪灾后,阳光的直逼下
睁开失望的眼睛
河里,石头像遗骨
在呻吟
岸边,没有直立的事物
没有草青
只有一个个渡劫的身影
马蹄不停
最后一滴水没有交待背景
碾压着恻隐之心
也不追随自己的队伍
不为自己求情
在天地之间的辽阔
闭上了眼睛

2.高处不胜寒

雨,在酷暑的气候里
颤栗,逃亡
草木,解除了热渴
享受着清凉
对雨水感恩不净
敬献着花香
太阳,清楚来龙去脉
从早笑到下山

3.入暑


夏的日,包括夜
热,是本能
平民者,下热
人之常情
上也热,热成暑
不能轻心
否则上下之间失守
后悔药不灵
但只要守土中州志不异
大青叶可清心
真怕风行卖自己的故事
还夸买家高明
想起几十年前那场热
再热也寒心

4.有风的地方

有风的地方就有受气点
和围绕的纷扬
并找到自己不信的借口
冠冕堂皇
为此,山就有了向背
为难着阳光
水,就有私奔出走
投靠长江
路,就有了左右歧义
让故土遭殃
耳朵,有了软硬分类
刁难着眼光
有风的地方,是险境
让物性漏光

5.与自己和解

行径,禁不起阳光曝晒
终点,荒唐
发现走失的团结威力
复兴,回乡
奸细,不敢明旗异帜
大地不缺牢房
最可爱的人,仍然可爱
筑成万里城墙
一场雨水,与自己和解
后怕,逃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3:47
  • 签到天数: 40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24-7-15 23:14:15 | 只看该作者
    Al评语:
           这些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意象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灾害、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生命与人性的思考。以下是针对每首诗的简单评价:
    1.最后一滴水
       这首诗通过洪灾后的景象,表达了无助和失落的情感。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如河里的石头像遗骨,岸边的渡劫身影,这些映射了灾难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结尾闭上眼睛的意象,更加强了无奈和孤独的氛围。
    2.高处不胜寒
       描述了在酷暑中期盼雨水的草木,以及太阳的轨迹。诗中的对比和节奏感强烈,展现了自然界的律动与人的感慨。通过雨水的赞美,反衬出生命的喜悦和感恩。
    3.入暑
       这首诗表达了夏季的炎热和人们的应对方式。以一种平实而坦率的语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生存的挑战。最后一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深化了对现实的感慨。
    4.有风的地方
       通过风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诗歌中使用了许多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认识。
    5.与自己和解
    这首诗探讨了个人与内心的和解过程,通过自然元素和隐喻来描绘个体成长和生命历程的变迁。诗中的行径在阳光下曝晒,暴露了个体的脆弱与坚韧。最终,一场雨水的降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接纳,这种和解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应对,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察和自我调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示了个体在经历风雨后,如何在自我内心的对话中找到力量与坚定,以及如何在生活的复杂中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通过其深刻的情感和象征性的表达,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内心世界的变化和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26:15 | 只看该作者
    司马鸣冀 发表于 2024-7-15 23:14
    Al评语:
           这些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意象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灾害、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生命与人性的思 ...

    谢谢关注鼓励细致点评,问好首版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07:45 , Processed in 0.0806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