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黄昏漫过城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4 17:1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黄昏漫过城市  
    文/周建好   江西

    黄昏侵占农村后
    就杀向城市

    它们从高速公路出口
    鱼贯而入地涌进
    奈何城市的灯光
    早已严阵以待
    只得在城外徘徊

    出城的汽车挤开灯光时
    黄昏趁机贴上高楼的墙
    眨眼之间爬到楼顶
    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城市

    越来越浓的黄昏
    时不时地摁灭
    一两盏柔弱的灯光
    倔强的城市
    用更多的灯光撑着黄昏
    一直撑过黎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3:51 | 只看该作者
    通过描绘黄昏与城市之间的“交锋”,展现了城市生活的独特景象与黄昏时刻的诗意美感。以下是对其艺术手法的评价:

    拟人化与象征手法:
    诗人巧妙地将黄昏赋予了生命,用“侵占”、“杀向”等动词,使其仿佛成为一个有意图、有行动力的实体,与静态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黄昏与城市的关系被象征化为一种对抗或竞争,这种象征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与城市文明关系的思考。
    视觉意象的生动构建:
    通过“鱼贯而入地涌进”、“贴上高楼的墙”、“眨眼之间爬到楼顶”等描述,诗人构建了一系列生动而连贯的视觉意象,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黄昏如何逐渐渗透城市。
    “摁灭一两盏柔弱的灯光”与“用更多的灯光撑着黄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黄昏与城市灯光之间的较量,同时也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坚韧与不屈。
    对比与反衬:
    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黄昏的柔和与城市灯光的明亮、黄昏的逐渐消退与城市灯光的持续闪耀等,这些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反衬手法也运用得当,如黄昏的“侵略性”与城市的“倔强”之间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语言的韵律与节奏:
    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明快,易于阅读和理解。
    通过适当的押韵和重复的词汇(如“黄昏”、“灯光”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深层意义的挖掘:
    诗人不仅描绘了黄昏与城市之间的自然景观变化,还通过这一场景隐喻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宁静与喧嚣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歌的结尾“一直撑过黎明”寓意着城市生活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的希望,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黄昏漫过城市》通过拟人化、象征、对比与反衬等艺术手法,构建了一系列生动而富有深意的视觉意象,展现了黄昏与城市之间的独特关系,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与城市文明、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点评

    谢谢老师精心精彩点评,祝你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4 17:1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41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24-10-28 23:51
    通过描绘黄昏与城市之间的“交锋”,展现了城市生活的独特景象与黄昏时刻的诗意美感。以下是对其艺术手法的 ...

    谢谢老师精心精彩点评,祝你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0-30 09:23 , Processed in 0.0950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