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17|回复: 2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天滚滚之毛泽东三界封神演义《第一部万类霜天(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08: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第一部   万类霜天(下)
    目录
    第十三回     站世界之端   看风云变幻
    第十四回     臆想的科学   苏俄式共产
    第十五回     今日向何方   高路入云端
    第十六回     山高人迹灭   烟雨锁雄关
    第十七回     世上无难事   只怕苦思辨
    第十八回     春风吹黄沙   满目皆怆然
    第十九回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焉
    第二十回     攀险觅伴侣   悬空识翔健
    第二十一回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翻
    第二十二回   新民思想生   俄式共产窆
    第二十三回   朱毛大会师   蒋宋结良缘
    第二十四回   民国终一统   三星耀湘赣
       
                   
                   第十三回    站世界之端    看风云变幻
                                       四十九
    中国就要进入公元1921年,即华元的8313年。变化的中国将从这一年播下一颗种子,并经过7年的孕育开始发芽,逐步长出两片叶来。在这一前提下,禹王建议给众神补一补世界历史,也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民主、共和、法西斯、三大宗教、文艺复兴、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以及世界各国的概况,这样既可以让众神知道,世界本来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后来的世界对中国都产生了什么影响,也可以让大家清楚,中国的革命是在什么环境中发生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圣人、兵宗和法宗身上,由圣人主讲历史和文化,兵宗主讲战争,法宗主讲社会制度和法律。当然,也不是严格的分工,看赶茬口了。话题首先从古代文明开始。
    圣人道:世界的文明有5个大的中心,概括起来讲,就是7条河和一个海。黄河、长江孕育我华夏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孕育以伊拉克为中心的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印度的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文明。
    韩非道:请圣人分别简述之。
    圣人道:撇开我华夏文明不说,大约在6000年前,也就是我国三帝帝喾时期,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创造了较发达的文化。约在500年后,他们建立了数十个城邦,创造了以楔形文字为代表的早期文化。到了4000年前的禹王时期,阿摩利人进入两河流域。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发展了200年后,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
    韩非道:这个我知道,《汉莫拉比法典》就是这个时期制订的。
    圣人道:又过了一千年,地跨西亚、北非的亚述帝国推翻了古巴比伦国,随后,迦勒底人攻灭亚述帝国,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在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间,因国势较强,建造了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攻破和洗劫了犹太圣城耶路撒冷,大部分犹太居民被掠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韩非道:《圣经-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夏娃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源于此吧。犹太人的毁灭,不过是一个种族的问题,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好像是世界曾经毁灭过,又好像是亚当和夏娃拯救了世界。历史的真相是亚当和夏娃拯救了犹太人,当然,也可以说拯救了后来的欧洲人,但是,与我华夏无关,拯救中国人的祖先是炎黄,不是亚当和夏娃。年轻人可不要错认了祖宗,你对不起自己就算了,怎么能够对不起你的父母呢?
    圣人道:法宗所言甚是,人家的祖先再好也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我们中国已经进行了好多的努力,宣传“英雄不问出身”,如果,你们出身的确不好,可以自己变为英雄吗,不要老是埋怨自己的祖宗,这是会遭到天谴的。闲话少叙,还是说尼罗河文明吧。古埃及文明的地域范围,一般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大体起于6000年前的塔萨文化到被波斯帝国征服之前。古埃及文明遗留的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及附近的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和传说中的埃及艳后。
    韩非道:埃及金字塔也是闻名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埃及人说: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骄傲,但也是一个民族和文明耻辱的标志,它看着自己的祖孙被消灭,却无能为力;而现在的埃及人却又守着人家的祖宗去自豪,我不知道他们的自豪感来自于哪里?对了,埃及人的法老为什么只会在地上逞威风,却上不了天堂,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坟墓太豪华,就像始皇帝一样,终年在自己造的天地中自得其乐,忘记了在天上保佑自己的子孙,所以才让自己断子绝孙?我看,坟墓还是造的简朴一些的好。
    圣人道:坟墓就是要个土包即可,封的太紧,灵魂也飞升不出来。接着说印度,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以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南亚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西与两河流域文明接壤。大约在4500年前,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印度河早期的文明,尤其是进入了比较发达的哈拉巴时期,出现了上百个城市国家,其代表是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文化。约在4000年前,中亚及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部落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创造出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等远古印度文化。在随后的列国时期,摩揭陀国逐渐发展壮大,并在阿育王时期发展成为空前统一强盛的大帝国,创造了以佛教为代表的灿烂文化。另外,现在人类使用的09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印度人创造的。因为经过阿拉伯人向外传播,故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韩非道:佛教的释迦牟尼不是和圣人同一时代吗?
    圣人道:对,关于佛教,等一会儿请达摩祖师专门给大家讲。关于希腊文明,它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地理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沿岸一带,约在5000年到4000年前出现了爱琴海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约兵宗所处的3000年前,进入了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就是在这个时期留下的,与文王的《周易》属于同一个时代。区别是,我们的文字已经很成熟,他们还只能口头记录。约在我国周朝的共和时期到西周末年,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城邦国家。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南希腊的斯巴达和中希腊的雅典,它们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
    姜子牙插话道:因此,众神可以看出,除我中华外,其他的四大文明,以两河流域文明为中心,南是埃及文明,北是希腊文明,东是印度文明。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地缘相近,所以可以相互吸取各自的文明成果,但是也可以相互攻击。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那里总是有不断的文明冲突,包括现在也是不断的,而这就造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东、西方总是一心想消灭他人,总是想以自己为中心,而战场的中心就是现在的中东。为了团结自己的宗族同他人战斗,就在这里产生了宗教,就有了不同的思想。与此同时,帝王之间的战争,也就变成了宗教之间的战争,各大宗教之间的战争绵延不断,持续到今天。
    韩非道:我们继续说雅典。约2600年前,雅典的梭伦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在出任雅典首席执政官后,随即制订法律,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首先,废除了农民的债务,并颁布“解负令”;其次,按财产(收入)的多寡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第三,恢复了公民大会,并使它成为最高权利机关,决定城邦大事,选举行政官;第四,创设了管理国家的新机构“400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国家最高行政和司法机构。400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均可当选,每个公民都可以当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梭伦的政治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对雅典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梭伦在古希腊享有“民主之父”的美誉。从这一点意义上讲,梭伦比圣人要高明多了,梭伦推行的“仁治”是靠“400人会议”,而圣人推行“仁治”,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君主身上。中国没有民主政治的历史,圣人是应该负责任的。当然,话分两头说,中国当时有70多个诸侯国,而雅典只有四个部落,还没有我们的一个诸侯国大,他们也就是五帝时期的几个部落。他们的制度早在我国的尧舜时就推行过。梭伦和圣人时代相同,但社会的发展历程却是不一样的。
    姜子牙道:中国当时的情况,是春秋列国分立,社会的发展赋予各国的目标已经不是民主了,而是如何重新统一成一个国家。商鞅此时在中国应运而生,承担的就是这个使命。国家的分崩离析让人祖爷看到,只有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才能保证华夏民族绵延不断的血脉。为什么埃及没有了原来的埃及人?两河流域和希腊的人种都不是原来的人种?印度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他们现在的民族也不是6000年前的民族?只有我们中华民族血脉延传8千余年而不断?就是保持一个家不断子绝孙理论,永远比子女的所谓自由和民主更重要。当然,在保证子孙绵延不断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尽量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韩非道:为什么民主的雅典不能长久?而中国长存呢?
    姜子牙道:民主只能显示出公平和公正,却显示不出智慧,显示不出居安思危。超人的智慧永远只存在于个别人的脑子里,民主是选不出来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只能体现出平庸,体现不出智慧和高度。圣人之论体现的就是智慧和高度。
    圣人道:兵宗在我脸上贴金了。我的确没有想出制约君主的有效办法来,才要求他们自己修身养性的。假如象梭伦那样建立个议会,可能就好多了。
    姜子牙道:所以,在中国就是如何把中央集权和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而不是用民主代替中央集权。大家知道了希腊传下的民主,是以自己灭亡为代价的就行了。希腊除了留下为人称道的民主,可还有谁知道也传下来了军国主义?
    韩非道:似有耳闻,请兵宗相告之。
    姜子牙道:与雅典同样强大的斯巴达,就是以罕见的尚武精神和训练有素的军队称雄古希腊的。据说,斯巴达实行严格的人种淘汰制度。初生的男婴必须接受长老的检查,还要用烈酒洗澡,不合格的就被扔到山谷,只有被认为强壮的婴儿,才能让父母抚养。儿童到了7岁就得进入国家组织的少年团,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对男孩实行残酷的鞭打制度,在神殿前接受定期的鞭笞,每次都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不允许哭喊、呻吟、求饶。到18-20岁,开始进入军营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从20岁起成为正式的军人,开始军事生活,一直到60岁。对女孩子,他们认为只有刚强的母亲,才能生出刚强的战士。因此,未婚女子要接受如赛跑、格斗、投掷铁饼、标枪的训练。作为母亲,她们不会唠唠叨叨地去祝福,只会毅然地把作战的盾牌递到儿子手中,叮嘱说:“你要么把它带回来,要么它把你带回来。”这套制度使整个斯巴达国家变成了一座大军营,成为希腊实力最强、纪律最严的军队,保证了斯巴达一度成为希腊实力最强大的城邦国家。
    韩非道:真是可恶,怎么能如此残酷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圣人道:他们保留着动物的野性,还没有完全进化到有情义的人类。从这一点来讲,我还是比较赞同雅典的文化。
    姜子牙道:这是欧洲两种极端的生存表现模式,对欧洲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是后话。我们还是谈谈波斯帝国吧。大约在我统领800镇诸侯灭商的时候,在现在的伊朗崛起一个波斯帝国。它大约用了400年时间,统一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北部、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在内的欧洲北部,将除中华以外的四大文明中心联合成了一个国家,史称波斯大帝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免于被波斯帝国蹂躏的迦毗罗卫国出现了佛教。迦毗罗卫国在现在的尼泊尔境内,这一点是否请达摩祖师给众神友介绍一下?
    达摩祖师闻言站起,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还是请圣人代劳吧。圣人可是与我祖佛陀同代,应比老衲知道的更多。
    圣人道:祖师既然如是说,我就不客气了。佛陀是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在生下5天时,有名望的学者给他取名悉达多,意思为“吉祥”和“成就一切”,因姓乔达摩,所以叫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不久,一位仙人来到王宫,给他看相。仙人非常惊喜地说:“太子的相貌太好了!将来如果继承王位,一定是位‘转轮王’。但是据我观察,太子必定要出家学道,并得到最高成就,成为人天至尊的导师,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净饭王听了仙人的话,又喜又忧,他希望儿子继承王位,可不希望儿子去学道。故在他16岁时,就给他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妻子,为他安排了豪华、安逸和享乐的生活,让他在宫廷与世隔绝,以让他放弃出家的念头。
    姜子牙接口道:可是,悉达多却渴望了解社会,一天,他出城游玩,虽然看到了河水波光粼粼、田里稻浪滚滚、山中花香扑鼻、蝴蝶在空中飞舞,自然清新的空气令他神往、陶醉;但他不久就发现了拄着拐杖乞讨的老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病人、一群乌鸦正在啄食一具尸体。第二天,他又出去看人间的真相,遇到了一位衣冠不整、手里捧着一个瓦钵、却是轻松自在的样子。他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说:“这是出家修道的。”悉达多急忙下车向修行者行礼,并问他为什么这样快乐?修道者说:“世事无常,只有出家人可以解脱。”回宫后,悉达多考虑到人生皆苦,怎么能摆脱这些痛苦呢?他从道人那里受到了启示,决定出家修道。
    韩非道:人们常说哪个仙人和道人,其实是一个人,就是西出函谷关以后杳如黄鹤的道德天尊。不知传言可真?
    圣人道:这我可不知,汝可直接问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闻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韩非笑道:天尊又弄玄虚了,我还是问达摩祖师吧。
    达摩祖师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法宗,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世上一切皆空,何必求真呢?
    韩非道:看你们就是道佛一家,净说些不得要领之言。
    圣人道:俗家人何必管那道家的事?是法宗自寻烦恼了。却说悉达多29岁那年,他离家而去。他先是跟两位“仙人”学禅定,感到不满足,便转而修苦行,一修就是6年。后来他干脆绝食,身体瘦成一副骨头架子,但还是一无所获。他又觉得苦行也不是办法,便在尼连禅河水中沐浴,用河水洗净身上的积垢,又接受了牧女献给他的乳糜,使身体和精神得到了恢复。成语“醍醐灌顶”就是从此而来。
    姜子牙又接口道:然后,悉达多来到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从中寻找到解脱苦难的办法,经过整整49天的苦思冥想,终于大彻大悟,觉悟成佛。刚才圣人讲的“醍醐灌顶”要加上这一段,意思才明白。
    圣人道:悉达多大悟后,随之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因为他是释迦族人,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就称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他的弟子则称他为佛陀,意思即为“觉悟者。”所以,“佛”的最直接意思就是觉悟。释迦牟尼在恒河流域宣讲佛法45年,他不分贵贱贫富,广收信徒。据说他的弟子有1000多人,著名的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在传道途中圆寂,终年80岁。他的弟子将他火化,得到舍利子,将其分送各地。至于说什么有一石八斗、五光十色,则有些妄言了。祖师,可对否?


    [url] | | ⒀ |  ⒀注| : ⒀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文币 +20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清风 + 10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
    筱欣奕奕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8:40:28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三
    蒋介石在跟孙中山8月14日回到上海后,只在孙中山的寓所帮助办事7天,然后就到普陀山海岛静养身体去了。蒋介石在普陀山上住了6天,到南天门去探过胜景,去般陀庵观鱼之后,所有的时间就是“泥塑”般地坐着读书。读书也不得安静,廖仲恺、汪精卫又来信催他回上海帮助孙中山策划军事方面的事情。蒋介石在8月29号给他们回了信。从他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经过在普陀山坐禅,其境界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不仅对南方军阀的状况了如指掌,而且也对国民党在今后的发展作了设想。兹将这篇约2000字的长文,节录如下,以窥全貌。
    ------闽边、湘边与广西各处军队,弟意急需派相当专员,分往慰劳,并授以后进行方略俾有所依据也,对于军事之意见,约分三项:甲,先谋桂湘闽赣四省中之一省或二省为根据地,然后进攻广东。乙,待各军联络确实后,约三个月内分向各路前进,准备合击广东,先定广东为根据,然后统一西南。丙,各军如不能一致,平闽之计亦难实行时,则许军只有联络某军,强袭汀、永为根据地,第一步为先取潮梅之计,第二步为平粤之计,唯对湘桂各友军,皆指定其任务。------对于作战准备事件,陈述大略如下:一、湘、滇各军,皆退入湘边,即可令其联络广西之滇军,共计湘桂两方友军联合,约有1万余人,以后攻粤,当以在湘桂各军为主力,而以闽边各军为助攻。二、指挥全权,委诸协和,并责成其积极筹备。三、以三个月为期,即以本年11月间,为战斗开始之期。四,饷项以2万人计算,发动时,至少须发饷一月,当筹备30万以上之款,方可如期应付。五,子弹缺乏,无法接济,亦须与各军言明。六,滇军以朱培德部为主体,请孙先生手书慰问。------盖陈逆诸将,视广西为畏途,我军平桂,彼必不能派大队来援,一也;陆林在桂地盘未稳,如刘、关、张合力,较易平定,二也;我军平桂,滇唐无力能为其后援,亦无牵涉,较之平湘平赣,容易多矣,三也。有此三者,则吾军如果不能先平粤,当先平桂以为平粤之基。亦非下策也。且湘边之湘、滇军移至桂境,亦较便利,平桂则粤不足平亦。如果先平桂后平粤;则延长时日,在所不计,未知孙先生与兄等之意以为如何。致函于前敌将领时,可作三案:一先合力攻粤;二先合我在湘、桂各军之力,为桂人平定广西,然后东下平粤;三在湘部队,以全力助谭平湘,在闽部队。以全力助闽人平闽,或助王驱李,然后合而攻粤。------总之,现时武力,不得不注意浙卢,当养成其东南势力,使其怀德感惠,其他为吾党所用。至于政治主张------,对人问题,尚请孙先生注意及之。党约不改,党务终难整顿,乘此时机,改正誓书,收容一般有为青年,则党势必能增大。国闻通讯社每月500元之数,似难中止,商报如能维持,则言论多一机关,即多势力,以现在武力既穷,如舆论再不注重,更是难为力矣。
    此书上过,蒋介石又回到宁波呆了半个月,心想,孙中山等已阅读毕,当给自己以重视,遂应廖仲恺、汪精卫之邀到了上海。哪知他一联络二人,得知他们都在孙中山的寓所开会,便恼怒异常,心想:他们还是不以我蒋介石之策为要,竟读不出我在政治、军事上的雄才大略,仍把我视作一个军事参谋;每逢大事便把自己撇在一边,独自商议出一些以偏概全的计谋来;等到实施时,如破桶盛水四面喷漏,这时才想到我,将我当作一面膏药四处乱帖。此为何故?是他们忌我之才?还是无识人之能?我看二者皆有之,孙中山是无识人之能,不知道培养年轻有为俊才,使他的身边充斥一些无能而又卖老之辈;廖仲恺、汪精卫等则是忌我军政之全才,担心一旦重用我,会后来置上,无他们立足之地。此事不可再作小视,当思一进、退、动、静之万全之策,寻找缝隙逆势而上。不过此时心中之气不出来,实在难平,于是找到了张静江。一见面,蒋介石就愤愤不平地时:“二哥,他们如此对我,实在过分!”
    张静江刚刚回沪,闻听蒋介石之言,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忙问道:“介石,你毅然赴难,孙先生对你已视为心腹股肱,何出此言?”
    蒋介石说:“弟从广东回来,孙先生分派精卫、汉民到各处联络,弟无事可做,便回甬闲居,其间精卫给我写信,要我尽快回沪。我给精卫、仲恺写了一封长信,谈了联络各方,反攻广东的军事计划,此外,也谈了我对政治、党务乃至一些人事的看法。我认为党约,党务终难整改。不如乘此时机改正誓书,收容一般有为青年,则党势必能增大。我还建议,经费困难,也应维持国闻通讯社和商报这两个宣传机关,现武力已穷,若舆论再不注重,我党今后如何为力?”
    张静江问:“是不是你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蒋介石怒气未退:“岂止如此!他们一次次催促我到上海来,似乎很重视我蒋某人,可是我来了,他们根本不理会我,闭门开会,研究改组本党之事。我算什么?在他们心目中,好像我无资格涉足党务、政治,至多算一个军事幕僚而已!现在我是谁都不想见了,明天就回宁波去。”
    张静江给蒋介石端了一杯茶,劝他稍安勿躁,以静制动,最后给他出主意说:“你在永丰舰与孙先生共患难的经历,不妨写出来,也好使自己能静下心来。你写好后,请孙先生写序,我助你此版。这样可以在国内、党内为你造势,树立你英雄的形象。”
    蒋介石对此深表赞同,接着,两个人又谈生意上的事。张静江叹道:“介石,交易所的债务纠纷,很是烦人。现在卖方只赔了一些代用品,下一步还要继续谈判,如谈判不成,还要诉诸法庭。眼下不少的人在逼债,我在上海呆两天,还得躲出去。你在上海可一定要谨慎。”
    告别了张静江,蒋介石又与珍妮-陈约会,在约会中他向珍妮-陈倾诉了自己心中的不平。认为上海一天都不能住,人们骂北京是铸造恶人之烘炉,则上海更是一个大烘炉,铸造恶人的范围比北京更广泛。上海对于蒋介石,应该说是他的“发祥地”,为何今天有“斯地不可一日居”的恶感?原因既是他和张静江所经营的交易所暂时遇到了困难,那些追讨债务之人令人可恶;也是因为孙中山正在召开有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研究国民党改组计划的首次会议,却没有让他这个股肱心腹参加,岂不令人懊恼?
    蒋介石于9月9日到的上海,只停留了一夜,就又直接回到了宁波天堂山,“纳凉”于玉佛殿前,踱步于寺庙外幽静的小径上,思索着今后的人生之路。9月12日,孙中山开完会,分派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分别去日本、奉天、天津等处活动,寓所就剩下了他一个人。闲静下来的孙中山感到了孤独,这时方想起蒋介石来,便给蒋介石发了一道手谕:“请兄来居旬日,得以详筹种种为荷。”
    9月14日,廖仲恺也给蒋介石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兄到沪之翌日,弟偕许志澄至大访之,而兄与启民皆不在------。弟则以为兄在此间,待商待决之事正多,若避去乡居,则事无从谋人人如此,则先生左右无一人矣。------故恳兄无论如何,仍再命驾来沪。家事恺当嘱启民为兄料理妥当,------望兄垂听。”
    看到这两封来信,皆以孙中山身边无人照料为由请蒋介石到沪,让蒋介石对孙中山、廖仲恺越发失望。只是廖仲恺在信中提到启民,让蒋介石心中一动。启民曾经向他提过毛泽东。说毛泽东是人中龙凤,非诸葛、庞士元可比,足可以与他蒋介石并肩,如果孙中山能得此人与介石,就不会再是三分天下,而是一统中华,不愁中国不成为世界强国。这个毛泽东何许人也?一定要见识、见识。然而又一想,这也无非是捕风捉影之事,不再思它,还是想想自己的眼前吧。
    眼前还是听从静江之言,静下心来书写《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至于其他之事,一概不应。蒋介石埋头20天,终将书稿完成,于10月4日,由宁波来到上海,再由上海乘火车来到无锡的太湖。他住在太湖的“万顷堂”。一来是游览太湖,二来是为此书写“跋”,三来再对书稿进行一次修订,好付诸印刷。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广泛传播自己这段最光荣的历史,以在青年中塑造自己果敢、智谋、胆大、心细、智慧的光辉形象。既然孙中山不以青年人为重,那我就将青年人纳入自己的麾下。有了青年人的支持和追随,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许崇智这些借孙中山而生的青藤,怎能和我蒋介石这课大树争荫?这的确是一招妙棋,静江兄真是高人。古人云:功大莫过救驾。有此功劳,天下无人可与我争锋之人了。
    想到这里。蒋介石的心绪好了许多,便于10月7日回到上海来见孙中山。见到孙中山,蒋介石叙说自己一直在埋头著书,故未能来陪伴学生,现在书写好了,请先生为《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作序。孙中山翻了翻蒋介石的手稿,慨然应允,于10月10日为该书写了序。序文对蒋介石上永丰舰的行为予以称赞,并批评自己“乏知人之鉴”,没有能够预先制止叛乱。此序更加重了蒋介石的先见之明,让蒋介石欣喜不已。
    孙中山为书作完序后,对蒋介石说:“你给仲恺、精卫的信,我已细研之,并派人按计落实,现在情况大好。我们和奉张、皖段已联络就绪;西南军阀的政治领袖岑春煊也和我捐弃前嫌,答应策动桂、滇将领共同讨伐陈炯明。更令人高兴的是,苏俄已答应援助,一旦消灭陈炯明,取得广东根据地即可出师北伐,届时,奉皖响应,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已无难事。”
    蒋介石双喜临门,如沐春风,遂向孙中山进言,远交近攻,并于8日给许崇智写了一封信,规筹定闽、粤的计划。信中说:“闽局不定,则本军回粤为难,李在闽境,闽必不定,------弟意如克泉州,则以兴、永、泉为根据地,对赣主和,使其退兵,对海军仍主联络,王、臧二方,以其何人能与我诚意联合为断。如臧果能与我联合------,唯乃须其担任一路,以为牵扯。如臧无诚意,则不如联王,要求其分兵若干,助我回粤。------我与陈逆两军比较,其兵力过我,后方接济与前方军实,皆优于我,唯其军心不固,纸币低折、内部离散,是其精神则不如我军之优。------弟即日回闽,在沪观察情势,或较到闽后为正确,故特预告,以资参考。”
    许崇智依蒋介石之策与北洋军王永泉取得联络,进军福建,10月12日,攻克福州。孙中山大喜过望,乃将之改编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介石为总参谋长,准备讨伐陈炯明。蒋介石志不在一个东路讨贼军有名无实的总参谋长,可孙中山不解其意,命他赴闽,并带其慰劳讨贼军各将领。不得已,蒋介石终于10月22日来到福州见许崇智。两人相见,寒暄过后,蒋介石对许崇智说:“总座,弟此来不受任何职务,只以朋友身份,从旁协助。”
    许崇智说:“那不好吧,孙先生任命你为参谋长,还是就职为好。”
    蒋介石坚持不受,许崇智无奈,只得听之任之。蒋介石代大总统慰劳各军将领,出了一把风头,终于体会出人上人是什么感觉,从此后,他就更不安于只作个参谋长了。蒋介石在余兴中,与许崇智拟定了作战计划,同许崇智一起观察地形、慰劳伤员,干得颇有声色。谁知,过了几天,汪精卫也来到了福州,把蒋介石的余兴一扫而光。
    汪精卫见到蒋介石说:“介石,你何以不就职呢?眼下,本党和孙先生所恃,惟汝为一部,先生对汝为和你寄予厚望,特意派弟前来慰劳,说重任就托付你和汝为两个人了。”
    蒋介石心中对汪精卫的到来本来已经不满,心想,孙中山既然已经委托我来代劳,为什么还要派个汪精卫来?难道汪精卫也是想来捞个军功吗?等听到汪精卫的话,更是满腔的热情如遭冰霜,汪精卫要把自己打回参谋长的原形,如此,汪精卫就成了钦差大臣,我蒋介石就又沦为一个二流角色了。满腹的委怨无法诉说,只能感慨到:“季新兄有所不知,中国人不明大义,只争私利,民国之一无进步,自有其大因。民党尚且如此,其他更作何论呢?”
    蒋介石是在说汪精卫不知大义,不该受命前来,不知汪精卫是否听得明白。我想以汪精卫之精明,怎么会听不出蒋介石的话外音?汪精卫此来已经想好了对付蒋介石之策,于是说道:“无论如何,介石都要就职才好。我已经代你拟定好电文呈报孙先生。”
    汪精卫是马不喝水强按头,蒋介石无奈,只好勉强就职。本来已经心理受伤的蒋介石,过了几天,又被汪精卫在上面撒了一把盐。这天,汪精卫向蒋介石辞行,对蒋介石说:“改组本党,联络各方事务繁杂,孙先生要我尽快回沪。”
    蒋介石闻言,心中更加不快,顺口说道:“弟似也不该留在这里。”
    汪精卫撒了盐,又在上面按了按:“介石,你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住,万不可轻言去留。本党大目的能否进行,全赖闽粤军事有无进展,倘若本党无一根据地,俄国援助也无从谈起;倘若福建、广东能够成为本党凭藉,俄国援助就源源而来,局面就会有大改观。倘若没有凭藉,中国也成立了共产党,其宗旨与俄国相同,俄国何必舍共产党而援助本党呢?孙先生念兹在兹,请介石谨记。”
    蒋介石无话可说,他何尝不知道孙中山现在的一切都是以获得俄国援助为第一要务?汪精卫把话说的明白,如果你蒋介石不能在这里做出成绩,让俄国援助落实不下来,那罪过可就是你的了。汪精卫给蒋介石的头上又带了一个紧箍咒,就让蒋介石不能不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蒋介石“凝思审虑,状如痴呆”;检阅部队,讲话到“嗓音变哑”;履职两周,“夙夜兢兢,不敢稍懈”。然而,部队中的派系斗争,又令蒋介石苦恼烦乱,遂产生“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想法。
    蒋介石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对所见所悟皆书写之,在他11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以闽粤交通阻梗,后方接济极感困难,慨然曰:“军事以计划、运输、指挥三要素结合而成,汉高祖之倚重萧何、张良,而以韩信为次也,宜也。”蒋介石总结出军事上的“三要素”,可谓至理名言,由此,可以看出蒋介石已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了。他由萧何、张良、韩信之序,也得出了粮草、智谋、指挥三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基础。可惜,蒋介石并未超越古代政治家的智慧,所以,当遇到把智谋、指挥、粮草三者关系调整过来的毛泽东时,他就束手无策了。
    蒋介石是下决心要在福州待下去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次讨逆杀贼,复仇雪耻之责,吾当以一身任之。招疑任怨,以求达平日目的而已。”然而,没有想到,才事隔三日,蒋介石就忍耐不住了,他给在上海与孙中山研究国民党改组工作的胡汉民、汪精卫去信说:“在这个部队中也存在有派系斗争的苦恼。”“十日内如毫无进步,则无可如何。”其实,蒋介石是不想被孙中山他们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他终于找到了借口回上海。孙中山见到蒋介石的信后非常着急,急回电请他无论如何不要离开,并告诉他已经派廖仲恺去福州帮助他解决困难。蒋介石心想,廖仲恺能办什么事?不过是添乱而已。他没有改变自己说的10天后的计划,在等了12天之后,于11月24日在马尾登上了回沪的轮船。
    而就在同一天,廖仲恺来到了福州,当听说蒋介石已经登上船时,廖仲恺紧赶慢赶,赶在船开动之前,把孙中山写给蒋介石的一封长信交给他。孙中山在信中说:自己不能亲自到福建,所以才把讨伐陈炯明的重任托付给你,“故望兄为我而留,万勿以无进步而去。”孙中山还提到了在永丰舰上那么困难都坚持了,如今无论如何困难,都应该留在军中。另外,孙中山在信中告诉蒋介石,他正在上海与苏俄代表进行联系,并且“现已大得其要领,”这样就可以实现蒋介石想到苏俄去考察的愿望。但是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所以希望蒋介石一定要留在军中奋斗,夺回广州,“庶不负先烈之牺牲,国人之期望也。”
    蒋介石看了孙中山的信,并不为动,心想:如果说我来福建是代表的你孙中山,体现何在?你可授我全权?为何先是派汪精卫来,这又派廖仲恺来?如果我有全权又何须汪精卫、廖仲恺来?为什么我能在永丰舰上坚持,而不能在这里坚持,你孙中山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看孙中山的意思就是要把我支开,怕我在上海扰乱他们。我是非回去不可的,我还担心你孙先生被俄国人给骗了呢,到时候,人家把你卖了,你还帮助人家查钱呢。同时,也不能让汪精卫、胡汉民专美于孙中山之前。但是廖仲恺既然来了,就不能不给他一点面子。于是,他跟廖仲恺下了船,回到了军中。
    二人分宾主坐下,蒋介石问道:“仲恺兄,精卫前日有信来,说北京政局转变甚剧,孙先生信中也说,外间日日进步,皆等你来后详说,情形究竟如何?”
    廖仲恺说:“操纵北京政府的直系,现在内部意见纷纭。吴佩孚主张法统重光后,维护黎元洪和旧国会,等制订宪法后,再选总统;曹锟则亟不可待要当总统,直系内部两派明争暗斗,搞得黎元洪、国会、内阁手足无措,动辄得咎,进退维谷。奉张、皖段,皆赞成联手倒直。只是张作霖希望直系内部分化,热衷于挑拨曹、吴矛盾。”
    蒋介石又问:“孙先生所说进步,到底何所指?”
    廖仲恺说:“最大的进步,就是联络苏俄有了头绪,苏俄答应援助本党革命。此外,西南各省中的滇军、桂军和粤军中的许多将领,都表示拥护孙先生,愿出兵讨伐陈炯明。”
    蒋介石继续问道:“苏俄为什么要援助本党呢?”
    廖仲恺说:“苏俄乃劳农主义,本党扶助农工之宗旨,与之接近。况苏俄主张世界革命,以世界革命中心自居,支持本党革命,自是其宗旨。”
    蒋介石摇了摇头说:“恐非如此简单吧?弟听到传闻说,苏俄有吞并外蒙之心,并结怨于张作霖,也想到了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们先是联络吴佩孚,但吴佩孚以其条件太苛刻而拒之,苏俄才转而联络孙先生。弟认为,还是要到苏俄考察以后,了解其真实意图再说。仲凯兄是知道的,弟早有赴俄考察之愿,想请孙先生允准。”
    蒋介石的头脑是清醒的,他怀疑苏俄别有用心。廖仲恺说:“介石,孙先生得知你有退意,既惊愕又焦急。孙先生发电劝阻,又派我专程到来。还有那封长信,想必介石看出来了,孙先生对你寄予厚望,无论如何是不愿你离开福州的。”
    蒋介石心里说,什么寄予厚望?孙中山重视自己的才能,虽然凡有重大军事决策和行动,都要他参与策划、执行;但是,孙中山不过是把自己当作一个高级参谋而已。为什么?难道他真的是有眼无珠?不是,是他认亲不认贤,把党政军大权都交给了广东的本土人。广东的这几个本土人,如胡汉民、许崇智、汪精卫等人,包括你廖仲恺在内,有什么真才实学?孙中山还不自省,现在还有几个外省人跟在你身边?不就剩下了我蒋介石一个人?蒋介石有苦说不出,只有发牢骚:“可是,我留在这里有什么用呢?我不过是个幕僚而已,人家愿意听我的就听,不愿听我的就不听。弟刚愎浮躁,善谋不足而败事有余,再不知耻藏拙,必重累孙先生。”
    廖仲恺并不了解蒋介石的真是想法,听他如是说,忙道:“介石,到底有何难处,说出来,我不能解决的,报告孙先生替你解决。孙先生信中也说了这层意思。”
    蒋介石说:“怕是不好解决吧。现在黄大伟因为改编的事,和许总司令发生了冲突,二人之间已经难以共事。如不请黄大伟脱离军队,诸事无以推进。我已决定劝黄大伟暂避上海,并陪同他一起回上海。”
    蒋介石心意已决,只隔了一天,便偕第一军军长黄大伟一同乘船回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6:50:23 | 只看该作者
    后羿就是蒋介石,蒋介石在干什么呢?蒋介石在奉化过完了1921年的新年,劝驾的函电像旋风一样向他刮来。但是,蒋介石的感觉并不好,党的领袖、故旧朋友如此函电交驰,劝他赶赴沙场,是真的高看自己吗?并不是。他想到了廖仲恺信中的不逊之词,戴季陶造访时的声色俱历,尤其是党中的大佬对他的讥讽言犹在耳。这些人怎么可能觉得他蒋介石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呢?无非是将自己视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马前卒而已。所以,蒋介石不想就这样轻易答应赴粤,可是对此又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他在1月4日分别给胡汉民、廖仲恺回信:
    “------弟对党对友,不敢存一分偷安之心,亦不敢作出丝毫矜张之气,而于爱我诸公,更不愿有些敷衍客气之意,以自暴弃。------兄等爱我,谅能曲宥愚拙,不即以此见外乎。弟对粤事,终抱怀疑不安之态,孙先生督师,更不放心。------今日竞存(陈炯明的字)对先生,如当二人看待,则将来毫无结果,可以断言也。”
    第二天,蒋介石又给戴季陶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对二人争吵之事:“事后思之,自愧更是又自笑。为人不自爱惜,暴弃傲慢,一至于此,有何面目以对良师益友耶。兹引曾涤生(曾国藩)诫其弟------家书一节,以为我二人取照宝鉴,则往后之交谊,益加深挚,未始非因此而玉成也。”
    1月10日,蒋介石接到张静江1月7日所写信函,告诉蒋介石两件事:一是孙先生来电,促他赴粤;二是为他代认恒泰股份,同时还劝他和戴季陶主动和解。其他人的敦请,蒋介石可以拒绝,但是孙先生亲自电促,他再置之不理,就于心不安了。或许是怕伤了与孙中山之间的感情,1月10日,他埋头一天,起草了一份《军事意见书》,提出了对时局、对于军事准备、对于北方出兵准备等9个方面的意见,邮呈孙中山。同时,又给粤中老资格的党人古应芬5日的来函写了回信,告诉他自己拟于两个星期之内启程赴粤,并请他将此函转请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一阅。
    随后他又接到了孙中山、邵元冲、杨庶堪、胡汉民、陈炯明等人的通电,并接到了戴季陶的来信。戴季陶在信中对蒋介石提出了批评:“------兄之自我之强,有不可挡者,然而杯酒失意,辄任性使气,不稍自忍,以此出世,深虞招祸;即不能,亦不足碍事业之成功。------至于遇事忍耐而沉静,以中正和平自持一层,即兄居家亦宜如是,对于家人、雇仆、同乡、戚友,更不宜动辄任性使气,有不如意,则骂詈随之。------静江与弟皆认为忠厚和平为先生惟一优点,------甚愿与兄共勉学之耳。------”
    蒋介石看完了戴季陶的信,回信说:“------吾谓先生待友,其善处在简直痛快,使人畏威感德;静江待友,其善处在不出微言,使闻者自愧。而兄之待友,限格太严,锋芒太露,度量不甚宽在,此其所以逊于孙先生与静江也。------粤中自成风气,熟有孙先生之以诚待人者,而其内容复杂,尤非吾兄所尽悉。如此对我个人言之,召之即来,此等何事,而谓吾能忍受之耶!气度太偏狭,则或有之,然吾人妄自尊大固不可,轻自菲薄,亦何可为耶?趋炎附势,夤缘于权豪之门;贪位恋栈,乞怜于无情之友,是岂吾辈自重党员人格之道乎?”
    给戴季陶回信的第二天,蒋介石又给陈炯明复电,并上书陈述战略,他答应陈炯明,不日赴粤。1月27日,蒋介石离开奉化,前往上海。见到张静江道:“先生及诸位同志函电叠催,不去于心不安。”然后向张静江报告了各人函电概要,并袒露心迹:“然则,说是出兵讨桂,孙先生至今尚未发布动员令,讨桂到底能不能付诸行动,尙属未知中,弟此去,实在为时过早。”
    张静江说:“去,还是要去。介石此去,足慰众望。”
    蒋介石说:“二哥,弟思维再三,今后决心对于自己的地位,始终以个人名义赞助孙先生及竞存兄,如无军械自练军队,凡有职责,一概不受,以为藏拙养精之地。此时若盗虚名而无实际,一朝失败,则前途绝望矣!”
    蒋介石虽然对孙中山有满肚子的意见,却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思考孙中山的道路和方法问题,思考国民党的出路和新生问题。经过分析,他已经看到了孙中山的弱点在哪里,只是因为孙中山是领袖,他才不便于明言。其实他已经找到了国民党的新生和自主之路,那就是自练一支被党所管、忠诚于党的新军队。寄人篱下、借鸡下蛋的结果,往往不是被人驱赶出门,就是鸡飞蛋打。孩子还是自己养的亲,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吗。在上海盘桓了数日,蒋介石于2月6日抵达广州。
    一到广州,第二天蒋介石竭见了孙中山,客气完后,就开始向孙中山进建言:“先生,中正以为,粤军唯一的方针,乃在从速讨桂,向外发展,如此,则内部之团结可以巩固,广东根据地亦可以巩固。粤军今日处于苟安保守地位,如不积极进行以谋发展,则两三个月后,大势一变,则悔之晚矣!如果能迅速出发,虽掷十万金之饷弹亦不足惜!万不可不计其大而务其细,不谋其远而图其近。”
    孙中山并没有重视蒋介石的话,只是说:“介石能来,甚好。平桂计划种种,正待参定各事之筹备,也需周察始免缺憾。你要多为竞存筹策。”
    蒋介石因是刚见到孙中山,因此,也不便争辩。退出来后,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遍访陈炯明、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邓铿,研究讨桂战略。2月11日上午,从陈炯明那里出来,蒋介石在4天里第三次竭见孙中山。
    蒋介石对孙中山说:“先生,此来粤中,得悉竞存要建设广东模范省,正全力推进兴办实业,筑建公路,实行免费教育,革除陋俗,禁绝烟赌逐项政策,甚获人心。不过------”蒋介石甚是阴晦道:“竞存之举,固然惠及全粤父老,然则,有句话,中正敢布腹心,向先生言之。先生之于竞存,只可望其宗旨相同,不越范围,若望其见危受命,尊堂攘政,则非其人,请先生善诱之。”
    孙中山似乎并没有明白蒋介石的意思,只是敷衍道:“宗旨相同,即当信托之。”最后又特别强调说:“还是同心同德。”
    蒋介石知道孙中山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也就不便再言。从孙中山那里出来,天刚半午,蒋介石又去拜访胡汉民。胡汉民说:“竞存要邀请陈独秀来粤组党,还要他担任教育委员会的委员长,说是要为广东引入新思潮。”
    蒋介石道:“陈独秀我是知道的,他办的《新青年》我是经常看的。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他的思想激进,和戴季陶关系不错,还听说他们正在等俄国人,组建中国共产党。展堂兄,竞存说起的联省自治,到底是怎么回事?”
    胡汉民说:“联省自治是一帮学究,有鉴于国内局势,提出的和平解决办法。概而言之,民主当自下而上实行之,由县而省,实行自治,制定省宪,省长民选。自治各省联合,组成联邦共和国。”
    蒋介石道:“如此说来,联合自治就是在不破坏各军阀所辖区域范围的情况下,实行和平改良的办法。我看不仅孙先生不会赞同,就是北洋政府也是不可能赞同的。”
    胡汉民说:“联省自治,在学者或许是出于理想,但对于地方实力派来讲,则是为了搞军阀割据的借口。就是他们自己也是不会真的实行自治,在湖南,谭延闿去年就推动‘湘人治湘’,一个叫毛泽东的就主张‘湘人自治’,建立湖南共和国,他发动长沙市民3万人向谭延闿请愿,逼得谭延闿只得辞职。结果,赵恒惕一上台就强行停止了这场闹剧。你想想,这些军阀们的省长职务会让出来给民众选举吗?”
    蒋介石闻听胡汉民之言,似乎是有些自言自语:“毛泽东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似曾在梦中见过他。他怎么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动员起3万市民?如果孙先生能够得到此人相助,再加上我蒋中正胸中的韬略,岂不是天下大定?”
    胡汉民看蒋介石有些魂不守舍,忙问:“介石,你在想什么?为何不语?”
    胡蒋介石似是从梦中醒来:“哦,我是在想竞存是不会真心服从孙先生的,而我提醒孙先生,孙先生却对我的话不以为然。弟所以不得不屡屡辞职,实在是竞存对弟一味猜忌,弟难以在粤军立足。”
    胡汉民说:“介石,你知道竞存名字的来历吗?他曾经告诉我说,他少年时做过一个怪梦,梦中左手揽月、右手挽日,故名炯明。在他写的诗中有‘日月梦持负少年’之句。可见他念念不忘的是要做扭转乾坤的人物。我早就看透,这个人野心很大,把粤军看成是他成就霸业的资本。所以,我多次向孙先生建言,削弱他的权力。”
    蒋介石怀疑地说:“可是,孙先生一味地信任他,你建言有什么用呢?”
    胡汉民微笑道:“那可未必。你知道粤军共有两个军,竞存是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汝为为第二军军长。孙先生采纳我的建议,将粤军分为三个军,汝为的第二军改为国防第一军,另外组建第二军,委任黄大炜为军长,均不受陈炯明节制,而直属省长节制,委任孙先生的公子孙科为市政厅长。”
    蒋介石似有所悟:“难怪竞存对展堂兄多有不满。”
    胡汉民叹气道:“可惜呀,许汝为和孙先生的公子哲生(孙科的字),实在不争气,倘若他们有介石的见识和能力就好了。所以,我多次和孙先生说,一定要你留在粤军,以为牵制。这也是你每次辞职后,我都不厌其烦敦请你回来的原因之所在。”
    胡汉民如此地信任自己,让蒋介石很是感动。胡汉民接着说:“无论如何,眼下是要平定广西,一旦两广底定,挥师北伐,或许有些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走,我们一起去访你的盟兄许汝为,研究讨桂计划。”
    在许崇智的家里,三个人研究了讨桂计划。胡汉民吃过午饭告辞,就剩下了蒋介石和许崇智盟兄弟二人。许崇智问蒋介石:“介石,有一件事,孙先生有没有和你说起?”
    蒋介石不解地看着许崇智道:“何事”?
    许崇智道:“就是做总统之事》。”
    蒋介石一听,大吃一惊道:“孙先生要做总统?”
    许崇智说:“对。那天孙先生找我垂询,说因对抗北京政府和外交上的考虑,他想取消军政府,成立正式政府,他来做大总统。”
    蒋介石大惑不解地说:“为什么非要做总统呢?”
    许崇智说:“孙先生说。革命需要两件东西,一件是权,一件是力。他一定要做总统,做了总统就有权力了。”
    蒋介石问道:“盟兄是何意?”
    许崇智回答道:“让我说,服从党,个人无异议。”
    蒋介石说:“我是问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到底是怎么想的?”
    许崇智迟疑了一下说:“既然是孙先生的主张,吾人只有服从。不过我的私见,以事实上之利害关系言,平桂后先举大元帅,再选总统,较为妥当。”
    蒋介石问道:“陈总司令呢?他是何主张?”
    许崇智说:“竞存对孙先生一味以武力解决国内政治,始终不以为然,眼下竞存热衷于联省自治,正命人起草广东自治条例、民选县长施行办法,想通过联省自治找到解决国内局势的办法。倘若孙先生选总统,势必激化与北京政府的矛盾,继续武力对抗的道路,他怎么会赞成?”
    蒋介石有些失落。如此重大的问题,孙先生竟然对自己一字不提,显然是感到自己的意见无足轻重。许崇智看见蒋介石沉默不语,问道:“介石,你以为此事当办吗?”
    蒋介石想了一下道:“当年组建护法军政府,名义上还有西南6省。现在呢?西南各省都宣布自治,惟有广东一省勉强承认军政府。桂逆未平,西南也未能统一,南下的国会议员也不足法定人数,如何选举总统呢?即使勉强选总统,不也是广东一省的总统吗?外交上能够增加砝码吗?身为广东省长的竞存,会乐观其成吗?眼下关键是讨平桂系,巩固两广为根据地,北伐以谋江浙,推翻北京政府,那时再选国会、举总统,岂不名正言顺?”
    许崇智无奈地说:“孙先生意已决,恐难以改变。”
    蒋介石也忧心忡忡地说道:“倘若孙先生执意竞选总统,弟料党见随以歧异,内部因之不一,西南亦将为之涣散,必重蹈民国7年大元帅之覆辙。总之,若孙先生做总统,不益反损!”
    蒋介石告别了许崇智,一路上都在思考此事,不知不觉中便又来到了孙中山楼下,就决定再次竭见孙中山,想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先生,道路传闻,先生有选总统之意------”
    谁知,不待蒋介石把话说完,孙中山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介石,现在要紧的是军事,而本党的军事人才实在匮乏,你还是专心军事,不必过问政治。”
    蒋介石不便再说下去了,告别了孙中山。他的心情极其烦闷,只好按照孙中山的要求专心于军事。可是研究计划时,又是意见纷纷,尤其是陈炯明,总是说计划不周,问他哪里不周时,他又说不上来,让蒋介石甚感奇怪。待到散会后,蒋介石问胡汉民:“展堂兄,何以讨桂的计划,陈总司令总是不满意呢?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胡汉民道:“竞存永远都不会满意的。”
    蒋介石诧异道:“这是为什么呢?”
    胡汉民说:“因为他根本就不想讨桂。孙先生要他率军讨桂,他担心自己走后,广东会落入他人之手,自然不热心;如果将粤军交给孙先生指挥,可他既担心粤军会被孙先生带走,又要广东负担军费。所以,讨桂计划他永远不会满意。这是他不想讨桂又说不出口,只好以讨桂计划不周作为拖延的借口罢了。”
    明白了这一点,蒋介石大失所望:“讨价还价,权术奸诈,皆非我所能也。见几不作,必招怨尤,途伤岁月,而无益事实,我何为者耶?”
    蒋介石自问不得其解,一气之下,在广州仅仅停留了7天,就以侍母病为由,返回奉化。蒋介石的母亲的确病了,有医生告诉他说:太夫人可能活不过今年了。蒋介石忧心如焚,匆忙地回到了家里。可是自从他做了一个梦之后,就对发妻毛福梅厌恶之极。这个梦就是,毛泽东对着他的背影说,有德者据之。姓毛的是我的天生对头,蒋介石心里想着,就不愿和毛福梅再见面,便和纬国母子住在县城里,只是偶尔回溪口探望。
    这一天,蒋介石接到陈果夫从上海的来信,向他报告说:交易所执照即可发下,股价开始上涨。此前,由于张謇的阻挠,北京政府农商部迟迟没有为上海交易所颁发执照,营业实际上是非法的。此番获得转机,股价应声而涨,对心情烦闷的蒋介石来说,实在是一个大喜讯。于是,蒋介石回到了溪口和母亲商量到普陀山施舍千僧粥,以祈福祛病。
    从普陀山回来,蒋介石又得到消息,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等鉴于即获执照,决定扩大恒泰号经营范围,增加代客买卖金银业务。生意初见曙光,蒋介石感到欣喜,便由奉化赶赴上海,与张、戴、陈等,不是“商量生涯解急办法,”就是“商量营业事,”非常用心。为什么强调这些?一是说明,蒋介石在上海不是瞎胡混;二是说明蒋介石是进行过正儿八经的资本经营的。不体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对这个世界是没有发言权的。这个时候,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在进行着经商工作,记住,人的正确性不是天生的,是从实践中来的。但是,每个人由于对自己的实践产生了不同的感悟和结论,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和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道路。股价在上涨中,蒋介石的心情舒畅,有了闲情逸致,于是就找戴季陶闲聊。
    蒋介石说道:“季陶,报章上说,广东在紧锣密鼓地选总统。我在3月5日给孙先生发去一函,力劝缓选总统,看来,孙先生无意采纳。”
    戴季陶说:“北方选出新国会,又选文人徐世昌做总统。直皖战争后,段祺瑞隐退,直系二号人物吴佩孚又极力阻止曹锟取徐自代,列强以为中国政局向好,外交上有利于北方,所以孙先生想以成立政府来对抗徐世昌,同时争取外交。”
    蒋介石说:“可是,孙先生充其量是广东的总统,怎么和徐世昌对抗?至于外交,更说不上。孙先生当年为了拉日反袁,什么条件都答应。可是日本不还是支持了袁世凯吗?我看孙先生应该学学俄国的列宁,列强极力封杀俄国劳农政府,人家就是不为所动。”
    谈到了俄国的劳农政府,蒋介石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便问戴季陶:“你不是在和陈独秀筹划成立中国共产党吗?把你知道的情况给我说说。”
    戴季陶见蒋介石对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事颇感兴趣,便尽他所知讲了起来。

    点评

    辛苦常老师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历史小说,把整个近代史梳理了一遍,只是苦于时间忙不过来,留待慢慢阅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0 1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 10:00:3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常老师,很高兴看到您又开始更新,期待《第一部(下)》
    多日不见,甚是感怀。我会继续跟着您爬格子,敬颂冬祺!{:soso_e160:}{:soso_e181:}

    [url] | | g |  g注| : 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1-30 12:20
  • 签到天数: 20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 10:27: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22:59:55 | 只看该作者
    达摩祖师道:圣人所言正是。我中华也得有舍利子,在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保存着。
    姜子牙道:这可是秘密,切勿泄露才好。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佛陀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痛苦,即苦谛;痛苦造成的原因是集谛,集由“业”和“惑”产生;如果断绝业和惑,痛苦就会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此为灭谛;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修道,即道谛。道就是涅槃之道,是在灭中复生之道、觉悟之道。
    圣人接口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唯一不讲求反抗,不以救社会、只图自救的宗教。从产生的目的来说,是一种反社会的宗教。300年后,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定为国教,约2100年前兴起了大乘佛教。这是一种崇拜偶像、主张自度和兼度他人的佛教,认为只要信仰虔诚、坚持苦修,人人皆可成佛,这就是寺院和和尚兴起的原因。而基本保持释迦牟尼的遗训,主张着重进行伦理教诲,不崇拜偶像,认为普通人通过修行也可以“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这就是民众信仰的佛教,被大乘佛教讥讽为小乘佛教。达摩祖师就是大乘佛教中国的宗主。
        姜子牙道:正因为佛教一开始主张避世,逃避社会现实,所以阿育王朝灭亡了,佛教在印度也就消亡了。不过,佛讲的消亡就是“涅槃”。佛来中华,在中华获得了重生。再生的佛教已经和中华的儒、道相融合,变得积极起来,不再光讲避世,该入世时也是当仁不让。这就是佛教在我中华不断兴旺的根本。达摩祖师,吾言可对?
    达摩祖师双手合十道:兵宗所言不错,社会是人生存之根本,人是佛教兴盛之源,社会不稳,人如浮萍,佛教何以兴?故,兴教必须兴社会,与社会同命运方可。
    韩非道:这就是佛教在中国最大的革命,达摩祖师可以说是在中华再造佛教,被尊为祖师,也是当之无愧。
    达摩祖师口诵佛号:阿弥陀佛,老衲有何德能?不过是顺应中华发展的环境罢了。佛来中国,不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结合,怎么能在中华落地生根呢?但愿外来者以我为鉴。
    姜子牙道:祖师所言甚是。这波斯帝国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后,在境内经济和社会不稳、未获得统一的基础上,就开始征服雅典,结果一败涂地。
    圣人道:正是,大约在2500年前,大流士一世命波斯军队分水陆两路向希腊进军。结果海军在希腊半岛的阿托斯海角遭到飓风袭击,300艘战舰全部沉入海底,两万多名士兵也葬身鱼腹。第二年,大流士派使者到希腊各城邦,要各城邦献出“土”和“水”,但是,希腊的两个最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坚决反抗。他们分别将前来要“土”和“水”的波斯使者扔下悬崖、推进井下。大流士以此为借口,派最有战争经验的老将达提斯统率大军,第二次远征希腊,并在雅典城北120里的马拉松附近登陆。
    姜子牙道:当时,雅典以仅有的1万军队对阵波斯大军的10万人马。雅典统帅米太亚得诱敌深入,然后设伏打败波斯大军。马拉松大战,关系着雅典的生死存亡,为了把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送到雅典,米太亚得派以善跑出名的婓力庇第斯跑回雅典报信。婓力庇第斯一口气跑了90里,当他跑进雅典中央广场时,精疲力竭,只喊了一句“大家欢乐吧,我们胜利了!”就倒到地上死去。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便由此而来。
    圣人道:雅典马拉松之战虽取得了胜利,但在其后的十几年内,还是被波斯攻占并遭到了破坏。直到2460年前,希腊的各个城邦团结起来,在塞浦路斯打败波斯,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双方签订《长里阿斯和约》,希腊和雅典才逐步安定下来,为各城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韩非道:雅典在稳定下来后,进入了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连续15年当选为雅典首席将军,他在梭伦之后、克里斯汀尼实行改革进一步推动雅典民主的基础上,把雅典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发展到了最高峰,被称为希腊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剥夺和消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扩大和提高了公民大会的作用,使之成为雅典最高立法和监督机构;废除了当选官员的财产限制,使平民也有机会当选官员,他实行公职津贴制,除了将军外,政府为各类公职人员支付职务报酬;执政官一律由公民大会抽签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且不得连任。另外,他还积极推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一般公民发放戏剧津贴等。经过伯里克利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民主政治的发展,又带来了雅典经济的空前繁荣和科学文化与艺术的鼎盛。
    姜子牙道:尽管如此,可是内部的民主保证不了外部的和平环境,更抵抗不了瘟疫。雅典发生了瘟疫,连伯里克利也染病而死。斯巴达在经过与雅典20年的战争后,终于等来了机会,斯巴达统帅来山德趁机攻陷雅典城。雅典被迫投降,舰船除保留12艘外,全部贡出,拆除雅典通往比里尤斯港的“长墙”,解散提洛同盟,放弃海外领属。希腊霸权转入斯巴达的手中,斯巴达随后与马其顿之间爆发战争,最后被马其顿王国灭亡。雅典的故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就可以解释为遭到了天谴,至于为什么?众神可以自己探讨。
    韩非道:我抛砖引玉一下。天生的是独裁,比如一只狮子王带领一群狮子。民主是独裁的王赋予的,王授予民主有违天理,故受天谴。
    圣人道:这也是一家之言,我们在此不作争论,只是阐述历史事实。2400年前,在巴尔干半岛中北部地区,兴起了马其顿王国,最初由上马其顿和下马其顿两部分组成。随后,亚历山大一世完成了马其顿王国的统一,在阿契拉国王在位时,国势开始发展。过了50年,腓力二世进行了军事改革、财政改革,建成了统一的马其顿国家,国势日益强盛,并开始对外扩张,占领色雷斯等地。接着趁希腊城邦纷争战乱之机,大举南下,进攻希腊,在喀罗尼亚一役打败希腊联军,随后召开柯林斯大会,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的领导权。
    姜子牙道:在2348年前,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马其顿国王。他曾拜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自幼接受希腊文化教育,他酷爱希腊文化,梦想不仅要征服世界,而且要使世界希腊化。在继承王位后,他效仿希腊,实行政治、军事改革,创造了马其顿方阵。这种方阵的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备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从而使马其顿迅速成为军事强国。在2346年前,亚历山大率领3.5万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向波斯进军,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他以凌厉的攻势轻易地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在伊苏大败波斯军队,打开了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
    圣人道:又过两年,攻占叙利亚,进入埃及。埃及祭司宣布亚历山大是“阿蒙神之子”,他自己则自封为法老,并在尼马河口兴建亚历山大城,作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随后,在底格里斯河左岸的高格米拉平原与波斯军队主力决战,波斯惨败,亚历山大乘胜东取巴比伦。亚历山大征服了整个波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个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了。他以巴比伦为首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锡尔河。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经帕提亚、阿利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和粟特,并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
    姜子牙道:就在这时,亚历山大突然死去,靠武力征服建立的庞大帝国也随之瓦解。但亚历山大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也就是希腊化时代,这是一种希腊文化与近东埃及文化、波斯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后来的罗马人,正是在全面吸收希腊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罗马文明。
    圣人道:古罗马文明兴起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城。在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城池,伊尼亚王子率一批难民逃难到意大利半岛海岸,建立了亚尔巴龙迦国。相传在2800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政变,被推翻的努米托尔的女儿生了一对孪生子,被抛在荒郊野外。孩子命大,没有被狼吃掉,反而被母狼用奶水养活了他们。后来,牧羊人收养了兄弟俩,分别取名“罗慕路斯”和“罗姆尼”。兄弟俩长大后,重新夺回了王位,并在母狼喂养他们的台伯河边建了一座新城。为争做城主,兄弟二人又决斗,罗慕路斯杀死了弟弟罗姆尼,成为新城的最高统治者,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件事发生在4月21日,于是这一天就成为罗马开国的纪念日。

    点评

    了解学习罗马文明历史。问好常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7 08:51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筱欣奕奕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23:00:46 | 只看该作者
    姜子牙:在随后的200年里,共有7个王统治罗马。当时罗马的社会还是氏族社会,有300个氏族,30个胞族和3个部落,形成了罗马城市公社,公共权力机关包括军事首长或王、长老议事会(元老院)和库利亚大会,相当于我国在五帝时的执政形式。王政时代最后3个王时,铁器已广泛使用,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氏族公社趋于瓦解,经第6王塞维乌斯-图里乌斯的改革,阶级社会形成,进入相当于我国的禹王时代,但比禹王约晚1400年。末王塔克文二世被逐,王时代结束,罗马共和国建立。共和制开始替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时期。由于共和制是在各部落融合期间自然形成的,不受天谴。
    韩非道:欧洲的历史似乎是浓缩的中国发展史,罗马用20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我国从黄帝到周朝共和时期近4000年的历史。
    圣人道:这就是大和小的差别,黄帝建我华族社会时,有上百个部落,是罗马城王国的30多倍,到周朝共和时期,国土面积已经相当于整个西欧。因此,制度的形成和稳定自然要漫长的多,花费的时间、精力自然也要比罗马多几十倍。
    姜子牙道:正是这样,我国才和欧洲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国家模式和治理观念。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一直把联合、稳定、求同存异、保大弃小、公而废私作为治国之道。这就是黄帝他老人家尊重各个氏族部落的意见,实行民主得出的结论。反而,这时的罗马是独裁,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在发展。这里我要纠正法宗对圣人的抱怨,说圣人之道没有发展出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不对的。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个人之上,中国的民主则是建立在氏族之上的,因为,中国的氏族就比雅典的人口多。以氏族,也就是后来的家族、民族为基础的民主是顺应天道的;遭受天谴的只是强调的个人的民主。这一点众神必须明白。中国的共和体现在尧、舜时期,西周的共和相当于后来的英国的立宪政治,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在历史发展中最高级的国家统治形式,适用于一切大国。美国就是在采取邦联制以后,国家政治陷入了停顿,转回头采取了我国中央集权制,实行了联邦制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中央集权制是始皇帝建立起来的,需要剔除其中的独裁成分才行,这一点是我们必须向美国学习的地方。
    圣人道:兵宗所言甚对。罗马王政时代之后出现的共和国,实际上是各个部落的贵族在达成联合协议后,你派几个人、我派几个人组成元老院,然后由元老院选出执政官管理国家。就像是一个合资公司在组成时,先成立董事会,再由董事会决定董事长和总经理一样。这样,这个共和国在一开始就是贵族共和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民和贵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力,开始出现严重不平等。于是为解决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和政治权力问题,争做“全权公民”,罗马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这场斗争历时200多年,直到出身平民的霍腾西阿当上独裁官。
    韩非道:霍腾西阿设立了平民保民官,并把平民会议,作为罗马共和国的人民会议;还选出专门委员会,编纂成法典,把法典刻在12铜表上,史称“十二铜表法。”平民获得了担任高级官职、进入元老院,以及和贵族通婚的权利。所以,共和国由初期的贵族共和国变为“平民——贵族共和国”。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上层的平民就和氏族贵族合流成为新贵族,新的等级逐步形成,共和国内部又开始争斗起来。
    姜子牙道:在共和国的争斗中,2400年前高卢人入侵罗马城,罗马城被高卢人攻破,就剩下了城中的要塞——卡庇托林山岗。高卢人多次强攻不成,决定趁黑夜偷袭,他们马上就要爬上山顶了,突然,传来了“嘎!嘎——”的白鹅叫声,惊醒了昏睡的罗马人。罗马人奋起反击,把高卢人打下了山顶。卡庇托林山岗得救了,最后,罗马人依据山岗收复了罗马城,把高卢人赶出了领地。白鹅救了罗马城,罗马人就把它奉为“圣鹅”和“神灵”,每年都定期举行仪式进行纪念。
    韩非道:这就叫置于死地而后生。不过山岗也是救命之源,这里有食物和水,所以,他们才能坚持下来。如果是一座孤城,也许高卢人不用攻击,罗马人就会被饿死。
    姜子牙道:是的,这一次是罗马人的胜利。但是在2230年前,罗马人在与迦太基的著名军事统帅汉尼拔指挥的战争中,遭到了惨败,连罗马的执政官都死在阵地上。尤其是在坎尼之战中,7万罗马军队陷入汉尼拔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中,毫无抵抗之力,7000人被俘,其余几乎全部战死。这个仇一直等了70年以后,才得以报偿,罗马人终于包围了迦太基城。如法宗所言,城内发生饥荒,终于被攻陷,生存者沦为罗马人的奴隶,迦太基城被彻底毁灭。罗马人在废墟上建立了阿非利加省,并取得了西地中海的霸权。
    圣人道:此后,罗马人又统治了70年,爆发了斯巴达克大起义。起义军人数12万人,横冲直撞,无人能敌,最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斯巴达克战死。
    韩非道:为什么会出现斯巴达克起义呢?
    姜子牙道:是因为在罗马共和国内,只有罗马城内的奴隶主和自由民有公民权;而在城外他们新占领的意大利各行省,和海外行省的自由民却享受不到公民权,但承担着比罗马城内的人更多的赋税和义务。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圣人道:这个时候,罗马贵族出身的凯撒敏锐地发现了问题。他接近平民,在平民中进行反对元老贵族的活动,获得了大批平民的支持,他被选为执政官,并出任西班牙总督。在2072年前,凯撒、庞培和克拉苏秘密结成政治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并在同盟的支持下出任山南高卢总督。凯撒在对山北高卢地区进行的征战中,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仅仅三年时间,就征服了全部高卢地区,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省。
    姜子牙道:随后,凯撒率军渡过莱茵河,击退日耳曼人的入侵,把罗马的西北边界扩展到莱茵河西岸。不久,他又两次渡过英吉利海峡,攻入不列颠岛。在战争中,克拉苏不幸身亡,手握重兵的凯撒带领军队打回罗马,趁机夺取了罗马的最高权利。这时,庞培和他反目成仇,在希腊北部的法萨卢的战役中,他一举打败了庞培的军队。接着在三年的时间里,征服了小亚细亚,并平定了庞培之子在西班牙的叛乱。
    韩非道:凯撒班师凯旋,被推举为终身独裁官、终身保民官,元老院授予他“大元帅”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凯撒的独裁,代替了罗马的共和,在当政期间,针对罗马的社会状况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改组元老院,把元老人数增加到900人,扩大罗马公民权;提高各行省和城市的地位;给予受压迫的犹太教以合法的地位;铸造金币和制订新历法等。但是,凯撒的独裁统治,引起了元老共和派的不满与仇视,他们突然对凯撒行刺,凯撒身中23刀,倒在他的旧敌庞培的雕像前。
    圣人道:共和派复辟成功,19岁的盖约-屋大维,赶回罗马为凯撒报仇。屋大维是凯撒的外甥,还是凯撒的养子。他迫使元老院举行特别选举,自己当上了执政官,就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新的三头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他们当政以后,在罗马实行了白色恐怖,在为“凯撒复仇”的口号下,对贵族派发布公敌宣言,实行了大屠杀政策,名单上除罗列了杀害凯撒的凶手外,还借机把他们三个人的仇敌、政敌、富豪等统统杀死。他们前后共杀死300多名元老、贵族和2000多名的骑士,并没收了财产。
    姜子牙道:年轻人掌权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不仅掌握了国家的行政大权,还把国家的财富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雄心勃勃的屋大维,在7年后,设法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并同元老院重新修好。就在这时,安东尼在东罗马行省总督的任上,迷恋上了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并与她结婚,作为聘礼,安东尼把罗马在东方的领土赠送给埃及女王。消息传来,立即激起了罗马元老院和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愤慨。屋大维趁机把元老院中支持安东尼的元老驱逐,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大举出兵埃及,讨伐安东尼。最后,安东尼在绝望中拔剑自刎,埃及女王也用毒蛇咬身而死,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屋大维凯旋而归,元老院授予他“元首”的称号。元首意思是罗马的“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从此。罗马连名义上的共和国也不是了,变成了罗马帝国。屋大维统治罗马43年,是罗马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韩非道:现在我明白什么是“共和”了,就是由元老院,也就是以后的议会选举执政官,就像现在的总统,来治理国家,就是“共和”。不过,世界都是一样的,共和总是要走向独裁的。可是,后来的共和又是怎么一回事?
    圣人一笑:法宗勿急,听我们慢慢道来。

    点评

    关注中,问好常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0 08:0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清风 + 10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15-1-21 23:08:07 | 只看该作者
    精 ,期待下文!{:soso_e181:}
    问好常老师

    点评

    谢谢问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23:07 | 只看该作者
    筱欣奕奕 发表于 2015-1-21 23:08
    精 ,期待下文!
    问好常老师

    谢谢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24:43 | 只看该作者
    五十
    姜子牙道:正是这个时候,在罗马所辖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居住区,少女玛利亚在昏睡中,受上帝耶和华圣灵的感动而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上帝在故去3000多年后,又生下的一个儿子,起名叫耶稣。耶稣出生的这一年,被西方纪录下来了,所以就作为公元的元年。西历的12月25日,即耶稣的诞生日,被西方称作是圣诞节。耶稣诞生在耶路撒冷城,说实在的,耶路撒冷最原始是犹太人的圣城。关于基督教的创立,是否请中国教区宗主为诸神介绍一下?
    基督教中国教区宗主站起来,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道:还是请兵宗代劳吧,您是无所不知的神首。谁都知道“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我已经是中国的神仙了,岂敢不退位?一句话惹得众神大笑起来。
    姜子牙便也不再推辞,继续说道:大约耶稣30岁时,他在约旦河边遇到一个叫约翰的教士。约翰一边口诵经文,一边把耶稣浸入河水中,不经意间,对耶稣进行了一个“洗礼”。洗礼中,上帝的圣灵悄然降临在他的身上,耶稣纯挚而热诚地向上帝祈祷。接受洗礼之后,耶稣还被圣灵引导到旷野,接受了魔鬼几番试探,在这里囚禁了40个昼夜。从此,耶稣就如圣灵附体,大彻大悟,成为圣人,开始外出传教,向民众宣传神的福音,并开始广收门徒,循循劝导人们接受和信仰上帝,四处宣传上帝是“救世主”。
    圣人道:由于“救世主”在古希腊文中称为“基督”,所以,追随耶稣的门徒就自称为“基督教”。耶稣热爱百姓,广泛行善,做了数不尽的好事,使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他、追随他、崇拜他。耶稣从信仰者中选招了12个信徒,其中一个信徒叫犹大。耶稣经常给他们讲授天国的道理,所谓天国的道理就是平等、博爱。耶稣的传教和善行,虽然得到了劳苦大众的欢迎和敬仰,却遭到了罗马统治者和犹太祭司的嫉恨。于是,他们用30快银币买通了犹太,结果,耶稣以“谋叛罗马”等罪行,被罗马驻犹太总督本丢-比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耶稣复活升天而去,据说耶稣复活后的这一天,恰逢春分日,而且是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就将这一天命名为“复活节”。
    姜子牙道:上帝耶和华,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他的地位在犹太民族中犹如我国的盘古爷,是万能的造物主。犹太教的历史很久远,据说耶和华曾经和我国三帝帝喾经常在一起玩,后来因为帝喾接管中原帝位,两个人才不得不分开。耶和华也是心忧他的犹太教已经腐败不堪,才让耶稣转世救助穷人。就因为有了这个传统,等到又过了1500年,基督教也变得残暴、贪婪、黑暗起来,所以就又有神转世,创立了新教。中国教区的基督教,大都是新教教徒。教主,可对否?
    基督教中国教区宗主手划十字道:兵宗说的不错。
    韩非最是好奇,忙插话问道:兵宗,你说三帝和耶和华相交可是事实?
    姜子牙道:这个事儿传的比较厉害,是否属实,得问三帝。传说耶和华本来和帝喾是兄弟,他们生活在我国甘肃一带。帝喾东去中原,耶和华心想,再在中华待下去,已经没有希望成为中华之主,不如自己带领属下另辟天地。于是西迁到地中海东岸,开始创立新的家园。他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在中国的一些经历写下来,记录自己的历史,犹太人根据这个习惯续写下来,就有了被现在称作的《旧约全书》。如果法宗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看看能否从中找出一点中国的痕迹?另外,讲两河流域的文明,一直没有发现犹太人,犹太人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而且一出来就是非常的有文化,岂不是有点怪异?
    韩非道:这个我知道,犹太教一开始并不是宗教,它的《旧约全书》就是记录他们民族历史的书,学习犹太人的历史就得看这本书。所以,犹太教并没有向本民族以外的人传播宗教,只是在耶稣成为圣人以后,才开始向罗马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传播自己的理想,这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宗教。
    圣人道:正是这样,耶稣的理想是平等爱人,因此,也就受到了罗马贵族的迫害和镇压。从基督教产生到公元4世纪的300年间,遭受了罗马皇帝的12次大迫害。只是后来,随着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基督教徒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人,逐渐认识到了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姜子牙道:公元135年,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公元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也叫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也叫东正教。现在的希腊、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信奉东正教;其他欧洲各国和美国等信奉的是天主教。16世纪中叶,欧洲人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陆续分裂出一些新的教派,统称“新教”。新教是当今基督教的主体,中国教区的基督教信奉的都是新教。
    圣人道:基督教强调人人平等、财富共享,它的经典是《圣经》,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全书》原来是犹太教的经典,它包括法律书、先知书、历史书和杂集四部,共39卷,主要记录了天地起源、犹太人的来源和历史以及古代犹太人的文学作品;《新约全书》包括福音书四部,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教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27卷,主要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启示录》还记录了基督教对末日审判的预言。
    韩非道:基督教的教义就是博爱,即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它是严格的一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它的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要做到上述要求,就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因此,就是在日耳曼人西迁后,也逐渐接受了基督教的教义,并成为基督教改革的推动者。
    姜子牙道: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他们周边未开化的民族称为“野蛮人”或“蛮族”,日耳曼人就是其中的一族。日耳曼部落很早居住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维斯瓦河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法兰克人、哥特人、萨克逊人、汪达尔人和伦巴第人等。他们一般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使用相近的语言。日耳曼人性情憨厚、质朴,身体强悍有力,作战非常勇敢,他们视死如归,很少有临阵脱逃者,连丢掉盾牌或是遗弃伤兵都被认为是奇耻大辱。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一种又长又直的宽尖双开剑,多用于砍杀,而不是刺杀,青年人要经过正式仪式,才能获得佩剑权利。
    圣人道:早在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人就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到公元1世纪,日耳曼人已经占据了东起维斯瓦河、西至莱茵河、南达多瑙河、北抵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罗马人把这片广柔的大地称为日耳曼尼亚。公元4世纪后期,由于受到来自匈奴的攻击,日耳曼人开始像潮水般涌入罗马帝国,并先后建立王国。日耳曼人作战勇敢,逐步成为罗马军队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就像是我国清朝末期清军中有了大批的新军一样,成为瓦解罗马帝国统治的主力军。4世纪后期,西哥特人举行反罗马起义,屡败罗马官军。
    姜子牙道:西哥特人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同罗马帝国在阿德利亚堡决战,罗马被击败,并于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两部分。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围攻罗马城。在奴隶策应下攻占罗马,并在洗劫一空后进入高卢、西班牙地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日耳曼人的另一支汪达尔人则进入北非,建立了独立的汪达尔王国,结束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统治。日耳曼人的另一支伦巴第人则占领了北部意大利的波河平原,建立了伦巴第王国。
    圣人道: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则从原先居住的威西河、易北河流域出发,登上了不列颠岛,征服了原来的居民凯尔特人,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从此,盎格鲁-萨克逊人成为英格兰的主要居民。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出身的罗马雇佣军将领,奥多亚克在帕维亚举行兵变,正式废黜了年仅6岁的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至此,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西欧在中国建立封建制度1000年后,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我这里说的封建社会的意思是,西欧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被分成了好几个日耳曼人的王国,就像我国春秋时期一样。
    韩非道:兵宗,日耳曼人是受匈奴人的逼迫才向西迁的,和我们中国有什么关系吗?
    姜子牙道:当然有联系。首先说匈奴人,他们到底从哪里来?历史书是一直讲匈奴,就是没有讲他们的出处。匈奴人的主要来源都是我华族人,最早可以追溯到蚩尤。蚩尤的百苗在被黄帝打败以后,向北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分成两股:一股向东北,一股向西北。向东北的又分成了三股:一股就地居住下来,成为我国东北的原居民,一股向朝鲜半岛撤退,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朝鲜的原居民。一股继续前行来到白灵海峡,在白灵海峡又分成三股:一股向西进入现在的西伯利亚,成为那里的原居民;一股南下,成为日本及北方四岛的原居民;一股继续东进,进入美洲,成为美洲的原居民,他们就是印第安人。
    韩非道:兵宗此话当真?你说印第安人是华族可有凭证?
    姜子牙道:自然有凭证。清朝末年,华工在墨西哥遭受了非人待遇,清朝派使臣赴墨西哥为华工讨公道,维护华工的利益。这时,当地的印第安人找到清朝使臣,说他们也是中国人,是在黄帝和商朝末期移居美洲的,希望清朝使臣也能够保护他们的利益。使臣闻言,将此事电告清朝政府,清政府苦于口说无凭,又不想多事,就不了了之。
    韩非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一出戏,众神有兴趣可以考证下去。兵宗,哪向西的一股呢?
    姜子牙道:向西的也分成了两股:一股折头南下,顺现在的宁夏、甘肃、四川、到达云南、贵州,还有的继续前行到了越南、缅甸。一路南下,沿途皆有人停留居住,所以在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是我华族分支。一股就留在现在的蒙古大草原,逐步演化成匈奴人。匈奴人也有新的血液注入,在周灭商时,商朝的遗民分南北两股逃窜,向北的一股就是沿原来百苗的路线逃散,有的到了匈奴、朝鲜、日本、西伯利亚,有的到了美洲。向南的一股,就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散居住下来,有的还跑到了海上,到达台湾、琉球、吕宋、爪哇等岛,成为那里的原居民。
    韩非道:这么说,整个东亚的原居民都是我华族子孙了。兵宗还是讲一下匈奴和日耳曼人西迁吧。
    姜子牙一笑:跑题了,话头收回来。汉武帝时期以后,汉朝大破匈奴,匈奴被迫西迁。匈奴西迁就抢占了日耳曼人的地盘,逼迫日耳曼人西迁。匈奴后来经过分化,一部分向西到达现在的匈牙利;一部分在当地分散而居,成为俄罗斯的原居民。我说的是神话,各位信不信由你。
    韩非道:只不过是图个乐儿,闲言少叙。单说西罗马灭亡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在6世纪的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东罗马帝国国势日益强盛。查士丁尼开始着手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又称国家大法。他将法典的编纂工作,委托给了以著名法学家特利博尼安为首的委员会。公元529年,根据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发令,编成《法学汇集》50卷;另编成《法理概要》,又称为《法学阶梯》4卷,作为学习罗马法的教材;最后,他把534年以后查士丁尼颁布的法令汇集成册,称《新律》。上述4部书统称《查士丁尼法典》,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法典中以罗马法的制定最是完备,影响也最大。
    圣人道: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两部分。私法又叫民法,大家现在说的罗马法往往指民法,可见欧洲人也是只取对自己历史能够美化的东西去描述。当然,这也是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对罗马法断章取义。因为,罗马法的私法中维护私有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它对买卖、借贷、契约以及继承等,涉及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法律关系,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简单商品生产,也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的商品关系,都规定有明确的法权关系。以后,西欧各国的立法,除了在海中的英国,大都受到了罗马法私法的深刻影响。19世纪初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就是在罗马法私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查士丁尼法典》成为罗马法的权威解释,它影响了中世纪以后的欧洲,成为法律学习、训练和论述的基础。讲到这里,我倒要埋怨法宗两句,我国的法律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你的后人为什么不把它汇集成册,作为后人的学习依据?
    姜子牙道:圣人不必睚眦必报,这也怨不得法宗,明成祖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制定《永乐大典》,可曾经想过修法典?还有康熙,搞了《康熙大字典》,乾隆更是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搞人民看不到的《四库全书》,为什么不修法典?说白了,还是受到了你老人家“立言”的误导,假如没有你的圣人之言,也许他们就会想到去修法典。当然,有得就有失,历史已经发展到今天,希望二位不要再相互挪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清风 + 10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25:44 | 只看该作者
    圣人笑道:兵宗之言在下领教了,我们继续往下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批新的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存在时间最久,国势最强。查理大帝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吞并和控制了西欧大部分土地,并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形成了强大的查理曼帝国。查理大帝死后,帝国一分为三,奠定了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疆域的基础。查理曼帝国为什么会分成三份?是因为查理把帝国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是东、西、中三个法兰克。
    韩非道:东法兰克王国在奥托一世时期,建立起了神圣罗马帝国。其后,西欧各国,在罗马遗产、基督教传统和日耳曼人社会模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国内部开始进入像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大批的功臣被封有土地,加上原来贵族拥有的土地,基本就把各自的王国给瓜分了,形成了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王权被削弱。
    姜子牙道:西欧的这种情况造成了三种结果:一是,王权削弱,宗教势力得到了强化,就像我国南北朝时期,维系中华的就是佛教一样,基督教成了国家一体的象征,因此罗马教皇的地位变得超然起来,开始大于各国的王权:其二,王权削弱,使国会的权力得到了加强。各个诸侯在国会中的代理人腰杆都硬了起来;其三,西欧的大贵族形成,控制了所有的土地,那里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虽然是自由民,不是奴隶,但大都是租种贵族的土地,更像是我国的雇农。记住这一点,农民在西欧没有说话的政治权利,不像是在中国,农民必须说话,否则,他们就要翻天。所以,在中国从始皇帝以后,开国帝王大都是农民,比如刘邦、刘备、赵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孙中山等;而在西欧,开国的都是贵族。
    圣人道:兵宗所言极是。法兰克人最早居住在莱茵河以南滨海一带,首领是墨洛维。公元481年,墨洛维的孙子克洛维继承父位,成为法兰克人的酋长。公元486年,克洛维在苏瓦松消灭了罗马在高卢的残余势力,正式建立了墨洛维王朝。王朝建立后,逐步消灭了法兰克其他酋长的势力,先后打败了阿里曼尼人和西哥特人,并迫使高卢东南部的勃艮第王国臣服,王朝势力扩展到高卢大部分地区和莱茵河东岸。公元511年,克洛维死,他的四个儿子分别以巴黎、奥尔良、苏瓦松和梅斯为中心,平分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并合力吞并了勃艮第王国。
    姜子牙道:经过长期战争,克洛维的第四子克洛退尔继承王位,于6世纪中期实现了短期的统一,称克洛退尔一世。其后,他的儿子又将王国分成为奥斯坦拉西亚、纽思特里亚与勃艮第三部分。公元613年,克洛退尔再行统一,639年王国重陷分裂。在长期混战中,王权逐步削弱,实权落到了掌管宫廷事务和王室地产的宫相手中。就像落入我国的大太监手里,不过,西欧没有太监,所以他们叫宫相。公元687年奥斯坦拉西亚宫相里斯托尔的丕平统一了全国;公元751年,其孙子宫相矮子丕平,废除墨洛维王朝末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自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
    韩非道:知道为什么欧洲形不成像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了吧?就是他们采取了诸王子分封制,形成了我国春秋战国的乱局。我国之所以形成中央集权制,而反对分封制,就是我们总结出了分封制的危害简直太大了。分封制就是体现的对儿子的民主,结果是什么?就是西欧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尽管个个是只狼,但他们永远成不了虎。相信他们会后悔的,转而去实现什么一体化,而这样也不过是群狼,他们还是不敢攻击老虎。
    圣人道:欧洲说的够多了,该说说阿拉伯了。这时,在阿拉伯半岛产生了一个圣人,他的名字叫默罕默德,我想众神都听说过他。公元570年,默罕默德出生,创办了伊斯兰教。对此,是否请中国教区宗主给众神谈一下?
    伊斯兰中国教区宗主站起来笑道:一事不烦二主,还是请兵宗代劳吧。
    姜子牙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默罕默德的意思为“受到高度赞扬”。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早年曾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接触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知识。成年后,默罕默德在麦加的希拉山着手研究创立新宗教。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有关教义,与阿拉伯原始宗教结合起来,在他40岁时,终于觉悟,创立了伊斯兰教。公元610年他开始下山传教,他宣称自己得到真主的启示,成为真主的使者。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为口号,提出“禁止高利贷、施舍济贫、和平安宁”等主张。
    圣人道: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是“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服从先知的人。默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奉安拉之命向人类传播伊斯兰教。由于与传统的古莱西部落的多神教不相容,同时,教义中的一些主张,也损害了麦加贵族和富商的利益。因此,遭到了麦加富商和贵族的激烈反对,默罕默德及其信徒屡遭迫害。公元622年,默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并依靠这里的信徒建立了伊斯兰教神权国家。不久,麦加贵族向麦地那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伊斯兰教势力。默罕默德毅然组织穆斯林武装自卫,同麦加贵族进行了多次的“圣战”,不断打败麦加贵族。
    姜子牙道:公元630年,默罕默德终于结束了内线作战,开始转入反攻。默罕默德亲率伊斯兰大军进攻麦加城,兵临城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承认了默罕默德的权威和最高地位。随后,阿拉伯半岛上的各个部落,纷纷向麦加派遣使节,皈依伊斯兰教,承认默罕默德的宗教领袖地位。默罕默德回到麦加后,将克尔白古庙改为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徒朝圣之地;将公元622年作为伊斯兰教历的纪元之始。公元632年默罕默德去世,他的岳父阿布-伯克尔被推为哈里发。哈里发在阿拉伯语中为“继承者”、“代理者”,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和奥斯曼帝国的国家元首也称为哈里发。
    圣人道:伊斯兰教的主要基本信条有五个:第一是信安拉,相信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制造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知全能、大仁大慈、独一无二的,反对信仰多神,崇拜偶像;第二是信天使,相信天使是安拉创造的一种妙体,人眼无法看见。天使只接受安拉的命令,他们各司其职,但没有神性,只可承认他们的存在,不能膜拜;第三是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安拉的“圣言”,是穆斯林的经典和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第四是信先知,相信默罕默德是最伟大的先知;第五是信后世,相信人都要经历今生和后世,终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清算,即世界末日来临。届时,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安拉的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地狱。
    韩非道:除此之外,伊斯兰教还有五功,即五项功课,是穆斯林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宗教义务,亦称五大天命:一为念功,就是念诵真言,这是穆斯林对自己信仰的表白;二为礼功,即做礼拜,这是接近真主的门路和阶梯;三为斋功;四为课功,又称天课制度,穆斯林个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量,就应该缴纳一种名为天课的宗教税。教义认为,穷人是真主的眷属,把资材施舍给穷人,就等于纳入真主之库,故名为天课;五为朝功,就是到麦加朝觐天房——清真寺。
    姜子牙道:伊斯兰教也分为两大流派:一是逊尼派,全称叫逊奈和大众派,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是默罕默德传下来的,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二是什叶派。“什叶”的意思是“党人”、“派别”。该派以拥护默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的穆斯林的的首领——伊玛为主要特征。伊斯兰教教义甚好,但其后人却有些不肖。教派内部争执很正常,但是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须知: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悔。哪有像现在的伊斯兰世界四分五裂的?惜哉,悲哉!
    圣人道:的确让人叹息,不过,我们还是继续往下说吧。阿布-伯克尔为第一任哈里发后,在平息内部叛乱,初步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情况下,开始对外大举扩张,其目标就是与东罗马帝国争夺叙利亚等小亚细亚地区。公元633年,阿拉伯军队向北方的叙利亚发起进攻,与东罗马军队展开了殊死的争斗。634年3月,哈里发调兵遣将,命令素有“安拉之剑”美称的阿拉伯著名将领,哈立德将军率领军队增援叙利亚。哈立德率领800名骑兵,经十几天艰苦行军,穿越人迹罕见的西亚大沙漠,如同神兵从天而降,突然进入叙利亚,出现在大马士革城下,接着后续大队人马赶到,将东罗马军队占据的大马士革城团团包围。635年9月,大马士革大主教下令打开城门,让阿拉伯骑兵浩浩汤汤开进城内。
    姜子牙道:罗马人不甘心失败,在公元636年春天,发动5万大军要与哈立德一决雌雄。哈立德采取我中华三国时,东吴大都督陆逊之计,拖至8月中旬盛夏与东罗马军队决战,以2万人将东罗马5万大军打得四散奔逃、溃不成军,连皇帝的弟弟也被打死。之后,阿拉伯人乘胜进军,迅速征服了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版图包括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中亚、亚美尼亚、埃及、北非和西班牙等地,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首都为大马士革;阿巴斯王朝时期,首都为巴格达。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失去了行政权,仅作为伊斯兰教主而存在;1258年,蒙古军队侵入,废黜哈里发,阿拉伯帝国灭亡。
    韩非道:阿拉伯先讲到这里。圣人,我们还是回到法兰克王国吧。
    圣人道:好,宫相最初是法兰克王国的管家、国王的仆人,相当于在我国皇宫里的太监总管。在墨洛维王朝最后的十几个国王,要不是幼童登基、就是愚昧无能,被戏称为“小懒王”。皇宫内的大小事务,都由宫相处理,宫相便逐渐成为王国的实际统治者。公元687年,丕平二世在三个分裂的王国中争夺宫相获胜,成为三个王国的唯一宫相。儿子查理-马特接任后,实行采邑制改革,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姜子牙道:矮子丕平接任宫相后,国家的实力进一步发展,于是,他就想代替墨洛维的子孙当国王。公元751年,他派使臣到罗马借鉴教皇,问教皇:国家是由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让真正有实权的人做国王好?教皇回答,当然是让有实权的人当国王更好些,谁掌握实权,谁就应该为王!有了教皇的话,矮子丕平就篡位称王,建立起加洛林王朝。为了报答教皇,754和756年,应罗马教皇之邀,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并征服侵扰罗马的伦巴第人。丕平还把从伦巴第人手中夺得的土地——拉温纳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正式划归、赠送给教皇。这件事就是基督教会史上被称颂了千年的“丕平献土”,教皇有了土地,自己就在意大利中部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教皇国。
    圣人道:公元768年,矮子丕平去世,他的两个儿子把他的王国平分了:查理统治王国的北部,卡罗曼统治王国的南部。771年,卡罗曼去世,查理又把南北统一,成为新的全法兰克之王,后因为征服了广大的地区,被称为查理曼。774年,查理曼应邀出征意大利,大败伦巴第国王巴伟亚,伦巴第王国灭亡。查理曼将意大利北部并入法兰克王国,自称“法兰克人与伦巴第人”的王;778年查理曼越过比利牛斯山,攻打阿拉伯人,夺得埃博拉河以北的土地;772--804年,查理曼征服萨克森人,夺取易北河流域的广大土地;787年查理曼征服巴伐利亚;796年,查理曼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诺尼亚,占据德意志西部和南部、及奥地利等地。到9世纪初,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东至易北河及波西米亚,北濒北海,南抵埃博拉河及意大利中部,占据了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公元800年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号为“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曼帝国。这是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时期。
    韩非道:可惜在公元806年,查理曼留下遗嘱:在他死后,帝国按日耳曼人的传统,由他的三个儿子丕平、路易和查理平分。没有过多长时间,丕平和查理就相继死去,查理曼对帝国三分的计划没有实现。公元814年,统治帝国46年的查理曼大帝去世,就由路易继位。等到817年,路易又将帝国疆土分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罗退尔、丕平和路易,这次帝国终于三分了,中央集权制在欧洲犹如昙花一现。这就接上了我们前面所讲的话头。
    姜子牙道:没过多长时间,帝国便陷入三个兄弟的内战中。经过多年的内战,三方相持不下,公元843年,三个人在现在法国的凡尔登召开“分家”会议。经过协商,三方正式签订《凡尔登条约》:将帝国的东部分给路易,即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将帝国的西部分给秃头查理,称西法兰克王国;两者之间加上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留给了罗退尔,称中法兰克王国。由罗退尔承袭皇帝称号,从此,法兰克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疆域的基础奠定。
    圣人道:罗退尔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瓜分了他的领土,长子统治意大利,次子统治格林,小儿子得到普罗旺斯。公元870年小儿子去世,日耳曼路易和法兰克西查理在摩尔森签订条约,将其侄子的领土瓜分。此后,法兰克帝国再也没有统一过,帝国的各个不同的部分发展出了不同的习俗、民风、语言,成为独立的国家。
    韩非道:100年后,法兰克也在东部、中部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兰克西”继续沿用这个名字。东部的法兰克王国先改称为德意志王国,后又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继续维持着罗马皇帝的传统。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筱欣奕奕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27
  • 签到天数: 3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0#
    发表于 2015-1-23 09:11:4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作品集历史与文学,社会思想史与人文进步,社会变革与朝代兴替于一身,结构宏大、视野宽广。作者试图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原因,可以看作是一种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和当代新的史实相结合的假说来看。至于解说的合理与否,则是见仁见智了。对于作者的这种努力,我们还是很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1#
    发表于 2015-1-23 10:07:09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啊,感谢常老师,问好{:soso_e160:}

    点评

    谢谢,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3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7:11:39 | 只看该作者
    筱欣奕奕 发表于 2015-1-23 10:07
    长知识啊,感谢常老师,问好

    谢谢,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7:13:17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一
    圣人道:公元936年,德意志国王“捕鸟者”亨利去世,其儿子奥托-马提尔达继位,历史称奥托一世。951年,奥托一世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一举占领伦巴第,并接受了伦巴第国王的称号,控制了北部意大利。955年,约翰十二世登上罗马教皇宝座,罗马贵族反对新教皇约翰,并联合起来发动了大规模叛乱。新教皇约翰的地位岌岌可危,无奈之下,他恳请奥托一世迅速提兵“救援”。961年,奥托一世第二次进军意大利,率领大军再次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了罗马,立即平息了贵族的叛乱,巩固了约翰的教皇地位。
    姜子牙道:公元962年2月,为报答奥托的“救驾”之恩,约翰十二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隆重仪式,为奥托加冕,称奥托为“罗马人皇帝”。奥托一世就把德意志王国改称神圣罗马帝国。为了控制教皇,963年,奥托一世废黜了不听话的约翰十二世,另立礼奥八世为新教皇。965年,新教皇也不被他利用,奥托一世又废黜了他,推举约翰十三世为教皇。奥托一世为控制罗马教廷,屡次废黜教皇,遭到了罗马人的激烈反对。于是,奥托一世第三次进军意大利,攻占罗马,平定了反对势力。随后,又率军攻打到意大利南部,向占据在那里的拜占庭帝国发起了挑战。
    韩非道:我插话说一下这个拜占庭帝国。实际上它就是东罗马帝国,因为,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所以又称它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中心在巴尔干半岛,领土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以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仍然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在查士丁尼的统治时期,他内编法典,外进行武力征服,占领了北非、意大利南部等地,使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好了,圣人继续讲神圣罗马帝国吧。
    圣人道: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鼎盛时,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经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勃艮第、波德兰、瑞士及奥地利等,由独立合法的7个大选侯、10个大诸侯、200个中小诸侯组成。从11世纪开始进入西欧的鼎盛期,农业生产逐步发展,人口逐渐增长,城市和商业开始兴起。这些城市有些是在原来的商业贸易繁荣之地兴起的,比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等;但大部分是随着经济发展,在城堡、教堂、交通便捷的路口、水陆码头等地出现的集市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姜子牙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成熟,城市内的手工业者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按照行业结成联盟,即行会。行会有严格的行规,对内规定了生产经营者规模、劳动力的数量、劳动时间等;对外保持本行业在城市中的垄断地位,严格限制或禁止外来人员入会,以及外来产品的销售。总之,西欧城市的兴起,加快了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也为日后欧洲的工业化时代奠定了基础。
    韩非道:圣人,为什么城市的兴起就可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呢?
    圣人道:这很简单,城市的兴起意味着更多的人脱离了土地,成了纯食品的消费者,这些人的吃饭、穿衣以及生活用品都需要购买,而不像自耕农那样自给自足。这样就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和交换,当然也为工业的社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韩非道:兵宗,为什么我中华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化呢?
    姜子牙道:说到底,还是和中国的人口多、耕地少、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有关系。在欧洲不存在这三点:首先,欧洲人的粮食生产,不会经常面临紧缺的状态,他们的人均耕地比我们多的多。其次,欧洲农民没有土地的拖累,他们说走就走,不需要考虑土地由谁来管。最后,西欧三面临海,历来重视经商,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更是以经商图生存。这样,人口的自由流动在西欧就非常厉害。反观我国,自秦朝以来就建立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流动和离开土地是很困难的。中国在汉朝已经有人口5千万,到北宋已经突破1亿人口,现在更是突破了4亿多人口。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近3倍,可耕地面积才只有他们的一半。这样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禁止农民离开土地;再说,土地是农民自己的,也舍不得离开土地,除非真的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他们才会背井离乡去城市里谋生。所以,在中国几乎没有纯粹的经济性城市,大都是以行政中心形成的城市,比如:都城、省城、府城、县城、乡镇等。除此外,就很少有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了。
    圣人道: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比如战争基本上都是因为没有饭吃引起的。而欧洲的战争则大多是因为民族、宗教、霸权引起的。所以,中国人是为了吃饭去打仗,西欧人则是吃饱了没事干去打仗。
    韩非道:有什么办法呢?西欧三面都是大海,就是不种地,捞鱼也饿不死他们。比如英国,更是四面都是海,海鲜都吃不完。
    圣人道:说起英国,我们差点把它给忘了。自从日耳曼人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进入不列颠群岛后,经过400年才形成了英格兰国家。1066年初,英王爱德华去世,没有子嗣,英国贤人会议推选哥得温家族的威慑克斯伯爵哈罗德继任英王,没成想惹恼了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因为,关于英王王位的继承问题,威廉与当时在位的国王曾经有约定。那是公元1051年,威廉访问英国,英王爱德华许诺在自己死后将王位传给他。如今英国贤人会议拥戴哈罗德为王,恼羞成怒的威廉决心用武力夺取王位。
    姜子牙道:经过军事上和外交上的充分准备,在罗马教皇、诺曼贵族和来自法国各地骑士的策支持下,公元1066年9月底,威廉率军出征英国。在挪威军队的策应下,威廉渡过英吉利海峡,从英国南部的伯文西登陆,然后移往哈斯丁斯。10月中旬,双方在哈斯丁斯展开激战,结果,威廉大败英军,随后趁势攻占伦敦。圣诞节,威廉在伦敦自立为英王,称威廉一世,历史上叫他“征服者”。从此,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之后,威廉又先后镇压了多次当地贵族和农民起义,到公元1072年,征服了英国的全境。
    韩非道:就在威廉在英国称王时,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再次爆发。100年前,奥托一世为了体现自己的皇权高于教权,剥夺了罗马教廷任命本国大主教的权力,亲自任命境内的大主教,授予伯爵称号和土地,并交给新任主教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权杖和指环,史称“奥托特权”。公元1075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7世颁布《教皇敕令》,宣布:将主教任命权收归教廷,世俗君主不得干预神职人员选举;教皇有权废黜君主,开除其教籍等。不甘心放弃特权的德皇亨利四世,迎接教皇的挑战,没想到在德国内部造成了分裂。拥护教皇派和拥护皇权派打完口水战,开始动起手来,结果,拥护皇权派被打败。
    圣人道:陷于困境的亨利四世,在公元1077年只得屈尊到卡诺莎城堡向教皇“请罪”。教皇原谅了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回国后,卧薪尝胆3年,在1080年大举出兵意大利,攻陷罗马,教皇格力高7世只得落荒而逃。
    姜子牙道:在亨利四世死后,教皇和德皇的关系仍然势同水火,直到公元1122年,教皇卡里克斯特二世才与德皇和解,签订了《沃姆斯宗教协定》。协定规定:册封权分为两部分,象征教会土地权力的标志,由德皇授予;象征教会宗教权力的指环和权杖,由教皇授予。至此,教权与皇权的斗争才暂告一个段落。
    圣人道:中世纪城市兴起后,西欧各国封建主和罗马教皇贪图享受的欲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急剧膨胀,到东方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企图日益增长。正在这时,控制着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同拜占庭帝国发生了战争,为它们向东方扩张提供了借口。
    韩非道:公元1071年,由东而来的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半壁江山,几乎全部落入伊斯兰教的“异教徒”手中。于是,拜占庭帝国向罗马教皇及西欧各国求救。1095年11月,西欧的宗教会议在法国克勒芒召开,教皇乌尔班二世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动员,号召各国领主、骑士和普通人前往东方,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于是,历时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开始了。
    姜子牙道:西欧的东征队伍因为都佩戴红十字标记,所以叫“十字军东征”。东征从公元1096年春开始,到1291年结束,先后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行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一次和第四次。十字军屡次侵入西亚和巴勒斯坦地区,攻陷耶路撒冷,残酷地屠杀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当地居民。他们曾经建立起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耶路撒冷王国,还收复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等地。但是,由于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失守,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
    圣人道:十字军东征不仅给地中海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两派教徒,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仇视的种子,这种仇视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十字军的8次东征,最大的受益者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等航海商业城市。由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实力同时削弱,它们在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优势就此确定下来。但是,东征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掠夺者从东方带回大量的黄金、丝绸、珠宝和瓷器,让西欧人认为东方都是富得流油的地方,是基督教里说的天堂。于是,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到东方冒险的种子。
    韩非道:西欧在进入中世纪后,社会文化教育开始衰落,天主教开始主导文化教育。因为,在这个时候,天主教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而且还垄断着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拥有各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拥有独立的行政系统、税收和法律制度,有自己的军队和监狱,俨然国中之国。它们敌视一切外来文化,为了消灭异教徒,教会不允许社会上有任何学校,除了教会编写的《教义问答》,不准看任何别的书籍。
    姜子牙道:天主教统治下的西欧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学校都是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以“七艺”为主。“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几何、数学、天文和音乐;《圣经》是学校唯一的教科书。学生在教会学校上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和礼法教育。骑士们学的是“骑士七技”,目的是让他们能够成为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
    圣人道:教会在办学的过程中,还发展出经院哲学,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方哲学。经院哲学所进行的一切论证,都以《圣经》的词句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真理,根本无视经验和实践的存在,并对科学研究采取敌对态度。
    韩非笑道:这就像是清朝的八股文,随便从圣人的《论语》中取出一句话,就开始让人议论。不过,儒教是被清政府推上神坛的,自己并没有权力。但是,基督教就不一样了。公元1230年,基督教会成立了宗教裁判所,对各种新思想的传播都以“异端”的罪名进行残酷镇压,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东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国家相对抗。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盛极而衰。
    姜子牙道:是的,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商人有了钱就开始办行会学校、商人子弟学校。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言和计算的教学,着重于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立城市学校:公元1150年法国巴黎大学建立;1170年英国牛津大学建立;1209年英国剑桥大学成立。这说明,在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城市学校的兴起,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圣人道:公元1300年,奥斯曼宣布成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埃米尔国。它们天生好找拜占庭帝国的麻烦,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重镇布鲁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开始称为奥斯曼帝国。1359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整个色雷斯东部,1362年,攻陷亚堡里亚堡,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干半岛其他地区的联系。1421年,在苏拉得二世的领导下,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1453年4月攻下君士坦丁堡,并在此建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461年又征服了拜占庭帝国的全部领土,然后继续向西扩张。
    韩非道: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征服了摩利亚和雅典王国,在爱琴海地区,攻占了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占有的岛屿。公元1459年,又征服了塞尔维亚全境,1463-1465年征服了波斯尼亚和黑塞戈维纳,1479年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克里米亚,1521年攻占了当时属于匈牙利的贝尔格莱德,1526年在莫哈赤战役中击溃了匈牙利国王的军队,攻陷布达。然后,又大举东进和南攻,占据了两河流域和非洲的大片土地。到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囊括了以前存在的阿拉伯和拜占庭两个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地跨欧、亚、非三个大洲,称雄一时。1571年,奥斯曼帝国在勒班多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姜子牙道:与此同时,在西欧西部爆发了英法的百年战争。战争自始至终在法国的领土上进行,严重破坏了法国的经济发展,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它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如圣女贞德在被英军押到法国鲁昂广场时大义凛然地说:“你们烧死我一个人,会有更多的法兰西人站起来,胜利属于法兰西。”从而为法兰西民族的形成和法国政治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7:14:18 | 只看该作者
    圣人道:战争也加剧了英国的社会矛盾,统治集团内部因为税收问题发生了战争。英国政府实行税务改革,将土地税改为人口税。埃塞克斯和肯特郡农民抗缴人口税,在瓦特-泰勒领导下举行起义,一度占领伦敦,从而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韩非道:正当英法大战时,公元1348年,一场大瘟疫开始肆虐整个欧洲。这场欧洲的大瘟疫就是一种鼠疫,又被称为黑死病。在这场大瘟疫中有2500万欧洲人丧生,死者占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它的直接后果是使欧洲人产生了活着就要赶紧享乐的思想。因此,各种寻欢作乐的生活方式,在欧洲蔓延开来,连基督教的主教、传教士和僧侣也都卷入这一狂潮。这里还有一个后果是,救世主的宗教和教会,在灾难面前同样毫无作为,神的美好形象就在人们心中破灭了。宗教不能再统治一切,欧洲人的思想开始解放。
    姜子牙道:这是欧洲人的悲剧。中国人从没有被宗教黑暗地统治过,统治中国人的总是暴残的政府,因此,人民在忍无可忍时就可以起来推翻它。而欧洲人民在宗教的黑暗的统治下,毫无还手之力,根本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这样,上帝就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欧洲人看到宗教其实应该是救人,而不是统治人,更不是要从人民那里攫取财富。
    圣人道:文艺复兴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因为它是从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下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文化教育的大力发展和奥斯曼帝国西侵,这三个方面都只是削弱了基督教的统治权;刚才法宗说的黑死病,则彻底推翻了压在了欧洲人民头上这座基督教大山。
    韩非道:文艺复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从1321年开始,文艺复兴局限在意大利的境内。首先从佛罗伦萨起步,逐步扩大到罗马、米兰、威尼斯及那不勒斯等地,出现了以但丁为代表的文学三杰,并从文学复兴扩及到史学界。在文史领域,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开始相结合。中期是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期。这个时候,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人到处流动,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带到了西欧广大地区,文艺复兴的范围也开始向纵深扩大。其特点是,文学艺术高度繁荣,史学和政治学名著大批涌现,意大利又产生了新的、更著名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佩尔。
    姜子牙道:这个时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政论作品,这在我们中国是没有过的,杰出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君主论》主张强权政治,要求国家实现像我国的中央集权制模式。还有:在英国,出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法国,出现了拉伯雷的《巨人传》;在西班牙,出现了塞万提斯的《堂-吉坷德》。文艺复兴的晚期,是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除了文学艺术持续发展、繁荣外,自然科学开始放出了亮丽的光 。
    圣人道:公元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学说”,否定了长期以来的“地球中心说”。英国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德意志学者开普勒和意大利学者分别发明了望远镜,弗朗西斯-培根更是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不朽名言。
    韩非道: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了: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就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能;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提倡冒险精神;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提倡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这种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下,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科学、技术、生物和工业革命,更直接激励出一批航海的探险家来。
    姜子牙道: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行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所以希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人比比皆是。当时,由西方通往东方的重要商路有三条:一条在北部,途经小亚细亚、黑海、里海至中亚细亚,再到东亚;一条在中部,从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再从海路到东方;还有一条在南部,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红海,再从海路到东方。北部的一条路被土耳其人占据着,另外的两条被阿拉伯商人控制着。长期以来,欧洲与土耳其人、阿拉伯人都是死敌,这三条路对欧洲人来说是行不通的。于是,欧洲的贵族和商人都迫切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接到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
    圣人道: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只能冒险。公元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组织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着达伽马组织了更大的船队,经好望角沿着非洲东海岸向北航行,并于1498年3月到达莫桑比克。葡萄牙人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率领船队从西班牙一直向西航行,来到一个岛屿,哥伦布以为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哥伦布继续南行,又到了古巴和海地,此后,哥伦布多次到达那里,至死都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后来,意大利有个冒险家叫亚美利加,他通过多次的图上比较发现,哥伦布去的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从来没有去过的新大陆。这个大陆在欧洲那里没有名字,就以亚美利加命名,称作亚美尼加洲,这就是美洲。
    韩非道:真正通过探险证实地球是圆的,是做环球世界航行的麦哲伦。公元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的资助下,率领探险船队出航,先是沿着哥伦布的航线,一直沿美洲大陆东海岸南行,到了美洲南部的海峡向西转入太平洋,后来人们把这里称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后,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他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船队到了这里,再往西行,已经有我们中国人开辟的航路了,他们沿着这个航路进入了印度洋。到了印度洋,再沿着葡萄牙人发现的航路,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圣卢卡尔港,生还者只剩下了18人。地圆说由此得到证明。
    姜子牙道: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是引发了商业革命,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法国人开始向北美大陆移民。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使欧洲成为世界市场。冒险和商业的发展,其核心推动力是贪婪和私欲,在进行正当贸易的同时,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兽性发作。尤其是欧洲人,他们就是披着人皮的畜生,每当我看到这一段历史时,都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总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在人的面前衣冠楚楚,可是他们的心灵却是肮脏的、黑暗的、残忍的。所以,每当他们道貌岸然地说什么自由、民主、人权时,我就在想?狗嘴里怎么能够吐出象牙来?他们是不是就在卖他们的鸦片?只不过是在鸦片的外面裹上了糖衣而已。
    圣人笑道:兵宗总是最理性的,为什么如此的义愤填膺呢?
    韩非道:兵宗肯定是看到了欧洲人在贩卖黑人当奴隶的事。同样是人,我国的郑成功到了非洲,把非洲人民当作和我们一样的人,而欧洲人则把他们当作赚钱的商品卖来卖去,怎么能够不让是人的人感到气愤呢?
    圣人道:原来如此,参与黑人买卖的除了欧洲人,还有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他们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能光听他们在说什么,而且必须看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他们是不是有资格当别人的老师?我们中国人常说:听其言,观其行。狗走千里,也改不了吃屎。兵宗,我们就不说这一段了,下面您接着说。
    姜子牙冷静了下来,缓缓说道:每当资本主义国家在宣传自己的美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他们是包藏着祸心的,是有着狼子野心的。好了,不说主观了。从客观上说,新航路的开辟,把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所代替。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还引起了价格革命。由于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金银的价格下降,物价快速上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封建贵族逐渐衰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韩非道:西欧的经济实力增长以后,开始在全世界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活动。非洲、亚洲和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不仅被掠夺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成为它的消费市场。
    圣人道:在西欧经济快速的发展中,英国脱颖而出。不仅英国的商人赚了大批贩卖黑奴的钱,而且英国政府也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英国有钱了,开始加强军力。公元1587年,英国在德雷克干架迪斯袭击了西班牙舰队;1588年又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构建日不落帝国。
    姜子牙道:这时,在英国国内引发了“羊吃人”运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还主要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行业。到15世纪末,处在欧洲大陆西北角的伟德兰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荣起来,也将附近的英国给带动起来。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求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求,因此,养羊就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产业。
    韩非道:规模养羊需要大量的土地做牧场,在巨大利润的引诱下,英国贵族们开始圈占土地。他们用木栅栏、篱笆、围墙、沟渠等将森林、草地、沼泽、荒地等公用土地和农民租种自己的各类耕地圈起来,改为养羊的牧场,雇用少量工资低微的工人放牧羊群。圈地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大批农民被剥夺了生产资料。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无产者。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一书,将这种现象比喻为“羊吃人”。
    圣人道:到16世纪中叶,由于宗教改革使大量修道院地产还俗,圈地运动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圈地造成大批农民破产,不仅影响了政府的税收和兵源,而且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都铎王朝时期曾一再颁布法令,如《反圈地条令》,试图禁止圈地,但是收效不大。与此同时,为保证社会稳定,都铎王朝还颁布一系列针对破产农民的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导致了1549年的罗伯特-凯特起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了大量准许圈地的法案,从而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因此,到18世纪中叶,农民作为一个单独的阶级在英国已经不存在了。圈地运动从英格兰扩展到苏格兰和爱尔兰,这是一场关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运动,是英国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大大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一叶障目,以为世界都是英国,或者认为英国就是世界,他得出错误的结论就在所难免。
    姜子牙道: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对下压榨农民、对上冲破教会的制约,并获得自己自由、解放的一个过程。16世纪初,教会在欧洲已经成了黑暗和贪婪的代名词。它们采取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如征收什一税、特赦税,还出售赎罪劵等,为了捞钱真是挖尽心思;而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则把目光盯向了天主教会拥有的大批财产和土地,因此,它们要求建立起一个“廉洁教会”。于是,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就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一个特殊阶段。
    韩非道:16世纪初,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拉开了西欧反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治斗争。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劵,马丁-路德坚决反对,在魏登宝万圣教堂大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劵效能的辩论》,即著名的95条论纲,公开要求辩论赎罪劵问题。“论纲”一贴出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他的支持中有一个叫托马斯-闵 尔的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的打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在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16世纪50年代,德意志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圣人道:宗教改革由德意志迅速波及到西欧各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公元1536年,加尔文发表文章表示赞同马丁-路德的“信仰得救”理论,提出了“先定论”,说上帝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成就,上帝创世纪时,就已将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从而大大鼓舞了在商战中发财的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加尔文还设计了一个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根据他的改革方案,日内瓦建立了一个政教联合的政权。加尔文是新教派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开始在法国传播,经过30年的南北战争,支持新教的南方波旁家族胡格诺派获胜,被加冕为法国国王。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赦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
    姜子牙道:从15世纪开始,英国王室的王权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大大加强,开始对教会的特权发起挑战。当时,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拥有大量的土地,英国每年要向罗马贡献大量的财富。新国王亨利8世为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开始自上而下推动改革。公元1529-1536年,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掌握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
    韩非道:亨利8世还在1536-1539年,封了600多所修道院,没收其全部财产。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会,成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16世纪末17世纪初,不满专制君主制的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清除教中的天主教残余,清除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主张改革教会的组织、教义和教仪,这就是所谓的请教运动。1640年,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徒的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君主立宪政治。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筱欣奕奕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1 05:58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5#
    发表于 2015-1-23 19:40:3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常老师分享,拜读学习,静待下文!{: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27
  • 签到天数: 3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6#
    发表于 2015-1-24 10:05:5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9:27:21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二
    姜子牙道: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对封建斗争的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西欧和北欧的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独立的民族教会,并且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在西欧,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锋是尼德兰革命。尼德兰是荷兰文“低地”一词的直译,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地。16世纪初,这里是西班牙的领地,是西欧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但是,西班牙的封建制度和宗教迫害,严重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元1566年,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的人民起义,历史上称作是尼德兰革命。革命爆发,西班牙国王调兵遣将进行镇压,尼德兰人民展开了游击战,并最终在波德兰本土建立起城市政权,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圣人道:到公元1573年底,北方各省大部分摆脱西班牙的控制,宣布独立;在南方,尼德兰人民组成游击队,不断地袭击小股西班牙军。1576年9月,布鲁塞尔爆发起义,起义者占领总督府,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关被推翻,从此,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南方。11月,在根特城召开了17省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签订了“根特协议”,宣布废除西班牙统治者颁布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南北联合抗击西班牙。1609年西班牙国王和荷兰共和国签订为期12年的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1648年,荷兰为欧洲各国正式承认。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过这是历史书上说的;我的看法不如说是一次反对殖民压迫、民族独立的革命,它对促使西欧各民族意识的觉醒,为自己民族的独立展现出一抹灿烂的曙光。
    韩非道: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国会中形成了与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国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力请愿书”,重申未经国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得逮捕任何人。国王查理一世为得到国会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当查理一世得到钱后,转眼就开始随意征税。国会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抗议,恼羞成怒的查理一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公元1629年解散了国会。
    姜子牙道:查理一世是一个用着人靠前、用不着人靠后的家伙。公元1640年,为了筹措军费,查理一世不得不重新召开国会。国会的议员们憋火憋了11年,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1年,英国国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1642年,查理一世下令逮捕国会反对派,并于8月在诺丁昂宣布讨伐国会,英国内战开始。记住下面的历史事实:国会会员克伦威尔在自耕农中组织新军。这里有两点意思必须说明白:一是,克伦威尔是国会议员,二是他的兵是自耕农,就相当于我国的农民。1644年,克伦威尔统率新军在马斯顿荒原之战中取得大捷。1645年,议会下院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克伦威尔以国会议员身份兼任新模范军副总司令,在纳西比战役中,又大败王军。1646年5月,查理一世秘密离开牛津,投奔苏格兰人,内战结束。
    圣人道:革命胜利后,就要夺取胜利果实。英国这时出现了三个利益集团:一个是打仗的士兵;一个是现存的议会;一个是克伦威尔。士兵和军外的下层民众,换句话说就是农民的代表,组成“平等派”,要求解散长期议会,实行普选。因为革命胜利是农民们冒着生命取得的,农民要求获得说话的权利。议会的贵族看到农民要翻天,就和查理一世勾结,在英国各地重新升起王旗,纷纷爆发王党叛乱,二次内战爆发。克伦威尔这次站在了平等派一边一举击溃苏格兰军队,平灭了各地叛乱。公元1648年8月,二次内战结束,国王查理被抓获。1649年1月,议会上院判处查理一世死刑,随即将其斩首示众。
    韩非道:但是,英国议会争权夺利的斗争却越演越烈,上院宣布自己是英国最高权力代表,下院则宣布自己是国家的最高政权。最后上下院妥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就是不要国王了,上院当总统,下院当总理。拼死拼活换取来的革命果实,没有农民什么事儿了,农民们自然不愿意。这个时候,克伦威尔看出便宜来了,他先同议会合作平灭了农民们的反对浪潮,再远征苏格兰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王党势力,最后,在公元1653年解散议会,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
    姜子牙道:这就是当时英国的现状,可是它们为什么最后走上了君主立宪了呢?这还得从克伦威尔说起。克伦威尔一死,他的儿子继位,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不说,关键是英国王室看到机会来了。公元1660年保王党进军伦敦,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卖命了,不论是议会,还是小克伦威尔,都成了孤家寡人。2月份,保王党的军队占领伦敦后,从法国接回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当国王,号称查理二世。5月,查理二世发表《布雷达宣言》,声称他复位后将保障革命时期确定的土地、财产关系,允许信仰自由,保证赦免反对王朝的人。
    圣人道:然而,当国会宣布查理二世为国王后,他随即进行了反攻倒算,不仅把参加过审判查理一世的人,都以“弑君者”的罪名判处重刑或死罪;连死去的克伦威尔的尸体也被从坟墓中挖了出来,吊在绞刑架上,还把他的头颅挂在审判查理一世的威斯敏斯特大厅里示众。为了感谢法国,查理二世还不顾英国人民的反对,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卖给法国。
    韩非道:公元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詹姆斯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一心一意想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1687年他颁布第一次《信仰自由宣言》,企图恢复天主教。1688年,反抗詹姆斯二世的运动在英国兴起,1688年10月30日,英国议会向詹姆斯的女婿荷兰国王威廉发出邀请书,请他来英国保护他们的利益。
    姜子牙道:这就是英国的悲哀,人民不再愿意参与国内的政治斗争,权力在他们看来都是国王、议会、贵族和有钱人的,他们只求有人施舍给他们一点自由。公元1688年11月5日,威廉率600艘军舰和1.5万名士兵,在英国西南部的图尔海登陆,旋即进入伦敦。詹姆斯二世自知无法挽回败局,就趁乱逃亡法国。1689年2月13日,威廉和王妃玛丽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英国女王,两个人以平等的权力作为联合君主共同统治英国,历史上称“光荣革命”。
    圣人道:随后,英国议会又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威廉是荷兰的国王,在英国只是挂名,所以也不和议会去争权,这样,议会的权力就逐步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威廉觉得当英国的国王就是鸡肋,于是把治理英国的实际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妻子玛丽,从此英国就有了女王当政。
    韩非道:公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中规定:今后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取消国王中止法律的权力;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和平时期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国会选举必须自由;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在会外不受到任何权力机关的弹劾;国王必须经常召开议会会议等。1701年议会又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个人无权决定王位继承问题,对王位继承做出了一系列限制。这一系列立法,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让英国的政治过渡到了君主立宪的道路上来。
    姜子牙道:自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以来,哈布斯堡王朝虽然一直控制着这个帝国,但也是徒有虚名,在它的内部诸侯林立、分裂割据不断。宗教改革以后,国内又出现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周边国家又纷纷崛起,严重冲击了帝国的统治。帝国日益衰落,结果导致一些诸侯不受约束,不服从皇帝政令,以武力吞并周围弱小的邻邦,就像我国春秋早期一样。但这些战争都不值得一提,值得我们说一说的是30年战争。
    圣人道:公元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入侵波西尼亚,西班牙出兵救援波西尼亚被打败;丹麦得到英法的资助,于1625年在北德意志新诸侯支持下,攻入德意志帝国境内,但是在1625年也被德意志皇帝打败,德意志帝国的势力延伸到波罗的海。接着,瑞典与法国结成同盟,瑞典负责头阵,被打败,法国不得不立即出兵与瑞典联手对哈布斯堡王朝皇帝。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皇帝军;同年8月,法军又在那林根会战中击败皇帝军,斐迪南三世丢失了德意志大部分的领土。
    韩非道:公元1648年,法国、瑞典联军在楚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皇帝军,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参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法利亚合约》。30年战争结束,法国取得了欧洲霸权,瑞典确立了波罗的海的霸权,荷兰和瑞士彻底独立,德意志遭到了严重破坏,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西班牙进一步衰落,葡萄牙获得独立,基本上奠定了近代欧洲各国的国界。
    姜子牙道:17-18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勇敢地高举理性的旗帜,掀起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最早开始于法国,但很快就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并影响到全世界。18世纪,法国正处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下,启蒙运动的先驱培尔以全面怀疑的态度批判封建宗教,无情地驳斥正统的基督教信仰;伏尔泰则猛烈抨击天主教,提倡“君主和哲学家的联盟”拥护开明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王国;孟德斯鸠猛烈抨击专制制度,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法国是极不合理、极不公平的社会,他指出罗马共和国的盛衰取决于统治者的贤明或者昏庸,矛头直指路易15统治下的法国。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被伏尔泰誉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认为最理想的政治制度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经济学家杜葛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理性进步的历史;哲学家孔多塞主张人类要不断前进,消灭阶级之间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
    圣人道: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还有以百科全书派为中心的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拉梅特里发挥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精神。公元1746年,狄德罗发表《哲学思想录》,谴责暴君,对基督教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法国启蒙运动中尤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他出身低微年轻时给贵族当仆人,他指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在政治上他拥护共和国。他的政治思想对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影响到美洲,对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非道:启蒙运动首先促进的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公元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织布飞梭;1765年,织工哈格里天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1年由茶壶盖引发的最伟大的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在不断改进后,逐渐取代蓄力、水力和风力,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姜子牙道: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又扩展到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在机器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不仅最终战胜了本国的封建制度,而且也打破了原有亚欧大陆农耕世界发展水平的大体平衡,使世界广大地区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在国与国之间形成了剥削被剥削、压迫被压迫的关系。
    圣人道: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同时,北美大陆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革命运动。北美大陆本来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后来被英法等欧洲移民给占领了,首先来到这里的是英国移民。公元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国王的“特许状”,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詹姆斯河口建立詹姆斯城,从而揭开了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序幕。1620年9月16日,被英王室迫害的清教徒架趁“五月花”号捕鱼船,经过60多天与风暴、饥饿、疾病、绝望的搏斗之后,终于从英国来到美洲大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9:29:37 | 只看该作者
    韩非道:在下船前,还活着的人们签订了“五月花公约”,誓言共生死、同富贵。本来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达到了一个新地方——普利茅斯港。不论怎么说吧,他们上了岸,总算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100年后,英国人在这里建立了13块殖民地,发展起来费城、波士顿和纽约等2-3万人的城市,不仅形成了北美的统一市场,而且也形成了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随着各殖民地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日益频繁,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到18世纪中叶,在北美英属殖民地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姜子牙道: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自觉意识也日益觉醒。北美人勇于创新、富于进取,相信进步,憧憬未来,这种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大陆不同的“新人类”。这种民族自豪感就是民族自觉意识的鲜明体现。什么是民族自觉意识?就是我要独立,我的民族不能够被别人统治着。伴随着民族意识觉醒的是欧洲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漂洋过海来到北美殖民地以后,北美殖民地比较宽松的社会气氛,给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殖民地人民渴望自由、进取的精神则是启蒙思想传播的内在动力。
    圣人道:公元1774年9-10月,12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会后,各殖民地开始进行起义准备,训练民兵并储藏军火。1775年4月19日,驻波士顿的英军去康克德查抄殖民地民兵的军火,途中,在列克星敦附近遭到了大陆民兵伏击,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建立大陆军,并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婓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韩非道:美国军民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在华盛顿的带领下,不畏强敌,顽强抗战,公元1777年10月,在萨拉托加取得大捷,英国将军柏高投降。这时,与英国有矛盾的法国等国,公开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1781年10月,陷入美、法军队包围中的北美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美国与英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姜子牙道:美国独立后,大陆会议制订并通过了《邦联条约》。邦联下的美国,“主权”在各州,邦联政府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由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各州政府各自为政,造成了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和社会混乱。公元1786年9月,亚历山大-汉密斯顿提出了认真讨论“全国政府体制问题”的报告;1787年2月21日,邦联国会做出决议,召开修宪会议,以“建立一坚强之全国政府。”1787年5月14日,修宪会议在费城召开,经过4个月的争论与讨论,于9月17日通过了被称为联邦宪法的《合众国宪法》;又经过一年的反复工作,各州分别批准宪法,并于1789年生效。1789年,美国中央政府成立,华盛顿被选为第一任总统。总统掌握行政大权,任期四年,有权任命各部部长、外交使节、最高法院法官,还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从此开启了美国政府的中央集权制时代。
    圣人道:同中国始皇帝开启的中央集权制不同的是,美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会,总统是大选出来的。这种不同不是人民选择的,是美国的13个州经过共同的讨论决定的。华盛顿之所以无法独裁,也是因为他的一切职务都是大陆会议授予的,不是靠他自己的实力和智慧自己组建起来的。这就是华盛顿和中国皇帝的不同之处。如果给他找一个与中国相类似的人物,他在军事上可能像大明朝的徐达,在行政上更像中国后来的周恩来。不过,这个议论有点超前了。
    韩非道:议论不分早晚,只看是不是在合适的时候,圣人之慨自然是适宜的。我们继续往下说,同样在公元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16由于财政危机,召开了三级会议,企图对以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的第三等级增税,遭到了他们的抵制和反对。路易16在恼怒之下关闭了国民议会,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自己的国民会议,7月9日改称制宪会议,要求制订宪法,限制王权。路易16意识到这会危机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第三等级成立的国会。巴黎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举行了武装起义,并在7月14日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
    姜子牙道:全国城乡的革命,使制宪会议实际成为革命领导机关和新的国家的立法机关,君主立宪派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8月4-11日,制宪会议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26日又通过《人权与公民宣言》。10月,巴黎人民进军凡尔赛,1791年6约20日,路易16乔装出逃被抓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但君主立宪派主张维持君主制度,但必须实行立宪。雅各宾派则主张废除君主制,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来,掌握了政府的实权。并于第二天下令枪杀雅各宾派组织集会的人民群众,同时又迫使路易16批准制宪会议的宪法。
    圣人道:法国的政局刚刚稳定下来,国外的武装势力以奥地利为首开始干涉法国的革命,公元1792年4月立宪派鼓动路易16对奥地利开战。可是吉伦特派反对这场战争,8月10日,他们发动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立宪派的统治,吉伦特派开始执政。路易16在革命中逃跑被捕,人民迫切要求处死他。1793年1月21日,国民会议以密谋叛国罪判处路易16死刑,随后,路易16和他的妻子被送上了断头台。
    韩非道:吉伦特派开始执政后,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并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这个时候雅各宾派又和吉伦特派闹起了分裂,吉伦特派维护商人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雅各宾派则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就在两派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公元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了对法国的武装干涉;与此同时,法国内部也发生了大规模的王党叛乱。
    姜子牙道:5月31日至6月2日,雅各宾派又组织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法国人民在新政府的领导下抗击反法联盟,《马赛曲》就是在法国人民慷慨激昂地奔赴战场时,从心底里发出的呼喊。公元1794年初外国干涉势力被赶出法国领土,国内的叛乱也被平息。从1973年6月24日起,新政府公布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7月改组并加强救国委员会。罗伯斯庇尔是一个手段毒辣的人,9月他开始在法国实行“恐怖”政策,从而在全国为自己制造出了很多的敌人。
    圣人道:公元1794年7月27日,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势力联合起来,发动“热月政变”,处死了罗伯斯庇尔,组成了热月党人督政府。1796年,督政府任命拿破仑-波拿巴为远征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取胜回国的拿破仑,在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02年5月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连任10年第一执政,8月2日元老院又宣布拿破仑为终身第一执政,8月4日,共和10年宪法颁布。
    韩非道:拿破仑还公布了著名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明确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保障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固定了小土地所有制;规定了贸易自由和契约自由。法典还根据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确定了一切法国公民所享有的法律权力。法律颁布以后,公元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正式宣布法国为帝国,拿破仑为皇帝,称拿破仑一世。其后,拿破仑经过10年的与反法国同盟作战,树立起自己在法国内的绝对权威,激发法国的民族自豪感。可是,野心勃勃的拿破仑进攻俄国战败,陷入穷途末路,终于在第二次复出的滑铁卢战役中遭到了再次惨败,被流放到圣赫勒力岛上,终死到老。
    姜子牙道:历史总是有着相同的轨迹,法国和英国一样在共和后走上了独裁。独裁之后的路也和英国一样被推翻,被推翻之后又复辟。法国在拿破仑死后陷入几十年的帝制与共和的反复争夺的中。直到公元1848年2月,巴黎的市民和工人再次举行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普逃亡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摘取了胜利果实,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可是巴黎的市民和工人不服从他们的管理,逼得他们不得不于12月份举行全民选举。这一次,一直抱着肩膀在一边看戏的农民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他们既不满意资产阶级,更不满意巴黎的市民和什么工人阶级,好像国家是他们的,和农民没有关系一样。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回国参加总统选举,农民们像迎接英雄一样把他迎接到巴黎,并把他推上了共和国总统的宝座。
    圣人道:公元1851年1月,路易波拿巴开始控制了军队,消停了不到一年,12月2日就发动政变,3日以武力解散国民会议。又过了一年,在1852年的12月2日,他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称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正式开始。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拿破仑三世开始扩充军队,并像他的伯父一样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其中包括对阿尔及利亚、越南和叙利亚的入侵。1857年,拿破仑三世还伙同英国组成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70年的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中,他亲临前线,9月2日,在色当战役中被普鲁士的毛奇元帅击败,只得乖乖地当了俘虏。1871年5月10日,普鲁士和法国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拿破仑三世被释放,于1873年1月9日死于英国。
    韩非道:法国的民主共和革命,经过近百年的反复才逐步确定下来。为什么英国的共和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比法国轻松得多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独立性比法国强,法国的农民也比他们两个国家多。法国地处西欧大陆,与周围各国都有千丝万缕的的联系,革命牵一发而动全身,再者,法国的农民袖手旁观,不参与资产阶级和工人的革命,所以,就使法国国内的革命斗争形势比较复杂。而英国孤岛自立,革命基本上是岛内的独立斗争;美国更是有东西大海阻隔,南北也无往来,美国的独立战争除和英国有关外,和加拿大、墨西哥都没有关系。但他们的革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请兵宗说一说吧。
    姜子牙道:众神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三个国家的革命都是在议会的领导下进行的,不论是克伦威尔、华盛顿,还是拿破仑都是得到了议会的授权才统率军队的。所以,克伦威尔、拿破仑搞独裁是不得好死的。华盛顿很明智,他当了两届总统就不当了,就是他吸取了克伦威尔的教训。还有,就是这三个国家所实行的所谓的党派竞争,都是开国的元勋建立的。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来源于托马斯-杰婓逊创立的民主共和党,杰斐逊是谁?我们应该知道,他就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记住,在任何国家,都是只有对国家的成立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才有资格在这个国家执政。
    圣人道:兵宗其实说明白了两个意思:一个是为什么英国、美国、法国都是议会民主制;二是什么政党有资格执政国家。为什么说这些?就是要说明孙中山从美国引进的民主共和为什么不适应我们中国。中国说的好听一点,是英雄在创造历史,说的直白一点是独裁创造的历史。一个人能不能成为英雄和创造历史,不在于他事先选择什么制度,而在于他能不能和中国的人民相结合;只要他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就一定成功。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还有不同于这两种模式的,那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发展模式。
    韩非道:圣人,我们在讲德国和意大利之前,还是先讲一讲达尔文吧,他可是对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啊。
    圣人道:言之有理。公元1831年,年轻的达尔文,经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巡洋舰历时5年的环境考察。就是在这5年,决定了他一生的整个事业。在这5年中,他跋山涉水,进入深密林,大自然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千奇百怪的变异,把他整个身心都吸引进去了。通过对采集到的各种动物标本,和化石进行比较和分析,他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最后,他终于以“物种是逐渐变化”的大胆设想,摒弃了物种不变的神创论。
    韩非道:达尔文回国后,开始对物种起源问题进行了综合而全面的研究;他整理航行的收获,收集大量科学事实;研究前人的著作,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总结本国和别国人民培育新品种的经验。为了避免偏见和替自己的理论找到更多的根据,当时他专心得连自己的婚事都忘了。他不仅整理了在大自然中可以收集到的各种变异事实,还广泛收集了动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各种变异事实,并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经过22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专心思考,综合研究,达尔文终于在公元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创立了进化论。
    姜子牙道:达尔文认为生物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的,他提出的以生存竞争为精髓的进化论,对整个人类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找到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明了所有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对生物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科学上完成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说实在的,他是唯一看到了远古时代的科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8:06:29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三
    圣人道:公元1843年南美各国的独立战争风起云涌,乌拉圭刚刚宣布独立,首府蒙德魏德亚就被阿根廷军队紧紧围困。眼看首都就要被阿根廷军队攻陷,这时从城里杀出一支身穿红衫、打着黑旗的欧洲侨民的军队。只见黑旗上绣着意大利威苏威火山,显示出他们来自被当时异族控制的意大利,率领队伍冲在最前面的就是30多岁的硬汉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因在意大利被列为“头号暴徒”,被迫流亡南美。在蒙德魏德亚被围时,他组织那些跟自己因同样原因流亡南美的意大利人创建了这支武装。因为时间仓促,找不到合适的布料,就把自己的工装作为统一的标志。他们都是在屠宰场当工人的,这里有的是红布,不成想就成了“红衫军”的标志。他们的人虽少,但是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将阿根廷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从而保证了乌拉圭的独立。
    韩非道:加里波第一战成名,威震南美。当他第二次回到意大利探亲时,看到意大利在撒丁王国的领导下,国家统一的势头已经势不可挡。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大多数地区还被外国势力控制着。撒丁王国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达的邦国,承担了意大利统一的重任。嘉福尔出任撒丁王国的首相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联合法国收复了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姜子牙道:公元1860年4月,意大利最顽固的封建堡垒——两西西里王国爆发起义,王国政府派出大批军队进行镇压。在北部休假的加里波第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组织志愿军远征两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就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加里波第在夺取两西西里王国的政权后,将其移交给了撒丁王国的国王。1861年,意大利统一的王国成立,撒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嘉福尔任王国首相。后来,意大利乘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了意大利,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到罗马。
    圣人道:公元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的首相,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势力,并开展灵活的外交活动,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逐步推进德意志的统一。1864年,德意志与丹麦在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发生了领土纠纷,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战败。双方签订协定,石勒苏益格划为普鲁士,赫尔斯泰划给奥地利。奥地利虽是普鲁士的盟国,这时却成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最大阻力。1866年6月,普鲁士挑起了普奥战争,意大利为了收复威尼斯也对奥作战,普鲁士军队很快占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各邦。7月3日,普军在捷克的萨多瓦村附近重创奥军,奥地利从此被挤出了德意志。
    韩非道:8月,普奥签订合约,规定:旧德意志邦联解散,奥国承认普鲁士成立德意志联邦,威尼斯归还意大利。公元1867年,普鲁士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国王为联邦元首。奥地利皇帝为了增强国势,于1867年兼任匈牙利国王,组成了奥匈帝国。普鲁士统一了德国的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但南部紧邻法国的4个小邦国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知道,不打败强大的法国,德国的统一将不能实现,所以,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姜子牙道:这个时候,法国的皇帝就是拿破仑三世,普鲁士的总参谋长就是毛奇元帅。毛奇元帅为普鲁士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在9月2日的色当战役中一举击败法军,拿破仑三世和39名将军当了俘虏,普军大获全胜,法国投降。普军深入法国境内,兵临巴黎,法国被迫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法兰克福和约》,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向普鲁士赔偿50亿法郎。普鲁士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公元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尔赛宫举行加冕典礼,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首相,德国终于完成了统一。
    圣人道:革命和统一的领导问题,决定政治体制的模式。意大利和德国的独立与统一是没有议会的事儿的,所以这两个国家也不可能实行议会制。这不是反动不反动的问题,也不是落后和进步的问题,是资格的问题,是民众心中的认可度问题。公元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为什么会败给路易-波拿巴?因为在法国农民的心中,法国的民族自豪感来自于拿破仑,“拿破仑”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纲领。因此,他们高呼着“取消捐税,打倒富人,打倒共和国,皇帝万岁!”的口号,把票投给了路易-波拿巴,不仅让他当总统,还让他当皇帝。因为,农民是种地的,他们和土地一样,你给他们什么种子,他们就生长什么庄家,他们不像商人那样会投机,不像工人那样会加工、修饰,更不像富人那样会打扮自己。不仅法国的农民是这样,中国的农民是这样,美国的农民也是这样。
    韩非道:公元1859年10月16日,约翰-布朗在弗吉尼亚的哈波斯渡口发动了震惊美国的解放黑奴的武装起义。1860年当选总统的林肯认识到,北方的雇用劳动制和南方的种植奴隶制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时,南部蓄奴州罗来纳首先脱离联邦,接着乔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德克萨斯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并于1861年2月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政府,选举戴维斯为总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叛军公然挑起国内战争,抢占萨门特炮台。4月15日,林肯被迫宣布南方为叛乱者,征召7.5万名志愿军,为恢复联邦统一而战。1861年7月,联邦军被人数较少的南方军在第一次会战中击败,华盛顿几乎失守。广大的农民们举行了示威游行,要求解放奴隶,把土地分给农民,挽救危局。
    姜子牙道:公元1862年5月,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在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9月,又发表了预备性的《解放黑奴宣言》: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自动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到北方,参加北方的军队。1863年,美国政府开始以征兵制代替募兵制,从而增强了北方的军力。这时,林肯又任命格兰特为大将,统率整个北方军队。1864年5月,谢尔曼统率联邦10军队向南方挺进;1865年4月,格兰特攻占南部同盟首府里士满。9月,南方联军统帅罗伯特-李投降,战争结束,美国恢复统一。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使美国一跃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圣人道:但有一点,众神必须明白,林肯是以解放奴隶和给农民土地获得支持的。发展经济必须以安定农民为前提,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不解决农民的问题,是什么事情也解决不了的。美国地多人少,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这个措施,让每一个美国的农民都成为了农场主,在农场里干活的都是来自亚洲、非洲的农民,不仅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让美国成为产粮大国;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美国的人口。美国人由几百万迅速增加到1千万,到19世纪末,美国的人口已经有3千万人口了。可是同中国相比,还不到1/10,因此,在大致相同的国土面积上,中国的吃饭问题比美国要大15倍。当中国的领导人也比在美国当领导人困难上15倍。
    韩非道:林肯的政策还有一个结果是,美国林肯时的农民都成了农业资本家,美国本土也没有农民了。这种现象就像是华西村,这个村的农民都成为了股东、老板,谁是农民和工人?是来自全国的打工仔。如果想了解美国,就看看中国江苏的华西村吧。
    姜子牙道:法宗智慧,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但这不是世界共同发展富裕的道路,我看这种发展模式,倒是像美国人发明的传销结构,是以多数人打工来之撑少数人的富裕,无法解决大多数人都富裕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必须提醒润之注意。
    圣人道: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老是要搞乱其他国家的目的了。因为只有其他国家出产穷人,他们才有劳动力,才能维持他们国家的富裕;假如每一个国家都发展起来了,没有人到美国去打工,一切都得美国人自己干,那么,美国的繁荣就会永远不再了。他们无法靠支付高工资维持自己的生产和消费系统,他们就还得去侵略,而这样就会自寻死路。
    韩非道:我们还是接着说法国吧。公元1870年,法国在普鲁士的战争中遭到了惨败,9月4日,法国人民举行了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梯也尔组建了“国防政府”。国防政府对普鲁士割地求和,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极大愤慨,接着又爆发了旨在推翻叛国政府的第二次起义,但是起义失败了。不甘心失败的巴黎工人,决定成立了国民自卫军,在不到三个的礼拜内,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在巴黎市民积极募捐支持下,铸造了417门大炮,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在与普鲁士签订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开始千方百计地解除工人武装、镇压工人运动。
    姜子牙道:3月15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大批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员会成员。3月18日凌晨,梯也尔的一队政府军潜入蒙马特而高地,企图夺取巴黎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国民自卫军发现,国民自卫军紧急集合起来,包围了拖运大炮的政府军。梯也尔的行为激怒了巴黎人民,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决定以武力还击。梯也尔的政府军不堪一击,梯也尔匆忙逃往巴黎城郊的凡尔赛宫。晚上10点钟,国民自卫军进入巴黎市政厅,中央委员会掌握了巴黎全城,成立了巴黎公社。
    圣人道:3月28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权犹如昙花一般怒放。这个政权就是无根之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他们生长在城市里,以为城市就是一切,不知道城市是根植于农村之上的。因此,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他们忘乎所以,他们没有想到城里没有吃的怎么办?结果可想而知,仅仅两个月,它就被消灭了,至今在巴黎的一面墙上还留着他们的鲜血。这本来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起义,只是因为马克思把它讴歌了一番,才把无数的中国人引入了歧途。
    韩非道:既然提到了,我们就说透。巴黎公社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但是它的教训是深刻而长久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城市里的人深思的。城市不必农村,没有长期的食物供应,没有大批的矿产资源可供开采,只要切断一切供应,食物会被吃完,炮弹会被打光,剩下的就只能饿死。为什么别的什么人占领巴黎可以生存?而这些被马克思成为“主人”的工人占领巴黎却生存不下去呢?就是因为他们信仰马克思的理论,他们要消灭货币,要消灭商品交换。当时,梯也尔政府在银行存有几个亿的法郎,如果他们知道怎么用这笔钱,他们就可以生存下去。因为他们可以收买农民,获得农民的支持,可以收买商人给他们运吃的、运枪炮。可是他们蠢得要命,宁可被打死、饿死,也不知道如何花钱。世界上再没有比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更笨的理论了。
    姜子牙道:法宗还是少些感慨,关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我们专门阐述,现在还是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8 12:3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8:07:25 | 只看该作者
    圣人道:我来抛砖引玉。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电力的广泛运用。早在公元1819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奥斯特的报告,对磁场与电流之间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和研究;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拉提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动机的理论基础,成为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于是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开始用来带动机器生产。此后,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如电灯、电车、电报、电影放映机以及电焊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开始进入电气化时代。
    韩非道:加一句,公元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这是至今仍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着深刻影响的发明。接着,我们还说有关电器方面的发明。1873年,德国电气技师发明炭精棒灼热灯: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随后,意大利人马可尼成功发明无线电报,为世界信息传送提供了方便。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本茨和戴姆勒研制成功汽油内燃机汽车;1885年,德国赫尔兹发现无线电和光电。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远洋轮船、飞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爱迪生更是建成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将输电线路结成网络,使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姜子牙道:人类的发明和创造是非常伟大的,它使人类开始超越神的力量,成为伟大的造物主。不过汽车和火车的发明则是两种社会模式发展思想的结果。汽车虽然体现了个性、自由、隐私、豪华和身份,但却是自私和蛮横的体现。它在土地上体现的是大量的土地被道路占用;在街道上体现的是横冲直撞和拥挤不堪。它非常能够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发展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性最生动的体现。因此,汽车在西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动力。而火车则是公开、公共集体和命运相联的象征,它的运行有轨道,按时、有序和有计划,它不允许自由行使,最能体现我们一直提倡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社会生产模式,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和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的生活方式最生动的体现。火车是社会化的交通工具,天生是大国和穷人的代表,所以,它无法在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迅速的发展。也许需要等到我们中国人发展起来以后,才能让火车获得新生。
    圣人道:人类的发展的确是巨大的,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叫爱因斯坦。他创造了狭义的和广义的相对论,运用四维时空的弯曲几何结构表现重力场,让牛顿的重力理论从此功成身退。他的学生还将创造出能毁灭地球的核武器,让人类的力量开始大大的超越神的力量。但是也使人类更加丧心病狂,试图独霸世界,从而埋下了世界毁灭的种子。不过这都是后话,20世纪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有必要把这个事情交代清楚。
    韩非道:正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按照列宁的说法,是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的阶段。这里说的帝国主义,不是说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内实行了帝制,而是说他们要在世界其他国家面前当皇帝,要称霸世界,要奴役和殖民其他国家,把掠夺他国的财富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根本。可是世界就是那么多的国家,先发展起来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都占领的差不多了,而后发展起来的德国则还没有捞到一点油水,于是就对英国、法国横眉立眼起来。法国、英国自然不肯把自己的殖民地分给德国,双方就开始吵架,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
    姜子牙道:导致这场狗咬狗、抢骨头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公元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费兰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检阅军事演习时,被“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枪杀,从而酿成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塞尔维亚的盟友俄国出兵援助。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随后又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 ,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这样,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正式开战。在很短的时间内,欧洲各国纷纷卷入,连在亚洲的日本和在美洲的美国也逐步加入进来。1917年,段祺瑞也宣布中华民国对德宣战。
    圣人道:公元1914年8月底,德军在取得法国北部边境作战胜利后,决定实施“施里芬计划”。施里芬是前任的德军总参谋长,早在1905年就拟定好一整套作战计划。德军试图按计划越过比利时边境,夺取列日要塞。不想,列日要塞的比利时军队,凭借钢筋混凝土修造的坚固炮台,与德军展开了激战。德军采取炮击、空袭,甚至步兵分割包围等办法都未能奏效,最后只得调来了一门巨型榴弹炮,才最终攻占列日。德军从比利时、卢森堡切入法国,法军全线溃退,政府也由巴黎迁到波尔多。
    韩非道:就在这个时候,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毛奇元帅得意忘形,以为“施里芬计划”成功,于是就从西线抽调了两个军到东线去对付俄国。谁知道,法军虽然表面上溃不成军,但其核心实力并未削弱,再加上法军总司令霞飞的左翼力量协同,很快就使少于法军的德军陷入了两面夹击,并迫使德军在马恩河进行了一场遭遇战。马恩河大战从9月5日一直打到10日,在长达400公里的战线上,双方总投入兵力达到150万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拉锯战,结果,德军支持不住,向北败退,从此,双方形成对峙的局面。
    姜子牙道:接着,德法双方展开了“奔向大海”的战斗。德军企图抢占敦刻尔克等法国沿海地区,切断英、法两国的联系,并迫使法国投降。英国和法国军队则针锋相对,经过13个多月的激战,德军虽然扩大了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占领区,但直接迫使法国投降的战略目的却没有达到。双方此时由运动战转入以壕堑掩体相对峙为主的阵地战,整个西线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德军“施里芬计划”中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宣告破产。早在马恩河战役结束之际,毛奇就告诉德皇:“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德皇威廉二世不甘心失败,将毛奇撤职,改由法尔根汉接任。
    圣人道:公元1916年初,为了扭转西线战局,德军调重兵全力突击,并试图夺取法军右翼的战略要地“凡尔登突出部”,以诱使法国投入全部主力,然后集中全力加以歼灭。2月21日,德军出动6个步兵师,在上千门大炮的配合下,向凡尔登发动猛攻,试图在马斯河右岸,突破两个法军师驻守的宽达15公里的地区。经过4天的激战,德军攻占了凡尔登附近重要的都蒙高地,将法军阵地切成几段,尤其致命的是,德军切断了法军与后方的主要交通线,法军面临弹尽援绝的危局。这时,贝当接任凡尔登地区司令官,他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决定对一条6米宽的公路加宽修通,以保证兵源和武器弹药的补给。
    韩非道:法军的道路抢修队立即组织起来,凡尔登附近数十里内的农民也赶来援助,于是,在凡尔登正面阵地德、法两军殊死搏杀的同时,在法军阵地后面,法国军民也在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抢修道路的战斗。很快,一条凡尔登战役补给线抢修了出来,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有19万援军和2.5万吨军用物资运到了凡尔登,平均每昼夜有6千辆次汽车到达这里,公路上不到一分钟就有一辆汽车驶过,从而保证了凡尔登要塞阵地补给。为最终拖垮、战胜德军创造了重要条件。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一战,历时10个月,双方投入119个师,总伤亡人数超过70万。因此,这场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在凡尔登战役的失败,使同盟军最终失去了在两线作战的主动权。
    姜子牙道:一战当中,还值得一提的是英、德之间的一场海战。双方不谋而合,都设想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对方的舰队。公元1916年1月,新上任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冯-舍尔上将,决心采取主动攻击,打一场海上会战,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5月31日凌晨,英国的诱敌舰队在贝蒂将军的指挥下,驶出英格兰罗塞斯港,下午2时30分左右,贝蒂带领的舰队与西佩尔率领的德国舰队遭遇,双方军舰开始炮击。在近一个小时的互射中,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屈”号首先中弹起火,1070名官兵葬身大海,另一艘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也被击中弹药库引爆沉没,舰上1200多名官兵几乎全部遇难。贝蒂的旗舰“狮号”也遭重创,幸亏在后面的4艘战列舰赶到,才免遭更大的损失。
    圣人道:下午4时许,英、德双方主力舰队相遇,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对攻战。英国舰队司令杰里科见德国主力舰队的为线形纵列,便决定采取“T”字头战术,命令英军24艘无畏级战列舰一线排开,其余舰只列为6个纵队,迅速逼向德舰,给德国舰队以猛烈的打击。遭遇重创的德国主力舰队只得调转船头,且战且退。在这次海战中,英国出动各种舰船151艘,德国出动101艘,堪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海战中,德国海军被击中大小战舰11艘,死亡2500余人;英国海军则损失14艘,死亡6000余人。但是,德国海军没有能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舰队只能被困在港内,德国试图靠海军改变战局的美梦被彻底打破了。
    韩非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先后加入同盟国,日本、意大利、罗马利亚、希腊、美国、中国等相继加入协约国作战。经过4年多的作战,同盟国逐渐不支,公元1918年秋,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渐次退出战争。独木难支的德国,也于11月11日与协约国签订了《康边停战协定》,宣告投降,大战结束。在这场战争中,首次使用了飞机和坦克,也开始使用了电报,使战争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场战争的参与国达到33个,波及人口15亿以上,共有1000余万人战死,2000余万人伤残。战争真的是悲惨,尤其是这种没有任何道义的战争,就是对人类犯下的最大的罪恶。
    姜子牙道:公元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讨论缔结对德和约和处置战后问题。会议有27个国家参与,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由英、法、美等三国首脑所主宰和控制,实际上就是欧美列强重新划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会议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和彼此妥协,6月2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领土减少1/8,人口减少1/10,失去所有海外殖民地和领地,军事力量被大大限制。随后,协约国又相继与战败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分别签订条约,对他们实行惩罚性掠夺和压迫。这些与《凡尔赛和约》一起,共同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帝国主义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体系。
    圣人道:公元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当时的会员国有44个,战败国和苏俄被排除在外,后来逐渐发展到63个。国际盟约共26条,主要包括国际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国联的目的,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及管理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国联盟约宣称:国联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盟约提出了会员国为实现这一条宗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是:第一,裁减军备;第二,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及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第三,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凡是各国之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符合的条约,均应废止;第四,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但是,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存在的情况下,它实际成为英法操纵,并被美国所支持的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外交工具。
    韩非道:公元1921年11月,在美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又叫“太平洋会议”,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对战后远东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及势力范围,进行再分割而召开的会议。1921年11月12日到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参加者有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9国。会议讨论了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东太平洋问题。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得最大利益的是美国,弥补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争取到实际利益的不足,它的海军实力得以提高到与英国相同的比例,并为美国在远东、太平洋进一步扩张准备了条件。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会议结束时,美、英、法、意、日5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与会9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
    禹王道:世界历史就先讲到这里,我看该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也都讲了,以后需要国际角度和视野时,再在各回中穿插。下一回讲俄国、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我建议你们变换一种讲述方式,请三位商量一下。
    根据禹王建议,圣人、姜子牙和韩非进行了商议,决定:圣人讲俄国的历史;姜子牙讲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韩非讲述列宁和苏联成立之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历史;然后,三神共同就苏俄与中国当时的关系进行阐述。禹王听后赞同了他们的建议。
    众神便又提起了精神,希望听一听他们如何讲马克思、如何说俄国。
    ------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筱欣奕奕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13 01:50 , Processed in 0.15004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