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创新”之我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5-12-2 08:25 编辑 [/i]


        不知源于何时?大概根究起来,应该是在青少年学生时期。无论是六七十年代俯拾皆是的“小儿书”,还是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知识爆炸”时大量涌现的国内外各类图书,单就这一时期,凡一般人都能接触到的闲杂书籍,若直说它们都是“图书”,确乎名副其实。因为,除了宣扬革命烈士、时代楷模或世界名著的“小儿书”,其实就是“连环画书”之外,即便在当时像一些传播哲学思想的专业书刊,其中也一定会有许多特形象而立体的插图或照片。另外,还不得不说在那些岁月里,约略每隔三五个春秋,举国上下便会出现“打倒xx”或“拨乱反正”的大事发生,而在每一次类似事件爆发之际,不仅是公共传媒的报刊文章之中,特别在街头巷尾的宣传栏上,更是随处可见“特形象而立体”的宣传漫画。单说那些漫画的主题内涵,不仅是大大超越了一般绘画艺术“形象而立体”的感官效果,而且还从中凸显出来华夏大地“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慨。之所以这样讲,因为在那些主旨雷同而形式各异的书画中,一方面夸张地美化着当权者的英明和人民力量的伟大,另一方面极力丑化被打倒者的狼子野心和翻案不得人心。或许,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文化熏陶之下,我自己才特别喜欢上了绘画,却又因为没有天生涂鸦成名的禀赋,更没有书画界良师益友的提携。于是,只能埋头于像“历代绘画大成”“东西方绘画史”之类书籍中,近似偷窥和盗取他人成名成家之作品的皮毛,来装扮自我意欲能够拥有“神来之笔”的野心和身姿。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并且还是在如此狭隘自私之目的驱动下,我暗自读习揣摩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经验,尽管这份努力,没能提高一丁半点我画画的能力水平,反而让我开始热衷“美学”或说“人文艺术”,以至于由喜好绘画艺术,转而沉溺于文字书写,而不能自拨。
        在上述个人履历反思之中,恰是最初在东西方绘画史的学习过程之间,我已经朦胧地意识到:艺术生命力在于创新,而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其个体生命价值及其社会存在意义,就在于这种“创新”的工作或劳作之中。
        当初,我自己对于“艺术生命力”的理解,还是十分单纯的,以为就是能使其作品存在下去、立得住脚,或就是能够得到社会欣赏、盛赞和推崇吧。因为,一旦达此程度,其作品后的那个作者,也必定成名成家了。其实,类似这样一种单纯而表面化的认知,在今天依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和不着边际,而其中的误区;或说,其弱点、片面和不足;或直言,存在盲点或关键性缺失之处,就在于:凡是声名远扬的“艺术作品”,其沾染上“名利色权”之荣誉,与创造出此样艺术品的那个短暂而鲜活的个体生命之色 ,尤其在时间、地点或背景上,并不总是立竿见影和相得益彰。
        另外,关于“个性生命价值”和“社会存在意义”问题。前者,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和“一生去做什么人”的主观上个体性选择而已;而后者,一言以蔽之:只要当下地球不毁灭,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步伐,必定不会间断,而人类社会,也只有在进步和更加文明之中,才有美好未来。
        再者,则为“什么才是创新?”的问题。对此,我个人至今仍在探索之中,下面是以往对此样困惑的一点看法,现若加整修,转帖于此,仅供借鉴。

        有言:艺术生命力在于创新。那么,究竟什么样子才叫“创新”呢?从现实生活角度,由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的“跳槽”,是否算作是“创新”呢?我的看法,既非也是。“非”者,其不过是工作场所的转换,仅是在生存方法方式上的转变罢了;而“是”者,则就个性自我而言,确实是一种固定模式的被打破。
        所谓“艺术创新”,仅就文学中的小说而言,紧扣时代现实生活,用小说所能运用的材料和体裁,由此形成的其作品,若能够引人入胜、惹人喜爱,并读得下去,还传播得开来,并在其引起社会关注后,从民众到个人,若能够诱发对真、善、美的渴求和憧憬,引起对知识、良知、理性的尊重和认同,唤醒对个性自由浪漫、集体精神力量、社会公正民主及其文明事业进步的热情、觉悟和思辨。那么,如此推陈出新的文艺作品,即便不在获奖提名的作品名单之内,业已并列于“创新艺术”之中了吧。
        文学作品不同与学术著述,文学作品运用或通俗或晦涩的文字表达,旨在引起个体性以及社会化的感觉或思想上兴趣和关注。当下,正在重新引起人们瞩目的卡夫卡作品及其文字表达特征,究其原因,是在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即专制不允许人民说出心声,而口语或通行的书面语言,尚不能且也达不到准确完整地传达美德和较高理性的目的;另外,民族地位和区域文化差异,亦造成了与现代文明于思想上的交流障碍……类似这样一些因素条件,从而导致了某一时期,甚至一个时代,社会语言在表情达意上出现了困顿和变态,或从最高进步意义上讲,即可名其曰“失语”,或社会性失语。
        那么,在失语后的世界里,文学创作者如何去创作?或说,愈是在残酷压榨下,愈是在蒸蒸日上,仿佛社会文明正处在一派繁华似锦的世界里,一样可以出现为探求进步,而必须的诸多思考方式和创作行为,即如何打破传统以往的写作习惯定式,而用一种新的在传统认识上看似胡言乱语之情绪与格调,来表达个性偏好和欲望,去坦露人间偏狭、邪恶和腐朽。如果这种一反常态的语言和思想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悖论”“反讽”的话,依这样一种理论和臆想,而从事创作,并走上了艺术舞台,且又被推上文学艺术最高殿堂的者,则必须要有或著作大家本人或文艺批评家站出来,给予传统语言化的解释和讲评。
        其实,国内改革后文坛上,类似王朔“痞子”风貌和受武侠怪诞风尚影响下网络文学的裸露气象,都隐喻且昭示着当代艺术,对某种人性束缚和诸多社会化禁锢的抗争,一种对新文明生活焦虑性呼唤,一种甚或等同于在心灵和声音备受压抑下,有话不能“好好说”,不能“实话实说”,或就是不能“说真话”之“失语”状态的必然现象。
        上述一份自我感慨和感受的由来,应在2004年左右,源于当时文坛上正流行阅读王小波文选、卡夫卡作品之际,面对网络论坛中某些小说类文字格调,而我的言论和那会儿张贴的作品,正被个别网友批评为某种落伍哲学及其文学思想的守旧者,有的还经常引用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的名姓和论说,加以佐证我的落伍和错误。
        眼下,在天涯微论《水晶城堡》,就在我个人散布的《也说“文艺、文学批评”》之中,已经而且也必将更多地涉及到对国内文学时尚的讥讽或蔑视。为了虽然不多的读者,能够不曲解我文章中的某些议论和感慨,故把上面一直不愿意公开的自我文学写作上探讨性笔记,先张贴出来。这样或许有助于表明一些说法和看法的来由,也有助于稀缺的来自各方面可能的批评、论说或批判吧。
    (2015年12月1日于济南。其中转帖部分,书写于2014年10月15日,且整自2004年2月27日笔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 09:16:3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对此颇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15-12-2 16:47:01 |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文学的创新,最重要的当然是语言创新,而后是表现形式、文学样式、人物形象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5 13:37 , Processed in 0.0765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