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的感悟
清清慈湖水
(一)
人说“槎麻伤心骨,唇舌生是非,醉酒减健康,垂钓享天福。”觉得挺有道理,于是垂钓成了我休闲生活的选择。每天早晨,迎着曙光,骑着车子,嘴里还哼着小曲:“人走青山随,心恋绿水情,银纶逗鲤鲫,疑是一仙人。”踏遍衢城四周广阔的田野游钓,美不胜数,乐而忘我。
记得2003年6月3日,我和同事李百泉,在浙赣铁路线,衢江区电视塔下的一个水塘钓鱼,两人相距约10公尺,沿着塘岸边摆开架势。塘内水碧,岸上草幽,水面荷花初孕,荷叶涟涟,景色悠悠,气后宜人。早晨毛毛雨刚收潋,真有“夏雨落过莲塘碧,红蜓一点荷尖立”的景致。不一会儿有动静了,只见鱼线上的浮漂正徐徐上升,即将要倒漂时,我巧一提竿,一条近半斤重的鲫鱼上来了,鱼儿跃出水面,一飞鱼,我正张手去接,这鱼却在离我手不到一尺距离时跳回水塘。原来是在钩、线的扎接处因经常摩擦而断线了,将到手的鱼,又逃回池塘,还失去了一只鱼钩 ,可惜。
过了约20分钟老李也提上了一条,他惊奇地说:“看!这鱼的嘴里怎么有2个鱼钩”我想,难道是从我这儿逃去的这条鱼?它吞去了我的“兰溪5字型”鱼钩。我好奇的过去一看,果然就是这个鱼钩。同是这条鱼,一个钩吞在嘴里,再去咬食,真是天下奇事。好贪心的鱼呀,这真是:“被钓因贪饵,力挣方脱钩,闻香又心动,终向网罗投。”这也佐证了一个人生的真谛:凡事不可贪,贪必有失。要知足常乐,使之荣辱得失全无,浩气轻风长存。做人也一样,不能贪得无厌,勿对名利欲望过于追求。 让我们避开城市的喧哗,调节生活的节奏,活动四肢筋骨,促进心脑健康,去拥抱;没有私意,只讲奉献的大自然。
(二)
每当钓鱼归来,丰收时,我总是象个大小孩,乐滋滋的话多,手脚无措。还自我陶醉,自吟勿入调:“垂钓归来四邻惊,一人何能钓数斤,老少都来求钓技,口中念叨钓鱼经。”但如果钓不到鱼,放空枪回家,我也会设法找个借口,(用对孙子讲故事等)来自我解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喜钓鱼,一次,垂钓很久钓不着鱼。一名叫解缙的随从才子马上进奉皇帝一首诗;‘数天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天子只钓龙。’…”讲到这里,家里人听得津津有味,一个个都看着我笑,谁知我的小孙子陈果跑过来‘咬’我的耳朵:“爷爷,他们嫌您罗嗦。”噢,原来他们都是对我傻笑!
为了减轻我拾掇鱼的负担,我常拿鱼送人。“日子一久,就有人议论,这老头钓鱼不要鱼,钓来鱼 送人,脑筋搭牢。”花钱吃力不讨好。其实 我不以为然,这笔帐不能这么算;我是身体锻炼了,垂钓乐也享受了,比人家花大钱去游“长假七天乐”,人头轧人头,身轧身子的轧闹猛好多了。去年五一节“长假七天乐”,我夫人带着孙子去上海参观东方明珠塔,在底层大厅人山人海,人为的设置了拦绳,绕来绕去,里七圈外八圈的排队达4个钟头才轮到登楼,好不容易上了明珠塔参观,没几分钟又被赶下楼去。(据报道,北京故宫“七天乐”每天游客十多万人,登长城排不上号。杭州灵隐寺人满为患…)试问,这种“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饱,赶的比马快”式的旅游,能游得出诗情画意,谈得上趣味享受吗?我感慨万千,真是:“严子陵沽名钓誉,姜太公钩官钓爵,七天乐旅游没趣,我老头垂钓有乐。”
(三)
我出门钓鱼,全家都高兴。呆在家里不如活动野外。但都希望我钓不到鱼(或少),因夫人信佛不让杀生,她说“你是提竿上鱼开心,等开心过后就把鱼放回去,不要把鱼带回家,这样钓鱼乐,鱼放生也乐多好。”想想也有道理。正巧在电视上看到,衢州市鱼政局在衢江里投放了十万尾小鱼,放归大自然。对我启发很大,何不效放?当我第一次把一条大肚子鱼放生时,看鱼儿初入水时的木然似呆,继而孟然醒悟,一摆尾,一点头,骤然间掉头转身游去。我的心情不知怎的,一下子豁达开朗,乐滋滋超然升华的感觉油然而生。心想:为休闲而钓,不为鱼而钓,这不正是垂钓的高境界嘛。
放生一说源自南北朝,因梁武帝崇信佛教,特置放生池,谓之长命洲。放养收赎的鱼、龟、螺、蚌等。到了唐代,放生成为帝王祈福积德的盛事。唐肃宗乾元二年,曾命境内临江各置放生池,凡81所,大书法家颜真卿为此作(天下放生碑铭序)。后来“放生”一词便成了特指信佛的人,买来小鱼小鸟再放生的善事。我老伴要坚持不杀生,我的大女儿也开始信佛,常会买回泥鳅等水生物去放生了。
把鱼放生,回归大自然,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我感到:垂钓乐,放生心也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