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4|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艺探讨】……《我的文学幻想》(修订本•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0:5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5 09:16 编辑

    一点说明:中学时偶尔遇到《别林斯基选集》一书,而这本书上究竟讲了一些什么东西以至于影响并注定了我的人生轨迹呢?如此疑惑及此话语中的判断,若在三十年前我是不敢说出口的,但在千禧年之后,尤其游荡网络文艺论坛,并在与爱好文学的网友们一起探讨文艺话题中,我之所以对文艺有一种言之凿凿且当仁不让的姿态,私下里自我反思才认定了,其应该与《别林斯基选集》一书有着显著性关联!
          时至于今,关于《别林斯基选集》一书,除了这一书名外,我自己只能记住大概是其“选集”第二卷中有一章标题就是“文学幻想”,至于其“文学幻想”内容是一些什么,我能记住的只有当时于读习之间脑洞大开而热血沸腾,以至于大冬天并在黑夜中,一个人在自家房后学校操场上跑了至少两圈(700米)。所以,自2002年初上网以来,凡我自己以为涉及“文学幻想”之类的文字,就喜欢额外标注上【文艺探讨】或【文学幻想】。因此,借再次整理过去文章的机会,把此类标题下的杂文,都归整在一起,又因为文责自负上考虑,大标题就直接为《我的文学幻想》吧。





    第一章中国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言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只是娱乐公众,不免狭隘;而文艺作品,若没有娱乐,只是生硬地塞入思想,则又会成了乏味的说教课本。
      读习传统文化古籍,帝制之下的文人学士或达官显贵,在他们所谓“文以载道”的著述中,究其所宣扬的那个“道”,大致情形如下:
      或为“规谏咨治”,出发点或言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帝王之“家”天下,而其中所表白的“为国为民”,旨在让“帝王血脉”代代相传及其“家”业永固;凡其中所坦露出来“奇才大略”之目的,亦不过你我他或她臆欲“出将入相”和辅君佑臣。
      或为“赞山歌水”,尤其惯常假借神游仙居,依此聊籁自我心志和逸致情怀,彰显心高气傲和淡薄飘逸,或明或暗希冀和期盼高高在上的明皇圣主,能够识才纳言和思宽体舒。
      或为“集册成书”,意在弘扬业绩或撩拨时俗,跻身笔墨丹青之间,渴望流传后世和尽孝尽忠。
      仅是上面举例格调之中,凡相关“民生、民权”甚至“民主”等问题,尽管偶或提及,但一概总是浮皮潦草。因为,华夏中国的人生理念中,如若能够“衣食足”,也就是遇到了有“道”明君,更该庆幸逢上了千载盛世。所以,百姓黔首们就应该都去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大家都忙活不迭的耍龙舞凤、树碑立传、建庙祭宗和修墓养生了。正因为如此,像是逗着百姓大众“喜怒哀乐”玩儿的类似艺术模样的形式和内容,只需要“末流”文人们去用“一说就能听得懂的话”“一唱就能明白的曲”“一表演就能够痛哭流涕、前仰后合的戏”,招摇过市,粉墨登场,其业已足矣。
      事实上,中国也只有到了近代,伴随世界逐渐一体化和全球社会文化整体进步之后,特别是置身在西方科技推广及其民主思想普及的主流文明之中,加之清王朝的履灭,才使得中国从事文学事业的创作者趋于一种并列与“工农商学兵”的独支门类,而专职于此的人们,被美名曰“作家”。从此之后,“作家”这一类或这一阶层的人物群体,于绘声绘色的阐发言论、规化思想、针砭时事、歌功颂德之间,便可以谋就“衣食住行”之用,还可以赢得名望和地位,也可因此倍遭摧残和身败名裂。但是,文学艺术在中国社会上的真实地位,却由于这一行当自身性质所致,仿佛总是趋于被“达官显贵”“正人君子”所轻蔑和防备,也最为“正人君子”“达官显贵”所利用和包办着。事实上,文学艺术之在中国,甚至直到今天,也终究未能成为衷心艺术本旨的创将、勇士和写作者们,去洒脱挥毫、淋漓尽致地展示自我的自然园地。
      在过去,文学艺术佳作往往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同。这或许可以完全归咎于艺术必须有“独立而超脱”个性的必然结果。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否定和更新自我,在于不断地创立和建设“新”的思想境地和社会品味。艺术本质上这种不专一性、执着于动荡和不断行动/行为的个性,也正是人性中永不满足的欲望与心理的要求和显现。然而,已经社会化了的人类,其观念、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伴随社会机制由游牧散居到趋稳避乱的生活需要而逐渐巩固和完善起来。它这种要求和趋向稳定的特性,是符合人性中一份被生活中类似动荡、残暴、贫饥等折磨怕了的自然性和社会化品质。也就是说,人们渴求平静和安宁,并固守着传统的道德标准和既定的现实规则而去抵触动荡和变故的意向与作为,却正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化了的德行。所以,在艺术的最高宗旨是反叛和创新,而其最低标准是娱悦和倾诉之下,艺术的追求和追求艺术者所选择的必然是一条不寻常、不平坦的路途和前程。正是这一事实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他/她或就是愤世疾俗的“杞人”;或同流合污于时尚、庸俗的帮闲;或成为“文寡思深”的旁观者;或脱落为“路难行孤”“桀骜不驯”的叛逆。更尤其是当社会文明的水平及其思想知识进步的高度,尚在一个低层次徘徊或在一种质变的关节“点”或“面”上彷徨之际,其艺术实践者也最为苦闷、艰辛和矛盾重重!然而,恰是在这样一种时刻,也最能见到鲜廉寡耻、低级趣味的“流氓才子”“媚世佳人”,而这一刻也最不乏披发跣足、奇谈怪论的“浮游艺人”,而这一刻也最能出现并有着培育伟大艺术家和“民族天才”的素材和际遇。
          总之,一旦“政治”演变成为只是服务于广泛民生的管理机制,一旦“政治家”变成了众多服务性职业中的工作者之一;一旦“科学”成为丰富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工具,一旦“科学家”如同而今大学中攻读计算机专业者一样趋于普通而平凡。那么,艺术、人文艺术、文学艺术的追求者和实践者,而今苦恼、烦厌、郁闷以及付出的创作艰辛,必将凸现出来其应有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2003年秋草。2014年整,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6-7-22 11:10:53 | 只看该作者
    才回复克谐先生的医学日记,还说期盼先生新作,不期新作已是发了出来,先生真是有心人。可看先生这题目,如此大,一方有些惶然:估计难以跟上先生的思绪。然,一方既在舞文弄墨,怎么也会诚心拜读,不周之处,先生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6-7-22 13:51:29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文中,几乎是全部的观点。老弟广博深厚。找时间,还得再读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40 编辑





    第三章探讨文化艺术的目的和方向




      
      每当独处时,想象博骛旁及、思绪纷繁,不时地远眺且思问:社会是否已经进步的没有了苦闷和压抑?或说尚且存在的苦闷和压抑是否都是自寻烦恼、杞人忧天或庸人自扰呢?
          读阅报刊和聆听广播之际,我个人的这样一种怀疑和困惑会感觉更甚,而泛泛读书之中,有时候,如此异样的情绪,却能得到几分缓施和慰籍。
          每当有亲朋或好友从国外回来,一般都在极力赞许外面生活的自由、爽朗、无拘无束,仿佛那儿社会生活的富裕和华丽,已不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的确,我们的生活决非像媒体宣扬的那样轻松自然、皆大欢喜且民生大众以及各色人等都自由自在地安居乐业着。其实,人们头上还会时不常地生出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紧箍咒”,它们总是在这里或那儿提醒着人们不得不去回顾、牵挂、沉思曾经有过的打击、轻蔑和迫害。
      最近闲暇所读书本十分繁杂,在类别上主要是过去已经读过的一些东西,像老舍先生的《文学概论讲义》、茅盾先生的《夜读偶记》以及《郭沫若研究资料》中相关一些作者自述或名人评说的文章等等。当今之时,虽也经常有名家、名作问世,但其作者和作品对于国人的影响及其在社会上的重视程度及名望地位,尚无法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建国初期诸多名作名家相比肩。因为,那一时期的人们,从个性、气质到思想上,均有较明显的相对独立个性,尤其在起点和境界上较高。而且,他们所论说的话题,敢于切中所处时代、社会生活和民族特性的痛处;他们话题在外延上,仿佛不受任何局限,而其内涵上,则是性情、才智和想象力的自由奔放。当下,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及社会现实的真实进步,应当是使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一样都丰富多 、繁荣昌盛起来。然而,在客观事实上,现今能够影响、佐佑或统治着我们头脑的思维逻辑、看事物方法以及指导我们前行的政策和策略等,却依旧是上世纪初的一些伟人、创将们的语录和话语。
      单言在“政治、经济、艺术”方面,其三者能否成为彼此相对独立且地位均等的社会生活舞台?能否让人们在这三个方面,都各尽所能地寻找到可以展示并满足自我欲望及其大众所需要的的角色和地位?能否让人性创造力可以适时地去发挥作用,并让如此发挥出来的创造性产品,能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生活现实中来?诸如此类的质疑性问题,不应该再视为幼稚的幻想,而应成为广大民众,尤其是知识阶层,达成共知、共识的一种社会文化氛围,或讲应该成为一种对社会环境和生活现实的客观设计及其自然要求。因为历史地去看,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艺术本应走在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前头,它应凭借其创新的个性,来构画和想象着未来,挑剔和抨击着现在,总结和反省着过去,而不能是让艺术演义成了其他组织或权势的附庸,或是钱权势力的装饰物,或者干脆就是一味“媚俗”,始终干着远离艺术本质而不名誉的活儿。
      话题到此,禁不住要问:文化艺术的社会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近来于电视上看到一位作家,在相关民俗话题的栏目中,讲解和描述着各地风俗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上的一些知识。这令我沉思起“作家”的岗位职责及其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问题了。
          中国社会是否尚存在这样的陋习和弊端,例如:纯粹属于一些“人为”性质的内耗,像“盲信盲从”和“一窝蜂”习惯,再如“首鼠两端、谦卑固缩”的个性,以及“媚上压下、精于心计和热衷盘算”等“才能”。粗略分析,类似这样一些行为特征的形成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缘于人口众多,竞争上压力大,适者生存使然。
          二是封建专制的时间特别长久,粗略算来可以公认的起码自秦汉一直到满清。期间,华夏大地上每一个人,祖祖辈辈都是在皇权至上的压抑下,凡个体及其个性之中,除了尚在位且大权独揽的皇帝老子之外,其他生命个体,均于骨子里面,铸就了“即是主子又是奴才”的两面性。
         三是在文化教育和宣传方向上,亘古以来一贯趋于“一家之言”的偏执和狭隘,从而造成了民族思维,惯常走向极端的态势,并且整个社会一直趋于滞后和保守,始终难以单凭改革和创新,来赢得积极响应和显著功效。例如:仅以当下客观形势而言,像古代的仁义道德和现今的马列主义,在现实问题面前,显然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威慑力,但文化主流,仍在信誓旦旦、迷恋不舍地坚持将其作为招牌来鼓噪、喧嚣着!在这样一种事实情况之下,如果仅有广大民众谙于“德才学识”的不足,唯有沉默寡言也就罢了,问题之在于所谓的学者名流、研究员、专家们,也一直在这儿那里完全都装聋作哑,甚至于一味充当着陪衬和帮闲!
         第四,也就是“圣贤治国论”毒害民生太久,所谓“黔首”或“百姓”们当家作主的要求,起码眼下还停留在不是渴望、期盼和梦幻着“杀富济贫”“吃大户”或“同吃、同住、同享福”,就是一味“盲信盲从”“随波逐澜”着寄希望自我生活能够永远存在于已被他人装潢和吹嘘的云山雾罩、似鬼似神的学说或某些辉煌人物的所作所为上面。其中,起码少有人真正去自觉宣扬、主动承担和勇于拥有,像“天下之幸福、匹夫亦有责”或“民主、自由、博爱”一样,凡古今中外视为高尚而且已经是世界主流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文明行动。
      曾看过电视中采访冯小刚,而冯导演直言对“名和利”的追求,的确是对过去媒体单一宣传格调的反叛。然而,对于名利的大胆追求,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自古依然。社会主义教育则要求人人舍其名利而自觉地为人民丰献,并且还要高呼着“无私的丰献”,像这样一种对人格“至高至上”的觉悟性要求,在六、七十年代生长起来并一直接受社会主义传统教育的一拨人头脑中,确实应是根深蒂固且刻骨铭心。因此,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宏伟蓝图,必定伴随、影响或佐佑着生于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途之中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理想。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放言:“十九世纪欧州小说把‘独立思考,个人主义和神圣的隐私权’传播开来了……”那么,新中国步履艰难发展到今天,究其文化艺术,如果要传播什么思想的话,应该是宣传和认识“独立、个性和自由的社会价值”,唯如此才符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实践理念。因为,共产主义理想,在其规定的物质材料尚未达到所要求的富裕程度,便过早地降落了世间,并且又用其终极社会的最高哲学标准和人格觉悟,来要求尚处于社会初级阶段的人们。因此,在那些至今司空见惯的欢呼口号及其交相附合的声音之中,究竟会有多少真情实感?在这样一些人们的生活间,又能有多少真实的自由和自在呢?当然,至今也有许多人回忆和怀恋六、七十年代含辛茹苦且质朴单纯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现象。其实,那样一种辛苦和简单的生活场景,今天也尚有存处,不仅有而且也不妨直说“比比皆是”。而像这样一种言之凿凿的说法,如果仅仅是指一些穷乡僻壤、偏远山区、封闭地理环境及其特殊条件而使然者,也不足为怪。问题是,类似的一些生活场景和客观状况,就在大、中、小城市的近邻远郊中间,也并不乏司空见惯。那么,其原因又何在?因此,人们更应多去反思一下在中国现实生活中貌似“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下,是否还存在着更深层的一些问题。那么,能会是什么问题呢?依自我之私见,其问题正出在对于一些所谓“传统、理想、道德”、“国家、政党、个人”、“平等、自由、博爱”、“人生和社会存在价值及其意义”等等类似概念之性质和定义方面,是否急需要国家推出一系列最为权威性的澄清和确立。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伟人或大家/显家,除了帝王将相之外,再就是“说经论道、诗词杂说”之类一些贤达志士了,而真正因系统地阐述个性尊严、民主思想和“识保守、倡创新”的精神产品,并依此能够赢得时代和历史盛名的人物,亘古于今,近乎鲜矣。而这其中,像是借助音乐和绘画的精神力量,来启迪和唤醒民众觉醒者,更是凤毛麟角了。像这样一种文化历史中的缺陷、缺失和不足,其究竟是智商问题还是民族文化上的个别呢?
          现今的世界,全球科技和商贸通讯的一体化,必将使我们生活内容日益趋同于“中西合璧”及“优势互补”性社会模式。无论这种模式最终将以何种方法和途径来完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必将都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 
     2003年7月草。2016年7月22日重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发表于 2016-7-25 09:37:39 | 只看该作者
    看先生的文章,便想到姜戎所说的游牧民族的狼性与农耕民族的羊性。再回到思维深处的储存,看眼前的现状,竟然是那么的无奈和沮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10:34:37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6-7-25 09:37
    看先生的文章,便想到姜戎所说的游牧民族的狼性与农耕民族的羊性。再回到思维深处的储存,看眼前的现状,竟 ...

    嘿嘿……吃肉的都偏爱素食了,有的已进化到“恐肉”的地步,而素食者无论荤素一概大快朵颐{:1_235:}所以,善于和乐于好高骛远吧,文字可以忧郁和疑惑不已,但在自我心情上,务必畅怀、乐观和淡薄{:1_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发表于 2016-7-25 19:1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7-25 21:01 编辑
    克谐 发表于 2016-7-25 10:34
    嘿嘿……吃肉的都偏爱素食了,有的已进化到“恐肉”的地步,而素食者无论荤素一概大快朵颐所以 ...

    嗨,曾经半年素食,当然锅边菜照吃,家乡的说法是没有净锅。一场大病开了戒,现在除开初一十五,日日大快朵颐,家人说给我养成苏联老大妈的计划不日能够实现。先生说到文字,一方写文字历来是想到哪写到哪,看见什么写什么,不懂技巧也无方法,就一个率性。现在读许多高人的文章,总觉得自己还得花点时间去找些这方面的书读读,不知道这般年纪还能恶补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发表于 2016-7-25 20:30:54 | 只看该作者
    开明的制度、政策,是教育文化繁荣的根本条件。懦弱的防这防那,禁这禁那,捂这捂那,封这堵那,谈什么繁荣。历史是这样证明的,现实是这样证明的。克谐有时间可以找找人家给莫言的诺贝尔奖的颁奖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0:11:17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6-7-25 19:19
    嗨,曾经半年素食,当然锅边菜照吃,家乡的说法是没有净锅。一场大病开了戒,现在除开初一十五,日日大快 ...

    若直言读书是否需要“恶补”?此问题一旦展开了,说来话长!因为,论说“读书”一事,在其方法方式上,即便模仿韩非子《说难》,例举种种因由途径出来,依然不一定适合某一个人,并可以让他或她养成坚持读书思学的习惯。

    我姑娘上大学之后,曾主动质问过我两件事:
    一个是:你为什么没让我多读些课外书?
    另一个是:你和妈妈为什么都没说过让我去学医?
    尽管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的回答近乎就是一个理由,即:你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方面的兴趣和喜好。但是,唯有我内心清楚,我曾经多么想诱导她去尝试做这样两件事情啊!然而,从幼儿园、小学到初、高中,一直看着她每时每刻都在写作业、写作业还是写作业!我实在不忍心再额外给她增加压力和负担了。

    有人说,学生时代就要博闻强记,压力就是动力,等到了成年,即便术业有专攻,也已经懂得了读书的益处,自然会时常读书自励。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思想认识和观念腔调,我一直是不以为然的。之所以不以为然?因为,单言自恢复高考之后,历年以来已经有多人参加过高考啊?单就这些参加高考者,即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博闻强记”,而其中但凡能考上“中专”以上者,只要喜欢读书,只需一本简易的《新华字典》在手,终其一生,就会有读不完的汉文经典。依此推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按说无论官商、穷富、老少,其“读书好学”“彬彬有礼”之面貌,早就该蔚然成风了吧。但是,国内现实情况如何呢?就在当下,从“北、上、广”到孔孟之乡的大城小镇,除了哪些各阶层各年龄段“硬性要求”下的读书学习之外,究竟有多少人纯粹为了自我爱好和人格修养还在读书?尤其是华夏一族,在从来不缺乏关心形势、善于猎奇和喜好“一窝蜂”干某一类事情的民俗民风之下,特别是每年每月每日在任何单位时间内,若统计读书思学人数应该占居地球上最多份额的当下之中国,又究竟构建了一个何等模样的和谐社会呢?
    别的社会事象,若妄加评说,不免有蛊惑、造谣之嫌。单言我个人经历吧,就是在上周,当完结了我的大学日记之后,那一颗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之时刻,我竟然暗自神伤并潸然泪下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日记,竟然十多年来屡遭封杀、删除和屏蔽,一直到此年此月,才得以基本完整公开面世。如此这般的人文环境,我是否应该有所感概?但我又能感慨一些什么呢?

    总之,关于读书、读何样的书、如何去读书等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想看啥书就看啥书,或随缘读书,亦可。读书,贵在读的进去,而禁忌不能自拨!再就是提醒一点,应独立思辨清楚,何谓“读书知短、识人知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0:19:58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6-7-25 20:30
    开明的制度、政策,是教育文化繁荣的根本条件。懦弱的防这防那,禁这禁那,捂这捂那,封这堵那,谈什么繁荣 ...

    谢谢老党兄直言!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其中应该“鉴”什么?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莫言先生的作品,我个人看法,不应视为国内环境的必然产物,而应结合世界文学近代趋势去探究。然而,文学作品,究其价值和意义上,还应立足区域文化及其社会文明发展为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1#
    发表于 2016-7-26 12:16:56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7-26 10:19
    谢谢老党兄直言!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其中应该“鉴”什么?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莫言先生的作品,我个人看 ...

    看历史,觉得战国、魏晋、汉唐文艺繁荣,且出成果,宋、元、明次之。而当今,确实不敢恭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2#
    发表于 2016-7-26 13:21:34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7-26 10:11
    若直言读书是否需要“恶补”?此问题一旦展开了,说来话长!因为,论说“读书”一事,在其方法方式上,即 ...

    先生洋洋洒洒,一方颇为受教。
    先生谈到读书,一方很是有感慨。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外国工程师写的,提到中国人读书,他说他看到中国人读书的极少,手里拿手机的,大部分是在玩手机除开文章一位的东西,而且中国人的年人均读书量不足一本,在他所列举的亚洲欧洲的国家内,是最少的,犹太人是四十本以上。一方想着是痛心的,很痛心。常常和学生们说起这事,应该能用苦口婆心这个词了,可是,效果不佳……一方实在想不通这是怎么啦。想想我们那个年代,一方为找书看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憋……看看现在的孩子书本上都能学到如此多的知识,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可现在看看周围:有条件或能力看书的不看,愿意打牌做美容……年老的说是文化不够,年轻的沉迷于手机电脑,当然,能在手机电脑上看一些有用的东西夜不错……哎,不说了,难受得很。
    特别能理解您的日记完结之际您的感受。仔细读过您的日记,没有什么呀,既没有反党也没有反社会,有的是一个时代真实的记载,一段生活真实的再现,一个青年真实的感受……——而且是积极的,阳光的。唉,无法再说,无奈之极。
    但愿,能还文字一个畅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7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40 编辑





    第二章 “诗”“小说”与社会舞台



    (一)


      诗在今天,尤以现代“新体诗”论,在韵律和行文上已没有了多少限制,只要读来上口,又能于内容上有情感、思想和某种人文精神上的表现,也就“成”了。但要“成”为好诗,并堪称“优秀”的诗品,则需有诗之语言在韵律雅致和表情达意上的自然含蓄,或在“音韵形意”上,即恰如其分而又意味深长,并能够于吟诵之间,给读者存留深刻印记,特别在情感或灵魂上,能够有所冲创。
      经常于报刊上读到的诗句中,多数更像是“诗文”,读来给人感觉上,像是“作的诗”,或是“临摹而成的诗”。尽管其中,亦可见文词华丽、词藻繁峻、寓意深刻,也不乏抑扬顿挫、慷慨悲歌、表情达意。但是,总也让一下子人“热”不起来!
      诗,对其初始的探究可知。其之所以不同与其它体裁文章,贵在是一种殷切情感于重压之下的“喷发”,其必经久蕴,触景生情,浑然天成,犹如出口立就。多数精品“诗”作,常有语义朦胧、起伏跌宕,荡气回肠,仿佛鬼斧神工一般。“诗”在用字遣词成句上,尤其是许多优秀作品,一般并不生僻,既而显得干练、朴实、易辨,读来婉转流畅,而意味无穷!其中,多一字或少一字,都将失其风貌,甚至个别字词的更改,即可面目全非了。“诗”之所以能够达此境地,就在其中必有“真情实感”,否则甚难成就。正因为如此缘故,很多优秀诗人及其作品,并不是出自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家”或专心精研文学艺术的工作者之手,反而产生于一些特殊环境或异常事端中间,甚至就是某些人青少年时期的习作。也就是说,社会之中,那些在语文功底和思想认知能力尚处在雏形阶段,或是某些人于情感、思想和学识水平正处在集聚上升时期的随笔坦言之中,往往会有一些优秀“诗”品存在着。
      成年后的诗人,如果循着少年阶段对诗之韵律的直觉而去搞创作,可能更容易转为散文或如小说之类的写作。而转入此时段再作的诗,则多像骈体文或松散的带有韵律的散文了。或许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若有用诗一样的字词、语句和情感,来表达自我喜怒哀愁的习性和才能。那么,其在成年后,于行文之间,可能会比较容易达到自然成趣、文华意致、手到功成的效果。
      “年轻”热衷做诗的人能否成为“优秀”小说家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小说”主要表现的还是人物或者事件。小说中的人物或事件,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可以是生活中的实事,也可以是臆造和幻想,甚至就是极其抽象的杜撰和想象。但大致而言,小说必须能成为一个“故事”,应有情节事因、有行为表现、有矛盾冲突与利害后果等等。总之,小说应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复合体/有机物,起码应给读者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物(可以是不完美的)。
          优秀的小说家须有用文笔来描绘生活环境和事端变化的能力,尤其对“某一个人物”音容笑貌和举止言谈,能够给予文学化的情景再现,犹如绘画和影像艺术一样,能给人一种比较直观的形象效果;进而,还要探究其人物的心灵隐秘和外在精神与行为的内因,以及与其行为和后果交相呼应的关联性点拨等等。而在这一方面,亦犹如画家一样,不管其人其作将如何创新性地改造绘画的表现方式,但作为绘画者,必须有良好的素描和临摹的基础训练。同样,对于一个小说家而言,也需要有解析字辞、遣词组句的基本技巧,并在书写过程中,无论想到或看到的人物、情节和场景,都能类似“临摹”般书写出来。除此之外,小说还有更重要的文化旨趣,这便是通过人物、场景或整个作品内容,来营造出一种氛围,并努力达到某种目的和效果,即:文学作品尚需表现出来的某些堪称“思想、观念、理想、境界”性质的东西。而像这样一些东西,即可以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表白,甚至由天籁般的“旁白”,去直接表达出来;也可用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演进过程,给予间接性说明;还可以“留白”于读者自己,通过个性体会,来选择可能出路。那么,“小说”若能达到如此复杂而多样化的目的和要求,则首先需要这个“小说家”本身,应该拥有丰富而殷实的思辨性头脑和个性化思想,并具有运用“大”到时空宿命而“小”到情节虚实,来转达和表现自我思考及想象的能力水平。不过,至于这样的“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中,能否揭示时代的诸多矛盾;能否使人们觉醒社会进步的方向;能否说清楚了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中间,某些真实或幻觉的多重面貌;能否通过其作品所引起的某种社会效应,而达到其人其书本该获取的“功利”之目的或“名利色权”之效果呢?对于此类问题的解答,确乎就是文学艺术价值及其社会意义上的评判,或应归属于文艺评价性质的问题。因此,在一般性社会认识上,好像仅需要通过作家地位高低及其作品获得奖项层次,抑或凭借作家及其作品的生命力长久等,即可不言而喻了。但是,在我个人对文学或文艺作品的理解与认识由来上,无论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是否已经名声遐尔,抑或有过何等模样评价传说,单就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小说“本身”而言,判定其文学性价值及其文化进步上社会意义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在当下或未来,其作者人生轨迹及其作品色 ,能否使勇者更加高亢和兴奋,并可以让郁者感到理解和同情;能否使恶者想到悔恨和反省,还可以让怯者得到力量和鼓舞;能否使过去的悲欢离合成为今天的经验教训,还可以让未来的欢歌笑语中少些失误的悔恨。

    (二)


      阅读《唐诗欣赏》一书,从中不难看出,诗在中国古代,尤以五言和七言多见,并逐渐演变成了,字数多少不限,但必须有一定平仄押韵、字体工整、语义对应的律诗和绝句。但是,从诗歌最初成形以至于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诗词,究其原创者的佳作成因,并非都局限于诗的体制或风格,经常只是“有情所感”或“有事所阐”,或二者兼而有之。事实上,多数作者不过就是借助字辞声韵,把自我情感和意欲表达的东西,近似“水到渠成”一样抒发出来而已。就是说,好的“诗”品,尽管应有着不同层次水平上的要求和体现,但绝非都一率归入思想简单和情感单纯为必须,而其中确切而必定存在着“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这才是“诗”的成因根系。所以说,单言诗歌的创作,也可以说就是作者假借“诗”的形式,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其内心压抑、殷切渴望或行为意向罢了。因此,当某一时代所崇尚的诗品风格,不能够“拿来”充分表现作者内在渴望的倾诉和情愫时,她/他也就会毫不犹豫地改换文学体格的束缚,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来新的艺术形式,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自己意愿服务。其实,文学艺术形式上的这样一种“创作自由”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所在,如果不是被粗俗或浅薄的思想认识所利用或滥用的话,它完全合乎“文字之所以为文字”“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出发点和存在意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从人文历史事实中得出来的某种规则性东西,不应该泛泛地加以破坏、谴责和推崇。因为这种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规定/规律,只是让大多数人们能够借助其要求,进而更容易一些去达到某些急需表现的效果和目的。
          在历史上,曾有为数不多的文学家,特别是艺术天份很高的人,之所以终其一生能够不断地有作品问世,并且让众多的在性格、品行和气质上各色各样的人物,充斥于其作品中。这其中的“所以然”,就在于此类作者能从自然创作灵感和世俗人文精神的冲创下,提炼出更高级的写作经验。
      单言在“小说”写作中,任何一种故事情节的产生、发展和结局,可以通过针对某一类人性品格的认识和剖析,并结合时代情况,尤其从普通人身上提取事实真象和局限性之后,再将其返回到作品的具体人物当中,并尽可能充分而鲜明地表现出来。那么,这个再现的个性,又必须是一个有自己特征的人,如若不然,则变成了大众化特征的汇总,或说由“抽象的人性”拼接而成的“典型”或“样板”了。在社会生活中,凡属于高度概括性事物模型,都极易让人有着“不自然”的感觉和体察。当这种“不自然”,一旦有了虚假和不真实的印象时,尤其再加上诸多“人为”的掩饰和装潢后,依旧“真”不起来,甚至就连“好奇心”都调动不起来之际,其“偶像”模型不仅会极大损伤艺术的观感性,甚至即刻让人厌恶和唾弃之。艺术创作中类似缺点问题,尤其在表现现实主义的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则是致命的“硬伤”。同样,如果大众欣赏水评和社会文化旨趣,只是一味沉溺于一种“单调、淳朴、高尚”的艺术偶像中,只能说明其时代文化生活的退步、腐朽和没落,而绝非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达的积极征象。学生时期,当我个人于阅读雨果的《海上劳工》和歌德的《浮士德》时,便有一种“为某种目的来塑造人物和场景”的感觉。或许这正是这两部书,虽然极富人生与社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但却不容易被大众传诵和“猝读”的缘由吧。
      读习历史上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尤其在像一些成名作或自传式佳作中,多不会是简单的写实,必然有叙述层次、结构和思想性构思,必须有在人物、场景和事件上,给予设计、塑造或布局样的创作行为。像这样一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必然源于其中情感、思想和生活合乎“自然”的书写品行。而且,无论这里面的“自然”,仅是单纯的表情达意,还是或真或假的描述。总之,不应出现过多“人工力凿”的痕迹。
      读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其作者之所以对“诗”进行索古探源,旨在研讨诗歌的创作目的和动机问题。在该书中,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目的、不同人物的作品,并结合如《诗经》《楚辞》等堪称汉文“诗”品佳作的例句说明,朱自清先生在一番述评之后,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诗的形成,在于“言志”“比兴”和“说教”。

    (三)


          就我本人而言,对于古今诗词,尤其相关如何创作“诗词”的理论书籍,其实读的不是很多!而眼下,之所以言之凿凿地探讨此类问题,仅是因为从自身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冲动之中,切实感受到:一个人之所以要写诗、书文,之所以热衷咏唱、聆听或乐于阅读、观赏一些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究其根本原因,就在置身日常生活中间,于本身个性之中切实存在着一种对“艺术创作及其生活”的渴望和需求。那么,人们对“艺术创作及其生活”为什么会有一种殷切的渴求呢?在我个人看来,是因为近代社会生活,特别是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及其精神文化的多样,都愈加使得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的上下、前后、左右,愈发渐变成了既是一个观众而又像一名演员了。像这样一种“双重性”的身份,其实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真实存在着,而这一事实存在的“关键”问题,之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认识的是否十分明确?是否树立起了此样生活观念?
          在社会舞台上,若把你/我/他/她比作一个台下的观众、一个路过舞台的旁观者、一个舞台剧本的读者。那么,像这样的一类“角色”比喻,尽管名称不同,但却都不难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欣然接受。然而,若把我们每一个人都直接比喻成是一个“演员”,无论在这一假设之中,是否挑明了你/我/他/她具体是一个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者,都一样会有不少的人,即便不会主动站出来公开表示反对,也会即刻有一种感到不舒服或羞怯难当的情绪反射和心理抵触。但是,再换一种说法,若把每一个人都说成是“一名社会舞台生活的梦想者、实践者和行为者”,那么,凡是有生活、有思考、有个性的人,又都会欣然接受了。
          时至于今,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一般不会主动认同自己还有一层“演员”的身份。这其中一个明显原因,就是在职业“演员”身上,毕竟有太多演戏的成分。特别是近些年来,那些活跃在国内舞台或影视作品中的角色艺人,总让人觉得很虚伪故作,尤其是太爱装模作样,甚至像是一群始终带着面具而完全脱离了真实生活的“艺术典范”一般。
          现今生活中间,人们顾虑甚或排斥“把每一个人视为演员”的心理姿态,若不留情面的直言评说,其实都不是一个思想保守问题,实质就是沉溺于类似“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流俗,而昏睡不醒罢了。鸟瞰当下国内国外,仅从一切影视形象、舞台艺术到书本报刊之中,无不坦露着人们渴望去观赏、去聆听、去阅读,甚至渴望着被理解和受到重视的欲望触角和眼神体态。那么,这一切究竟因为什么呢?亘古至于今,人们依然情不自禁地为优秀艺术作品,每每能够触及心灵的话语、行为和场景,而抑制不住地流泪、欢呼和狂躁,甚至有的一再激动不已而寝食难安,其又为何故?难道这中间,单纯只有对艺术表现力的钦佩和赞许吗?而在那些艺术形象之中,难道真正吸引我们的不正是你、我、他/她以及全部人类情感矛盾及思想牵挂的实事展示和模拟表演吗?
          究竟谁更像是演员?
          究竟谁演得更好?
          究竟谁的生活更加真实或虚伪?
          究竟谁更有资格被当成真正意义上的观众或演员?
          针对上述诸如此类的质疑和困惑,无论在想象能力还是认知水平上,都绝不能再简单地归入只是一些个别人的一桩一桩的小事情了,而应提升一种客观真实的高度,应视其为关乎民族、国家或人类世界整体心理素质和思辨程度的社会大事,甚至可说已经是相关全球人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性话题。
      假如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自愿并心胸坦荡地去演好自我意欲成为的一个角色。那么,像这样一种社会或人为的精神风貌,必然会少了许多“自欺欺人”的矫情和虚伪,反而会增加许多“自由自在”的真情、自然和实在。事实上,即便是社会普普通通一员,当其拥戴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并执着一生用知识与良知武装自己身心头脑的整个过程步骤,就多么类似职业演员们的技能训练和德性培养啊,尤其是那种“舞台”的类比,特别是那份“舞台效果”的期盼,都十分相像而格外逼真。
      所以,在社会舞台上,“社会艺术”或应讲“个性艺术”“艺术个性”自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总是拥有着自己特有的体察群落,并有着其自己的天然尺度和衡量标准。而在其无时不存在的所谓“天然”的本质,就在于它与“人性”从来不曾割舍,而且始终一起“共生存、共呼吸、共患难”,并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或她善于探讨艺术生成的根源、目的和价值及其意义之际,都可以运用那一时代特有的语言、感受和思维,来发现“艺术应该是什么而没有成为什么”的缘由和规律。无论现有的文化理论,究竟是如何来定义“艺术”“人文艺术”“文学艺术”一类概念,只要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一旦成形并问世,它必将会依从那一时节、那一时代、那一时段历史中人们的情感要求和内在渴望,终将会给予客观、公正、坦然而毫不迟疑的接受、传唱和颂扬。等这一时刻到来之际,那些辉煌一时的所谓“钦定”的艺术品及其曾被要求而必须符合的“标准”“逻辑”“理论”“学说”等等,即便不被搁置一旁,也就会落得少有问津了。当然,任何“新”理论的出现,终将还会再遭批判、淘汰或扬弃,但社会生活和艺术文化,恰是在如此往复中间,得以进步和发展着。
    2003年5月31日草于“思想之约”网络论坛。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点评

    在一方看来,不论舞台大小,人人都是演员,演技的好坏在于文化层面表演能力的高低,还在于对角色的好恶……写诗书文编故事,的确是渴望表达对生活对情感的需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8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08:5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09:12 编辑





    第四章 艺术启示与社会进步

      
      
      “艺术则从来不曾是那种智力和经济上疯狂的投机的对象。绘画从来不曾像今天那样使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得到那么多的愉快享受,像今天那样活泼,那样丰富。未来自己会作出选择的。”(德斯佩泽尔与福斯卡著《欧洲绘画史---从拜占庭到毕加索》,路曦、万明、吴依才、邵小宁译,平野校。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4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44。)
      上述一段话和整本书似乎都在提醒人们,从绘画史上的创新成就和个性才能及其努力方向上,凡知识社会应获得的文明启示。
      每一件艺术佳品的产出和每一项艺术才能的创作成功,都有其根植艺术传统变化发展中,必然迎合了某一时代的期望和吝求。某个艺术家的成熟技巧及其对艺术特征的灵活驾驭,虽因人而已且各有千秋,甚至有时高低难辨,但成其大者,除其“天才”似缘分、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机会之外,他/她必须有一种对艺术进步的深层感悟和灵动默认,并能把这种又似乎像是似是而非的昭示,用其所能够掌握的艺术形式转达出来。类似这样一种艺术表现的影响和后果,一方面可使时代受到感召,另一方面在时代的进步中逐渐得到证明,或讲能够证实其预兆式的艺术感悟和启蒙式的表现方式,揭示了社会文明渐次发展和逐层进步从来不是错乱无序,而是有其必然的“根源”和“步骤”。事实上,也正是这一份艺术探讨式的努力,不但曾经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社会巨变和文明进步的“催化剂”和“助燃物”,也使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和进步意义,愈来愈凸现出来。这种通过艺术作品透视出来的方向性感觉和理想性认知,不单单会使人们避免了“巨变”前的卑怯和惊恐,而且能够使人们成为自觉的新篇章的建设者、管理者和新的创造者。由此,这一切也就预示着在以往艺术史里面存留着社会自然发展中的一种内在的和有案可查的规律性。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佳品中,都蕴藏着那一时代社会各个方面深层的矛盾冲突与反冲突的尝试。正是这里面的成功者,或其作品大胆地揭示出来的这些矛盾存在,也给政治和科学领域开拓出来新的努力方向和更广阔的疆界。当世界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运动发展中,艺术创造者及其作品,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调和并解决着矛盾问题的同时,也通过其引发的社会思维和人性作为,使社会文明在不断地达到新平衡并又不断地打破旧平衡的动态变化中进步和前行着。
      近来,翻阅《但丁传》,试图从中发现这位文艺复兴的先驱,其生平及其创作的伟大之所在。虽说是重新阅读该书,但针对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却基本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眼下,若讲对于“但丁”其人其书的理解和认知,实际还是从中学时曾经学到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大学中读《神曲》时形成的一点直觉感受而已。
      今阅《但丁传》一书,通过前面一段关于但丁家庭和他青少年时的生活片断记录,又由于书中描述极其简约,更加之我自己对于当时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历史并不熟悉。所以,很难从中挖掘出但丁创作的最初源头及其艺术灵感和创作动机之所在。
      在西方著述之中,经常毫不吝啬地奢谈艺术家的“天才”。但在我看来,所谓“艺术家的天才”,究其一个人的天生能力和智力水平,本该不是“天才”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或说其只应是“天才”的十分重要方面之一吧。探寻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的生命轨迹,亦不难发现凡能够成就艺术家“天才”的关键,应存在于其出生的家庭环境和那一时代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应存在于其青少年时期,那一切曾经冲创过其幼小纯洁心灵的点点滴滴生活遭遇,所铸成的貌似“天生”的个性气质。在“天才”一般个性气质之中,其最有特征性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其对外在的事物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透视感,而且随时间增长及其眼界拓宽,尤其是伴随学识积累,其“透视感”可以转化为一种对历史和未来如同“使命感”一样的自负。也正是依从了这种“自负”的驱动,继而使其人物能够耐得了异乎寻常的世间寂寞和人生孤独,并能在其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变化中,更多是在其使用或利用的文字、语言、绘画、音乐等文化资料之中,获得了仿佛是“唯我”的同情、理解、激励和创造。
      阅读老舍先生的小说,仅是《二马》和《月牙儿》,于读习之间,每每内心泛起一份不合时宜的异常烦恼和格外沉重!而且,我个人仅从这样两个短篇小说中所引发出来的情绪、感伤和思辨性东西,却恰是在大学中间,每当奔波于外省市之际,特别是置身于列车、旅店、浴室、饭堂或商场时的一些所见、所感和所想。
      今天的人们,如若有谁要去认识并揭示社会角角落落中一些应属于腐败、没落、丑恶、悲凉或说是一类无可奈何的生活实事,那么,单凭触手可及的时尚报刊书籍或随处可看的流行荧屏形象,则是不足为鉴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单言从学校教育而得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共产主义理想的“完美性”,起码我自己一直都不相信我们的政府及其人民公仆,尤其所有一直信誓旦旦地要为人民谋福利的社会理想拥护者,还能够听之和任之在我们生活周围竟然还存在着诸多“社会丑恶现象”,仅如:贩卖人口。
      以往每当追溯近代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农业贫瘠和国民精神涣散,于是,便认定了正是此类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也就昭示着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一定是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所以,任何一个读书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万恶的旧社会,即便是普罗大众,环视周边遍布疮痍、千疮百孔的生活事实,也会被激起“创建新的国度”的激情和热望,进而只需一个号角或一个嚆矢的启迪,便有勇敢者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运动,并换发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志在必得。然而,也就在近代中国那一段“人杰地灵、君临上界、同仇敌忾”的最辉煌时刻,人们却依然还是满足并蒙蔽于“历史惊人相似”的世俗社会“惯性轨迹”当中,并残杀格斗于自我否定和人格分裂的泥沼泽潭。
      省醒近代中国一段又一段格外悲催的历史轨迹之后,当前所谓“知识分子先锋者”的未来使命,应在于把国人那种被封建专横、人性伪善以及行为盲目和迷信命运的苦酒浸透的已经麻木不仁的神经,不应再仅仅地努力使其恢复到有一点疼痛感觉的地步,而应是将其撕裂、抽掉并置换上哪怕是人造的新的神经髓鞘吧……那么,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若讲具体而明确的东西尚需历经不同层次研讨的话,其实单就传统文化而言,无论像“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说,还是“千、百、三”之蒙学;亦无论像佚名的文韬武略和不著真名的稗史杂说,还是一些凡各朝各代都曾有过的“造神”和“封神”的演义产品,甚至就在眼下,貌似传承民族文化而随处可见的一些残杀恶斗、飞天遁地,简直“能耐”的已经完全超脱了人间和宇宙中一切束缚而达到了“绝对自由”境界的文艺模型等等,若用“博大精深”概括之,早已经不能涵盖其中的“能、行、 淫、乱、俗、晕”等等无可奈何了!所以,仅从国内当下“姹紫嫣红”而又“光怪陆离”的文化景观来看,像有些人一再揭示并抨击的国民人性中“神秘、自欺和懦弱”之心态,若客观地去思考,或许其应属于人类智力过度“开发”和社会文明过早“成熟”的一种代价吧。因此,在今天那些真正意义上已经“认识清楚了自己”者,决不应是再去掩埋已经认清的事实,更不应再窃喜于自欺欺人的阴谋巧智而去谋求或苟且于“一己”之私利了。
      伴随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今日世界的“地球村”已经不再等同以往的“地球部落”了,那些沾沾自喜和肆意妄想通过蒙蔽和欺骗,尤其喜好故弄玄虚之伎俩、乐于玩弄“遮天覆云”手腕之人物,其最终必将会落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悲哀下场。
      2003年5月28日于《天使乐园》[西祠胡同]。2016年7月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1:1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16:01 编辑




    第五章“网络”写作和文学的目的与方向


      
      昼夜间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今晚朋友、同学小聚,偶尔提到而今网络。在七嘴八舌之间,贬低多于颂扬。其中的认识和反感,源于多数人认为“上网就是聊天、交友或者痴迷网络游戏”,而对于“网络论坛”,更多的人则视为“胡言乱语者的天堂”。
      深夜浏览网页,沉思着而今的文字写作的方向与目的。
      象征的文学手法,在黑格尔《美学》中针对文艺经典的诸多评论里面,时有提及。所谓“象征”手法,与其说作者在构思之前已经深思熟虑,毋宁说作者仅仅是在写作当中,通过对典型化、个性化、特殊化“人物、情节、背景”事物描述之间,创作性地将生活中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意义,给予具体化表达出来了。反之,若不如此,而作者只是一味地只考虑着“象征”意义的话,那么,其文字所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偏离自然的描写和违背顺理成章的倾诉,进而显示出来的更多会是一种“故作迁就”样式的人功力凿。
      在勾画个人或社会理想及其美好未来时,如何能与现实问题的出路和解决矛盾的方向和谐统一起来,这其间也最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理想观念高度。由此,在我个人看法上,像所谓“文字能否引人入胜?”“作品能否有华美精致的文笔和描述?”……类似这样一类问题,仅是写作技巧和运用文字的能力问题,应属于判别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附庸。
      文艺理论上有所谓的苏联式批判现实主义以及翻译而来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等等分野。其实对于批判现实主义,由于人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批判”的辩证内涵,而最多地理解成为否定、挑剔、贬低现实的意思,所以单纯说成“现实主义”可能更利于文艺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古典主义的说法,应理解为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中典籍精华的某些特征性的指代。即便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也早已经不单纯是古希腊戏剧的代名词,而是包括十九世纪文学狂飙运动以及其前的一切富有社会影响文艺作品的综合。事实上,在那一些作品之中,既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有些甚至是两者的杂和或就是难于归类的。而所谓的古典主义,只是对其成功的人文价值及其社会进步意义的诠释罢了。
      而今,划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主要近乎抽象、极端地表明作品的某种写作态度和艺术特征而已。这样做的目的,旨在于更好明确地讲解、分析、研究和说明以至易于把握住促进文艺进步的某些优秀作品的特性。试问:这种划分之后,是否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文艺佳品呢?再者,历史上无数辉煌的杰作是否都是屈从了这种理论研究之后而创作出来的呢?其实,一旦有了如此疑问之后,也就不难发现客观事实究竟如何了。那么,像这样一种时常可以见到的分门别派的抽象概念究竟又有何意义呢?其实,存在这里面的诸多类似疑惑和质疑性问题,必须要在理解了文化进步必定是以普及而为提高的观念之下,才能够被正确认识、自觉接受和辩证发展。
      文艺作品除了极少数者能够引起极大社会效应外,大多数的贡献就在于对大众文化情趣的培养和对人文知识的传播。民众鉴赏力和公众修养的提高,从宣传和普及的角度来看,唯有在一种一般性和规律性根本问题的探求、发现和精确之后,才能达到积极而有效的繁荣场景,即所谓“遍地开花”的社会结果。
          所以说,真正的纯文学作品,或说有一定境界高度、众望所归的文艺佳作,其特征性不应为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所局限,只要其能够表达出作者崇高的而不是狭隘的内心压力和头脑中困扰,而且其作品是用人们或说时代大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文字构成,并能够取得社会进步意义上的影响和作为。那么,此样的作品足堪称优秀的艺术品了。
    2003年秋草,2016年盛夏重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6#
    发表于 2016-7-28 13:2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7-28 13:39 编辑

    在一方看来,不论舞台大小,人人都是演员,演技的好坏在于文化层面表演能力的高低,还在于对角色的好恶……写诗书文编故事,的确是渴望表达对生活对情感的需求。
    “三百千”是极好的启蒙书本,可是14亿国人,又有多少是用心读过?有时候,网络论坛,确有点胡言乱语者天堂的味道,对牛弹琴,好像也是这样。文艺作品,要让人打心眼里愿意看才是优秀的作品。可是很迷茫,能做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5:5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16:01 编辑
    一方 发表于 2016-7-28 13:25
    在一方看来,不论舞台大小,人人都是演员,演技的好坏在于文化层面表演能力的高低,还在于对角色的好恶…… ...

    一方先生一声叹息,让我想到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话:“悲观是时代的时髦,怀疑是知识分子的护照。”{:1_235:}

    这个“文学幻想”系列,都是一些旧作品,2014年春天我刚变换工作岗位时,除了想赶快完结“大学日记”之外,再者,就是急于要把这一部分内容清理出来。但是,除了在一个文学网站曾经边整理边张贴后,其大部分文章,我自己都不愿意再回头审视和斟酌了!为什么呢?原因也不复杂,就是这里面的文章,一部分是我从日记中抽出来的冥思苦想,还有一部分是上网以来的有感而发或与网友的探讨性言论,至于其他的算是闲暇读书随笔吧。因为都是一些属于探讨或就是“幻想”一样的言辞,所以貌似“有理有据有节”,实际上漏洞百出。对此,虽不说是一概经不住推敲,但若没有针对性地举出更多例证或依据的话,近似自以为是的信口雌黄{:1_235:}

    即便对这一系列我自己有如上顾虑和自警,但还是觉得有大胆推出的必要,若模仿“即便浅吧,清澈见底……”的警戒,而眼下我只能说:但愿其中能有点滴的灵光,照亮前行的征途!

    点评

    哈,您引用这一句“即便浅吧,清澈见底……”,使一方想起自己常常说:“但愿自己入山涧的小溪,水清见底,潺潺流淌……”不管怎么样,用心写的文字,里面定有闪烁的灵光流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8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5:5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8 16:00 编辑



    第六章文学创作是否需要理论性指导


          “没有哪个人是靠着文学理论去创造其作品的……”某网络论坛一网友跟帖中言论。
          上面某网友的一句话,乍看起来似乎像是社会事实。例如:巴金先生就曾说过,他自己在创作上是率性的,没有文学理论的窠臼。但真实情况如何呢?上世纪仅国内凡有成就的文学大家,可以讲在他们每一个人头脑中,都曾有过文艺方向和文艺理论上的思考。这些文艺理论性东西,可能没有被他们都用文字进行理论化提炼并表达出来,但在他们的作品里,尤其在作家与作家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中,甚至在作家日记或随笔里面,都不难找到这样一种性质的文艺探索,而老舍先生更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去看,理论化总结必然是在实践之后,但从整体文化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度上分析,谁又能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深刻影响和积极作为呢?
          文学创作上的个性多样化和独立思考性,恰是进步文学理论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尽管社会发展始终是不以某一个性自由意志为转移的,但某些或某一位个性能够发掘真理并预见未来,进而影响到社会进步的快慢和深浅之程度。那么,像这样的影响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去作为的呢?
          一切有形文化,特别是艺术作品,在过去和现在都不乏事实来证明: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文化性成果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用和业绩。在这样一种事实之下,仅就文学艺术而言,在积极促进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某些时代的某些文学精品佳作,尽管存在着一部分文字语言上有晦涩、高深或过度典雅与粗俗的理由,但在一般社会常态中间,尤其在整体文化水平尚不高明的前提下,通俗易懂,平白朴实,尤其所谓“深入浅出”的文化表达,则是整体文明程度得以提升和进步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实践手段。
          近代世界,尤其“一战”之后,以“声、光、电”引领的机械化和科技性事业的大步快进,不单是打破了旧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固有模式;同时,在人类要求“个性解放、民主要求、自由精神”方面,也一样急速膨胀。于是,涉及到哲学领域,一方面是极力鼓吹“存在价值”和“意志作用”的进步意义,而另一方面,却极端夸大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力量强度。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理论上极端化的迷恋和固执,从而导致了如此生活景观:一者,在个性创作力得到极大彰显而自由繁荣的景象下,也伴随着人格的任意张扬及其放纵腐化后的空虚与茫然;另外,在屈从和膜拜物质力量的氛围中,于充满了整齐划一的“壮阔美丽”之下,却又针对个性色 ,给予极度污蔑、摧残和扼杀。仅此两种社会一般性特征表象,落实在文学作品及其人物方面,仅以乔伊斯、卡夫卡甚或马尔克斯等所谓新时代文学大家们而论,纠结于针对作家生平及其艺术作品而来的无论已经是抑或未来必然也会是褒贬不一、错落跌宕的运命,都将说明文艺创作者及其作品,必是因有理论的引导而蓬荜生辉,亦因新学说观念的凸显,而使这一行当中尚且耀眼夺目的明星,又一下子变得黯淡无光了。
    据2005年2月网络跟帖整理。于2014年5月修。2016年7月再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9#
    发表于 2016-7-28 20:47:39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6-7-28 15:51
    一方先生一声叹息,让我想到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话:“悲观是时代的时髦,怀疑是知识分子的护照。”{:1_222: ...

    哈,您引用这一句“即便浅吧,清澈见底……”,使一方想起自己常常说:“但愿自己入山涧的小溪,水清见底,潺潺流淌……”不管怎么样,用心写的文字,里面定有闪烁的灵光流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20#
    发表于 2016-7-28 20:54:12 | 只看该作者
    曾经,一方也说“不懂文字技巧,更别说什么谋篇布局……”,只是自得地说“用生命书写文字……”等等,现在,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发现自己说不好的浅陋。真诚固然是基本,但是懂得一些理论也是应该的。嗨,不说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4 17:28 , Processed in 0.1494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