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小镇
立冬后,小镇街边的树枝上,楼房向阳面的防盗网上,香肠、腌肉、干鱼等年货就陆陆续续的挂了出来。经过几天太阳的照晒,湿润饱满的年货表面逐渐发皱,干瘪,风中就送来了熟悉的香味。于是,在街边的某一个僻静处,柴油桶做成的香肠熏烤炉就正式开工。柏树枝桠、谷壳、花生壳、花椒壳、锯木屑、桔子叶按各家的喜好轮番上阵,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烟雾在小镇上空飘荡。半天时间,油光闪亮、香气扑鼻的香肠腊肉就做成了。把做好的香肠腊肉挂上两三天散散烟味,老人就忙着打包装箱,给不能回家的孩子寄去。小镇的年,就在袅袅柴烟中拉开了序幕。 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几家房地产公司早就印好了2017年的日历、春联,堆在门口的小桌上,一边招揽生意,一边免费送发给过往行人。 教委、镇政府到学校送来了对贫困孩子的关爱。有的孩子领到了一件防寒服、一双保暖鞋;有的领到的是学习用品和200元红包。孩子们有了这些礼物,也可以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新年。 腊月二十左右,小镇渐渐热闹起来。 商店售卖的灯笼、春联、中国结、各种福字摆在了门口,红彤彤的耀着人们的眼。摆地摊的多了起来。蔬菜、水果、零食、衣物摆满了街边的空地,甚至前几年很少见到的花草也占有一席之地。几家店铺的宣传车在几条街道穿梭,不停地播送着春节打折的消息。一到晚上,行道树上的 灯闪闪烁烁,和路灯杆上挂着的那一串红灯笼遥相呼应。 车多起来了。 街道两旁的停车位停得满满当当,随便哪个稍宽阔点的犄角旮旯都能见到车辆的影子。以我们楼下操场的宽阔平坦又临近小镇,再过几天,肯定会成为车辆的天下。平时以灵活方便著称的摩托车、电瓶车在过年期间也失去了优势,因为你不知道会堵在哪个路口。有一天,霖爸的独轮车居然是拎回来的。要想顺利的经过几百米的小镇中心,走路是最快捷最方便的选择。镇政府及时发布交通管制,在1月22日至2月2日早上7点至晚上7点,绕围城路方向进入场镇分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往吉星寺方向一个出口一个入口。 人也多起来了。 走在街上,三五成群的人随处可见。常常会遇到几年不见的熟人,阵阵寒暄,总让我在暮色苍茫时才匆匆往家赶。年前遇到一、四、七赶场的那几天,街上更是人山人海,格外热闹,似乎整个卧佛镇的四万来人全都涌到了街上。如果要在菜市场行走,那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挑担子的、背背篓的、提篮子的在菜市场齐聚一堂。人挤人,背篓挤背篓,担子挤担子。拥挤中,各种年货就飞进了担子、背篓、篮子中。忙中出错,偶尔也会出现把该放担子的东西放进了背篓里,不过都会得到及时的纠正。如果有某位挑担子的想快点经过,却是无论怎么喊“扁担戳背”(就是怕扁担碰到别人的后背,请人让一让),周围的人也无动于衷。其实大家就是想让也没有办法,人们一个挨着一个,接成了长龙呢。挑担子的也只好顺着人流慢慢地挪出了菜市场。 鞭炮响起来了。烟花放起来了。 热闹的集市上,鞭炮、烟花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老远老远就看到了一片火红。一到夜晚,东西南北不同方向点燃的烟花“怦怦”作响,在空中绽开美丽的花朵。鞭炮与烟花此起彼伏,在大地上飞舞。欢聚的喜悦,美好的愿望,都凝结在绚烂的烟花中。 酒宴多起来了。 游子远归,请亲朋好友热闹热闹;一年忙碌,相恋的人儿趁着春节假期举行盼望已久的婚礼;三五好友难得一见,趁机聚聚。菜,不在乎精;酒,不在乎好。要的就是亲情,要的就是团聚,要的就是热闹。饭店、火锅馆、鱼庄人来人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清洁工人更忙了。 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流制造了无数的垃圾,工人们拿着撮箕、扫把在人群中穿梭,地上的垃圾被他们及时的收集到垃圾车上。虽然车多人多,街面依然干净整洁。 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小镇,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年的到来。 2017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