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感恩祖国 我出生在旧社会,老家在秦岭中段北山坡上,祖祖辈辈是地道的农民,也都是文盲。父亲在旧社会给有钱人家扛长工,母亲和姐姐更被三从四德封建意识牢牢地约束着,她们的脚都是缠过了的三寸金莲。我亲眼见证和饱尝了——穷人在旧社会没地位被欺压的苦难日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如惊雷般响彻大地,黎明从这里开始,黑暗在这里埋葬,历史在这里载入新的一页。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穷人翻了身。1950年春天,我上小学了,这不仅是我们家祖祖辈辈第一个走进学堂的女孩,也是我们那个半山坡村里第一个上学的女孩。 1955年我小学毕业,考上了我们县上离家30里路以外,新建的一所初中,住校。那时,我们农村来的学生都是从家里背粮交给学校,每月交5元副食费,在学校食堂吃饭;家庭特贫困的同学每月享受5元助学金(副食补贴);有些同学没评上助学金,家里又交不起5元副食费,就从家里背馍来,带些咸菜,喝开水。 1958年我考上了县上重点高中,开始享受学校每月5元的副食补贴,还是从家里背粮食来。也可以先在生产队里开个证明(那是合作化吃大锅饭年代),证明每个人分到的粮食定量是多少,可以把这一学期几个月的粮食都拿到粮站卖了,换成粮食关系证明交给学校,无论生产队每人分多少粮,只要有粮食关系证明,就可按国家规定的高中生的定量标准,在学校食堂吃饭。1961年我考上了大学,转为城市户口,在学校享受全额助学金,除过伙食费外,还有1.5元零花钱。 我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已记不清是否交过学费,我也问过我的几位同学,有位同学说,他只记得中学只交过几毛钱的水费,其他几位都说记不清楚了。可见那年代上学即使交学费也是很少,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压力。上大学后有一年暑假,我没有回家,在学校砸铺铁路的石子,挣了20多元,我清楚地记得只交了书本费,而没有交过学费。 今年是共和国建国70周年,回望我能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首先,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的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穷人翻了身,男女平等,我才有了进学堂的机会。在我读书的那年代,没有高额的学费,贫困学生还能享受到助学金,我是幸运的一代。知识改变了命运,我从世世代代没有文化的贫困农民家庭走出来,拥有了今天的一切。没有新中国,没有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今天。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毛主席!有国才有家,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文明、富强!
2019-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