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7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91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本帖最后由 茶炉 于 2017-5-17 18:33 编辑
村儿里的支书王大爷来过了。
说是国家要打这儿修条大路,需要村儿里的乡亲们搬家,让出修路的道儿来。国家的事情,搁在这个老区的红军村里,那就是天大的事儿,乡亲们哪儿有不答应之理?老支书原本以为工作不好做,没想到,话一出口,大家伙儿纷纷表示理解,而且,马上就张罗开了。
只有一家儿没答应。
村东的胡老太太说啥都不点头。
老支书背着手,握着旱烟袋,佝偻着腰背费力的爬上高梗。
胡老太不答应自有胡老太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很是充分。胡老太是村儿里唯一的五保户,军烈属。别人家在漫长的战争历史中或多或少的为国家贡献过亲人,但都还有家,还有个香火可以传承下去,唯独胡老太,从红军时期胡老爹带着三个崽加入了彭大将军的队伍起,就再也没有回来。留下的俩小闺女当时还在襁褓中。八年抗战跟解放战争,俩小闺女先后为民族独立跟解放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胡老太白发人送黑发人,哭瞎了双眼。
胡老太有个八拜结交的好姐妹苟大妈,苟老太见她的老姐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就做主把自己的亲侄子过继给她当儿子,继子大成那年十六,血气方刚,手脚勤快,田间地头是把好手,还在县城念着中学。才子加儿子,喜上加喜,胡老太的家这才又有了人气儿,胡老太愁容满面的脸上这才又有了笑容。
转过两年儿开春儿,邻村儿热心的媒婆大姐给张罗了一门亲事,胡老太的继子大成吹吹打打迎娶了新媳妇桂花儿,年末,老胡家就添了一儿一女一对儿龙凤胎,哎呀,把个胡老太给乐的啊,脸上饱经风霜的褶皱全部舒展开了。
要是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也挺好的。可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南边儿有个盛产猴子的小国家没事找事,开始在边境线上兴风作浪,伤及无辜,还自称第三军事强国,妄图把猴儿爪子伸到咱们的土地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有志青年们纷纷到各地人武部请缨报名,要求参军上前线群殴这帮臭不要脸的猴子。大成那年中学毕了业,还没琢磨好到底是接茬儿念大学呢,还是回家务农,正这当口儿,部队来招兵了。
大成打小儿就有个军装梦,特别想穿上那身神气的国防绿,踩着父辈们的足印,报效国家,为国尽忠。机会就在眼前,于是,一向听话的大成瞒着胡老太跟桂花儿偷偷去报了名。没想到,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都挺顺利,大成终于如愿以偿的穿上了那身国防绿,还披上了大红花。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成瞒着家里报名参军的事儿到底还是露馅了。胡老太颠着小脚儿,跟媳妇桂花儿抱着一对儿女赶到县城时,送兵的车队已经走了。胡老太坐在县城大街上,无神的双眼呆呆的,脸对着车队远去的方向,啥都没说。
从那以后,胡老太的生活里多了个心事,每每乡邮员自行车的铃声响起,胡老太都叫桂花儿赶紧出去看看,看有没有大成的消息。
一开始,还真有。大成给家写过几封信,说了能说的,让媳妇伺候好胡老太跟孩子们,等着他立功受奖的喜报。可后来,渐渐的,就没了消息。
就这么着,过了好几年,胡老太苍老了,走不动道儿了,盘腿儿坐在炕头上,守着窗棂竖起耳朵听着乡邮员的铃声。又过了好几年,大成的一对儿女成人了,孩子们总是缠着桂花问:娘,俺爹咋还不回?桂花无语,唯有垂泪。
忽然有一天,支书王大爷在村委会接待了两个当兵的。
说了好久的话,末了,两个兵把一个小箱子递到老支书手里,向他敬礼后黯然离去。
老支书思前想后了很久,把桂花喊到了村委会。
大成牺牲了。牺牲在南国前线,长眠在一个叫麻栗坡的地方,在那里,长眠着很多他的战友。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胡老太身子骨今不如昔,没法儿带她去看她的大成儿。老支书也不敢把真相告诉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着要桂花守住这个秘密。
现如今,国家要修路了,要征用这个村子,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是天大的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要服从国家的需要。但是,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在胡老太这里却怎么都行不通了。
胡老太颤巍巍道:他大爷,俺儿没回,俺不能走,俺走了,俺儿回来找不到家可咋办?儿啊,娘哪儿都不去,就在家等着你,你去哪儿了?咋还不回……
老支书急忙转过身,泪流满面。
毕竟国家要修路,这不是个小事情,搬不搬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支书狠了狠心,蹬着自己那辆破自行车跑了趟县上,找到自己的得意门生,现在的县太爷,跟他说了这事。县太爷也做不了主,带着恩师去了筑路指挥部,找了总指挥,把事情跟总指挥说了。总指挥很感动,但这个事,总指挥也做不了主。毕竟是国家建设规划的大棋盘,动一发牵全身……
最后,总指挥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儿,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跟电话那头的人说了。
一个月以后,村民们陆续搬离了这个村儿,唯有胡老太的小院子孤零零的戳在原来的位置上,那些建设大军的队伍开着隆隆的机器从小院儿后边绕了个弯儿,把几亩良田跟这个小院儿让了出来。
过了几天,来了两辆小车儿,停在胡老太门前,一对穿着讲究的中年夫妇把胡老太从家里接出来,男人亲自背着胡老太安置在小车里,又把桂花娘仨接上另一辆车,两辆小车开走了。去了哪儿,谁都不知道。
两个多月后,胡家小院人去屋空,建设大军拆除了这座农家院落……
又过了几个月,一条崭新的大道从这里经过,延伸到远方……
胡老太去了哪儿?
问谁谁也说不上来,老支书也是一问三不知。
后来,搬迁到城里的那些村民无意中看报纸时竟意外的看到了胡老太的照片!原来,胡老太是被大成的战友接去了那个叫麻栗坡的地方,那么多年了,胡老太终于能坐在大成的身边,跟宝贝儿子好好说说话了。
大成的战友说,当年是大成用自己的命保全了他的命,他们全家都念叨着要报这个大恩,却一直找不到机会,直到筑路总指挥的一个电话,才让他们圆了这个念想……
胡老太心愿已了,就那么倚靠着大成长眠的墓穴,像刚刚认下这个儿子那会那样,抱着大成的墓碑,微笑着睡着了。
桂花整理婆婆遗物时,发现一个小录音机,那是孙女用自己的工资给奶奶买来解闷儿的。桂花无意中按下了开关,录音机里居然传出婆婆的声音:桂花儿啊,娘要去了,娘去陪大成了,你好好的跟着孩子们,咱家的小院儿刨了吧,咱老胡家三代忠烈,不能给国家添堵,现在政策好了,拆了院子听你王大爷说还有补偿,拆了吧。娘累了。
------------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自老兵们的口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