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iti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连载】故乡----从上海到新疆(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41:51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那个时候,学校的教育不是现在这样---数不清的作业。上课时间也没有现在这样没完没了。一般是上午四节课,下午2节课。下午放学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我是在新立中学上的初中。那里离我家远,等我慢慢的一路走一边玩回到家的时候。就该吃晚饭了。
         我的高中是在红旗中学上的,红旗中学在四平路头道桥,离我家比较近,也就是不到1公里吧。
        不过,我在红旗中学放学后,不是马上回家,而是在学校里玩。红旗中学有很大的操场。我们可以凭学生证借各种球类,与图书。操场上也有单杠双杠;有跳高,跳远的沙窝;有让我们爬的高高的竹竿,绳索---。我们与同学就在那里奔跑,追逐。女孩子多半在跳皮筋,跳绳。




       在蒋家桥17号的日子里,由于生活相对稳定,我们与父母的接触应该说比较多了,可是顽皮的孩子对父母的印象还是不多。曹雪芹说得一点也不错啊。“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父母总是忘不了儿女,可儿女又有几个想着父母的呢??


       我只记得我父亲有时候会把学生的作业带回家来批改。有时候学生的作业本很多,我们兄弟就会帮助批改。


      父亲把答案给我们,我们看对了,就打勾,错了就打个叉。


       现在想起来也很有意思。那个时候,我们学生的作业不多,一般来说,我们兄弟在放学以后,吃完晚饭就会做作业,一般是一个小时左右吧---不像现在的学生,做到半夜也做不完。


        我们做完自己的作业后就帮父亲批改作业。


        我的父亲可能给我们讲了不少故事,可是我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我只记得有一次给我们讲隋唐演义,秦琼卖马。讲到最后,秦琼一下子倒在了一个庙宇前,我的眼泪都留下了了。

    我父亲笑话我,说我太动感情了。



      在蒋家桥的时候,我还有一个表妹住在我们家,她比我小一岁。她妈是我妈的妹妹,我们叫她妈叫“DU(大)阿姨”,北方话应该是大姨妈吧。
      DU(大)阿姨是我妈家学历最高的一个了。我妈他兄弟姐妹六七个,就她读了高中。听母亲说,大(DU)阿姨学习成绩最好,她是靠奖学金读的高中。


       东洋人占领上海的时候,她嫁给了一个翻译(中日的混血儿)。解放以后不知道是回日本了,还是进监狱了。总之我表妹决不谈她的父亲。我们也不能提,一提她就动气,光火。


      我表妹长的极其标致,她的回头率可以说是100%。她也非常爱参加社会活动。不管是在里弄里,还是在学校里。


    应该是1955年以前吧。朝鲜战争结束,大量自愿军要回国,要复员。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给最可爱的人写慰问信的活动。反正我家那一阵子收到好多信---都是给我表妹的,那都是要与我表妹交朋友的信。


        我表妹回信忙不过来,就叫我们给回信。当然,人家对我不感冒,还是不断的给我表妹写信。


       这个事不知道是怎么收场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我们当时只有十三四岁,根本就没有到谈对象的时候。






       1956年,我国农业合作化与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进行了高潮。不知道是不是社会上有些不同意见,还是什么其它的缘故,政府提倡大家提意见,号召大家写大字报。当时,我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也让我们写。记得那时候,下午都不让放学,要大家在教室里写,每人最少要写五条。但不久,这场运动变成了反右斗争,我们学校里的教师大多数都被打成了右派。


         我父亲也被打成了右派。学校不再让他教学了,然他当教工。在家里。我看到他的手变得粗燥起来,手指都裂开了。我看到他用胶布粘他的手。


       接着,我父亲又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被送进了监狱。记得有一天我家来了几个人,搜查我的家。没有找出什么,但找出了几粒子弹壳。那个公安很有经验,他看了看子弹,就问我:“是你的吗?”。


       我回答说:“是我的”;
       他又问:“从哪里来的”;
        我说:“学校,我是射击小组的”


      那公安,后来就没有说什么,他们就走了。





       1958年,我,高中毕业,那是一个讲成分论的时代,我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力---不是不让我参加高考,考还是让考的,但政审不及格,根本就没有被大学录取的可能。


      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的高中毕业生还很少,只要政审合格,没有不被录取的。我们班级近50名学生,没有录取的只有三四人。我原来是三好学生,高三那一年,我9门功课7门100分。但由于父亲的缘故还是被拒之门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1:32:01 | 只看该作者

       1958年是个疯狂的年代,大跃进,大练钢铁,那些刚从封建社会摆脱出来的人们带着美丽的幻想,带着盲目的自信,声言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要赶英超美。到处都是狂热兴奋的情绪。然而我怎么也兴奋不起来。  

        1958年我17岁、高中毕业。那个时代不象现在,就全国来说高中生相对来说是很少,进入大学不象如今这样难,基本上全部能进入大学,不能进的只是少数政审不合格的人。我们全班45名学生只有六七个没有进入大学的门,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在学校里是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优良。有一学期我的成绩全班第一,9门功课7门100。可是我的政审居然不合格,原由就在我的父亲。我父亲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先是被打成右派,后来有被作为历史反革命被逮捕. 。

          当时那个年月虽然人们自以为是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离开被推翻的封建社会也只有八九年,封建意识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我们的革命虽说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其主体是广大苦大仇深的农民。在农民的心中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个儿子打地洞。我们的老干部老革命仇视反革命,不允许培养反革命的子女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就倒了八辈子霉了。
        虽然我明知道我是上不成大学,我依然用心的复习了功课参加了高考。这要感谢当时的宣传口号----“一棵红心多种准备,任祖国挑选”。我爱读书,我爱学习,我深信今后我无论干什么都离不了知识,不管我上不上大学。我要做我国第一代的“一个有文化,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这些事现在的高中生或许不能理解,有一位学生在与我的讨论中说:“减负,减负后果自负”,为有一个好前程而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还有一位学生在与我的讨论中说:“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读书也没有用,我不读书行不行?”,看来现在的人读书的目的与我那时差距很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3#
    发表于 2017-9-24 21:34:0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作品,一段真实的历史,几滴辛酸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3:17:16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有点搞不清了,高考以后我怎么会到浦东的一个炼焦场工作。是勤工俭学还是临时工,我也一点记不起来了。
        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是全民炼钢。在浦东有个炼焦场---是一种土法炼焦。好像是把煤块粉碎,再把粉碎好的煤堆在一起---可能还在上面堆了些土,用土埋好,然后燃烧---最后自然都成了煤灰,根本就结不成焦炭---也就是胡糟蹋罢了。



        炼焦场炼不出焦来,我们自然也就解散了。 现在想起来我那时怎么那么糊涂,高考既然无望,那就应该找工作啊,应该找居委,找街道办事处找工作啊。应该说当时上海的工作还不是很难找的,我在大街上就看见过一个上海钢铁厂的告示说要找学徒工。


         有人说,人要认命,人的一生是有命运来支配的。我以为人的一生有许多因素是自己不能支配的,但人的一生还是有许多自行选择的机会,而这种选择往往决定了自己的一生。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到上海钢铁厂当学徒工,那么我的一生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了。

      而我只会在大街上毫无目的的游逛,然而一张告示决定了我的一生。

      1958年、十月的上海,街道上布满了梧桐树的落叶,然而、一张告示吸引了我的眼球。告示说全国十二省市在上海招工,号召有志青年到边疆去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很符合我的心意,我毫不犹豫也没和任何人商量自己就去报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前面的叙述都是1958年以前的事,1958年底我就到新疆去了。对于蒋家桥17号大院,我还补充一点。。

       几十年来、蒋家桥17号大院发生了巨大是变化。
       
        首先是房子归公了,我们少交了许多房租。  以后是,门前的河道填死了、再以后是蒋家桥的居民动迁了。 原来的猪圈住房变成了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住房。有的住户还分到了好几套房子。
      
        蒋家桥大院没有了、 蒋家桥路前面的河道也没有了。没有了刷马桶的刷刷声、也没有了夏日乘凉的喧哗。
      
      对于我们的女房东,我还要说几句,

      她是劳动人民出身,据说,她是被买来的,她来时候什么也没有带,没有嫁妆,没有送亲的人。她是来做小的。 张老板对她很宠爱,大老婆有病,不久就死了。张老板死后,她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人要维持这么大的一个家业不容易(他自己的孩子还小,张老板大老婆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根本就不在意他家的家业),养不了那么多猪,办不了猪场,改成小屋,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中国的革命是反封建的革命,是要消灭地主阶级那种封建的生产关系。对工商界并不触动。我家搬进蒋家桥17号的时候(1953年),那里还是在养殖猪。那猪粪便的臭水就从我家门口流过,直通到我们门前的河道里。臭水特别养苍蝇。我父亲与我一起打苍蝇,一拍子下去,一次可打死七八个。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数到1000只以上。
       张师母一个人要维持一个有几十头猪的猪场根本是不可能的。张师母把猪卖了,把猪房改建成矮小的房间出租,在当时也不是一个不正确的选择。从当时的政策来说,是可以的。当时有大量的人到上海谋生,住房也是很紧张的。尤其下层劳动者,根本就住不起房子,也就是这种猪房便宜点。她改建的住房(猪房)很快就住满了人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商业合作化,的时候老板娘家的房子也没有什么变动。我记得1957年我父亲下狱后,我们家的经济收入大减。那时候一个月要20元的房房租我们已经付不起了,想跟老板娘商量,能否少一点。老板娘是一口拒绝。我们以后只能将2间屋变成一间。另外一间就转租给别人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反正是我已经离开上海以后吧。她的房子变成公家的了。听我妹妹说,张师母认为收房租太累,太麻烦(我们这些穷鬼,有时候经常缴不起房租,解放了,他也不能赶我们走)还不如上班去,就把房子缴公了。
       房子缴公后,我们的房租降了很多,一半还多。这自然对我们房客来说是个福音,是政府给我们的福利。但是,我几次回上海,却没有发现张师母上班,而是在周围给孩子们理发---每个头3毛钱。张师母,从阶级对立的角度来看,他是与我们对立的。但就他这个人来说是很勤劳的,他的本质就是劳动人民。他一生也可以说没有享到什么福,过早的去世了。

      对张家,我有几点不明白。按照国家规定,他的房产交给国家,国家除了要给他安排工作,还是要给一笔钱。

      私有企业,老板,把他的工厂,房产交给国家后,都会安排工作,并且这些工作都是不干活的工作,也就是顾问之类不干活干拿钱的工作,而且工资比一般工人都要高,也享受退休待遇。可是张师母怎么弄成那样。不会享福,在劳累中早早过世。

      另外,作为房产,他出租的那些交给国家,但个人的房产是不交给国家的,依然是个人所有。可是,我听我妹妹说,在蒋家桥动迁以后。他儿子分的房子居然要收房租??

       对于张家的事,应该说,只有张家清楚,我也只是看到表面的现象。总之,我是离开了蒋家桥17号去了新疆,开始了我的新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0:36:33 | 只看该作者
      塔拉奇的故事      序。
           我在17岁的时候进疆,63岁回上海,在那里生活了四十多年,那里是我第二故乡。是我永远怀念的地方。我准备写点东西,以表达对它的思念。     不过,人的记忆总有差错,我不想看到有人对号入座,去考证那些往事。特此声明,这是故事,是艺术的真实。

          塔拉奇  是一片戈壁。“西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是戈壁滩,后是鬼门关。”讲的是流放者的悲哀。戈壁滩不是人呆的地方。
    历史翻开了一页,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我们去开拓这片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去发掘那地下的宝藏。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21 09:3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0:19:37 | 只看该作者

      塔拉奇位于哈密西约90公里的戈壁滩。。原来老的乌哈公路在那里有个招呼站。 塔拉奇气候很恶劣,尤其在那个年代,没有树林,没有楼房。在空旷的地方风显得特别大,特别多。风刮起来,沙子直打脸。没有水,一年也下不了几场雨。冬天天很冷,一般不下雪,但一下起来就是大雪。 整个戈壁是白茫茫的混沌一片,天地合一。1987年,矿务局大楼前种的树,就是古代诗人说的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下起雪来,戈壁上是没路可走了。矿区的街道被大雪覆盖也走不成路了。各机关科室的人就全体动员出来扫雪。那些住土块房的人,就忙着爬到屋顶上扫雪。
      戈壁是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但戈壁下又蕴藏无穷的宝藏,在等待着勇敢的开拓者。 我们是1958年在上海报名参加支援边疆建设的,1959年在春节前动身前往新疆。在乌市由劳动局分配,其中有一部分人被分配到塔拉奇。塔拉奇矿务局当时在哈密大十字的解放西路的一个小巷子里。我们被分配到露天煤矿筹备处。 筹备处早到的抚顺来的干部,当时住在新华旅社的几间房子里。我们到后,也就住在新华旅社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03:41 , Processed in 0.0930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