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布谷声
文/曲斌
初夏时节,山村的山坡满是绿色,树木和叶子都那么浓绿,野花清幽,青草葳蕤。此时,布谷初嘀,也是父老乡亲们开始播种谷物的时节。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大片大片的麦苗抽穗扬花,微风中是淡淡的麦花香,泥土香,吹过绿色的海洋掀起层层波浪;布谷鸟空灵的叫声在上空盘旋缥缈,如聆梵音,蓝天下,农民们忙碌着,整畦,挑水,洒种。休息时,大家坐在田头的大树下,或躺或坐,有说有笑,用汗水挥洒着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在薄雾笼罩的清晨,在晚霞如火的黄昏,临窗而坐,布谷鸟那韵律清新的声音,来自遥远的天际,幽远而空旷。“布谷—布谷,”那声音在乡村的上空荡漾着。每当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仿佛一曲悠扬的音乐流进我的心扉,让我想起我的童年。那时,当听到“布谷,布谷……”那婉转的声音时,我和爷爷就走上田野山岗开始劳动了。布谷鸟的传说来源于中国古代炎帝耕耘五谷的故事。相传炎帝小的时候,用翻土的耒尝试着种植草木和谷物,一直没有成功,但炎帝一直坚持不懈的做着种种尝试。炎帝这种精神感动了玉帝,玉帝派了一只神鸟把种子撒在炎帝垦种过的土地上,不久那些土地长处了黄澄澄的五谷杂粮。玉帝让这种神鸟继续留在人间,每年到春季,神鸟就飞到各地,叫喊着“布谷,布谷”,催促人们及时播种。人们感谢神鸟,根据他的叫声,给他们取名布谷鸟。布谷鸟又称子规,杜鹃。古代诗词里许多描写布谷鸟的诗句。苏东坡“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嘀”松林间杜鹃在细雨中嘀叫着,山林景致那么美,体现作者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黄庭坚的“杜宇声声,催人到晓”表现了作者去国忧闷的怀乡之情;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典故,写出自己的悲苦……。而我最喜欢的是王令《送春》中“子规夜班犹嘀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句诗,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自信心和顽强进取的精神,它与我的工作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我在粮所工作时,开始做保管工作。做统计工作的那位老同志提升为副所长了,领导把统计工作交给了我,统计工作的许多知识在高中课本上,而我没有读过高中,很为难。领导鼓励我说:“慢慢学,眼前不是还有师傅嘛”,那个年代,报表和产量调查多。月报表,季报表,有时还有日报表,这些,师傅都一一为我指点,渐渐的,我比较熟悉了统计业务。在一年的秋天,全国统计员考试,我师傅鼓励我“你报名参加考试吧”“我行吗”“尝试一下总可以吧”我鼓足了勇气报了名,但因自己知识单一,第一次考试我名落孙山。师傅鼓励我说“这样的机会还有的”。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争取下次考上。平时坚持学习,我先学习《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部分:统计指数,动态和静态分析。这些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我一方面自学,老师辅导时我认真听,把难点记在笔迹本上。我在我的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的一句古诗鞭策和勉励自己,那诗句就是“子规夜班犹嘀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初夏的夜晚,窗外布谷声声,我想起农忙的场面,眼前出现了爷爷和我清晨到田野劳动的情景,“布谷,布谷……”那熟悉的布谷声声,是催促农民抓紧时机播种,对我来说,那是激励我努力复习啊。同事们在看电视,我躺在床上看书。学习《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统计法》《商业统计学》,计算,背诵。窗外那清脆的布谷声,伴随着我走过了多少难忘的夜晚啊。当我接到是人事局考试及格的通知书时,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现在。窗外又传来那布谷鸟的声音了,那声音是那么清新恬静。那嘀声中带着多少执着,那布谷声声催人奋进,那声音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熟悉,亲切,悦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