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51|回复: 3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说新语》新说(连载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在下不才,承蒙春霆大人厚爱,诚意邀请,于是前来献丑,把在下正在写的一个系列拿来发表,欢迎广大版友欣赏、指正。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代宗室临川王刘义庆(宋武帝刘裕的侄子)住持编纂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其中收录的故事从东汉末年开始,至东晋末年为止,按照故事的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章,共有一千多个小故事,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名人士大夫的言行轶事。其内容丰富,堪称“八卦”。既有士人的相知相善,又有文人相轻;既有至忠至孝的壮举,满满的正能量,又有诙谐幽默的言行,甚至无厘头的恶搞。既然是“八卦”,就是包罗万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在人们一说“八卦”,就只剩下男女关系这“一卦”了。
    《世说新语》中提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几百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僧俗士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日常生活,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唐朝房玄龄住持编修《晋书》时就大量引用。
    当然也有很多记载的内容是不入史家的法眼的,但是能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性格和思想,使得一些为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显得更加的丰满。
        从今天起,我带大家进入《世说新语》的世界,来看看那个被我们称为“魏晋风骨”的时代,都发生过什么有意义、有趣味的故事。本系列的写作主要参考的是余嘉锡《《世说新语》(刘孝标注)笺疏》以及《三国志》、《晋书》。
        由于某些原因,在下从第六章“雅量”写起。前面的五章,会择机陆续补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25:11 | 只看该作者
    雅量第一
        【原文】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明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豫章郡太守顾邵,是当时东吴丞相顾雍的长子。

        豫章郡,我国古代地名,三国时期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鄱阳湖以西、吉安市以北地区,郡治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也是南昌市古名之一。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太守,就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顾邵,字孝则,二十七岁时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在治理豫章期间,重视教育,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民生的好事,郡内的风气为之一新。可惜,年纪轻轻就病故了。
        顾雍,字元叹,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曾经在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门下求学,颇守蔡邕的赏识。孙权继孙策为江东之主后,顾雍就是孙权的下属,历任郡丞、司马、尚书令,后官至丞相,封醴陵侯。在丞相任上十九年,七十六岁时病逝。
        顾雍为人正派,不饮酒,平时话也很少。孙权很敬重顾雍。每当孙权和大臣们聚会喝酒的时候,只要顾雍在座,大家都不敢开怀畅饮,唯恐喝大了举止失态,会受到顾雍的责备。孙权都说:“喝酒时有顾雍在,这酒喝得一点气氛都没有!”(“顾侯在坐,令人不乐!”)
        顾邵在郡守的任上病死了。当时顾雍正好和自己的下属们聚会,顾雍正在下棋。突然仆人进来禀报,有豫章大公子处的家信送来。顾雍打开一看,竟然是报丧的家信。表面上顾雍神色不变,但是内心却在忍受着丧子之痛的折磨。
        “外启信至,而无儿书。”一句,很多书籍都解释成“仆人禀告有豫章的书信公函送来,然而却没有儿子顾邵的来信。”我个人认为这样理解不合常理。大儿子去世,其家人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报丧,哪里还需要顾雍通过这次送来的信件中没有儿子写给自己的信来推测儿子已经去世了呢?说不通么。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古时候文人士大夫必备的基本素质,是评价士人是否是“名士”的一条重要参考标准。听到了儿子去世的消息,立马顿足捶胸,嚎啕大哭,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是“名士”这么做,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会遭到社会舆论嘲笑的。作为丞相,顾雍当然不能那样做,必须就跟没事人一样,装也要装得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今人通常把这称为“装逼”。
        遇到重大变故但能神色不变,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发生在谢安的身上。这个以后会讲到。
        顾雍用手指掐自己的手掌心,以至于把手掌都掐破了,鲜血都流到了坐席之上。
        这个行为生动地刻画出顾雍内心的悲痛,表现出一个父亲在面对失去儿子时所应有的反应。既然当着下属的面,不能痛哭流涕,那也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来缓解内心的悲哀了。
        等到聚会结束,宾客们都散去后,顾雍才难过地说:“我为人固然达不到季子扎的高度,但又怎能像子夏那样,因为失去了儿子而哭瞎了眼睛,从而受到世俗的责备呢?”于是哀伤的心情慢慢地平复,脸色也变得和平时一样。
        “延陵之高”和“丧明之责”是两个典故。
        “延陵之高”说的是季子扎的故事。
        季子扎,也被称为季扎,春秋时吴国第十九任吴王梦寿的儿子,姬姓,名扎。既然被称为“季子”,就说明他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是季子扎的封地。古人是不直呼其名的,因此用封地或籍贯称呼人,是古时候对人称呼的一种方式。因为季子扎太过出名,所以古籍中如用“延陵”来称呼某人,通常都是指季子扎。
        季子扎是春秋时期吴国著名的贤人,不但学识渊博,还品德高尚。梦寿想把王位传给季子扎,季子扎坚决不接受,以至于逃到延陵隐居,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季子扎的大哥诸樊即位后就把延陵封给了季子扎。同时诸樊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定下规矩:自己死后,王位兄终弟及。心想这一下王位总会传到季子扎的头上了吧。然而季子扎的三哥馀眛去世后,季子扎依然推辞王位,这才有馀眛的儿子僚即位为吴王。
    “让”是古时候备受尊崇的美德,季子扎屡次推辞王位,受到了吴国人民一致地称赞。
        同时,季子扎还有丰富的学问。他出使列国,和当时一些知名的人物都有交往。由于他对于周礼非常熟悉,以至于周礼被保留得最完好的鲁国人,都很敬佩季子扎渊博的学识。
        季子扎的儿子先于他去世,季子扎操办丧礼,孔子听说了,都带上门生不远千里赶到吴国观礼。丧礼之后,孔子赞叹道:“延陵季子的行为,都合乎于礼啊!”被孔子亲自点过赞,使得季子扎在后世一直被奉行儒家思想的文人们所推崇。
        所以顾雍在这里才会说自己“已无延陵之高”,当然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丧明之责”说的是孔子的门生子夏的故事。
        子夏的儿子去世了,子夏很伤心,以至于终日以泪洗面,把一只眼睛都给哭瞎了!我不是学医的,不太清楚哭泣也能哭瞎眼睛的病理是什么。
        听说子夏的眼睛哭瞎了,曾子前来吊唁,说:“朋友哭瞎了眼睛,我来吊唁。”于是就和子夏对哭了起来。子夏更加难过,说:“老天爷啊,我又没有过错!”言下之意不该让自己既失去儿子又瞎了眼睛。
    曾子则怒斥子夏,说他有三条大罪。其实曾子的本意就是借口看望子夏哭瞎了眼睛,来告诫子夏不应该因为过度悲伤而使言行失礼。
        子夏被骂得丢掉了手杖,向曾子拜谢,说:“我错了!我错了!”(“吾过矣,吾过矣!”)
        遇事镇静自若,泰然处之,这就是“雅量”,是古人的追求。然而面对丧子之痛,还需要讲究“雅量”吗?今人讲究的就是真情流露,不做作。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事和对于人应该有所区别,否则就太没有人性了!毕竟人又不是冷血动物。
        《世说新语》“伤逝”一章中就讲了一个王戎丧子的故事,王戎就没有像顾雍这样强行掩饰自己的悲哀。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朱熹的重要理论之一,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当然这句话今天被大多数人误解,认为人应该按照规矩办事,不应该有欲望。其实朱熹的本意是赞同人的基本情感,基本的情感、需求就是“天理”。反对的是贪欲,不合理的过多的欲望,超出人基本需求的欲望。所以儿子死了,为什么就不能悲伤之情流于言表呢?而《世说新语》还对这样的行为加以推崇,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吧。

    点评

    很长见识,望老师继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7-8-16 14:50:51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性好,寓教于乐。顶起来。谢谢楼主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地板
    发表于 2017-8-16 15:28:24 | 只看该作者
    能系统学习一番,真是幸运之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5#
    发表于 2017-8-16 19:55:00 | 只看该作者
    重温经典,非常荣幸,感谢老师辛勤付出,期待您精彩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6#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6:37:32 | 只看该作者
    《雅量》第二
          【原文】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被押送到东市准备处斩,依然神色不变,和平常一样。

            嵇中散,就是大名鼎鼎的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三国时期魏国谯国(今安徽省亳州市、淮北市)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兼音乐理论家。娶曹魏宗室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属于皇帝的参谋人员。司马家族掌权之后,嵇康不和其合作,遂隐居避世。后遭到钟会的构陷,被杀,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这里科普一下古时候人的称谓。古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只有长辈或上级可以呼名,不过通常都不这么做,以示尊敬。对平辈和长辈直呼其名,基本等于蔑视和侮辱。所以古人对于怎么称呼一个人,非常有讲究。通常的规则依次如下:谥号、爵位、官职、籍贯、字。
            嵇康名气很大,但是在政治上和司马家族严重对立,所以死后不可能有谥号,更没有封爵,故用他的官职“中散大夫”来称呼他,即“嵇中散”。
            东市,就是商业集中区。古时候杀人都是在闹市中行刑,欢迎大家围观,以起到震慑、吓阻和再教育的目的。
            关于嵇康,可写的太多,在以后涉及到他的故事里,再逐一介绍。这里只说说他为什么会被杀。
            嵇康的死,起因十分无厘头。好友吕安闹家庭矛盾,吕安的哥哥吕巽和吕安的妻子有奸情,吕安知道后可想十二分的火大,就准备告发吕巽,休掉妻子,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嵇康。嵇康和吕巽的关系也不错,不想事情闹大,弄得大家都灰头土脸,就从中做和事佬。一方面劝说吕安为了亲情和脸面不要把事情捅出去,另一方面让吕巽向吕安道歉,并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本来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是吕巽不是个东西,居然恶人先告状,诬陷吕安对母亲不孝,结果吕安下狱,被判流放。这样一来弄得嵇康里外不是人了。气愤的嵇康写信和吕巽绝交,并为吕安出头喊冤,不但去官府为吕安申诉,还跑到狱中陪吕安坐牢。一时间弄得满城风雨。
            在今人眼里看来,这似乎压根儿就不是个事。近期娱乐圈里就有两例,成了大家闲来无事的谈资。但是在那个讲究礼教的年代,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声和地位的人闹出这种桃色丑闻,可就是一件大事了。身处统治阶层的人士,言行都是世人的榜样,做出这种丑事,如何对天下百姓交代?所以司马绍亲自主持研讨会,商量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会上,钟会上蹿下跳,恶言攻击嵇康,说现在社会安定团结,但嵇康不为天子和王公大臣服务,傲然处世,谁都看不起,这样就是在伤风败俗。还例举姜太公杀华士,孔子诛少正卯的典故,说明声望越高的人,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最后提出“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看到了吧,嵇康的言行严重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杀了他,必须的。
            钟会为什么要置嵇康于死地而后快?这个在《世说新语》里其他的故事中有交代。
            于是,司马绍就把嵇康给杀了,吕安也被一并处死。这个血淋淋的故事教育我们:别人的家事,千万别搀和!
            表面上看,嵇康的死都是恶人兼小人钟会狭私报复造成的。但实际上,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根本容不下嵇康。
            当时司马家族经过司马懿、司马师两代人的经营,大权在握,改朝换代已经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是孔子教导我们,“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换个皇帝可不像换件衣服那样简单。如何做到名正言顺,是涉及到统治合法性这个根本问题的大事。所以改朝换代之前,统一思想,统一社会舆论就是首要任务。
            而嵇康呢?因为是曹魏政权的臣子,忠君是儒家道德之首,再加上他又是曹魏家族的女婿,自然不可能和司马家族合作。又因为嵇康在当时是文坛的领袖,在舆论界有呼风唤雨的能量,他在竹林隐居,本身就是在对司马家族说“不”。这样的人,如何能留在世上?司马昭怎么可能不想搬开这块绊脚石呢?
            这下倒好,你嵇康自己送上门来,司马昭笑纳这份大礼,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么。
            临刑前,嵇康向前来送别的哥哥嵇喜要来一张琴,最后一次弹了一遍《广陵散》。弹罢,嵇康不无遗憾地说:“袁准想向我学习《广陵散》,我就是不教给他,如今《广陵散》失传了啊!”
            面对死亡,换做是今人,恐怕大多数都要吓得尿了裤子。而嵇康面对死亡,不但神色自若,还能心态平和地弹奏一曲,这就是“雅量”。
            《广陵散》到底是怎样的一首曲子?现在的我们无从知晓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刘孝标在给《世说新语》做的注中说嵇康临死时弹的曲子名叫《太平引》,这可能是《广陵散》的另一种叫法。在《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的另一本书《幽明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鬼把《广陵散》教授给了嵇康,同时要求他立誓不得传给他人。同样是在《幽明录》中,还有另一个故事说嵇康的鬼魂把《广陵散》传给了一个叫贺思令的人,所以后世又有《广陵散》流传,并没有因为嵇康的死而成为千古绝唱。
    这样的故事明摆着是假的,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条线索,那就是《广陵散》并没有失传。余嘉锡先生在这一条故事的笺疏中详细考证了《广陵散》是一首古曲,当时会弹者并非嵇康一人。后人也在书信文章中有所提及,说自己听人弹奏过《广陵散》,说明《广陵散》并未失传。嵇康之所以会那样讲,大概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广陵散》弹得最好,所以才会非常珍惜,且不舍得教给袁准袁孝尼。等到临死之时,觉得后人中再无能弹出自己这种水平的《广陵散》了,这才会有那样的感慨吧。
            当然,对于今人来说,《广陵散》的确是失传了。
            太学之中的太学生三千人联名上书朝廷,希望赦免嵇康,并让嵇康到太学之中,做大家的老师,给大家授课。司马昭拒绝了太学生们的请求。然而嵇康死后不久,司马昭就后悔了。
            这么多太学生联名上书,刘孝标的注中还提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豪杰之士也跑到监狱里,陪嵇康坐牢。可见嵇康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
            然而这些人其实是在帮倒忙。司马昭怕的就是嵇康的社会影响力,想救嵇康的人越多,闹出的动静越大,嵇康就越该死。
            文王,指的是司马昭。司马昭死后谥号为“文”,所以这么称呼他。
            司马昭杀了嵇康,不久又后悔的举动,应该不是鳄鱼的眼泪。嵇康的才学,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他崇尚老庄,和阮籍一起光大玄学之风,成为后世士人争相模仿的对象,绝对的偶像派。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为隐居避世的人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琴赋》、《声无哀乐论》,既是文笔优美的文章,又是音乐理论著作。他还写了《养生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系统阐述养生的理论著作。这些又属于实力派。
    偶像派加实力派,司马昭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爱惜嵇康的才华也是很正常的事。司马昭的“悔”,可能更多的是对嵇康不能为自己所用而心生惋惜吧。

    点评

    政治上掌权派是无法容纳反对派的。可赞叹的是稽康的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气质,及视死如归的傲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08:32
    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8 1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7#
    发表于 2017-8-18 00:17:2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到社区。很高兴能一起来建设这个新生文化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00:57:08 | 只看该作者
    李听圃 发表于 2017-8-18 00:17
    欢迎朋友到社区。很高兴能一起来建设这个新生文化家园。

    多谢抬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1-11 17:52
  • 签到天数: 20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
    发表于 2017-8-18 06:08: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边看边学习了!

    点评

    终于有机会欣赏《世说新语》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7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4:39:23 | 只看该作者
    雅量第三
           【原文】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有一天,夏侯玄正靠着柱子写文章。当时天上下着大雨,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了屋子,夏侯玄靠着的那根柱子都被闪电劈得裂开了,身上的衣服也有被烧焦的痕迹。但是夏侯玄却像什么都没发生那样,继续写他的文章。在屋内陪伴在他左右的宾客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趴在地上,狼狈不堪。

           夏侯玄,字太初(也作泰初),三国时期曹魏荆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官至征西将军、大鸿胪(主管与各封国及国外政权之间的交往礼仪、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太常(主管各类祭祀礼仪),后受李丰等人密谋诛杀司马师一案的牵连,被司马师所杀。
           夏侯玄是当时的大名士,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和何晏、王弼等人推动了魏晋玄学的兴起,可以说是玄学的奠基人之一,不过在玄学上的造诣,不如何晏和王弼。
           玄学之初是对老子的《道德经》加以研究,其巅峰是王弼的《《道德经》注》,后来又延伸到《庄子》、《易经》的研究,属于哲学的范畴。玄学兴起的初期,有很多关于自然界中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的探讨,比如何晏就提出“睁开眼能看到事物,但闭上眼就看不到,那么事物是否因为眼睛看到与否而真实存在呢?”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现在学过一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很容易解释,可是对于一千多年前的士大夫们有着极强的蒙蔽性。
           但是玄学的逐渐发展,却走上了一条歪路,以至于演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谈和诡辩,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对于哲学理解得不够深刻,玄学的发展没有理论基础,最终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抛弃。理学兴起后,玄学就无人问津了。
           另外,玄学的兴起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就成为思想界的主流。但是魏晋时期,权臣驱逐皇帝而自立的事情屡屡发生,这让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而长大的士大夫们无法接受,但是又必须面对现实。所以老庄的研究得以兴起,成为士大夫们在精神上寻找寄托的乐土。
           夏侯玄、何晏、王弼等人死后,玄学又在嵇康、阮籍等人的推动下,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争相参与一股学术思潮。谈玄,成了士人的一种时尚,以至于不会谈玄,在名士圈里就没有立足之地。大家都不带你玩了。
           这一则故事,版本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夏侯玄陪同废帝曹芳祭拜曹睿的陵墓时,雷电击中夏侯玄所倚的一棵大树;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夏侯玄,而是诸葛诞。
           不管是什么人,闪电都把柱子劈得裂开了,还能够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做自己的事,这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有时候我甚至在想,这个故事是不是瞎编的?人在突发事件跟前,有所反应是人的本能,怎么可能一动不动,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呢?但是看看《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很多名士面对突然发生的变故,丝毫不受影响,举止如常。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以及古人的教育方式,是怎么做的才能把一个人培养成这样完全不受外界左右的超人呢!
           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泰然处之、神色自若,这就叫“雅量”。

    点评

    处惊不变,镇定自若。是对名士的考量。行大事者,必有非凡的能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0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1-11 17:52
  • 签到天数: 20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
    发表于 2017-8-19 06:12: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0:04:19 | 只看该作者
    雅量第四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王戎,字濬冲,魏晋时期的大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出身于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王氏,和西晋末年、东晋初年叱咤政坛的王衍、王导、王敦等人是同族兄弟。后官至侍中(皇帝的贴身参谋、有不经过征召就能进入皇宫向皇帝奏事的特权),司徒(三公之一、主管民生祭祀),封安丰侯,因此《世说新语》中也经常用“王安丰”称呼王戎。
           王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神童,其心智之成熟远远超出一般的孩子,所以小时候的王戎名气就很大。到了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表现出了能成为一名优秀人士的潜质。阮籍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王戎,敬佩他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的学识,主动和他结交,对他很友善。
           能得到阮籍的青睐,那可不一般。阮籍和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是当时士人的偶像。阮籍有个很有意思的能力,就是“善为青白眼”。对于他看不上的人,总是“白眼示人”;而对于他喜欢的人,就变成了“青眼有加”。“青睐”一词就时这么来的。
    有了阮籍的提携,王戎得以进入在竹林隐居的嵇康、山涛、向秀等人的小圈子,和他们一同游乐。后世称这七个人为“竹林七贤”。王戎在年龄上几乎和其他六个人差了一辈,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人物。
           然而成年之后的王戎,三观慢慢开始跑偏,就像现在童星成年之后长残了一样。为了在西晋年间残酷的政治环境中生存,王戎把一切正确的道德规范统统扔进了垃圾堆,最后彻底堕落成一个政治上毫无操守可言,生活上粗鄙庸俗的俗人。虽然在乱世中还能够善终,并活到七十二岁高龄才去世,但是口碑也跌入谷底,成了“竹林七贤”的一个污点。
           这里举个例子。西晋末年,宗室之间为了争夺朝政的控制权大打出手,史称“八王之乱”。齐王司马冏控制洛阳的时候,遭到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的联手攻击。司马冏召集朝臣商议,王戎就建议司马冏主动放弃朝廷的控制权,回到封地上去,安心做自己的王爷,从此不过问朝政。听了这话,司马冏的谋士葛旗痛斥王戎:“汉朝末年直到曹魏年间,王公回到封地上,以求平安度日的,有哪一个最后能够善终,妻子儿女得以保全的?说这话的人就应该杀头!”王戎吓得够呛,假装自己吃了“寒食散”,药性发作,就当众装疯卖傻,四处乱窜,最后居然掉进了厕所里,弄得自己一身的污秽,臭气熏天。表示刚才是自己吃了药以后的胡言乱语,这才躲过了一劫。
           小朋友们玩着玩着,突然发现大路旁边有一株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这样一个大发现,引得所有的小朋友都向李子树奔去,唯恐落在别人后面少吃一颗李子,只有王戎一动不动,似乎对李子完全无感。有人就问王戎为什么不去,王戎回答说:“这棵李子树生长在大路旁,路上人来人往,却还能留下这么多李子,说明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不然早就被路人吃光了!”先爬上树的孩子摘了颗李子一尝,果然和王戎说的一样,苦得根本没法吃。
           从内容上看,这则故事似乎应该放到“夙惠”这一章才更好。如果非要说“雅量”,恐怕就是在大家都争相去采李子而王戎却不动这一点上吧。
           古人说年龄说的都是虚岁,所以此时的王戎实际年龄只有六岁,也就相当于现在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这样一个年纪,就能有这样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确大大超越同年龄的孩子,所以王戎“神童”的头衔绝不是吹出来的。
           也正因为童年就能有这样的资质,我们才更会为成年后的王戎自甘堕落而感到惋惜!

    点评

    少智并非决定品格根本。但料梨一事,不失为大智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09:03
    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8 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1-11 17:52
  • 签到天数: 20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3#
    发表于 2017-8-19 22:4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6-6 10:49
  • 签到天数: 87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4#
    发表于 2017-8-20 08:21:35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学习了!老师幸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9:45:41 | 只看该作者
    雅量第五
           【原文】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乘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魏明帝曹睿在宣武场上做了一个老虎笼子,把老虎拔去牙齿,剪断虎爪后,放在笼子里,任凭百姓围观。

            魏明帝曹睿,字元仲,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魏政权第二任皇帝,在位十三年。临终前把朝政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为日后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实际控制权,以至于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篡魏立晋埋下了伏笔。
            宣武场,也就是演兵场、大校场,用于军队训练和检阅的场所。
            曹睿的这个行为,应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公共动物园,而且还做足了防范措施,把老虎的牙齿和爪子都除去了。
            王戎当时只有七岁,也去观看。就在大家正看得来劲的时候,老虎立起身子,把前爪搭在虎笼的间隙上,大吼了几声,那吼声大得都震动了大地。围观的群众都被吓了一跳,四散奔逃,很多人都被挤倒在地,场面混乱不堪。然而王戎却岿然不动,脸上丝毫没有害怕的神色。
            这又是一则王戎小时候异于常人的故事。
            我家孩子三岁时,带他去动物园看老虎。老虎看到围观的人很多,很嘈杂,有些警觉,就对着人群低吼了两声,声音并不大,远没到“震地”的程度,而我家的孩子就被吓哭了。
            可想一个孩子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还吼叫声那么响亮,受到惊吓是件很正常的事。王戎却能做到大人们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的我们读到这里,怎么能不深深被王戎的胆识所折服呢?
            东晋戴逵的《竹林七贤论》里提到,当时曹睿也在场,看到王戎表现出与七岁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就派人前去询问王戎的姓名,认为他很了不起。
            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纰漏,就连给《世说新语》作注的刘孝标都没看出来,而清末民国时期的程炎震却看出来了。
            程炎震指出:《晋书》中记载,王戎死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时年七十二岁。由此推断出王戎七岁时应该是在公元240年。而曹睿死于公元239年。也就是说王戎七岁时,曹睿已经去世一年左右!这样一来,这则故事里的人物就完全对不上了。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里面很多记载并不严谨,错、漏之处甚至张冠李戴的现象很多,这个以后我们会经常碰到。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错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戴逵生活在东晋中、晚期,距王戎去世的公元305年也不过三、五十年的光景。所以戴逵所记载的王戎去看虎,曹睿派人询问姓名这一事,应该史有其事。那么造成这一纰漏就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王戎看虎时还不到七岁,而应该更小,五岁的样子;二就是《晋书》弄错了王戎去世时的年龄,不应该是七十二岁,而可能更大,比如七十四岁。
            到底哪一个才对?恕我才疏学浅,无力考证了。

    点评

    能懂临危不惧便好。至于故事的细节差异,除却考据者,其它人并无大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25 14:39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6#
    发表于 2017-8-20 15:41:0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先生的“世说新语”,问好。文中的故事很精彩,也很经典。我读过陈寿的三国志,也看过纪连海先生的品三国志,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老师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归类经典,跨越时空,用今人的视角去品读历史,以铜为镜以史为鉴,拾遗与惊醒后人,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1-11 17:52
  • 签到天数: 20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7#
    发表于 2017-8-20 20:21: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冬风无痕 于 2017-8-20 20:22 编辑

    写得很仔细,解说也很认真!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标榜。如果在原文后就标上译文就更好了,这样也便与读者对译、学习。陋见,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07:42:56 | 只看该作者
    冬风无痕 发表于 2017-8-20 20:21
    写得很仔细,解说也很认真!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标榜。如果在原文后就标上译文就更好了,这样也便与读者对 ...

    是的,翻译只能写个大概,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篇幅就太长了。后面会加强对一些难懂的字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07:43:56 | 只看该作者
    三水散人 发表于 2017-8-20 15:41
    拜读先生的“世说新语”,问好。文中的故事很精彩,也很经典。我读过陈寿的三国志,也看过纪连海先生的品三 ...

    “先生”不敢当,同志,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 17:5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07:45:39 | 只看该作者
    雅量第六
    【原文】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
    王戎做晋武帝侍中的时候,南郡太守刘肇派人送给王戎十丈筒中笺布。王戎没有接受这份厚礼,但仍然给刘肇回了一封信,信里多有感谢和赞美的言辞。
    南郡,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西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荆州市、荆门市、襄阳市和宜昌市,治所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筒中笺布,可能是出产于南方蜀地(今四川省)的一种珍贵的布料,色偏黄,有玉一般黄润的光泽。汉晋时期的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价值堪比黄金。
    端,有说是二丈为一端,也有说是十匹为一端。
    当然刘肇到底送给王戎多少笺布,已经不重要了。地方官员重金贿赂朝廷命官,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王戎也因此惹上了麻烦。
    司隶校尉(主管京城的治安和守备)刘毅知道了这件事,立刻上书晋武帝司马炎,弹劾王戎,要求出动囚车收押王戎,送到廷尉(主管朝中大臣违法乱纪、不管地方官员)署治罪,并从官员名册中除名,永不录用!这简直就是要把王戎一撸到底。
    而王戎也为自己申辩,我没有拿刘肇的布啊,我退回去了。
    事实查清楚后,王戎没有受到处罚。但是街头巷尾一时议论纷纷,都说王戎是大名士,怎么能这样?
    这些闲言碎语也传到了司马炎的耳朵里,让司马炎很不痛快。于是司马炎发话了:“就凭王戎这样的名士,言行都合乎规范,怎么可能怀有私心,收受贿赂呢?”这样,那些对王戎不利的议论才渐渐消失。
    晋武帝司马炎,总体上可以说是一位明君。他统一了中国,为政清明,经济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社会思想也非常活跃。他为人宽厚,在他当皇帝期间,没有一位大臣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被杀,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唯一能被人诟病的只有两点,一是他私生活比较放纵,后宫宫女多达万人!以至于每天晚上自己都不知道该招哪位妃子侍寝,只好坐着羊拉的车在后宫中溜达,羊停在哪个妃子宫门前,就在哪个妃子那里留宿。二是把皇位传给了弱智儿子司马衷,也就是晋惠帝,最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所以晋武帝在位时期,社会是安定的。王戎虽然背弃了竹林之游而出来做官,但总体上这一时期的三观还在正常的范围内。面对财物贿赂,能够洁身自好,正确处理。
    然而司马炎去世,惠帝司马衷即位后,社会动荡。王戎也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作所为就像换了一个人,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点评

    读完全文,非常感谢老师的大作,望后有所续。企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09:16
    人物小传,喜欢这样的文字。辛苦了,继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1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19 02:43 , Processed in 0.0885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