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一篇晨思文的诗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1:3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我们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已经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现代诗的发展方向始终成为一个问题。当下,诗人们在寻找突破口,各种思潮涌现,但主流意识的坚守仍没有丧失锐气。在这个时刻,读一读诗人江文波的力作《荒庙》,就会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一声秋风,让千里之外的枫叶飘零
    一只寒雁,深入我们的骨髓失声恸哭
    时间总是三缄其口,秘不发丧
    一尊与森林亲近的庙堂,渐入荒芜
    那是高远的梦境,就在我们上方
    灵魂里孤单的雁影
    曾在那古旧的墙上,南来北往
    虔诚落地,忧伤的高度缓缓下降
    大雪封门,以仰望的姿势
    燃一柱檀香,就可点亮最远的星光
    思想的木桶,落满三月的雨水
    孩子的啼哭,叫醒十里花香
    生命深处的建筑,无声地坍塌
    每根骨头,都失去诉说痛苦的力量
    几块字迹模糊的石头,与骨头相像
    在草丛里匍匐,辨别最后的方向
        一幅萧瑟,寒冷,落叶纷飞的画面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在一片荒凉的草丛中,在森林的边沿,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荒庙。既看不到人影,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在一片死寂中,只有空中传来大雁的遥远的悲鸣。这是诗人在诗的第一节描绘的景象。这幅图景的中心是一座荒庙。人们都知道,庙宇是一个崇拜与拜祭的场所,这一场所的荒芜代表着什么,读者都很清楚。显然,这是一首以当代中国社会精神信仰缺失情形为背景的诗。这首作品一开始就以苍凉、凝重、优美的画面推出了这一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
        在诗的第二节、第三节里,诗的脉络向着多维角度延伸,诗的色 渐渐丰富浓郁。画面的镜头转向空中忧伤的大雁。大雁的飞行落下了孤单的影子,这个影子又牵来一个高远的梦境,这个“高远”是在我们的上方。可知雁的形象,表达了一个失去信仰而精神麻木的世界是怎样的悲凉而无助。接着,又出现大雪纷飞的画面,荒庙被大雪掩埋。在这一场景变换的同时,引出诗人的多角度思考。荒庙在仰望着远方,多想用一支檀香,去点亮遥远的星光,在这个最冷的季节,却出现美好的憧憬:“思想的木桶,落满三月的雨水/孩子的啼哭,叫醒十里花香”。这些美好的画面,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我们感到即使在那种荒凉寂寞的时代,人的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追求并没有被泯灭。春天,孩子这些意象,表达着人间的一种自然的纯真的生命力仍在不断滋长,那是黑暗中的星光,绝望中的希望。
        在诗的最后一节里,镜头又重现荒庙的景象,但沉重的思绪带来更深层的震撼。生命的建筑已经无声地坍塌了,每根骨头都无法诉说痛苦。我们从中可以联想到民族的忧患。“几块字迹模糊的石头,与骨头相像/在草丛里匍匐,辨别最后的方向”。石头是没有思想的物体,而骨头是生命体,把石头与骨头联系起来,我们都明白其含义,但“字迹模糊的石头”如何理解,我们应当联系前后的诗句去体味和联想。失去信仰,失去精神支柱的人们,只能是行尸走肉,他们像荒草中匍匐的石头那样是盲目地活着,毫无价值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既然字迹已经模糊了,就无法去辨认人生的方向。也许,我们会从这“最后”的字眼里,联想到一切将会结束,社会将出现新的希望。
        读完《荒庙》这首诗,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生活、道德情操的现状,精神缺失,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和体味这首诗的感情力量。诗歌《荒庙》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震撼和启迪将永远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里,成为改变社会现状,追求高尚精神生活和社会文明的动员号角。
        诗人在这首作品中的成功之处,不仅是触及和表现了这样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诗歌主题,更重要的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和准确的现代诗歌语言,开拓新时期现代诗歌新的美学意境,构筑了一个辉煌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诗歌艺术殿堂。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我国现代诗歌的历史上,这首作品将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思想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
        当我们回过头看看当今诗坛的诗歌潮流走向,就会感到一种信念在支撑我们的信心。诗歌,不管如何变化发展,它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需求,不能脱离社会大众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传统的人文意识。只有合乎社会发展潮流的艺术,只有表现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感谢文波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丰盛的诗歌盛宴和艺术享受。我们期待着诗人更精 的作品问世。
        晨思文
       写于2012年12月12日

    [url] | | ザ |  ザ注| : ザ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1:32:46 | 只看该作者
    读完此诗给人心灵一种压抑和震撼,这首诗里容纳了我们当代人许多的迷茫和愤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个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祖国,病了,且病入膏肓,我们经过三十年跋涉,虽然得到的物质上的一些增加,却失去了精神和道德上的领地,甚至溃败的不成比例,社会现实让国人无不痛心疾首,一个充满物欲的社会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美好的精神上的满足,反而怨声四起,充斥了社会动荡的漩涡。我们心中的信仰的美好支柱坍塌了,人们像无所皈依的弃儿在道德的荒漠上流浪,四处的黑暗使秉承崇高道德操守的诗人——人类精神的天使,悲愤痛苦,寻找解脱之路。诗人要表达的的思想如此宏大深邃,不是好驾驭的。我们从诗人的笔下,却分明感受到其雄厚的实力,横溢的才华。他所建立的意象都是我们通过我们熟悉的物象串连变形而成的。却达成令人感佩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在特定的语境下发挥着自己最大的作用,完成了作者赋予的任务。无论是封门的大雪、孤独的寒雁,啼哭的孩子,诉说痛苦的骨头、荒凉的庙宇。这些选择本身就深具象征意义,反映一位老诗人精湛的艺术修养。它使诗歌站在一个精神高度,不仅是深刻审视了我们的过去,而且也真切地反映了当代诗人们的执着的精神追求,揭示了信仰道德必然回归的历史规律。这不仅是一篇控诉,更像一篇宣言,就是当代诗人的一篇战斗的檄文。它使人们在悲怆下奋起,给人鼓舞,给人以力量。这就是此篇作品独特的魅力和力量了。
           近年来看到太多的诗歌作品,作者脱离了社会现实,在小我的圈子里亲亲我我,为民呼喊、为民请命的诗歌使命感淡漠了。诗歌的内在力度消弱了。社会批判、道德重建的精神追求找不着了,诗歌远离了人们的的真切的感情基础,飘忽起来,这怎能不让人们远离他们呢?一个与人们的切身感受和理想追求紧密结合的作品,一个深刻反映当代社会思潮的艺术精品必然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的。因为他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呼唤起压抑在心底的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江文波此作无疑应划为此类作品。

    [url] | | 〥 |  〥注| : 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9-12 08:15
  •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板凳
    发表于 2013-3-13 08:29:22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不管如何变化发展,它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需求,不能脱离社会大众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传统的人文意识。只有合乎社会发展潮流的艺术,只有表现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所言甚是,到位!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9 11:27:33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深处的建筑,无声地坍塌
    每根骨头,都失去诉说痛苦的力量
    几块字迹模糊的石头,与骨头相像
    在草丛里匍匐,辨别最后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5 06:42 , Processed in 0.1102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