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无数山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色空句断】连载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08:28 | 只看该作者
     2、在时间上色空句的在

    (1)当我们谈论色空句时,于此排列结构中,应当明白:在时间上,“色”与“空”具有同时性的共同存在特征,二者同时性地在。即:不能说上一刻是“色”,此刻是“空”,或反之,说上一刻是“空”,此刻是“色”。“色”与“空”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别,或说二者的“在”没有时间性的差异,它们始终都在那里,不以时间的量度而有所稍离,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皆如此。

     时间只是我们表征事件、世界朝向某各方向演绎过程先后序列的工具而已,是事件、世界发生、发展、结束的进程中体现出的事物基本内在的“时间”属性的外部体现,这些内在的“时间”属性隐含在事物之中、隐含在事件之中、隐含在世界之中,无论可见或不可见,它不需要我们以哪种方式来表达其显现,不需要我们用时间这种方式显出其内在的“时间”属性。当然,为我们所显现的也只是我们表达者的时间属性的在,虽可反映出我们表征的对象的一些儿内在的“时间”属性,但对象内在的“时间”属性毕竟是无法替换出来的。无论我们以何种时间方式来表达,或是否以时间这种工具来表达。要知道,一切事物时间属性的在都是内在的,而一切事物时间性的相(外部表现或说展现出来的现象)都是外在的,那些为我们所表达的对象的时间性即是我们表达者的时间和对象之相的时间结合的产物。

     我们讨论的色空句中“色”与“空”的时间性,或说在时间上色空句的“在”也是这样的。在“色”与“空”之间实现“不异”、“即是”的过程中,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色与空为一体二面的存在,处于我们面对对象的同一个位置,亦即它们就是我们面对的同一个对象,只是在表达中为我们从不同面所获得的“在”罢了。在色空句式结构里,“色”与“空”在“不异”、“即是”的前后位置互换也可看出。二者处于同一个判断过程、同一个事件中,或说二者本就同时性地在。

     至于我们感受到的作为外界对象的“色”与“空”在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变化不过是我们由缘而得见、由缘而显的相罢了,这种“显”出不是本质意义上产生,其时间性也是外在的而非其内在的“时间”属性,由上面关于时间论述,我们可知作为外界对象的“色”与“空”的时间性即是我们表达者的时间和对象之相的时间结合的产物。此外在的“显”未抵作为对象的“色”与“空”内在,其内演绎着发生、发展、结束的本然过程。

     而当我们将外界的“色”与“空”在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变化等相连同“色”与“空”本身放回色空句式结构时,二者在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差异随即通过“不异”、“即是”,为色空句式结构予以抹去。 更进一步说,色空句式结构排列中的“色”与“空”同时性的共同存在特征,无关于我们的判断,无关于“不异”、“即是”及可替换的其它判断语,无关于是否扩大至“五蕴”与“空”或更广泛的在,也无关于我们采用何种语言、方式,这才是通过表达且越过表达指向我们时间之外的存在。

     注:20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09:01 | 只看该作者
     (2)在为我们所表达、认识、显现的色空句的“色”与“空”的同时性或说二者在时间维度的同在时,想想我们谈论的话题,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尤其是当这种“同时性”特征得以扩大至一般事物、事件,或说普遍性的一切存在时。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表现在时间里的色空句与色空句里“色”、“空”的同时性及其意义。

     第一、如上所述,“色”与“空”一体两面的同时性的在,在我们的色空句式结构表达以及序列观念和“时间”工具下,有谓“色”与“空”之在,或说只是一种“色”与“空”的显示。色在色之所是处得以显示,空在空之所是处得以显示,而这种显示以二者等价的形式同时发生于“一体”时,我们则说二者在此“发生”中实现“不异”和“即是”的过程,换种说法,“色”与“空”一体两面的同时性的在的过程就是二者在色空句式结构中实现“不异”和“即是”的过程。

     第二、从表达上看,在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彼此借助对方在对自身的说明、解注、表达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身既在形态的瓦解,从而统一到对立面的在。当然,更准确地说,“色”与“空”之间“不异”和“即是”的实现,意味着自身相对独立形态的在瓦解融入到“色”与“空”同时指向的在,一种“一体”的形态(哪怕我们基于“我”的遮蔽而无法透见)的在。而此在其性也空也,惟其如此,从表达出发,“色”与“空”方能真正抵至同时性的在,与作为表达的时间、句式结构一道抵至同时性的在。且,这里的抵达,只是表达的完成,它只存在于完成的过程中,并于此完成而完成。

     第三、“色”与“空”同时性的相对存在。在我们的对象世界,我们熟悉两种、多种不同事物、事件在演绎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相对性存在,或某种特定事物、事件在演绎过程体现出来的存在,潜在地在为“我”所选定固定的参照物,我们指向的对象得以清晰地展现,无意中将之视作不变的在,与参照物一般固定。而在色空句式结构里,“色”与“空”也是这样,彼此相对性存在。应当注意到的是,“色”与“空”之间的这种相对性存在,不仅体现一方以另一方为参照而存在的“存在”,也体现在二者相对存在的“相对”,它们动态地互为参照而固定地在,两个相互参照的过程同时性发生或说本就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观察角度罢了。而此相互参照而显示参照的过程亦即是“色”与“空”通过“不异”、“即是”实现二者的等价、同在的过程。

     第四、即显即空的同时性的在。当我们说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同时性的在,尤其色,并未成为时间维度上栖息的在,虽可显示于属于“我们”的时间维度;或说已然超越于“时间”而存在。但,我们不能将“同时性”这个概念固化,当作某个时段或永久性的东西。要知道,色性空、空性亦空,同时性亦空,此“同时性的在”亦空,“色”与“空”实现“同时性的在”的那一刻,显示的同时亦自空去——即显即空。其间,色如此,空亦如此,此句式结构中“色”与“空”实现“同时性的在”的“不异”、“即是”亦如此,扩大至五蕴与空或者更宽广范围亦如是。

     应注意,如果我们不取著于对象之色,又谈何我们命名、定义的“色”在呢?故,这个我们欣喜的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同时性的在,是在为我们取著的表达里,否则所谓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在我们使用色空句式结构这个具体形式时,就已经作出了取著,谈论的也是此句式结构下的意义,但不能局限于此,否则不能完成其特定排列方式导向的普遍性的意义,因为这才是我们希望达到的。

     注:2020.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09:37 | 只看该作者
    (3)在指定的概念之内,色与空有各自的形象,而正是通过色空句式结构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将“色”与“空”二者的概念、形象予以一体化呈现,展现出来的是普遍意义的共性。在概念之外,它们原本就无差别地同在。为此,色空句式结构这种排列方式更像在概念内为我们显示“色”与“空”无差别地同在。

     为何会这样呢?应注意的是,我们此处探讨、指向的这个色空句及句式结构所展示出来的。不能简单地将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体现的“同时性”绝对化,认为只是我们选定的一种特别的对象(色与空)表现出来的特性,而其它对象则不尽然。要知道,在色与空完成同时性展现时,它们自身也就空去,连着我们以时间为标尺量出的所谓 “同时性”。或者说原本展现的东西即是空性的展现,即原本无实,这种“同时性”只是朝向我们认识者的在场,于此句式结构里予以展现。一道在场的除了色与空,还有我们认识者及世界本然的在。换个说法,时间不会单独为“色”与“空”有甚特殊,它(色空)作为它们(色与空)存在于世界的现场并为我们所摄取,为我们以“时间”这个标尺所丈量,这里有谓同时,那里又为不同时。也就是说差别是一种取舍之下的假象,将“我”呈给自己看。

     回到色空句,在此句式结构里展现的“色与空”的同时性,必将于此“展现”的句式结构之上抹掉。因为,如上所述此“同时性”为即显即空的在,不能试图将此“同时性”带出,因为带出句式结构的“同时性”亦只为差别的假象罢了。当知,色本空,非色亦空,色和非色皆不可得,同样空亦空,扩至五蕴亦空,这个色空句式结构亦空,“同时性”亦空,当然我们认识者也如此。

     那么,于色空句中展现的色与空的同时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语言、文字、言说、概念之中,有太多的因这种我们使用的表达工具带来的区别,而通过一些特定句式结构,表达对象和表达本身向我们显露出这种外在时间差别的同时,也将无差别的同在,亦即:表达对象、表达工具、表达者同时在场。句式结构下,同时性指出的是俱在。

     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一下“同时性”,基于同时性的缘故,事物在事物自身之中,我们不能于自己的一面得到自己另一面,借助他者呈现永远指向一种可能。故说,色在色自身形态中展现,而非于空中求,但却借助空而得以呈现。同样,空亦如是,空在空自身形态中展现,而非于色中求,但却借助色而得以呈现。它们“同时性”呈现即展示这种本来。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应当看见,色空句式结构中呈现的同时性并非仅为“色”与“空”所独有的,世界一切在场的皆如此,在世界的现场一切都在。

     注:2020.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04#
    发表于 2020-7-14 11:09:1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欣赏学习,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20:38
  • 签到天数: 251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05#
    发表于 2020-7-14 12:18:23 |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长文,专业性很强,必须具有专业知识才能看得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59:18 | 只看该作者
         3、句式结构中对称性表达

        (1)从色空句排列句式看,无论在空间还是在时间维度上“色”与“空”是完全平等,由此而引出我们对称性特征得探讨。当“色”与“空”在“不异”、“即是”两端交换位置,从而构成色空句式结构如是排列,它完成宗教意义的表述的同时也超越宗教文本意义指向更根本之处。

         如果我们执于“凡夫执有,二乘人执空”的“凡夫”、“二乘人”,故而在色空句中将“我”的顺序赋于其上,如此将色空句局限经文,作狭义化处理了。反之,如果我们越过此“我赋于其上”的执,超越于一般意义上的句意去理解,像我们从前面开始所做的那样,朝向世界本身,作包括佛学在内而不仅限于佛学的更广泛的探究,通过对色空句式结构的探析,以探索色空句(为五蕴共同建构)所指向的世界。

         我们试着把“不异”句中句一和句二互换位置、把“即是”句中句三和句四互换位置在句式结构上具有等同效果(注:句式结构内互换,如下两形式所示)。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呢?我们把它们放入空间、时间维度上加以考察就会明白:这是因为如上“一、1”、“一、2”所分析那样“色”与“空”是共处、同时的等价存在决定的。即,色空句式结构上体现出来的“色”与“空”的对称性是由它们在时空维度的表达里的属性造成的必然。而原本的一组对立概念“色”与“空”于此对称里也将二者的等价性的共处、同时作进一步展现,且这种概念的对立也在此对称性处得到统一。而将色空句中的概念扩至五蕴与空也同样如此,五蕴分别与空形成对称性结构的在,同时这样的现象也削弱上面讨论的色空句中具体词语及句子顺序的作用,反过来也证明该句式结构所能表达的本就不仅是“不异”、“即是”及其两端两个具体词语、概念构成的在,从而才能呈现色空句式结构中的对称性表达。

         形式(1)               形式(2)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我们了解了句式结构中具有对称性以及对称性的内在必然,再回过头在句意上探寻。在一般性质的词语意义上,当“色”、“空”二字放在其原本的一般性质的位置,往词语的根本看,没有我们惯常所理解的对立区别,相反是统一的,为什么呢?这个“一般性质的位置”不正是越过具体的“色”、“空”以及五蕴而建构起来的色空句式结构中,亦即“不异”、“即是”表达所指向的对象位置。这于对称性中的词语根本上对立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在或说一体的在,始终共同在场。可说“色”、“空”以及更普遍性的词语展现了一种根本上的一致性,基于此我们说色空句式结构内表达位置上的词语,在本质深处亦具有深刻的对称性,使得词语能更广泛地延展。

         注:20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59:41 | 只看该作者
        (2)明白了对称性特征的在,我们作进一步分析,色与空是基于什么对称?或说色与空的对称点是什么?在此色空句里显然的是“不异”、“即是”,从句式结构看,我们可以说“不异”、“即是”是色与空的对称点,亦即在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是关于“不异”、“即是”的等价对称,这是基于句式结构展现的属性。但如果仅仅是如此一个表面的显然,则太逼仄了。因为,“不异”、“即是”不过是我们认识、构建色空句式结构而选用的以撑起我们的世界的宏大建筑的材料,可以是“不异”、“即是”,也可能是其它,这暗示着是作为表达者的我居于“不异”、“即是”背后,在“色”与“空”及其类似概念间植入有谓特别的“不异”、“即是”,从而形成如是色空句。这样看来,表达者的我才是这一组概念“色”与“空”之间的对称点。

         换个说法,从纯粹表达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我思之在”才是色与空的对称点,这是基于表达及表达指向的属性决定的。色与空只是我们选定的一组概念而已,它们基于我们选择者的“我思之在”对称地在,“我思之在”似乎比“我”更接近句式结构中的对象——色与空。同时,我思之在也是色空所在,正是于我思之在,于色空句则为色空句式结构构建起的宏大的世界,“不异”和“即是”连接色与空的建构,支撑我的世界。此建构也是我思之在的现场,“不异”和“即是”之在也是我思之在。故,说“不异”和“即是”是色与空的对称点,莫如说“我思之在”才是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的对称点。这样似将表达者我从“色”与“空”这组特定的表达对象上面抽取出来,哪怕这一系列行为均是我作出,细细一想,停留在表达对象上面的是我思之在,而我不一定时时/一直停留在对象所在的现场。惟其将我从表达对象上面抽取出来,我们的表达才更为纯粹,并成为普遍性的东西,以使不同的我思之在抵及此对称点,成为此句式结构中“色”与“空”的对称点,与“色”与“空”联系、统一起来。基于此,我们也可以说受、想、行、识与空基于我们选择者的“我思之在”对称地在。

         无论是我作为对称点,还是我思之在作为对称点。在我之中,通过我的静思,从而使得“色”与“空”从对立到统一,实践“不异”以达“即是”之境,也就是说此境既是“色”与“空”的统一,也是表达者亦即认识者的我、我思及表达工具的词语、概念一道实现圆融,一致性地在。至此,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对称——一种越过词意羁绊、概念约束和我相纷扰的一体的同在,或者说此时已经超越于词语“对称”而在。

         注:202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6:00:05 | 只看该作者
        (3)显示于句式结构中的对称性与一组概率的“色”、“空”之间的联系、区别何在?色空句式结构中揭示出的对称性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对此特性的探求有何价值呢?

         应当注意到的是,本书一开始我们就谈到“五蕴与空”一道建构、支撑起我们认识的世界,从而通往对象世界;又谈到“色与空”的同时、俱在的对立统一;在色空句式结构的对称性分析中,我们如上提到“色与空”的对称性,“受、想、行、识与空”的对称性。因为“空”和对称点不变的缘故,容易给人一种误解——认为处于“空”的对称位置上的“色、受、想、行、识”存在重叠现象,由是而认为五蕴相同,尽管我们认为可以它们于此句式结构中等价地在。仅就从此“句式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来讲,五蕴均处于与“空”相对称的位置上,但并不能依此而推导出五蕴对空来说完全相同的结论。

         对称性是一种支撑起世界的认识工具、手段,将那些混沌中的事物给罗列出来,体现色空句式结构中,则是我们用“不异”、“即是”这组判断语将原本定义好的“五蕴与空”按特定的排列顺序联系起来,共同构建、支撑起我们认识的建筑,使之更清晰地指向对象世界。而于表达者显出的对称性则使得这栋建筑看上去更清晰。且,它暗含了一种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可展开的合理推测,从而让我们站在“我”这个狭窄之处能凭此“对称性”看得更远更广阔。同时,于近处,这置于视野中的对象于“我”对称性地存在,尤其这种对称性属性下的等价互换所体现出二者根本上的特征,我们说此对象(比如色与空这样一组概念)同时俱在以整体的形式一致性地在。

         为此,我们说,在认识和理解上,我们合理利用对称性的功用,认识某事物、事件、世界于“我”延伸的另一端的在。可以为越过诸世界间的壁垒方法、手段之一,诸世界之间可不是单一的平行关系,还存在着维度的区别。这样,也为我们众生于此低维世界向更高维世界于方法、手段上提供了一种可能。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中的对称性正是如此,是指“色”、“空”放于“我所设置”的对称性位置之处,尤其在“色”的位置不断变换时,能完备地保持对称性,这为我们寻求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的普遍意义提供了思路和参考价值,也许这才是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根本意义上的在,它为我们寻求对象世界普遍性意义掀开一角,由此得以窥见一斑。

         而强调对称性或其它属性,或者说对对称性在内的属性的拓展、延伸、究辩,似乎削弱佛经文本中原本蕴含的佛性,并将其遮挡。其实不然,一切属性皆佛性,佛性并非一种离开事物、事件、世界属性的存在,将一件事物、事件、世界打开,你会看见一些原来认定的对象表面的属性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但如果执著于“对称性”,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对称性”的陷阱里,容易忘掉处于对称位置对象才是朝向我们的有意义的在,如此句式结构中“色”与“空”。通过并超越色空句式结构中“色”与“空”位置的对称性,使得居于对称位置上“色”与“空”同时俱在完整一体地呈现,这才是色空句要表达的,也是其所表达的。

         注:202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9#
    发表于 2020-7-17 11:17:06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对:色与空具有对称性,才能更完整的表现其佛性的存在。探究的好深啊,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23:07:46 | 只看该作者
         4、植入句式结构中的概念存在

        (1)从概念方面出发,思考一下我们植入句式结构中的概念存在。即:在色空句式结构这个特定结构中,作为嵌入其间的概念到底以何种方式呈现?在多大程度上呈现?回到句式结构中,除了作为对象的概念“色”、“空”,还有作为判断语的“不异”、“即是”。将这些句式结构中的概念、判断语结合句式结构一起分析,探寻概念“色”、“空”于此色空句式结构中的存在。

         对于作为对象的概念“色”、“空”,如本章“一、1、(2)”中所讲的那样,“……在概念之上,‘色’与‘空’两个概念同样显示了与文字、词语相同的等价性。……概念之间的差异性是在我们定义之下的人为分别,就像色’与‘空’两个概念,同样是我们拿来分别对象的一种分别罢了。”且,我们已经指出“色”、“空”于“不异”、“即是”之句式结构中等价性地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此句式结构中,作为对象的概念“色”、“空”其原初定义指向的意义沦陷呢?一方面,我们寻求越过色空句式结构中特定的“色”、“空”,从而寻向句式结构更一般意义上的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寻求该句式结构中“色”、“空”这组概念于此存在的意义,以及植入其中的更广泛的概念于此存在的意义,否则剥离基本佛学意义上的追求,容易沦为摆脱“佛学意义”这个形式而陷入对另一种虚无形式的追求,从而失却依托,使“色”、“空”原初定义指向的意义沦陷、概念落空。当然,我们也不能停留在有谓佛学意义的逼仄处。而应于此色空句,于此佛学意义的在,并超越之,以通往该色空句式结构更一般意义的存在。

         以色空句式结构为基础模型,由“五蕴与空”为材料,以“不异”、“即是”为骨架构建起宏大建筑,或说我们认识的世界。我们回到这句式结构中,回到“色”、“空”这组概念本身,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讲“色”与“空”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的同时、俱在以及句式结构中的对称时,“色”与“空”这组概念本身分别包括的范畴并不等同,因为在“色”之概念范畴外还有“受、想、行、识”甚至更多的东西可以嵌入,同样可以居于句式结构中“色”的位置与“空”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同时、俱在以及句式结构中的对称。亦可说,在色空句式结构中,“不异”、“即是”的两端对称位置上始终都有概念存在,其间也隐含着一种奇特的位置概念意义的存在,即:由此句式结构中位置的特殊性而附加的概念存在。它因我们用“不异”、“即是”组成的色空句,并由色空句的排列方式构建起色空句式结构,在结构位置上形成特定的位置概念、位置意义。于句子而言生出语句指向的意义,即语言原初的意指;于句式结构而言则生出位置意义,即一种句式结构衍生出位置概念和位置意义,当我们填入具体概念时,则悄悄地掩蔽了这种位置概念和位置意义,或说我们从未注意到这种位置概念和位置意义的存在,只是习惯性地使用着语言而忽略了一些结构性的存在,一种结构一旦形成,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一些东西。这也是我们探寻色空句及一般意义上色空句式结构的普遍性的在的缘由之一,以期从个别到普遍、从色空到更广泛意义的寻求,以抵对象世界。

         注:20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23:08:13 | 只看该作者
        (2)在“不异”、“即是”两端的位置概念及位置意义上,其结构形式的在支撑着“色”、“空”同时、俱在以及对称性的在,以及二者本质深处的融入和一致性。惟其如此,我们才得以看见“色”、“空”于此句式结构中实现“不异”和“即是”等价存在。

         在我们最初定义、使用概念“色”、“空”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色空句式结构中这种“同时、俱在”的关系、特性呢?考察语言起源、发展过程,二者没有如是关系、特性。那么,是否可说“色”与“空”之间这种关系、特性是由色空句式结构带来的。其实不然,在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产生以前,在佛教经论中就已有相关思想的表达、论述。也就是说,色空句的产生是一种佛教思想发展的必然,或说是佛教思想发展得以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呈现的结果。作为色空句之外的“色”与“空”在被引入到佛教思想表达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特性也在暗暗发生着变化,虽然还未色空句的形式直接给出。当作为佛教概念的“色”与“空”放进“不异”和“即是”判断语所在的句式结构中,作为佛教概念的“色”与“空”所表达的思想于“不异”和“即是”判断语所在的句式结构中得以释放,与“不异”与“即是”表达的意思即其语意指向相结合,与这个句式结构衍出的位置概念、位置意义相结合(哪怕后者在结合的过程悄悄掩藏起来),使作为佛教概念的“色”与“空”所表达的思想得以呈现,并于结构的对称位置上获得对称性的在,或说形成色空句式结构下更为丰富的“色”、“空”概念及内容。这样一来,形成我们于色空句式结构中看见的“色”与“空”之间这种关系、特性。此亦为我们所称的“色”、“空”与“不异”、“即是”一道组成色空句并构建起完整意义上的色空句式结构,为我们支撑起认识、了解对象的一个思维世界,并由此接近对象的在。

         由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色”与“空”原本概念、意义与于此“不异”与“即是”所在的句式结构中获得的位置概念、位置意义,二者不可偏废。这也就避免我们在“色”这个概念、范畴下错误理解其与“空”之间的“不异”和“即是”,认为既然“色”与“空”已经实现“不异”和“即是”,那么“受、想、行、识”似乎是“色”之外的一种额外和多余。 其实不然,作为对象的额“色”及作为对象的“受、想、行、识”与“空”之间是处于平等位置和等同价值的,五蕴作为我们认识、分别世界的一组概念,它们与“空”形成一组完整的构建材料。应当注意两点:第一点、我们此处说的概念存在是指“在色空句式结构中”而言的;第二点、我们说“五蕴与空”并非指“五蕴”之间另有一个“空”的存在,空与五蕴(无论整体,还是其间单独的某一蕴)是一体二面、一体的在(这里的体仅就表达对象本身),这一点在探讨“色与空”的关系时已反复指出。

         注:2020.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8 23:08:38 | 只看该作者
        (3)“不异”、“即是”于此句式结构只是基于色空句表达的存在,并非真有一个外在结构的实在,在那里等着我们将“色与空”、“五蕴与空”等等放进去,像将一件件物品放进一个筐子一样,虽然在色空句式结构框架内我们可以放进很多东西及不同的概念,并由是反过来验证此句式结构的合理存在,且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此句式结构毕竟不是一个筐子,而是一种概念、意义的结构存在。也因为如此,我们说色空句及其句式结构具备一种可以越过现实实在的超越性,而不只是停留在“实在”这个形式的表面。

         色空句中的“不异”、“即是”在句语里连接着“色”与“空”,在两个概念之间起到判断作用并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托出,也将于此句式结构中的“色”与“空”的同时、俱在的对称性的在予以展现。为此,可看出色空句中的“不异”、“即是”三层作用。

         第一层、在句子里起到的连接作用,将“色”、“空”连接起来,将“受、想、行、识”与“空”连接起来,将其它关联的概念于此连接起来,也将更多“无关”的概念作为概念的存在连接起来,或者说仅作为概念本身连接起来。正是通过“不异”、“即是”的连接,使我们意识到概念之间的潜在关联和内在关联,尤其是那些貌似“无关”的关联,这种“无关”概念的连接显示了概念之间基于表达的一致性的在,“无关”的概念于此得到和解、融合。

         第二层、而“不异”与“即是”作为判断语,在色空句中起到将原本的作为佛教概念的“色”与“空”已然存在的思想置于特定结构位置上,使“色”与“空”处于句式结构的一种判断性存在。此存在点上,“色”与“空”之间关系被予以确认(通过色空句中的判断语),用一种显然的形式,同时给凸显出来。即:原本于色空句之外的色空间的辩证的思想关系, 被“不异”与“即是”以直接的方式呈现。

         第三层、色空句及句式结构里,其间的结构性存在,为“色”、“空”提供了展示的一个对称性的场所,将“色”与“空”之间的同时、俱在属性展现。注意!我们这里使用“场所”一词,是指此句式结构中“不异”、“即是”两端的位置,或说位置概念的存在,如前所述是一种概念、意义的结构存在。它为“色”与“空”之间关联特性的的提供了可能,当然亦非独于“不异”、“即是”两个判断语而呈现,同时此结构亦赋予处于特定结构位置上的对象“色”与“空”一些属性、特征,亦即句式结构内的位置概念、位置意义。

         为此,当“受、想、行、识”与“空”一道带入此句式结构中,也同样展现了句意之上的基本属性。研究色空句,在重视对象“色与空”、“五蕴与空”的同时,万不能忽视处于句式结构中中心的判断语,既看见对象的概念及意义的存在,也看见句式结构中位置概念及意义的存在,这样才能完整地看见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展现出来丰富内涵。

         注:2020.3.14-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13#
    发表于 2020-7-21 09:19:21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23:4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数山楼 于 2020-7-23 23:44 编辑

         5、句式结构中作为例子的色空

        (1)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个句式“结构”具有一个基本形式,即:由“不异”、“即是”为中心的如下两种形式所示的两处位置结构所组成。应注意的是,下面所列的句式的形式中○和□只代表不含句意的两处位置存在,用两个不同的标识,并不表明其位置意义上差别。且,无论采用横排的形式(1),还是竖排的形式(2),按其它任何方位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甚至采用形式(3)、形式(4)的排列方式将其中的两句“不异”和两句“即是”的排列顺序先后更改亦如此,具体情况的色空句例如“3(1)”所探讨的那样。无论哪种方式,起到的作用和意义都一样。换句话讲,○和□代表的两处“位置”是等价的存在。
       
    形式(1)          形式(2)          形式(3)         形式(4)
    ○不异□              ○□○□                □不异○              □○□○
    □不异○              不不即即           ○不异□             不不即即
    ○即是□              异异是是           □即是○             异异是是
    □即是○              □○□○                ○即是□             ○□○□

         当然,上面形式(1)、形式(2)由色空句(含扩至五蕴)推理、归纳而来,形式(3)则由形式(1)变换顺序而来,形式(4)则由形式(2)交换顺序而来。如此看来,这里得出的基本形式似乎只是由色空句(含受、想、行、识蕴)得出的有限归纳,一种可以铺展开来的可能。但我们换个思路,为什么不是这样一种情况呢?即:所谓色空句,只是我们将“色”与“空”代入这个句式“结构”的基本形式的而形成我们心目中固有形态的色空句,此固有形态为我们带出“色”与“空”(也含受、想、行、识蕴与空)之间清晰、完整的关系,以及提供了我们了解、认识、理解“色”与“空”的契机,但同时固化了我们的思维,形成从“色空不异、色空相即”的意义中获得解脱之后的二次束缚。这样一来,拘于色空句的固有形态,本质上说无法勘破“色”与“空”之间的深层关系的,哪怕基于此句式结构的展现去认识二者间的“不异”和“即是”,哪怕从显然的句意上,于一般意义的表达认识、理解了色空句。如此,好像可完成对“色”与“空”的认识,但拘于这个“色空句的固有形态”本身也就是未能/且也就不能真正深刻理解并领悟“色”与“空”本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色空句只是我们将“色”与“空”带入这个句式的一个例子。我们于色空句感受到的“色”与“空”也只是此句式结构中作为一个例子的的存在。但通过这个作为例子的色空句,或说通过该句式结构中作为例子的“色”与“空”之间关系的演绎,使得我们明白“色”与“空”或说作为一体的在的“色空”的本质上的在,由此明白此句式结构下延伸出的一切即显即空的在。也就是说,于此例子演绎的色在空性的存在,推及到诸事物、事件、世界一切空之所是的在。

         注:2020.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23:45:58 | 只看该作者
        (2)句式结构中作为例子的色空是如何由自身的演绎而推及到诸有的空之所是的在呢?或说作为例子的色空是怎样完成“色”与“空”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达后退场,于此句式结构中空去。致使此句式结构中的色空的固有形态、色空句的固有形态消失,露出由色空句导引的更宽广的在——一种越过色空形式局域意义的空之所是,当然,此“是”也包含或说即为“色”、“空”、“色空”的本质。也就是说,通过作为例子色空句(可推至五蕴)完成随举随放的意义表达,在一举一放的过程中将更多的也可填入“例子”的对象的属性予以呈露,并由此而延展开去。亦即:作为例子色空句,扩展至五蕴与空的句式结构,不仅是例子的存在,而且为我们架构一种认识结构——支撑起认识的世界。

         再进一步分析,色空句作为该句式结构的例子,是个特例还是普遍性事例中抽取的一个一般性例子呢?或说只是一个随机性的例子?探讨此问题之前,得先应强调一下,在这个具体的“色空”句式结构中,我们的对象、重点是“色”与“空”,以及居于上面小节所列基本形式中,由“不异”、“即是”为中心的两端的和两处位置上的可能的对象——词语及概念的在。我们研究这个句式结构也同样是为了更好、更完整地理解该句式所指向的我的对象。基于“色”与“空”代入其间的这个例子,其中处于显然位置的“色”容易引起我们注意,由此而在句式结构中进行“色”与“空”(且扩至五蕴与空)关系推演,在实现“不异”、“即是”之后,让我们借此例子的存在走向普遍性的在,该过程中伴随着例子的瓦解。下面对作为例子色空句的“例子”进行的探讨。

         第一、说色空句作为该句式结构的例子是个特例。是指“色空句”并非一个普遍意义的基本句式,它只是一个基本句式的特例。因在“色”的属性下展开的没有推广延伸至更基本处,它只是引导我们通过“色空句”理解基本句式的的例子。在基本句式中带入了“色”与“空”,我们无法做到完全屏蔽句意的存在而作纯粹句式结构例举,因为一切表达皆为意指、皆含有意义的存在。故,当具体对象带入并得到特别的东西时,我们则说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应注意!我们说作为例子的色空句应扩大至五蕴范围,且当(只有将)五蕴作为整体,才能显示出一个完整的例子存在的意义,与空一道共同构建、支撑起我们的认识世界。故与其说这个例子是色空句,从意指方面讲,莫如说“五蕴与空”才是该句式结构下一个例子的存在,当五蕴完整带入后,作为例子的“特殊性”便会浮现出来——以“五蕴”的方式独特地描述世界,以“五蕴与空”完整地构建“我”的世界,以期抵达对象的在。如此,才显示出我们对世界的一组完整的概念表达。而“色与空”则是这个例子中的典型表达,在此同样的句式结构中其它四蕴与空的关系与“色与空”的关系相同。故,色空句作为该句式结构的例子代表着“五蕴与空”关系的表达,代表着五蕴带入该句式结构后作为特例的存在。

         第二、说色空句作为该句式结构的例子是个普遍性例子。无论我们如何强调“色与空”、“五蕴与空”的特殊性以及其在的句式结构中作为特例的存在,但却不能抹去其作为基本句式结构的部分的一般性存在。正如我们在“第一章 色空句概述”中指出的那样,“色、受、想、行、识(五蕴)来划分、定义、诠释世界,也只是我们认识、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或说认识工具罢了,不是世界本身。它们是我们定义、区分世界的诸多方式、手段之一”。即:一方面,一旦“色与空”、“五蕴与空”填入该句式结构,即作为该句式结构的部分而存在。与此同时,也拥有该句式结构的属性和可普遍填入该句式结构的一般性存在。而作为一个例子,在此意义上,我们说色空句只是该句式结构的普遍性例子。另一方面,当“色与空”或“五蕴与空”带入句式结构后,由于表达的句意缘由而显示出特殊的作为例子的在。但,这种特例的存在是我们的一种认识方式、一种表达工具给呈现出来的“特殊”,是“我”的例子,当它成为所有人的例子时,“特殊”也变为“普遍”,特例随之成为普遍性例子。且,这种认识者的方式、工具不是世界本身,世界本身不是一个特例的存在,哪怕我们利用此方式、工具指向对象世界并获得对象世界的一些拘于“认识者”的属性的属性。

         其实,特例也好,普遍性的例子也罢。于此色空句为例子的“不异”、“即是”为中心的两端的和两处“位置”的空处,词意沦陷,“色”与“空”及更广泛词语、概念的意义空去,连着“色”与“空”在内的词语形式也空去。或者说,由此“位置”的空处,生出更多句意,丰富了我们眼中虚无的形式意义,形式毕竟是形式,如果勘不破着为之所绊,反之则明白了色之所在空之所是。而句式结构中作为例子的色空,正演绎了这个过程之后,并随着过程的完成也自空去(哪怕是我们当作构建认识世界的五蕴与空也如此),这不是色空句作为例子的意义。

         注:2020.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20:55:41 | 只看该作者
         6、句式结构中的语言存在

        (1)越过语言边界的句式结构
         我们设想一下:此处讨论的色空及色空句式结构是否语言有关呢?是否是因为翻译为汉语后才变为我们如今看到、读到、感受到的样子呢?也就是色空句式结构的一些特性是在语种间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是在汉语中显示的存在?或者,换言之,我们究竟能在不同语言中获得什么?为此,我们从不同方面看看,看句式结构中语言的存在。
         第一、翻译过程中的句式结构。前面,我们已经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色空句及其句式结构,当然是在汉语且为意译的版本中进行的。那么在其它语种、音译版本中又如何呢?参阅《心经》梵本及诸译本,现例举两音译本如下: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噜播   曩  比他  戍儞也哆
          色    不     异       空
          戍儞也 哆野 曩 比他 [萨/女]噜畔
           空      亦  不  异       色
          夜 怒噜畔  娑  戍儞也哆
              色    即是     空
         夜  戍儞也哆  娑  噜畔
         亦是    空    即是  色
         注:选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8 册 No. 0256

         ◆《法隆寺贝叶本》梵文转罗马字母音译
         rupan-na-prthak-sunyata             色不异空,
         sunyataya-na-prthag-rupam        空不异色;
         yad-rupam-sa-sunyata                 色即是空,
         ya-sunyata-tad-rupam                 空即是色。

         从上面例举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例子中,无论是同时共在、对称性等均与前面色空句及其句式结构讨论的那样无差别地在。也就是说,在意译或音译过程中都保存了原本的梵文色空句形式结构。我们可以进一步讲带来的只是形式差别,并未破坏句式结构及其特征。为此,我们该句式结构已然越过语言的边界,保存了自身结构性的在。

         一般性的,我们看见此处的讨论无关乎具体使用何种语言,无论音译还是意译,换其它语种我们同样能展开如是探讨,且语种的切换也许更能让我们看清色空句式结构中本质的内涵。它不是束缚在具体语言文字中的结构性的在,虽然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显示。

         第二、事物皆有其内在结构,色空句亦如此,在翻译过程中更将这种内部结构完整地保留下来,在不同语种两端保存了其结构的一致性。为此,这里的语言更像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而此句式结构的表达着更像是一种内在的语言表达,而非外在形式结构,哪怕上面“第一”点也已显示了其外在形式结构得以在翻译中保持不变。但色空句的这种朝向世界本身的内在结构也同样越过一切形碍而在。

         借助不同语种间的翻译转换,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说”出了这个句式结构,或者说是将句意内部幽微的在给表达出,或许准确说是将其句意内部幽微的结构性的在给表达出。虽然,这种内部的结构性的在容易被遮掩,但只要细细体会便会觉察到的。色空句正是这样的,在原本梵文里由“色”、“空”及“不异”、“即是”共同组成句式结构,由此构建起一种内在的结构,扩展至五蕴以及更广,去探索由此推延、构建世界的结构。哪怕翻译成其它语种,无论采用音译还是意译,原本的结构得以完整保存,不管是外在的在还是内在的。故,我们说此句式结构已然越过语言边界。这也印证了“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即“佛之说出”是越过语言之上的存在。在翻译层面传递的语言信息里有引领我们走向“佛之所说”的在,这也是语言的形式意义。

         注:2020.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20:56:20 | 只看该作者

        (2)句式结构中的语言存在

         我们在以上讨论中,谈及越过语言边界的句式结构,着重探讨的是色空句式结构已然越过语言表达的局限。那么,反过来看看句式结构中的语言存在。因为着涉及到色空句作为语言、文字表达在此句式结构中的存在形态、意义以及与句式结构之间的协调。

         要知道,任何句式的表达都基于语言文字而言,且句式本身也是语言文字符号的结构化排列的表现形式。所以,当我们讨论句式、句式结构,尤其带入“色”、“空”、“不异”、“即是”以后形成特别的色空句及其句式结构时,应当注意到此色空句式结构中作为基本表达的语言文字存在。否则,容易造成一种误解——此句式结构是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的存在,哪怕其以文字形态出现。要知道,虽然该句式结构可超越于具体语种间的蕃泥,并完整地保留其特性。但无论在不同语种里还是在翻译过程中,该句式结构始终都处于语言文字形态的存在,或说是基于语言文字存在而得以显示的存在。

         于是形成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强调意思、内容而停留表达处,还能清楚知道这是语言的在,即作为意指的文字形态的在。而谈论句式及句式结构时,似乎一下子远离语言本身,作一种离于语言的抽象探索,或说感觉此时语言的缺失。不过也非真的远离,只是更多地将所探讨的句式结构置于语言之上,以致掩蔽了语言的在。当然,换个说法,句式及句式结构的表达即为语言表达,文字在处即语言;但我们同样注意到,这种句式及句式结构正以某种方式表现着对象的在,同时以另一种形态的语言正“说出”语言自己,仿若是基于语言存在之上的而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其实,一般意义上的强调语意的语言表达,与探索“句式及句式结构至对象世界结构”的语言表达,二者均主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于语言文字载体之上延伸。我们得调整自己的习惯性视角,看见有形的符号语言的在,也要看见无形的意指及结构性的在。而这种习惯性视角下观色空句正是这样,我们往往可见于其语意所在的文字表面,而不能深入到色空句式结构并通往对象世界结构,导致我们停留在语言表面。

         在色空句语意之上,其句式结构(指扩至五蕴的)架起我们认识、理解世界的宏大建构,为我们认识对象世界提供了方便。但如果色空句不能解决自身基于语言表达的存在问题,无疑不能通过其构建、支撑的认识世界起到帮助我们认识对象世界的作用。但既然如我们知道的那样,五蕴代入色空句式结构后的对象世界已然如是,其自身基于语言表达的存在已然呈于此句式结构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前所说色空句式结构已然越过语言边界,并于语言之上抹去我们认识的“边界”,在“语言”之上说出此世界,或说色空句式结构及所表达的对象内在结构亦为语言表达,为此我们说色空句式结构的在即为表达的语言存在。语言于此纯粹地表现着语言自身,纯粹地。世界诸在于此语言中说出自己,而我们亦为此语言形态,作为表达工具的语言、对象及作为表达者的我们俱在语言之中。

         注:20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20:56:47 | 只看该作者
         (3)作为符号的色空句式结构

         文字即为一种语言表达符号,“色”也好,“空”也罢,以及组成色空句的“不异”、“即是”。但我们这里所说符号化指的是“色空句式结构”,重点是“句式结构”——语言之上指向部分的存在。当我们透过语言文字符号,究于其排列结构展示出来的属性时,应注意到文字符号组合而成的句式及句式结构也具有符号化表达的特征,而由此展现的对象世界结构也暗含符号化特征。这种语言文字表达下的产物,在为我们支撑起认识的空间、理清对象使一切清晰呈现的同时,也因符号化以后形成对诸对象的符号化僵硬认识,认为世界本身即为符号存在,世界本身不是什么符号存在,表达符号只是“我”标记世界的方式,以方便我们区分对象。

         色空句及其句式结构亦如此,带着语言文字的符号化特征去构建我们认识的大厦——五蕴与空一道建构的。由此,以这样的方式打开世界。在此句式及句式结构中可见于语言文字符号的存在;在此建构中我们得以感受、看见符号隐去的语言存在。但识别作为语言文字的符号容易,识别色空句及其句式结构就不容易,识别认识对象的符号存在则就困难了。即便我们意识到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的符号属性的存在,意识到其所表达的建构符号属性的存在,但假如我们停留于此,并将此等同于对象,从而为此符号形式所束缚,成为形式的囚徒,那更谈何清醒地区分对象、认识对象呢?我们借助符号工具认识对象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区分符号工具本身,且我们的认识里呈现的对象图像也含有符号工具的在。在彻底打开的对象世界里没有表达符号及我们有谓句式、句式结构的在,就如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含五蕴),最终出现在觉者眼前的是一切俱自空去后的本然存在,虽然色空句及色空句式结构连同“色”、“空”、“不异”、“即是”等仍然在那里,而其表达的对象场景已然瓦解、悄然退场。认识的过程也是摆脱认识的形式结构拘束的过程,即摆脱认识本身固有轨迹、习惯的过程。认识色空句及句式结构所指引的对象世界,同时摆脱色空句及句式结构的窠臼。

         作为符号的色空句式结构,亦即作为语言存在的色空句式结构,该结构所能构建、撑起的宏大建构即为语言所能抵达之处。语言一直在那里,向我们说出对象世界之秘。亦如路标指引着迷途的人们,倘使我们能察觉到语言的在,尤其是句式结构中的语言存在。

         注:20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20:58:01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20:58:07 | 只看该作者
         7、句式结构之上更为广泛的平等性

         讨论色空句式结构下的一些特性,比如同时、俱在、对称等,但我们不能认为“色”、“空”为此“时间”、“空间”概念之下的在,从而认为后者有某种特别的、优先的地位,认为前者只是后者的从属性质的延伸,于是在前后两部分概念间有了一定的位置倾斜度或说位置差别。应注意的是:我们讨论的是之于色空句式结构,填入其间的概念本身存在的平等性而非概念之间意思、内容的差异性。

         但是,之于色空句式结构而言,“色”、“空”概念可以代入,“时间”、“空间”、“结构”等概念本身也可代入此句式,对代入句式结构的任何概念来说并无差别。并不会因为我们在解释、理解“色”、“空”的同时、俱在、对称等特性时使用了“时间”、“空间”概念而有所不同,其它概念亦如此。且时间、空间、结构等概念也只是我们借以描绘对象世界的手段而已,如色与空概念一样平等地在。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平等,是居于某种概念范畴之下展开的,两种/者以上的事物无差别地在,或说一切现象、事件、事物于根本处了无差别地在。而回到色空句,色也好、空也罢,但为假名;五蕴也好,其它更广泛的概念亦如此。即:在色空句式结构之外这些概念本身也是平等的。可我们往往局限于色空句式结构内,于“不异”、“即是”的两端填入的概念的直观意思、内容的差异。从而忘记这个句式结构为我们撑起的对象世界——一种更广阔的意义表达。一旦走进此世界,便会发现,世界不属于概念的在,虽然概念本身可以用来表达世界。

         我们进一步探析,在此色空句式结构之上有更为广泛的平等性。它包含了句式结构中位置意义上平等性,以及表达上诸概念定义无差别地在。换句话说,色空句式结构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普遍的平等性。诸事物平等地在,一切平等地在。一切法无二,无二分,无所有在,无所有空。

         注:20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6 10:19 , Processed in 0.1509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