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 二过熊耳山 初顾函谷关 28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7-11 21:09
标题:
【王老汉游历记】 二过熊耳山 初顾函谷关 28
【王老汉游历记】
二过熊耳山 初顾函谷关
28
2018-7-11
话说我自从2018年2月15日戊戌狗年除夕走出西安家门,至农历2月19日清明节前夜(2018年4月4日),已经出来48天了。
这些天干了不少的事。几乎每天说9个小时的话,体重减了七公斤。开始返回西安的历程。
怕我一个人开车不行,王垂静前来送我,田松山等人晚走两天,我们约定在志丹县的盘龙卧虎高山顶集合。
4月4日,省汽修的一群发小自带酒菜前来叙旧,直到下午3点,依依不舍,因我喝酒了,车由王垂静开着,开始返回游历的一个新的过程。
和我媳妇约好,5号早上我媳妇坐高铁在灵宝高铁站集合,我们连夜赶路,后半夜睡在服务区的车上,5号清早赶到灵宝高铁站接人。
决定还走洛卢高速,虽然远了几十公里,但是这条路好,车少,景致好,安全系数高。
带着酒兴,我躺在车后排整理出来的“卧铺”,似醉非醉,似困非困,似醒非醒,很是舒服。
临走我还把没吃完的烧鸡也带上了,这会儿啃着鸡头鸡爪鸡屁股很是享受。
我也经常劝朋友们“吃点儿喝点儿啊!”其实我是最会吃点儿喝点儿的人,嘴闲不住。
看着熊耳山,啃着鸡屁股,憧憬着函谷关,一路乐逍遥。
入夜0时前后来到了故县服务区,距灵宝50来公里,下雨了,很冷,曲卷在车里,盖得严实点,自然是暖暖和和。
一觉到了5号早上5点,上路,来到灵宝西站,不一会儿高铁进站,接上媳妇,坐在车里吃点媳妇带来的美食,每人吃包方便面,喝点热汤舒服多了。
来到函谷关时还没开门,小贩们刚来,又吃了点河南的特产炒凉粉。
大门外拍照,参观,驻足。
看看地理,琢磨琢磨地形,感受感受这个千年古关。
心中自然升腾起对古人的敬佩!
尤其对老子更是崇敬无限。
我媳妇是讲《道德经》的,听媳妇讲,五千字的“道德经”涵盖了大预言、大哲学、大天文、大地理、大智慧、美学、外交、内政、兴衰、更替、管理、文学不得了的深奥简朴亘古永恒的一篇不朽的文章!
这一切都是从函谷关开始的,
这故事就是在函谷关诞生的,
这《道德经》就是从函谷关传播出去的。
很伟大的一个关!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
《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者:
三叶草
时间:
2018-7-11 21:58
函谷关名头是如雷贯耳!的确是名人、名著、名关造成的影响!
作者:
王振江38307
时间:
2018-7-11 22:17
三叶草 发表于 2018-7-11 21:58
函谷关名头是如雷贯耳!的确是名人、名著、名关造成的影响!
东进西出的咽喉要道。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