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洪洞寻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3 08: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17:3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i=s] 本帖最后由 运涛 于 2018-9-15 17:33 编辑 [/i]

    [font=宋体][size=4]    我对“根”一词的印象深刻是缘于阿历克斯·哈利的同名小说,伴随《根》一书的引进,中国文学界在1985年也兴起了“寻根”热。但民间的寻根要迟一些,同是在1985年,上层发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号召。在若干年后,形成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群时,他们带头“寻根”了,“寻根”的表现则是修家谱族谱,逐渐蔓延到一些普通民众,加入到修家谱族谱大军之中,甚至,还带动了相关旅游景点的繁荣。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就是其中最显著的受益者。
        景点入口是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的槐树造型根雕大门,取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的寓意,诠释寻根祭祖园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是大槐树儿女共同的魂。
    进门后,迎面就是著名书画家张仃题写的“根”字影壁,苍劲有力的隶书字体,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
        作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名称是“明代移民遗址”,与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建康之耻等衣冠南渡的被动性移民不同,那不如说是一种“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的逃窜。大槐树移民是官府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性移民,没有生离死别、饿殍遍地的残酷,凡移民垦田,都由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但背井离乡、难割难舍是必然的。
        分别由静止的《朝堂决议》《大槐树下》《讲不完的故事》等移民情景雕塑,《移民国策》《移民惜别》《移民迁徙》等移民浮雕图,以及动态的《大槐树移民》实景演出,为游客全面展示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行动。尤其是一群衣着朴素服饰单调打扮成古人的演员实景演出吸睛指数最高,他们在场地中间十分投入地演出,外围是各种穿着华丽缤纷时尚装束的游客,瞪目哆口,忧形于色,纷纷举着相机、手机寻找远近高低各个不同角度对准县官、衙役、拄杖的老者、抱孩子的少妇等不同角色又拍又录,似乎真的穿越回几百年前的时空,与先祖一同哭之甚悲,此刻,一直举着旅游团小旗讲得口干舌燥的导游则坐到一边休息,趁机补充水份。
        元末明初,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中原地区饱经战乱,水、旱、蝗、疫连年发生,使得该地区人丁稀少,赤地千里。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采纳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作出了从人口众多的山西向中原地区移民的战略决策,于是一场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数朝,长达五十年的移民壮举从洪武初年开始了。
        晋南的洪洞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众多,于是朝廷便把移民局设在洪洞县城驿道旁的广济寺,广济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即使在明代也算七百年的老建筑了,这样利用旧有的寺院,不大兴土木建一座新衙门就能办大事的工作风气,现在的政府是根本办不到的,貌似官不修衙的好传统被改革时代给革掉了。古代修桥补路是行善积德,现在“一桥二路三建筑”是捞钱。优良的传统也是文化之“根”,同样要认回来归回来,可惜很多主政者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广济寺倒可以当做廉政教育基地的,可惜毁了。
        广济寺唯一的遗物是石经幢,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九点四米,是柱状物,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是金代所建。如果石头能说话,它就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
        往前走,是一座五间三开一启的过厅,门厦琉璃顶盖,吻兽齐全,正中檐下书写七绝二首:“生生死死说前因,同是杨候国里人。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它的大意是说:移民们世世代代都在讲述迁民的故事,说他们原先都出自杨候国(西周时洪洞属地的名称为杨侯国),不要说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因为在大量民间家谱、碑记和地方志书中都有详细的记录。“幽、燕、豫、鲁并滁和,异派同源认为讹,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趾果如何。”这首诗交代了迁民的去向,主要是迁往今天的京津一带、河南、山东以及安徽等30个省,2217个县市。要想验证自己是否为大槐树下移民后裔,就要看自己的脚小趾指甲是否两瓣?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如果谁有这个特征,那么就是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这两首诗由洪洞文人王笃成于民国十年(1921年)所题写,可证洪洞祭祖之风非止今日,一直能追溯到清光绪末。有个叫景大启的人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当观城厅典史,当地百姓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用确凿的证据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景大启非常自豪,就和另一个做山东长山县知县的洪洞人刘子林相商,以执拗的意志,募资修复古大槐树遗址。此议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持,在明代大槐树遗址旁建起碑亭、茶室、牌坊等,并编撰《古大槐树志》,为后来的洪洞县开辟了滚滚不尽的财源,如今每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二十亿元以上,大槐树逐渐变化到今日景区的规模。
        楹联“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由洪洞书法家成学仁先生题写,意思是说:今天人们寻根祭祖来到这里,虽无法看见昔日槐树上的老鹳窝,但可以坐下来叙叙乡情,说着说着自然就会说到脚小趾指甲两瓣的事情。
        脚小趾指甲两瓣的认定标准,我在三个地方听说过,一是陕西黄陵,说黄帝后裔都有这特征,二是福建土楼,说客家人都有这特征,客家人其实也是移民,这里是第三个地方。无论是大槐树移民还是客家移民,都起源于共同的始祖黄帝,我很自豪自己有这个特征,属于正宗的黄帝后裔了。
        除了小趾指甲两瓣,导游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解手”的故事了,景区内时而看到“解手场”的指示牌,但这不是指景点,而是指向厕所。
        故事的原委是这样的,明朝初年,发生了“燕王扫北”(也称靖难之役)战争,由于山东参政铁铉的拼死抵御,燕王受挫,惨胜的代价是山东人民十之八九死于战乱,积骨成丘,人口鲜少。燕王朱棣即位后,决定从山西、河北向山东大移民。山西、河北的人们早已听说山东地带鬼哭狼嚎,红头苍蝇咬着人便死,安土重迁,谁也不愿意到山东来。朝廷为了尽快顺利的施行移民计划,便使用了“诳山计”,特意散布出谎言:在山西只有洪洞县,在河北只有枣强县的人不往山东迁移,其他各县的人都往山东迁移,两省部分老百姓通过朋友圈得来的消息,不辨真伪,信以为真,为了躲避迁移,随波逐流,纷纷逃往洪洞、枣强两县避难。不长时间,洪洞、枣强两县成了人口集结地,朝廷看见时机成熟,派重兵把洪洞、枣强两县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大批自投罗网的百姓,一边诱导动员一边上强制措施向山东迁移,为了不使迁移途中百姓逃跑,采取了武装押解的办法,像把犯人充军发配一样。因为被押解人员众多,士兵照看不周,便将几个人用绳子捆住手臂,连成人串,每串由一个士兵押解。被押解的百姓好像拴在一个绳上的蚂蚱,只能扶老携幼,不离不弃,艰难地缓慢前行。行走途中,被押解人员需要大小便,只能向押解士兵要求暂时解开手上的绳子。各路押解大队都是这样,时间长了,便直呼“解手!”就明白意思了。“解手”一词经常使用,到了洪洞,才知道原来如此。这典故不见诸朝廷修的正史,多在私人的族谱中记录。不止是洪洞县,山西还有许多其他地方,公共场所,都以“解手场”代替“厕所”“卫生间”“洗手间”,这也属于地方特色了。
    当年,移民就是在大槐树下领取外迁用的凭照和川资迁往各州府,据说,迁移的人走之前,都把随身的饰物、丝带挂在槐树上以示牵挂。移民们临行时,凝眸视野之内极高之物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分外刺耳,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三步一回首,渐行渐远,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同样流传的,也有在大槐树上悬挂东西来祈福的习俗。这棵身围“七庹零一媳妇”粗的大槐树,被称为第一代大槐树,但在清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时,不幸被洪水冲毁了。
        民国三年,在大槐树原址修建了牌坊,它的正额和背额分别镌刻着“誉延嘉树”“荫庇众生”。“誉延嘉树”其意是随着大槐树后裔的辗转迁移,大槐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
        “荫庇众生”则是指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庇护着移民后裔,它背后还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山西新军发动起义,清政府的总理大臣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他收编了东北著名的“胡子”张作霖,被张作霖拜为义父)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新军,所到之处肆意烧杀淫掠。不料到洪洞后,士兵改了性子,居然弃恶从善,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参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自此,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第一代大槐树虽然烟消云散,但大槐树精神永存不朽。由第一代大槐树滋生的二、三代大槐树继承了第一代大槐树的衣钵,接受移民后代在它硕大的身躯拴上一个个祈愿的彩色布条,于是空气中就闪烁了信仰的光芒,周边聚拢起凝重而幽深的眼神。第二代古代槐树于1947年也被巨风刮倒,如今已是第三代大槐树了。
        一棵生长于宋元时期的大型古槐真根陈列其旁,树龄虽然不如第一代大槐树的一千八百年悠久,但依然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凝神细听,似乎有樵夫高擎斧头砍在枯萎的树杈枒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注目远望,夕阳下,仿佛樵夫踏着遍地落叶孤身一人走入无穷无尽的远方。不由感慨起历史的沧桑、世事的轮回,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数百个姓氏人家的移民后裔络绎不绝来大槐树寻根祭祖,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刻下了认祖归宗之印记,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现代人并不需要担心如何写祭祖的祝文,出身于草根阶层的明太祖朱元璋早就考虑到了民众的需要,亲自为全民祭祖起草了祝文范式:
        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孝孙某阖门眷属告于高曾祖考妣灵曰:昔者祖宗相继鞠育子孙,怀抱提携,劬劳万状。每逢四时交代,随其寒暖,增减衣服,撙节饮食。或忧近于水火,或恐伤于蚊虫,或惧罹于疾病,百计调护,唯恐不安,此心悬悬,未尝暂息。使子孙成立,至有今日者,皆祖宗劬劳之恩也。虽欲报之,莫之所以为报。兹者节届春夏秋冬天气,将温热凉寒,追感昔时,不胜永慕。谨备酒肴羹饭,率阖门眷属以献。尚飨。
        从1991年开始,每年4月都要举行大型“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碑上刻录的一篇篇祝文倒无须一一细看,都拾了朱元璋的牙慧。
        寻根祭祖,寻求的是一种基于血脉联系的家国情怀,祭祀的是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精气神。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的来处要正,应光宗耀祖,不能数典忘祖,应孝思不匮,不能认贼作父。要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在天下民祭第一堂的祭祖堂的812个移民姓氏中,找到了运姓,感觉很是幸运,大槐树,也有运姓之根。
    [/size][/fon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18-9-15 18:18:2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中正大气,开合有度,肥瘦适中,修辞精到,逻辑严谨,抒情适度。建议精品文章,请其他版主拿意见。

    点评

    祝中秋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3 10:13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2 1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18-9-16 07:48:17 | 只看该作者
    全文结构严谨,文字大气厚重,简洁凝练,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主题,首尾呼应,欣赏学习佳作,支持精华。

    点评

    感谢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2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18-9-17 09:08:07 | 只看该作者
    大气!逻辑思维清楚,结构严谨;“根”字贯穿全文,顺理成章,结尾“寻根祭祖,寻求的是一种基于血脉联系的家国情怀,祭祀的是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精气神”闪闪发光。学习运涛,祝好!

    点评

    问好yxq一叶扁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2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7-26 23:57
  • 签到天数: 268 天

    [LV.8]以坛为家I

    5#
    发表于 2018-9-21 23:27:0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精华!大气磅礴,细腻的文笔,值得学习。

    点评

    老师客气了,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2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3 08: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6:14:55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3000&ptid=150979][color=#999999]老党 发表于 2018-9-15 18:18[/color][/url][/size]
    好文;中正大气,开合有度,肥瘦适中,修辞精到,逻辑严谨,抒情适度。建议精品文章,请其他版主拿意见。[/quote]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3 08: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6:15:1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3149&ptid=150979][color=#999999]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8-9-16 07:48[/color][/url][/size]
    全文结构严谨,文字大气厚重,简洁凝练,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主题,首尾呼应,欣赏学习佳作,支持精华。[/quote]

    感谢鼓励。

    点评

    祝您中秋节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3 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3 08: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6:15:5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3505&ptid=150979][color=#999999]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8-9-17 09:08[/color][/url][/size]
    大气!逻辑思维清楚,结构严谨;“根”字贯穿全文,顺理成章,结尾“寻根祭祖,寻求的是一种基于血脉联系的 ...[/quote]

    问好yxq一叶扁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3 08: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6:16:1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4729&ptid=150979][color=#999999]思绪微漾 发表于 2018-9-21 23:27[/color][/url][/size]
    支持精华!大气磅礴,细腻的文笔,值得学习。[/quote]

    老师客气了,问好。

    点评

    问好!共同学习!老师不敢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5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0#
    发表于 2018-9-23 10:13:13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3000&ptid=150979][color=#999999]老党 发表于 2018-9-15 18:18[/color][/url][/size]
    好文;中正大气,开合有度,肥瘦适中,修辞精到,逻辑严谨,抒情适度。建议精品文章,请其他版主拿意见。[/quote]

    祝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1#
    发表于 2018-9-23 13:27:0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4922&ptid=150979][color=#999999]运涛 发表于 2018-9-22 16:15[/color][/url][/size]
    感谢鼓励。[/quote]

    祝您中秋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7-26 23:57
  • 签到天数: 268 天

    [LV.8]以坛为家I

    12#
    发表于 2018-9-25 22:21:28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54924&ptid=150979][color=#999999]运涛 发表于 2018-9-22 16:16[/color][/url][/size]
    老师客气了,问好。[/quote]

    问好!共同学习!老师不敢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5 15:39 , Processed in 0.4841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