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韵词] 【五律】读洪波会友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15:3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align=center][font=楷体, 楷体_GB2312][size=5][color=#006400]青衫腰脚好,华发做游人。[/color][/size][/font][/align][font=楷体, 楷体_GB2312][size=5][color=#006400][align=center]京兆途中晤,邯郸座上宾。[/align][align=center]屏间固融洽,此刻更温淳。[/align][align=center]老朽徒生羡,无如是晚春。[/align][/color][/size][/font]
    [align=center] [/align]

    [b][url] http://www.138251.com [size=6][color=Red] | | ↘ |  ↘注| [/color][color=Blue] :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推荐
    发表于 2013-3-23 17:17:02 | 只看该作者
    青衫腰脚好,花甲做游人。
    一、本来应是“腿脚”好,为了不出律,也就将就“腰脚”了……
    二、据说青衫1958年生人……

    [b][url] http://www.138219.com [size=6][color=Red] | | ∟ |  ∟注| [/color][color=Blue]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17:21:25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四季风 发表于 2013-3-23 17:1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3&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青衫腰脚好,花甲做游人。

    一、本来应是“腿脚”好,为了不出律,也就将就“腰脚”了……
    [/quote]

    [size=4]多谢兄弟细读![/size]:handshake
    [color=rgb(51, 51, 51)][font=Simsun][size=12pt][table=98%]
    [tr][td][align=left][b]腰脚[/b] [color=#33066][url=http://www.zdic.net/cd/ci/13/ZdicE8Zdic85ZdicB0170029.htm]http://www.zdic.net/images/bwlico.gif[/url][/color][/align][/td][td=120]
    [/td][/tr]
    [/table][/size][/font][/color]
    [color=rgb(51, 51, 51)][font=Simsun][size=12pt][align=left]http://www.zdic.net/images/c_i_j2.gif[/align][p=30, null, left]腰与脚。常表示人的体力。《[color=#33066][url=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762.html]梁书[/url][/color]·处士传·何胤》:“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賁,甚愿诣闕谢恩,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 唐 杜甫 《寄赞上人》诗:“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宋 苏轼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腰脚渐不胜,维时日亭午。” [/p]
    [/size][/font][/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17:2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四季风 发表于 2013-3-23 17:1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3&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青衫腰脚好,花甲做游人。

    一、本来应是“腿脚”好,为了不出律,也就将就“腰脚”了……
    [/quote]

    [size=4]青衫1958年生人,说花甲有点“虚报”了。[/size]
    [size=4]接受兄弟批评,改为华发。[/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17:52:4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四季风 发表于 2013-3-23 17:1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3&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青衫腰脚好,花甲做游人。

    一、本来应是“腿脚”好,为了不出律,也就将就“腰脚”了……
    [/quote]

    [size=4]其实“腿脚”也不能说出律。[/size]

    [p=25, null, left][color=rgb(51, 51, 51)][font=Arial, Helvetica, simsun, u5b8bu4f53][color=#008000]【百度百科】           [size=4]三仄尾[/size][/color][/font][/color][/p][p=25, null, left][color=rgb(51, 51, 51)][font=Arial, Helvetica, simsun, u5b8bu4f53]  [color=#008000]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 对于“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唐人是并不绝对避“三仄尾”的,即使到清代,虽对律诗格律要求严,但认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如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便说:“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下面据唐人五律略述一二。 首先,看看出句平起式(指第二字平)。 1.出句:平平仄仄仄。对句通常是:通仄仄平平。 例句: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山”、“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岑参“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卢伦“殷勤报贾傅,莫共酒杯疏”、“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李颀“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张谓“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崔颢“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孟浩然“崔途迹未朽,千载揖清波”;皮日休“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赵嘏“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许浑“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韦应物“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等等,不赘列。 2.出句:仄平仄仄仄。对句则有二说。 一是,由于出句是大拗,故以对句尾三字“三平”救。对句便是:通仄平平平。 例句:沈佺期“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韦应物“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此种句法前人称双拗。如,杜甫“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方回评:“济世策三字皆仄,尚书郎三字皆平,乃更觉入律。”纪晓岚云:“此亦双拗,乃济、尚二字回换,非三平、三仄之谓。” 二是,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说:“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为‘仄平仄平仄’句,则拗极矣。而下句则断断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则对句是:平仄仄平平。例句:祖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其次,看出句仄起式(指第二字仄)。三仄尾,则会出现四仄:平仄仄仄仄;五仄:仄仄仄仄仄。对句当以第三字平声救,为:通平平仄平。 四仄如:杜甫“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鹰隼亦刷子猛,乌鸢何所蒙”;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岑参“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许棠“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李商隐“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等等。 五仄如:杜甫“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李白“待月月不出,望江江自流”;王昌龄“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贾岛“此地际会夕,当时雷雨寒”;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等。 对于三仄尾,个人观点是:一,初学者不宜先学拗律,故最好是先学律诗正格;二,用三仄尾不为出律,但对句宜严格按要求。三,三仄尾类的拗句最好用于表示拗怒类感情或提起读者注意处。[/color][/font][/colo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发表于 2013-3-23 17:54:38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晚春轩主 发表于 2013-3-23 17:2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4&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多谢兄弟细读!

    腰与脚。常表示人的体力。《梁书·处士传·何胤》:“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 ...[/quote]

    谢谢兄长指教!小弟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2-16 18:47
  • 签到天数: 58 天

    [LV.5]常住居民I

    7#
    发表于 2013-3-23 17:56:23 | 只看该作者
    赏学先生佳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8#
    发表于 2013-3-23 17:57:5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晚春轩主 发表于 2013-3-23 17:5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6&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其实“腿脚”也不能说出律。

    【百度百科】           三仄尾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 ...[/quote]

    谢谢兄长指导!关于“三仄尾”,似乎已被认可,但是,小弟认为,尽量不用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3-23 20:09:52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四季风 发表于 2013-3-23 17:1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3&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青衫腰脚好,花甲做游人。

    一、本来应是“腿脚”好,为了不出律,也就将就“腰脚”了……
    [/quote]

    确实是58年的,所以花甲尚未到也,华发似乎勉强了,俺年轻时就是少白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3-23 20:12:2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晚春轩主 发表于 2013-3-23 17:5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76&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其实“腿脚”也不能说出律。

    【百度百科】           三仄尾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 ...[/quote]

    三仄尾,我也写过一点东西,贴上大家讨论!
    从唐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三仄脚的大量存在。涂宗涛先生在《诗词曲问答》(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一月出版)第125页中说“近体诗成熟于唐,唐以杜甫为代表,他自称--律中惊鬼神。” 另外还有一句---老来渐于格律细。杜甫这么讲究格律的人,也写了很多三仄脚的作品,这说明什么问题?其实三仄脚不仅在唐诗大量存在,在宋代的一些名家的作品中也常常看到,苏轼、陆游、方岳、苏舜钦、梅尧臣、范成大、陈与义、周孚等人也有三仄脚的作品。唐诗的例子上篇已经谈到了这里就不再重复列举了,下面看看宋诗的例子:



    日高山蝉抱叶响,冉冉绿雾沾人衣。苏轼《寿星院寒碧轩》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县泛舟东归》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苏舜饮《独辋川》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齧只危根。梅尧臣 《小村》
          之子固绝俗,少年甘寂寥。周孚《赠萧光祖》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周孚《赠萧窜祖》

    畎亩意不适,山门聊散优。陈与义《晚步》
          马蹄践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


        宋人诗作中的三仄脚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三仄脚不是有人所谓唐代是受永明体的影响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现象。像陆游这样的名家, 一首七律里有两处三仄脚,如果再说三仄脚不能被接受,不知道陆游会有何感想。至于元明清乃至现代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我想当然是有的。毛主席的诗中”坐地一行八万里“ 也是三仄脚。




    刚刚兄讲了一句大家都知道的黑格尔的话,存在即是合理。从唐至宋这么多诗人都写了三仄脚,必然有其合理性。隐士兄说接受三仄脚尚未成为诗界的定论,这也是一家之言。近看一个朋友的文章,说香港有一个诗会的通知,其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允许三仄脚,不允许三平脚,香港虽是一隅之地,从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出什么问题来。



    清代董文焕在《声调四谱》中说“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关于王力和涂宗涛两位先生的观点在此就不在谈及,赵执信的肯定三仄脚的观点我在上篇也已经做了介绍。诗词界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尊崇名家之言。三仄脚不被接受是哪位名家,从什么时候提出的,似乎没有人搞得清楚,不知道谁能算清这笔糊涂账?



    隐士兄平声说,令我很感兴趣,但是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如果都是使用平水韵,不存在那个朝代用平声严格的问题。清朝考状元也要写诗,恐怕平声使用不严格,状元是肯定做不成了。康熙字典中对于四声是这样说的: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声没有升降,而且发音较长。我们知道平仄相互交替是为了使声调富于变化,吟咏起来更加悦耳动听。平平平仄仄,三个长平声对于五言来说显然有点呆板,最多只能有三种音调的变化。如果是平平仄仄仄,则可能有四种音调的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更加分明,这也许是唐代五律三仄脚为什么很多的原因。我想,如果连续两个绵长的平声,加上一个“高呼猛烈”,加上一个“分明哀远”,再加上一个“短促急收”, 听觉可能非常愉悦。



    大沐兄告诉我刚刚兄对于声韵很有研究。如果刚刚兄有兴趣倒不妨从这方面做点探索。我是一个搞企业的,时间确实有限。如刚刚兄能有所突破,则中国近体诗词幸甚!


    以上献丑,请大家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9 21:10
  • 签到天数: 21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1#
    发表于 2013-3-23 20:45:02 | 只看该作者
    轩主厉害!顺手拈来就是诗!对字词句还研究的这么到位!佩服!: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9 21:10
  • 签到天数: 21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2#
    发表于 2013-3-23 20:46:46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23 20:1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99&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三仄尾,我也写过一点东西,贴上大家讨论!
    从唐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三仄脚的大量存在。涂宗涛先生在《诗 ...[/quote]

    学习了!开眼界!: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12-28 00:24
  • 签到天数: 102 天

    [LV.6]常住居民II

    13#
    发表于 2013-3-23 20:49:00 | 只看该作者
    虽看不懂,摇旗呐喊之心倒不减!谈诗论词,应当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0:51: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青衫来客 发表于 2013-3-23 20:09[/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98&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确实是58年的,所以花甲尚未到也,华发似乎勉强了,俺年轻时就是少白头啊[/quote]

    [size=3]华发就不能说勉强了。苏轼“应笑我早生华发”时比你现在还年轻10岁,何况你是少白头呢。华发,花白头发,看你发的照片,也“当之无愧”了,呵呵[/siz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1:04: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清风 发表于 2013-3-23 20:46[/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15&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学习了!开眼界![/quote]

    [size=3]小心翼翼,暮年更甚。为了“雁断云声”四个字如何解读,曾请教名家近10人,包括国家文史馆学者、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等等。尽管如此,还被人斥为“误导”,今天还有人声言针对我的诗词“打假”呢。真真教人诚惶诚恐哦,阿弥陀佛……[/siz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1:06: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清风 发表于 2013-3-23 20:45[/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14&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轩主厉害!顺手拈来就是诗!对字词句还研究的这么到位!佩服![/quote]

    [size=3]小心翼翼,暮年更甚。为了“雁断云声”四个字如何解读,曾请教名家近10人,包括国家文史馆学者、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等等。尽管如此,还被人斥为“误导”,今天还有人声言针对我的诗词“打假”呢。真真教人诚惶诚恐哦,阿弥陀佛……[/siz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3-3-24 07:08:49 | 只看该作者
    [b][size=6][color=#0000ff]青衫风雅客,轩主亦哲人。
    华夏驰双俊,文坛噪两君。
    吟诗惊朗月,作赋动星辰。
    二士同操笔,乾坤处处春![/color][/size]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2:57
  • 签到天数: 40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08:59:11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color=#999999]朝雨 发表于 2013-3-24 07:0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63&ptid=165]static/image/common/back.gif[/url][/size]
    青衫风雅客,轩主亦哲人。
    华夏驰双俊,文坛噪两君。
    吟诗惊朗月,作赋动星辰。
    [/quote]

    [size=5]化妆来此地,识别有何难?
    赫赫关东汉,堂堂检察官。[/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5-16 13:1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9#
    发表于 2013-3-24 10:52:46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梓煜 于 2013-3-24 14:24 编辑 [/i]

    擂主高呼群侠跻,蓦然春雨欲崩堤。
    圆场女将真忙活,东跑西奔两脚泥。

    反攻
    廖老一呼时俊跻,论坛酿雨润春堤,
    如斯好事当忙活,即便此身全是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0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0#
    发表于 2013-3-24 11:08:1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两位高人驾到,此社区今日之喜。听圃特来为二位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16 12:05 , Processed in 0.12297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