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6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
从新诗吸取营养——刘庆霖先生《风入松?边关潜伏》赏析
学堂窝人
当代诗词界界,诗人相轻、新诗与旧体诗相轻,似乎已成为通病。和则共赢,轻则同伤,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百花齐放,各显丰姿。旧体诗词界,不轻新诗,而且喜欢并善于从新诗中吸取营养、卓有建树者,刘庆霖先生堪称典范。
2011年,解放军红叶诗社、《解放军报》文化部联合举办的“当代军旅诗词奖”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评作品1505首,其中符合参评条件的1470首。评委从中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优秀奖50名。刘庆霖先生一首《风入松·边关潜伏》荣获一等奖。作品如下:
乌啼零落不堪听,夜半伏边庭。凉风吹拂钢枪管,刺刀上,一点流萤。蛛网分沾草露,界碑爬上虫声。风流年少亦多情,手握大山青。以身焐热边关土,五更时,撤走如星。脚印微芜月色,眼窝深陷黎明。
作为一名行伍出身的领导干部,熟悉军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描绘情节塑造意境自然不是难事,从作品展示出来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其生活积淀的深厚;作为一名入道时间长的写手,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也不是难事,从词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得心应手。然而,要写出抓人眼球的丽句,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刘庆霖先生这首风入松,除了选材、布局谋篇得体、意境深远,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秀丽灵动的句子。“刺刀上,一点流萤”、“界碑爬上虫声”、 “手握大山青”、“眼窝深陷黎明”,这些句子,不仅充满灵动感和韵味,更令人感觉到的,是新颖!尤其是“界碑爬上虫声”、“眼窝深陷黎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令人玩味不已,而“爬上虫声”、“深陷黎明”,很明显又得益于新诗的炼词炼句。当然,这种炼词炼句,并非新诗界首创,应该说古人一直有着这种追求:“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等,就是明证。之所以说得益于新诗,那就是近几十年来,新诗界对这方面极为重视,而旧体诗词界淡漠了,甚至有不少人本来就非常陌生。古体诗,当然首先要遵守格律,但合板合眼的并非就是诗,不能认为自己的作品符合格律就能登大雅之堂。不客气地说,我们古体诗词界的很多人还仅仅是诗匠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没有任何资格和理由鄙视和排斥新诗。新诗界的很多作者当然也存在对古体诗词了解不多根基浅薄的问题,但是,从选材、不写老干体、以小见大重视细节描写、炼词炼句的角度看,是很值得古体诗词界关注、重视和学习的。我想,古体诗词界的朋友们,如果都能持刘庆霖先生一样的心态、观念,对于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是会大有帮助也会卓有成效的。
[url] | | 扌 | 扌注| : 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