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12-29 00:18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王振江38307 于 2019-7-14 17:11 编辑
【王老汉游历记】
遥看一眼的三原县清凉寺
2019-7-14
1984年九月份的一天,我和我新婚的媳妇儿来到了陕西省三原县嵯峨山里边的一个大型国营工厂,看望我媳妇儿的“老爷爷”,这个老爷爷就是她亲爷爷那辈人兄弟几个里边最小的那一位。
这个工厂在嵯峨山的一个山坳里边,临近嵯峨山的时候,可以看到远远的山坡上,高高的山顶,突兀的山梁上坐落一个小庙,觉得很醒目,标志着从这里就算是开始进山了。
我们在老爷爷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骑自行车到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水库去玩。
从水库的大坝上有一条下坡路可以下到坝底,我骑着自行车就往下俯冲,我媳妇跟着也下来了,但是下了一半她才发现刹不住车了,嗷嗷叫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我在前面听见叫喊声,连回头的时间都没有了,我迅速跳下自行车,同时顺势拽住了飞驰的我媳妇骑的自行车,避免了车毁人亡的一次意外事故。从此我还多了一层身份:我媳妇的救命恩人。
35年过去了,现在住在西安北郊,距三原县很近,再去看看那个小庙,再去看看那个水库大坝,再去怀怀旧,成了我们的心愿。
前年我们俩曾经去那个大坝看了,老觉得不像,也不高了,也不险了,觉得有些扫兴。
今年看到三原的周家大院、嵯峨山、安吴红色纪念馆、李靖故里,龙泉公社、张家窑地坑,决定来个一日游,看五个景点,不到一百公里,挺不错的。
于是准备了吃的喝的,出发!
转了三个景点了,来到了三原县嵯峨山下,看到了那个清凉寺,来到了一处小镇却是另一番景象仿佛是某个大城市里的一条大街。清凉寺太高,没找到上山的公路,那小镇太正规没敢停车,那地坑村路太复杂没找到近前的路,所以这三个地方都没有逗留,都是看上了一眼。
回到家里打开电脑,看卫星地图,才弄明白了,1984年我们来到过的,住过一夜的地方,正是今天我们所走过的地方,一切恍若隔世,不禁让人感叹!
嵯峨山,位于陕西省泾阳,三原,淳化三县交界,距古城西安60公里。山高、险峻,然而山势虽高却易攀登。从二台山峰起以五条主要山梁向东北方向延伸,形成以东北坡为主的扇形地貌;五峰
为五条山梁的最高点,峰的南坡陡峭,势如刀劈斧砍。登顶嵯峨山南眺,泾渭分明,关中平原尽收眼底。
关中之名山。诗曰:“终南之北太华东,千仞嵯峨峙其中。峦突峰兀丘壑壮,山明水秀民物雄”。
嵯峨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险峻秀丽,更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据《史记》记载: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唐朝时这里曾设立鼎州,立有“黄帝铸鼎处”石碑,几千年来这里的人都以此为荣耀,然而“文革”时却把它当“四旧”砸了。唐司马贞著《史记索隐》记载:鬼谷子隐于此传授兵法。相传老子有两个讲经处,一个是周至县的楼观台,另一个就是嵯峨山头台。《陕西通志》作者马理夫妇晚年隐居于此创办精舍讲学,精舍遗址位于嵯峨山头台之上,现仍能看到残垣断壁,石刻、石碑,明嘉靖34年关中特大地震时不幸遇难于山上。山上现存唐振锡寺遗迹、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之塔、唐德宗李适(kuo)陵等名胜古迹。马圈、天井、跑马梁、桃花井、撩池洼、青龙洞等地名传颂着许多美丽而神秘的传说。
日本嵯峨天皇的遣唐使者曾在此山参与修筑唐崇陵,日本天皇因此也成为嵯峨天皇,且将京都的一座山改名为嵯峨山。
三原清凉寺:位于陕西省三原县鲁桥镇一公里处的峪口山上,据说始建于唐代,现存寺庙为明代所建。其建于峪口山上,需登千余台阶,爬高数丈,方可经山门(壹天门)入寺。寺内建有献殿、天王殿、正殿等。
卫星水库座落在太平畈乡耿家坊村,建于1963年10月,竣工于1967年12月,水库大坝分主副坝,均为心墙土坝,主坝脚高程519.56米,最大坝高20.7米,最大坝长96米,副坝脚高程530米,坝高7.8米,坝长32米,集水面积0.64米,总库容14.4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8.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0亩,主坝为闸阀放水,孔径0.25米,最大放水流量0.47M3/S,副坝为梯级放水,该库为引水,无溢洪道,现坝体轻微渗漏,放水闸阀失灵,渠道塌方,该库现有防洪能力100年一遇,未达设计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