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上山下乡.种稻哪些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 10: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8:4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上山下乡回忆短文12)
    不久前,我才写了一篇有关水稻的文章,名为【上山下乡.稻米】,但在后来阅读时总感觉其中少了些东西,特别是觉得少了生产稻米的许多必不可少的细节,亦即少了其中的“有血有肉”联系,让这所要阐述的稻米生产艰辛没有反映出来,为此在这里作一补充。
    水田,这是栽种稻子的基础。水田又分冬水田与旱水田,但不管什么水田,这田中的水都是来之不易的。
    “冬水田”,泛指一年四季都浸泡在水里的田,“冬水”是指入秋后进入冬季都在进行收集降雨的水田。
    在我下乡的生产队,就有许多这样的冬水田,而这种水田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本块田自身栽种需要而蓄水,主要是南方开春后季节到了而缺乏雨水时,提供附近旱田打秧田及其它旱田用水打田需要。
    这冬水田的水,在我下乡的生产队,是作为高田坎存在的,加高田坎目的就是为了多蓄水,最高的田坎可达1.5米深,由于蓄水位深、蓄水量大,我们则叫之为“屯水丘”。可就是这“屯水丘”的水则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因为秋天收割后,田中的水位是不断升高的,特别是进入冬季后,水位升高田坎也要随之升高,而升高的田坎是村民冒着严寒,赤身裸体挖取田泥搭沏起来的。1
    至于旱田的水也是来之不易的,特别是半山地区的水更是不易。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春雨贵如油”。要想吃稻米就得种田,要种田就得有水,而半山的水全靠老天下雨,而老天降水必须尽快收集,否则瞬间就流走了。如何才能将雨水收集引进田间,“尖山子”(生产队名称)人祖辈早就积累下宝贵经验,这就是将每个山头按不同高程挖上山沟(俗称“拦山沟”),将大气降雨分别拦截引导到“丘”或田中。这种拦山沟大小总长恐怕有几十公里。
    冬季农闲,许多生产队没有事干,可我所在的尖山生产队,几乎都在忙于农田基本建设之中——维修所有拦山沟。 夏季,为了蓄水打田,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就得起床,查看雨水收集情况,只要旱田蓄上水,就得赶快犁田、耙田搭田坎,否则田水是储存不住的。
    整理稻田,一般为阳春三月,天气还未暖和,不说冰冷刺骨的田水,就是凛冽的寒风也着实考验着劳作的人们。就是到了插秧时节(立夏、小满),早晨拔秧、栽秧下田,也免不了牙齿打格格,身上打战战。
    栽秧时期,有时头顶烈日,有时大雨浇头,有谁会躲避,有谁不出工。一年之季在于春啊!误了农时,交不上公粮不说,就连下年的口粮也没有着落啊!2
    拔秧、栽秧,让人最恐怖的是田里的蚂蟥,和蚂蟥吸出的鲜红的流淌出的一滩血液。对于蚂蟥,初下乡时,没见过这东西,特别是蚂蟥在腿上弄不下来,弄下来后鲜血淋漓的状况,让人害怕。农民是习以为常,我们则是少见多怪,见多也就不怪了。其实这东西也有克星,这就是土烟竿里的烟油水。还有就是铲田坎时不小心惹怒的土蜂,以及不时出现的蛇、鼠、蚁等。
    水稻栽下后,要进行三次中耕(薅秧)。第一次较为简单,就是将稻田踩踏一遍,让稻子根系更加发达,利于水稻生长;第二次是清除水田中其它杂物,减少杂物与稻子争夺养份;第三次主要是清除茅稗和田边杂草。第一次中耕不费多少力,第二次则需弯腰于稻草中,三次中耕最恼火的是第二次,稻叶边缘不但要刺割脸和手,还要刺割裸露的小腿,此时的脸、手、小腿因此都是粗糙的。
    收割稻谷,因旱田要种小季,田水是提前放干了的,割稻、打稻要方便许多。然而,冬水田因要蓄水过冬,这田水是没有放的,因此收割稻谷是在浸泡水田中进行的。冬水田中的稻谷,比旱田中的稻谷要晚些熟成,收割时由于拖泥带水,不但割稻不好割,脱粒时也要困难一些,往往弄得满身泥水。稻草需要拖往田坎,晾晒也要多些时日。特别是该田收获的稻子,水汽也要重些,如果加上打稻半斗漏水的话,背稻子时,渗出的水往往打湿下半截身子,同时晒干稻谷更是需要些时日。3
    在过去,稻谷收获运回住地,没有现如今这么多水泥坝子晾晒,怎么办?你还别说,农民还有不少土办法呢!最常见的是用消化好的牛屎化成浆状,均匀铺晒在干燥土坝上,阳光吸收水份后该地坪结壳,就可以晾晒稻谷了,可谓既简单、经济又实惠,当然这种地坪只能每年使用一次。
    过去,水稻育种,不像现如今的二段育苗,也不像现如今的一粒稻谷一株苗。过去是几株稻苗才成一窝稻,一亩稻田比现在要多用几倍谷种。
    在稻田插秧时,开始是随湾就湾,后来强行推广合理密植,也就是“拉绳插秧”,旦凡能够拉绳的田块,就得先用绳索用秧苗将稻田分割成等距离平行条状,每个人就在这二条线内进行栽插。
    对于插秧也有讲究,这就是手对秧苗的拿捏方式,正确方法是用大姆指、食指、中指拿捏秧苗,并将秧苗插入稻泥5厘米左右,如果用5个指姆捉秧,往往造成秧苗着泥不力,造成秧苗上浮缺窝,农民则称为“五爪秧”。此外,插秧时后退也是有讲究的,就是移动脚步时要将脚提起来,否则会形成条形泥槽,也会造成秧苗漂浮起来。
    各位,别看白花花大米,别闻香喷喷米饭,也别只知花钱就能买到各种稻米,更不能因此浪费与糟蹋,因为在大米价格的背后,是上苍风调雨顺的恩赐,凝结的是种稻人的艰辛,更是种稻人劳动价值的所在!。
    (作者:承上与启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文币 +10 贡献 +19 收起 理由
    云上云上 + 10 + 10 + 1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沙发
    发表于 2019-7-27 08:59:51 | 只看该作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种稻收稻确实不易,爱惜粮食,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尊重。欣赏,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6 21:02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发表于 2019-7-27 12:3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食之,当思其来之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19-7-27 22:34:21 | 只看该作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朗朗上口的诗,是真实的写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5#
    发表于 2019-7-28 11:32:27 | 只看该作者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叙述如此清楚详尽,只有历经过辛勤劳动才知一切来之不易,才会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0 21:42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
    发表于 2019-7-28 22:31:57 | 只看该作者
    上下游老师:您好
    读完您的佳作,使我仿佛又回到“知青岁月”……
    文中所述种稻情节,我都经历过,永远难忘......

    欣赏,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5 20:27 , Processed in 0.0959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