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2-5-28 22:27 |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本帖最后由 星星月 于 2019-9-13 16:28 编辑
前几天,一高中同学向我发来结婚邀请,随后相互问好,便聊了起来。随后便说到今年还是要举办个毕业十年高中同学聚会。谈到最多的便是高中语文老师我们都简称老邱老师(班主任也姓邱,我们简称班邱老师)。
这一晃今年已是高中毕业10年,十年一眨眼间就过去了。仿佛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此时的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10年之后会是怎样的情景。一晃十年已过,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回忆像是CD,随时都可以打开尘封已久的的那些美好时光,又犹如一幕又一幕剧集。
一幕、高三忙碌充实的日子
正是高三的关键时刻,您接收我们班语文,您用您自己的能力免费的给我们打印了一套文学读物---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有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等,你让我们慢慢的读,不懂没关系,读熟这些之后,生活中不经意的某个片断便引证着古人智慧的道理。您说《弟子规》正是监狱里改造犯人的比修课,《孝经》便是为人所首先必做孝。古往今来,孝为最大。要是犯人在进监狱前,便从小学习弟子规,也不会落的众叛亲离。反过来看,他们此生难忘会记住这一次焕然一新的补课。读着《增广贤文》似乎由傲慢无礼的,自以为是的有棱年轻人,变得更理性和淡然。
然而在如此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中,其他老师在忙着做复习计划和安排做试卷提升成绩的时候,您却像缓缓流淌的河水,在我们莫名的紧张压抑中开始了一堂课。回想当时,一张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您可以讲一周,每遇到一个成语,您便可以向我们延伸到中外纵多文学知识。正是其与众不同,那时的我们在顶着高考重压下是极其反感的。一到语文课,我便开始收拾其他科目的书籍低着头自己复习。当然班级里也有同我一样一上语文课便成为了低头族。现在想想实在后悔不已。虽说那时反感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确幸自己深受影响,也很是感激。只可惜再也回不到那样的课堂中了。
又一幕、语文课前唱首歌,一心一意执教
还记得,预备铃响了,您手执教棍,站在教室门口,在您的带领下,大家快速唱着整齐而有节奏富有古韵的歌(已忘了好多歌曲的名称了,那本记着歌词的本子也不知遗落在什么地方找不见了)。上课铃响了,语文课伴随着铃声歌声开始了。这样的语文课然而现在很少上过?这便是我们的幸运,极其的幸运。
不为名利的执教,不为自己的执教,甚至经常资助贫困学生的执教,令我肃然起敬,敬由心生。那时学生的我们不明白“中二”是什么。只是知道您从不晋职称,依旧专心科教,一心一意的学到老。学校开会的时候他都是带着小说文学书籍去的,开多久会就看多久的书;您不喜礼尚往来,人情世故的时候,只有出没有进。每当学校同事有喜或者生日宴请的时候,您都会去参加宴席,然后给学生们打包一些好吃的回来。很多时候,以前的学生或同事提着礼物或者礼金去参加他的生日的时候 ,您家的大门永远都是锁着的。而我却忘了您讲这个事情的道理是什么?大概是不为为而为,不为得而得!
又一幕、偷得浮生半日闲
那时候,进入高三后,便只有在星期天下午可以休息半天,到一个月的时候休月假一天半。因高中学校在四川与重庆某交界处的一个乡镇上,距离县城3个小时的汽车路程,来此上学的大部分都是山后的学生及更多的留守孩子。学校地处偏远,乡镇上也没有什么游玩释放压力的地方。星期天下午难得的半天休息日,您经常组织大家去学校附近游玩。当然活动仅限于自愿参加,毕竟那时还有很多反感他的同学。就这样,不同年级您的学生 ,我们就这样组成了一个游玩团体经常去学校附近的如一些我们不曾去过的小型发电点,一些小型瀑布,一些过去地主修建的防空洞等自然山水的地方,一次又一次为我们高三紧张的生活添加了不少精采和释放了不少压力。
又一幕、两地相隔 阴阳相隔
我们毕业那个假期您已年满退休,那个假期还经常去看望您。班级里约好的同学们在我的带领下便直接登门了(我家和老邱老师家在一个镇上同一个组)。那时我们筹钱买的礼品也被您如数归还,后面同学们都分了,还把我们教育了一番,大概意思就是我们以前上课没有认真听课,没有听进您说过不许登门带礼物的事。等后来自己毕业为人师那几年,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以前送礼的人,别人觉得你突兀,现在是你不送礼,你就突兀。比如重大节假日,家长不给其所教老师送个礼物以表心意,仿佛你家孩子在班里就会受到差别对待一样;然而又不能因为不随大流而给小孩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作为一名真正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的,尽职尽责的不收任何礼物的,现如今也真的难找到。真正做到不为名利实属太难,而您真正做到了。
后来上大学了,期间也曾自己回去青云洞(退休后老师的暂住地)看望过您,也带大学好友去您那。虽说相处时间不长,后来大学好友告诉我说对老邱老师深深敬服。也曾在朋友的朋友圈里看到过您在青云洞的照片,依旧是慈祥可亲。再后来由于毕业及工作,就再也没有去过青云洞。每次回到老家路过您家门口,您家门总是紧闭锁上的。没有想过最后看您那次竟是最后一别。直到四年前,高中学校传来您的噩耗,班里很多同学发信息问我消息是否属实,大家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我怀着万分自己都不相信的事实一一回复。
毕业十年期间,曾多次梦见您,瘦骨嶙峋的慈祥模样,已永远定格在毕业那年。
时光易逝,它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伴随着精神引导,会更加坚定方向。也许我们太过忙碌,也或许我们太过无为,但是总会有这么一个节日,让我想起那些逐渐淡忘在生活中的人事。
多么希望还能再见您,但我知道您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祝您中秋节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