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四种文章形式,历代文人墨客常用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抒发内心感情,其格调高洁、雅致,风流、潇洒。倘若有此雅兴,不论写诗作赋,还是填词咏歌,非饱读诗书之士是不可能登堂入室去泼墨挥毫,去低吟浅唱,去引吭高歌的。
至于对联,那就不一样了,对联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艺术现象,实践起来比较简单,通常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声音押韵,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在文化生活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虽不那么“阳春白雪”,却也不算不上“下里巴人”。可以说,对联艺术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雅俗共赏的民俗大众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将上联、下联作为两人或众人互动的文化衣表示来消遣,来娱乐。历朝历代,对联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民俗文化在群众中广为传播,一直流传至今。
对联又称“楹联”,民间习惯称之为“对子”,对仗式的文学体裁,它讲求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人们常将出上联对下联,称作“对对子”。好的对子,诙谐生动,妙趣横生,通俗易懂,言简意深,雅俗共赏。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下无语不成对。“对对子”较之“诗词歌赋”易于掌握,不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雅士可为,就连赤足泥腿、孤陋寡闻的山野村夫亦可为之。
相传,古代有一才子,黄昏时分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下山的路该怎样走,他四下寻觅,忽然望见一个樵夫正在树林中砍柴,于是走向前去,打听一番。樵夫放下手中的活,抬头看见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读书人,风趣又倔强的山里人给才子说道:“先生,你问路我可以告诉,不过,你必须先对上我出的对子,否则你自己走到天黑我也不会管的。”秀才一想,我堂堂的一个才子,饱读诗书十多載,岂能比不上你这胸无点墨的砍柴人!对个对子,这有什么了不起。才子自命不凡,很不以为然,傲气十足地说:“你尽管出上联好了!” 樵夫毫不在意,信手从身边的柴垜里抽出一根木柴举到才子眼前,脱口而出:
“此木为柴山山出。”
才子一听,心头一惊,没想到俗不可耐的山里人竟能想出如此奇妙的组字联,顿时语塞,一时对不上来。低头暗思,这对子好似信手拈来,却出得相当奇巧,上联中的“此”字加一个“木”字,当然是个“柴”字,“山”字再加上一个“山”字,又成了一个“出”字。眼下,柴就是这附近山上砍伐下来的,不仅语言贴切生动,声音韵律也不错,而且出句与周围环境相吻合,逻辑性还强。此联实在出得好,出得妙。才子冥思苦想,搜索枯肠,竟然怎么也对答不上来。他低头踱步,又环顾四周,正在为难之际,不经意往山下一望,太阳快落山了,只见村子里的家家户户忙着做晚饭,屋顶上升起一缕一缕的袅袅炊烟,淡淡地随风轻轻飘散开来,好一幅颇有诗意的农家生活画卷。见此情景,思维敏捷的才子一下子灵感来了,文思泉涌,手指山下,对出下联:
“因火生烟夕夕多。”
该下联也对得极为工整,“因”字加“火”字便成了“烟”字,而且,当时山下许多人家都在做饭,因火而生烟,实情实景,此时又正值夕阳西下,两个“夕”字组成一个“多”字,同样贴切,还很有意境。樵夫听罢,满意地对才子笑了笑,爽快地告诉了下山的路径。
这是一则关于才子与樵夫互相对对子的佳话,流传下来已经很久了。
另外,我幼年时曾听说过一则对联故事。
传说有一富豪之家,非常阔气,萧墙粉壁,画栋雕梁,大门的两边还种了许多青翠的竹子。这家富人是个土财主,不学无术,为了附庸风雅,装腔作势地模仿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境界,在门口栽种些竹子装璜门面,冒充儒雅。他家的对面住的是一个寒士,寒士见此富人平时为富不仁,心中愤愤不平,有心要发泄一下,奚落他,于是在自家门口贴出一副对联,
上联是“门对千根竹”,
下联是“家藏万卷书”。
贴上不久,富人见了,心中大为不满,这穷小子竟敢戏弄我,夸耀地说他是世代书香之后,而我只是这腹内空空的竹子。气愤之余,叫家奴将门前的竹子全部砍掉。寒士望见对门的竹子全砍了,只剩下些短短的竹茬子,心想,你想这样就可以让我这对联名不符实,变得文不对题吗?痴心妄想!提笔在原来的对联上各加上一个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人瞧见了,火冒三丈,又气又恨,心想,我这门口的竹子不是白砍了吗?枉费心思一场,不砍竹子,这副对联听上去还要稍微舒服点,大体一看,不仔细去想,还发觉不了是在讥讽我,如今倒好,一看就明白了。一气之下,命令家奴将所有竹茬子连根挖掉,看看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寒士心中暗暗发笑,愚蠢之徒,再给你点颜色看看,拿起笔又在上联和下联各添一个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人见了,暴跳如雷,却又黔驴技穷,实在无法可想,只恨自己才疏学浅,缺乏文墨功夫,实在难以与之抗衡,于是,只好忍气吞声,认输作罢。
对联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一枝独秀,一株奇葩,它不仅具有文学性、趣味性,诙谐、幽默……有时还可以成为政治上的锐利武器。
据说,清末年间,逆时代潮流而动、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设了个颇为气派的灵堂来祭奠,前来送挽联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人送了副对联挂在墙上,
上联是“袁世凯千古”,
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来祭奠的人观看后,发觉上下联对仗有问题,每每提出疑问:“袁世凯如何对得起中国人民?”旁边的人就回答道:“是啊,袁世凯实在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副对联真可谓是古今少有,超群绝伦,集幽默诙谐于一体,寓辛辣讽刺于联中,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对联早已超出纯文化的范畴,从而成为了抨击政治掮客的有力武器。
读者诸君如有兴趣,不妨再看看下面的一则对联典故。
传说清代有一秀才,自以为了不起,因为家境贫寒,无奈中只得娶一个乡下村姑为妻。妻子进门后,贤惠能干,虽说平常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全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和宁静。只是秀才心中总有些闷闷不乐,老觉着门不当,户不对,自己如此高的才华却找不到知音,得不到家里人的赏识,根本无法显露出来。
有一天,妻子对他说:“我的母亲年事已高,独自一人在家,也不知最近身体如何。我整天忙里忙外,喂鸡喂鸭、养蚕织布,还要带孩子,实在脱不开身。你只知道读书写字,四体不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倒是很清闲。不如代我去看望一下母亲,也好显现你的孝心。”秀才知书达礼,无法推脱,只好代妻去看望丈母娘。没走多久,便来到山那边的岳母家,坐下后,问候一番,寒暄一阵,秀才觉得该说的都说了,娘子交待的事已完成,再也没有什么可叙谈的,便起身告辞。这时天气骤变,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岳母心疼女婿,挽留他道:“如今天色已晚,雨又下得很大,不如今日且在我处歇息,明日再走如何。”秀才恋家,不大习惯这里生疏的环境,便婉言谢绝。岳母爱婿心切,不想让姑爷冒雨返家,灵机一动,转而说道:“现在我出一联,你若对得出便可以走,若对不上来,就留在我这里过夜,你看如何?”秀才满有信心,量老岳母也出不出什么像样的对联,便慨然应允。没想到,老岳母说出上联,居然让满腹经纶的秀才左思右想也对答不上来。老岳母出的上联是:
“下大雨,空中雳,鸡蛋豆腐留女婿。”
乍一看,这一上联说的就是眼目前的事情,而且粗俗得很。其实,大谬不然,其中很有些奥妙,看似平常,实则用心良苦,绝妙异常。这是一组古代名人联,巧妙地利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分别列出历史上的五位大名人:夏朝的大禹,春秋末期的孔子(孔子字仲尼),周朝的姬旦(武王),唐朝诗人杜甫、刘禹锡。而且,此五人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的。也难怪十年寒窗的秀才答下上来,因为这首上联,流传至今已数百年,千千万万文人墨客想对,也没有哪一个能对得出来,最终成为一旷古绝今的上联。
有兴趣的对联爱好者,闲暇之余,何不也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