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贝小菩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喃子醉语》(连载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09:0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8-5 19:00 编辑

    658
    读鲁迅《希望》的几笔感悟【今日随笔46】

    (1)人生不怕寂寞。鲁迅在《希望》一开头说“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这一段是抒情诗。抒情诗文这个东西是心里的反映,是作者的真心话和真实的处境和思绪的放射。鲁迅是近代文学史上最能写心里话的大文豪,他的抒情诗近于直白,没有骄柔的制作与预订,他的文是靠心里话打动读者的,而且百年不朽,千年不烂。他一生善于忍耐,而对世道又看得很透出和很明白。他说:“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这句是鲁迅的真心话。他不参加任何党派,(没有颜色和声音)故分外地寂寞。他45岁了还没有实质性的家庭和爱情,(没有爱憎)故分外地寂寞。他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中担任科员(没有哀乐),故分外地寂寞。他在北京几个大学里担任语文教师(我的心很平安),故分外地寂寞。忍耐寂寞是一种智慧和修养。正由于鲁迅具有忍耐寂寞的精神,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就文学而论,自曹雪芹之后,恐怕鲁迅是第一人也,自鲁迅之后,恐怕至今未有超过鲁迅的人物出现。在近一百多年的文学大家中,只有鲁迅称之为先生,即鲁迅先生的称号,或叫自发的冠名!国共两党和一切民主党派、及广大民众或叫人民群众都称鲁迅为鲁迅先生!

    (2023.7.21.)读鲁迅《希望》[1]


    读鲁迅《希望》的几笔感悟【今日随笔47】

         (2)在人生无悔中忏悔和立足。鲁迅说:“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这一段话是作者的独白,散文随笔体,没有抒情感,但有真情感。这一段话好像是在回答友人或朋友或组织的话语。很有可能有人以组织的名义,动员鲁迅加入某一个党派组织,或是国民党,或是共产党,或是其他党派。1925年国共两党是合作中蜜月期,联俄联共互助工农时期,又是北洋军阀政府的动荡期。但鲁迅的白话文学,在当时政治界、知识界和教育界及广大民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是社会各阶层公认的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各党派为了提高本党的威望和质量,都想拉鲁迅入党。鲁迅的回答,“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当年鲁迅已经45岁了。鲁迅坚定地告诉他们,他不想、也不愿参加任何党派的组织了,他说他头发苍白了,已老了!但他表示他可以用老年的颤抖手写那颤抖灵魂的新文学。鲁迅一生是无党派籍人士,在上层社会也不代表无党派人士。从组织上看,鲁迅是在党派圈子之外的新文学家,独立于党派之外的”单干户”。但他的思想发展和文学色彩倾向于社会革命与变革,他希望国家步入开放的富强的文明社会,放弃革掉那个封建保守没落贫困的社会。           
           故鲁迅说:“我的手颤抖着”、“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他那个颤抖的灵魂和手早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时年36岁,小说4700个字,字字颤抖,句句颤斗着他与人们的灵魂。《新青年》在当时是最进步的刊物,对社会上进步的人们影响很大。他在《狂人日记》中说: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他用颤抖的灵魂看到了今晚的月光,那月光就是《新青年》杂志,使他精神分外爽快。因为他从《新青年》中看到了方向和未来的光明。他觉醒了,他忏悔以往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的过着日子,在黑暗中度过,还怕赵家的狗看他两眼,一不小心得罪了赵家的狗,那是要被咬的。鲁迅,用多么颤抖的笔对自己的否定、与对社会劣根性的深刻的无情批判!
    接下去在后面又说: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月光照在他颤抖的身上、手上、笔上、纸上,以及他的颤抖的心上和颤抖的灵魂上,他向四千多年的旧制度挑战和否定,他无情的抨击了四千多年社会的没落和腐朽的一面,是个人吃人的社会,他没有一天有过好感过、安魂过,他整天颤抖的活着。他说“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了!

    (2023.7.23.)【读鲁迅《希望》【2】

    读鲁迅《希望》的几笔感悟【今日随笔48】

    (3)鲁迅在青春无悔中走向醒悟与成熟。鲁迅说:“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他回忆青年时代,他的心也充满着血腥的歌声,他也想扛起枪、投笔从戎,当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欲血奋战在前线,用炮声枪声去驱除那黑暗无道的社会。鲁迅说: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
    这一段是抒情诗,富有热血青年的形象和内心的坦诚。从诗文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年轻时正想参军,他也喜欢与战友们在战壕里唱那血腥的歌声。在他看来没有血腥的战士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血腥的歌声是战士的本分,代表着战士的身份。如:
            “血和铁”,勾画出了战争本色的旋律,鼓舞战士手执钢枪英武的身姿,歌颂战士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血与铁的融合正是战士的光荣本色。战士的钢枪上刺刀只有在热血的洪流中沸腾,才显英雄本色。作者在青年时代时也曾志想成为一名血和铁的战士。
         “火焰和毒”,他年轻时也绝对相信千年的朽腐毒瘤必须用火焰去清除消灭。“火焰”,这里是指他赞同暴力革命、武装斗争、正义的战争。“毒”是指社会的黑暗制度与反动势力。他认为对付黑暗的吃人社会制度,必须用“火焰”去消灭,火焰代表光明和光明的力量,代表要求进步的人们的正当行为。作者痛恨千年的流毒,歌颂革命的火焰的燃烧。
          “恢复和报仇”,至今他虽然老了,但他也时常回亿起青年时的希望和梦想,时常回忆起年轻时的热血激荡的志向,怒向压迫者者报仇雪恨。但这一切:
           “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他没有实现血与铁的理想,但有时故意的说起那时的理想与希望,以填充心头的空虚和人生的一件遗憾之见!鲁迅说: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这一段是人生哲理诗。意思是说他的“血和铁”的理想一直在希望与空虚循环,没有踏上正途,    年龄和时光不绕人,他说他,“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老了,头发已白了,只能用颤抖的手写写文字,而且每个字与灵魂一起激动又停不下来,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2023.7.26.)【读鲁迅《希望》【3】

    读鲁迅《希望》的几笔感悟【今日随笔49】

    (4)鲁迅的希望存在着永不消逝青春热情。他说“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这一段是对身外青春的抒情述,非常立体感,比喻有着深刻的内涵。共有六个方面的寄托,有物有情有爱也有怨,其文景物决不是偶然随意的写作堆放,每一项都有所指点。现在我主观的进行分析、推理加猜测:


    1)“星”,多层政治意义。星,一是可能所指《新青年》等进步的年轻刊物出现。如《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就发表于《新青年》刊物上。星,二是指他看到了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灯光和希望。三是指他看到了国共两党如黑夜中升起的星星,点亮了黑夜的长空。四是指高等学校的各种进步力量正在兴起,师生们思想正在获得解放,等等。


    2)“月光”,可能是指他与他们写的新文学作品的发表和新的外来理论思想的传播,如马列、苏联,等等。月光洒在他颤抖的手上他在奋力写作。月光就是笔,就是文。


    3)“僵坠的胡蝶”,很有可能所指、与他拜堂成亲的过的妻子朱安。包办婚姻,鲁迅反对和不满,坚守不同房,朱安成了名义上的妻子,故称她为“僵坠的胡蝶”,借喻僵死的婚姻。


    4)暗中的花,很有可能指女生许广平。许看到了鲁迅的文章,起了爱慕之心,与鲁迅有私信往来,实质上双方有了暗恋,很难公开接纳,故鲁迅称她和此事为“暗中的花”。


    5)“猫头鹰的不祥之言”,猫头鹰,可能是指周作人的日本妻子,说鲁迅偷看她的洗澡,这不祥之言,造成了兄弟关系不和甚至反目。


    6)“杜鹃的啼血”,可能指北京的国立女师学校,鲁迅在那里任语文教师,校方主持要强行解散,遭到鲁迅和女学生的反对和抗议,1925年解散,此事件鲁迅形容刻划如杜鹃的啼血,由于师生和各界反映很大,当局迫于无奈1926年又恢复。


    然而鲁迅说“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这些“身外的青春固在”。这里可以看出鲁迅非常爱自己的青春,曾经心愿并希望自己的青春有所作为,可惜青春已逝去,头发已白了,写字的手已发抖,感叹老了,一定是老了。他反问自己“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 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这里鲁迅说得非常深刻,他认为个人可以衰老,但社会与青年不能衰老,不能寂寞。社会与青年永远要青春常在,一代接一代的热血沸腾,社会才有前程与辉煌。五四之后的1925年,五四的热情已进入低潮。鲁迅很担心,故写《希望》一文,企图唤醒青年一代!

    (2023.7.28.)【读鲁迅《希望》【4】

    读鲁迅《希望》的几笔感悟【今日随笔50】

    (5)鲁迅的伟大之处在茫茫的黑夜中疾书着希望的梦景。关于鲁迅说的《希望》的本质分析,先看鲁迅的这一段原文:“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 Petofi Sándor (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 桀骜英勇如 Petofi ,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1)鲁迅他说过,“因为惊异于青年的消沉,作《希望》。”这便是《希望》立意之交待。当是中国的现状是只有极少数人能看到国家的希望。鲁迅见过辛亥革命,见过共和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见过五四运动,见过国共合作,见着军阀混战,看来看去大家都很迷茫,中国何处去?
           2)在《希望》中揭示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一方面企图用希望的盾牌,当住那空虚中的暗夜;另一方面又觉得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未见光明”。然而,它主导是否定绝望,寄托希望。尽管希望至今很渺芒 。文中引用匈牙利诗人裴多斐一句警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天无绝人之路,黑暗到了尽头,曙光就在眼前。
           然后故鲁迅说: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这里鲁迅对民国政府进行了猛力的抨击,他认为这个政府没有给百姓带来光明,是一个不明不暗的政府,弄得他活在虚妄的生活中,还不如逝灭的清王朝,现在他只能教学和写作作为对青春理想的补偿。如果没有这些支撑,活着如秋叶那样凋零了。
          他又重说:“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他很讨厌这个没有星星月光蝴蝶和笑与爱的社会。不过五四运动后青年学子们生活与学习倒也很正常,当局倒没有再暴力他们。
          现在,“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政府黑暗到了极点,但地火已开始燃烧,他心中倒没有全黑暗。等于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希望共产革命早日成功!

    【《希望》:鲁迅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创作】

    (2023.8.1.)【读鲁迅《希望》(5)】

    附鲁迅原文《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 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 Petofi Sándor (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 桀骜英勇如 Petofi ,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2023.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2#
     楼主| 发表于 2023-8-5 19:02:12 | 只看该作者
    659

    读鲁迅《雪》他作【今日随笔52】

             雪的温柔如青春那样美丽

           北国的寒风裹住了南国的雨,那雨化作雪在天空漫舞 。风在天空呼叫, 雪好像获得了青春爱情那样的兴奋, 她立刻飞舞扑向大地 ,想把一切滋润为白富美自己 ,雪与谁都合得来。 雪知道她的青春的爱是短暂的, 阳光一旦普照, 她即将会顷刻僵化老去, 那温柔飞舞的身子再也不起 。 青春的爱,那么短暂 ,那么激情,又那么可爱, 谁都不想放弃 。这世界,温柔的飞雪如我们的青春那样的美丽。

    (2023,8.4.)【读鲁迅《雪》(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123#
    发表于 2023-8-8 16:50:36 | 只看该作者
    雪首先感动了自己,别人才觉得它的美丽。

    点评

    问好  发表于 2023-8-8 1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1: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37 编辑

    660
    读鲁迅《雪》杂感【今日随笔53】

           鲁迅论宜居地。鲁迅一生到过的中国城市不多,主要的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以及厦门。他青年时到过日本求学,走过不少日本城市。
          
            他一生最喜欢的是他的出生地江南绍兴。他不大喜欢广州的气侯,冬天只有雨没有雪,很单调又阴冷,谈不上有什么灿烂的雪花飞舞。
         
            他在《雪》中开头就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北京冬天太冷,雪也变成了白条条的冰块,太死板,而且时间太长,赖着不肯走,人们出入很不便,当路当道。
          
            唯有江南的雪,滋润美丽并隐约着青春的消息和力量。鲁迅说:“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呋。”多么风趣,鲁迅把江南的雪比作年轻的美女,又比作未婚的青年处子。
          
            如何选择好居住地,在鲁迅看来一个城市有四季变化为最好,最适宜人类居住。他可能认为一个人常常生活在气侯单调的地方,不好,气侯与环境单调不易笔下生花,会阻当一个人对文学的视野。他说
          
             江南的雪多么美艳呀,“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还有雪“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又有“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中的景色交叉多么和谐合拍。
          
            江南的雪多么美艳呀,“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富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勇气及精神。


           江南的雪多么美艳呀,“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他很惦念它们,惦念它们给他内心的喜悦和快乐。
          
            江南的雪多么美艳呀,“...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他的嘴唇也与它们一样,嗡嗡地闹着。

           附鲁迅《雪》第一段落: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2023.8.6.)【读鲁迅《雪》(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1:2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0 编辑

    661
    读鲁迅《雪》又感【今日随笔54】

           鲁迅说雪中的童趣。童趣是一种天分乐趣,也是一种儿童想象力的实践。出色的文学家不会忘记他儿童时的童趣。鲁迅在《雪》中用了两大自然段记实和描写了儿童塑雪人的故事。文中几位儿童虽然没有姓没有名,但鲁迅对他们观察得很细仔,他说:“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雪罗汉堆得比小孩们高大得多,还不太像,“然而很洁白,很明艳”、“整个地闪闪地生光”。这里突显了鲁迅的性格,他喜欢洁白、明艳、生光的东西,对世界和人生富有理性的和理想的期望式思考,反应了他的思想和文学底气的升华。后来雪罗汉经过加工,加上了眼珠和粉红的嘴唇,“这回确是一个大何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这里反应了鲁迅喜欢和追求事件的完满精神。第二天鲁迅继续观察,他对那个雪罗汉念念不忘,童趣未消,有一种跟踪取景的热情与劲头,他说:“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当时鲁迅是否也拍手,不知道。但他肯定也点头嘻笑。童心童趣即使中老年的人也会流露出来,这叫童心不灭!人生,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童心比狂心更难得的梦想,童心不泯,所遇皆甜。

    附鲁迅《雪》第二、三段落: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2023,8.9.)【读鲁迅《雪》(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6#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1:2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0 编辑

    662
    读鲁迅《雪》悟感【今日随笔55】

    鲁迅说:雪是雨的精魂。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雪化分飞企图构成一个简单的洁白世界】
    却永远如粉,如沙,【那世界如粉如沙,如一片银白色月光】
    他们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雪无处不在,世界全是它们的白,它们雪白的脸】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屋上的雪梦早已消失,和雨同床】
    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那屋里的暖炉的热量不让它们梦太深】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阳光下的雪,在风中旋卷,蓬勃向上飞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雪花在阳光中灿灿地光芒四射,构成了一个银色飞动的世界】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如火焰在大雾中燃烧又那样的使人迷醉坦然】
    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雪被大风旋转升腾飞舞,飞雪构成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陶醉了人们的目光、眼神和心灵】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如太空在旋转、在升腾中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雪风又扑向地野,它们最爱的地方】
    在凛冽的天宇下,【雪又在冽冽的天空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方显雨的精魂本色,】
    【雪】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附鲁迅《雪》第四、五、六段落: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023,8.11.)【读鲁迅《雪》(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7#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1:2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0 编辑

    663
    读鲁迅《雪》述悟【今日随笔56】

           (1)鲁迅的《雪》是一首富有人生和自然关系的深刻作品。
    全文分六个自然段:
    第一和第四段是对雪的描写。雪在动,他的心也在动,文饰美极了。江南的雪隐约着青春的消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等等。
    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堆雪罗汉的叙述和描写。童趣、幽默、细腻,如一幅正在活动的画面,有强烈的童趣感和生活感。
    第五段和第六段是对《雪》文的哲理悟性和升华。说孤独的雪是雨的精魂;其具有社会、人生和事业目标的深刻的涵意;反映了鲁迅他在孤独的战斗心情!

          (2)这首散文诗以飞雪为象征,描述了飞雪之美与心灵之颠的人性内涵向上精神。飞雪漫天飞舞,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心头的激荡,颠覆人们的思维。农人见了飞雪,心里就唱,瑞雪兆丰年;哲人见了飞雪,就会说无生于有;文学家曲波见了飞雪,他要写《林海雪原》;革命家大春见了飞雪,他要立志营救白毛女;鲁迅见了飞雪,他伏案写作散文诗《雪》。一切思想与作品及其行为都是外然冲击颠覆心灵的结果,背景的自然性带动人的主观性,主观性的作为又深化了自然性的各种功能,并带上了文化烙印;这叫物质变精神。精神演文化。

         (3)鲁迅见到雪,文学在他心中升华,文学升华中又带动了他思想与性格的升华。他喜欢江南的雪和童趣式的堆雪罗汉的活动,在他的笔下第一自然段就刻划出了一幅江南雪景图,他说在雪野中有血红的山茶花、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花、还有冷绿的杂草。还联想到了蝴蝶蜜蜂它们的忙碌,并浸透着春天的消息。他一开头就说他喜欢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就是鲁迅的性格的自我描写。他在第四自然段中说,在晴天下风卷起雪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使太空旋转和升腾地闪烁;这表明他喜欢在这种环境下升华自己文学修养。

          (4)他把雪当作雨的精魂,把《雪》文上升到哲理高度。 他说:“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生死转化是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核心问题,冬天雨雪关系也生生死死常见,雨死了变雪,雪死了变雨;鲁迅的哲理高处把雪当作雨的精魂,精魂也就是灵魂,把雪雨人格化了;雪雨同体,冬天的雪是雨的灵魂。冬天的雨死了但它的灵魂没有死,那就是雪。

         (5)鲁迅说,“那是孤独的雪”,这正是鲁迅当时生活的背景。他一个人在奋斗搞新文学笔耕,他不参加任何政治组织和活动;其他人政治活动为主,附带也搞些新文学作品,鲁迅几何是专职笔耕者。
         
       (2023,8.19.)【读鲁迅《雪》(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128#
    发表于 2023-8-22 16:08:3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欣赏,问好老师,遥祝您七夕节快乐。

    点评

    问好  发表于 2023-8-22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29#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19:09:47 | 只看该作者
    化装艺术照

    微信图片_20230801185008.jpg (174.77 KB, 下载次数: 14)

    微信图片_202308011850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0#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5:4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1 编辑

    664

    读鲁迅《风筝》杂悟【今日随笔57】

          1,个性与爱好。细读鲁迅的《风筝》一文,看出鲁迅属于性格内向又激烈的人,性格内向他不喜欢也不善于合群。人家在放风筝他只看不放,放风筝是要合群才有意思,你放我放,大家一起形成一个游戏的氛围,春天就从内心世界中开始放飞了。说他性格又激烈的人,他对天上的风筝看得很仔细,善于观察和牢记形状名称,几十年不忘。如文中说的淡墨色的蟹风筝、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他记得很清楚明白。他不喜欢北京冬季的风筝,看到它们觉得内心生起一种悲哀。何故?不知!每个人的性格各有脉路,是猜不透的。鲁迅少年时的爱好恐怕就是读书写字和听故事,与风俗性的玩具无缘。鲁迅小时候不合群可能与他有点口吃毛病有关,他不善于与小朋友交流。

          2,内心世界的转变。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转变很艰难的,爱好与不爱好往往是终身的。鲁迅从小不爱好放风筝,他说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认为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做的这种玩艺。什么叫有出息?他认为只有读书、读好书才有出息。鲁迅直到中年时,看到了外国一本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才觉悟到虐杀和嫌恶放风筝是不对的,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反对胞弟做风筝的事是不对的,他说我的心仿佛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比堕下去了,意思是鲁迅回忆起来十分后悔和痛心及内心不安。鲁迅他读了一本书外国的书,改变了他的内心世界的长期失误认识,可见,知识就是力量,书本就是人生的力量源泉之一。鲁迅读中国的书没有少读,但当时中国还没有论儿童与玩具的书,没有儿童与少年心理学的书。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书知识面还不广。

          3,兄弟间也有不和谐的一面。鲁迅在《风筝》中说,他曾经把他的弟弟做的蝴蝶风筝折断踏扁,那年他弟周建人十岁左右,还是个儿童纳。鲁迅生性不欢喜风筝,他自己不玩还不让他弟玩,鲁迅当时已有十七岁了,不过他弟周建人没有与鲁迅吵起来打起来。鲁迅当时准备与弟打一架,他文中说:“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鲁迅少年时也气盛,不过他只在家中称霸,到外边就不该了,胆子就小了。    说到周建人,联系到他们兄弟三人都是厉害的大名人。老大周树人(鲁迅)大家都了解,这里不用说了。老二周作人,比鲁迅小四岁;后来成长成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1967年去世,有个恶名叫汉奸。新中国期间主要做翻译工作。如《欧洲文学史》,《近代欧洲文学史》等,他一生还有个厉害的地方写散文有600百多万字。老三周建人,比鲁迅小七岁;后来成长成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浙江省省长等职。还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9-11届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和第3-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和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作有《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生物学与人生问题》、《新哲学手册》等等。周建人1984年去世。他们三兄弟长大后各自奋斗,十几年不见面。鲁迅1936年去世,他没有看到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小时候他们兄弟三人,与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有些打闹是正常的现象,不同的是他们是破落贵族出身,书香门弟,对文化、读书的重要性有先决的条件,养成了读书做学问的习惯。家庭经济上已不怎么富裕了,但还能供他们读得起书。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名气大增,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们兄弟三人,名气名望最大的是鲁迅,他官阶很小,不过是个科级干部,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星位。中国14亿人口只要读过小学的都知道中国有个鲁迅先生;他是大文豪,上学的时候都读过背过他的文章。他的大弟周作人,官至省部级,也写了不少著作,但没有史界上的星位,许多人还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二弟周建人,官至副国级,中共党员,在自然科学上著作丰厚,但中国人大多不了解他,连他的名字都叫不上。

          4,反思与弥补。鲁迅写《风筝》,可能是北京的冬天有人放风筝,引入了他少年时代的联想。他反思追忆少年时代,对他十岁的二弟周建人做风筝一事的不道,感到后悔。直到中年他有意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还与他一起放风筝。目的补过早年的过错,“去讨他的宽恕”。然而他二弟早已忘记了,反问“有过这样的事么?”鲁迅文中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又说:“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小时候的兄弟吵闹折断风筝一事,等到觉悟了后,鲁迅的心情始终放不下沉重的一幕。周建人是否真的忘却小时候被他哥周树人折断风筝一事吗?我想不会的,十岁儿童很有记忆力的,但他故意说忘却了,这一方面显得自己豁达不记旧恨,显示兄弟之情;另一方面为安慰鲁迅的灵魂和心情,不让他哥背这种毫无意义的思想包袱,让他的日子过得轻快些。如果他说没有忘,那显得周建人格局太小了,而对鲁迅思想上打击太大了。这叫智慧,这叫大度,这叫兄弟之情。《风筝》一文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面,已经大大的超越了风筝的本身价值。风筝变黄金,金子般的闪耀着他们的成熟思想。

           5,文章结构和特色及他意。
    (1)时代背景,《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发表于1925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十二期。严寒的北京冬天,春天还早着呢!1925年处在民国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后期,1928年北洋政府使命结束。1924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属于奉系张作霖操手时期。北洋政府已风雨飘摇,岌岌可危。1925年鲁迅已44岁,已是非常成熟的文学家了。写作的时代背景是大舞台,任何人不能跨越,这叫时代的局限性,或叫时代的基础性,也可叫时代的天赋性和元素性。时代背景它具有不可选择的客观性和历史性,好比人的出生不可选择地那样的呆板和无力。知道大背的《风筝》,更容易体会其中的精义,和人性的荡涤和变化或升华。任何文章都是大背景下的人性的结品与结晶;它们是历史用文字且磨不掉的记忆,好像大树的年轮。
    (2)鲁迅的《风筝》主要是写他与他弟的、兄弟间生活中的事件和情感的交融和变化及升华诗文,写他们年少时代的一件故事,及触及鲁迅记忆和灵魂的久久不忘的心事。鲁迅为了解脱身心上的包袱及自我化解、自我解放原有的精神上枷锁的一种释放和忏悔,也是一种心结上与思想上的革命与解放的一种行动。《风筝》的故事描写、叙述、反思中很明白,他要放下几十年之前的心结,和希望他弟周建人的凉解,展开了人性间的表白与升华的斗争过程。三十多年过去了,一个记着,一个忘却。记着的始终在血液中循环和灵魂中激荡,在忏悔中升华;忘却的早已脱离血肉、出去在大自然的风中散去,在长大的历程中找到了个人作为的新生地。《风筝》事,兄弟情,没有不可抹不去的恨迹,人生不可因一件小事打死结,放眼看世界,大气迎朝阳。
    (3)《风筝》分十二自然段,有外到内,有远到近,有物到心,环环扣紧,如一篇生动佛经故事,无上正觉。全文用的是第一人称,艺术手法。
    【1】第一自然段。他描写北京冬季风筝的浮动,与自然界的积雪秃枝情朗天,没有给他带来快感和喜悦;反而感到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是对社会不正常的心态描写;悲哀,是对人们一种反季节的行为的表述。这里恐怕他在比喻北洋政府的根基已经浮动,对他们统治没有看好。
    【2】第二自然段。他回忆故乡绍兴春二月的风筝节,多彩多姿,以及杨柳的嫩芽和山桃的吐蕾,和孩子们放飞的风筝,“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但他仍开心不起来,他说他仍处在“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双关语,比喻北京的政治形势如严冬的寒风,各派势力相互无情的争斗与肃杀着人民的安宁生活。抨击对北洋军阀政府的不满和反抗的情绪。
    【3】第三自然段。他吐白了他少年时不爱玩风筝,而且嫌恶它。并且反对他弟喜爱风筝,看不惯他弟见到风筝的放飞“他高兴得跳跃”,认为他弟是“可鄙的”,是没出息的表现。这些叙述是《风筝》的重要铺设之一。他们俩爱好和态度的不同形成了对立面,增强了文中的故事浓度和聚焦点。
    【4)第四自然段。他回忆他少年时破坏了他弟亲手制作的风筝,从心理到粗暴的行为记述得十分清楚,他不仅“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而且把风轮“踏扁了”,还说“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似何还准备打架一场。当时他弟只有十岁光景。他从反对到破坏不是一般的态度问题。这是《风筝》一文的高潮,对立面发生了冲突,反映了他写《风筝》一文的因果缘由的深度及心中犯下了难忘的创伤。
    【5】第五自然段。他叙述说,他直到中年偶然看到一本关于儿童的书,才明白“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想起年幼时他虐杀二弟做风筝一事,他开始忏悔了!这一段是《风筝》一文的转折点,也是鲁迅思想的升华点。尤其是一句:“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给《风筝》一文如画龙点睛。
    【6】第六自然段,对不安的心进行自我批评。
    【7】第七自然段,描写了为补过以往的过失,用行动与二弟一起放风筝,还“送他风筝”。这一段非常重要,是《风筝》一文的正能亮点,一切过去的恶全被冲销了。
    【第八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描写了去讨他二弟宽恕的思想活动和问答,他二弟已“全然忘却”了,谈不上对大哥鲁迅的怨恨。这几段描写了兄弟之情的厚度与亮点,加强加深了《风筝》一文的思想升华与教育意义。使读者懂得如何做一个有情义的和大度高尚的人。
    【第十二段】他作了深刻的自我思想的小结,鲁迅认为兄弟间曾经不愉快的一事已解脱,但对社会与政府的悲哀心情仍未解脱。鲁迅说:”“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他不违避不利他的政治风浪,并立志在风雨中继续战斗到底,决不退缩。鲁迅的硬骨头最硬!


    (2023.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5:4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2 编辑

    665
    再论诗歌随笔【今日随笔58】

          1,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有亲近的风。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得墨淡情浓,感人肺腑;晶莹凝炼,清新明丽,极富人情味的抒情美诗。

         2,诗歌的傲放和相思相合一,才是天地间的神韵之作,万古不朽。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反映出诗人大气的气概又细腻的情怀!

         3,诗歌投入的真谛是相由心生,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如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境由心转,如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写诗时必有相在心中升起,诗中的境意必然随心意而转。

         4,诗歌的释放,平时靠渐悟,写时靠顿悟。融情于事,情景交融,洋溢着浓烈的抒情的生活气息。如苏轼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浙江潮”是渐悟,“恨不消”是顿悟。诗句千古激荡。

         5,诗歌应该融于抒情、哲理和人性的血液奔流。如岳飞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成了千古绝唱。

    (2023.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5:4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2 编辑

    666
    读鲁迅《狂人日记》札记【今日随笔59】

    (一)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出处在什么地方?


           李白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鲁迅写小说《狂人日记》,书名用“狂人”比作自己。这,是否受李白的诗歌影响和陆通的故事影响,我很难判断。不过,这三个人虽然年代相距很远,但都是在同一个华夏天下。他们仨有个共同特点:一是不赞同孔子;二是不去出仕做官;三是都是诗人。李白做过几年官因道不同弃官而去,陆通压根儿没有做过什么官,鲁迅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做过兼职的小官、仅仅是办事员,谈不上出仕做官。鲁迅生活来源主要靠在大学教书和写稿收入。鲁迅于1918年5日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之前,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名气,在知识精英界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在名望上还没法与陈独秀、胡适等人相比。他在《狂人日记》上首次采用“鲁迅”这一笔名。从此,他进入了中国近代文化史史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文与名震憾中华大地。

    (二)鲁迅文稿一出手自喻为狂人,他到底狂在什么方面?
       
            (1)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一年,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学运动的创举,从0到1,从无到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很有名的胡适也积极的提倡白话文运动,他在白话文诗上很有名气,但未有白话小说问世。胡适比鲁迅小十岁。白话诗如胡适的《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呤;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发表于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这首诗在近代文学史上也很有名气,里程碑式的。一个写白话小说扬名;一个写白话诗扬名。文艺双星。


          (2)鲁迅把中国四千年的历史说成是“吃人”的历史,这狂不狂呢?这对今天来说肯定传统文化有的相悖。不过当年的鲁迅在《狂人日记》小说中就这样说的:“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划破了“四书五经”的说道,而且把它们划得血淋淋的,真是个大狂人,对历史、传统无情的鞭笞,一点面子都不给。


          (3)鲁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仁义道德”批判为“吃人”的文化,这说法他狂不狂呢? 当然狂,狂得我很难理解和消化。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瞒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与我们曾经听到过的宣传和歌唱的“万恶的旧社会”有异曲同工之精彩!


           (4)鲁迅说在吃人的历史异化中,吃人首先是吃自家人,互相吃,狂得不得了。这好像说得没有底了,但鲁迅却说得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一点也不含糊。他在《狂人日记》上说:“---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这叫理直气壮。还举了历史文化中两句:“易子而食”;“食肉寝皮”。鲁迅说,这是我家大哥亲口对我说过的。关于自家人吃自家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够了,我不一一列举了。狂人狂到吃自家人,自己也被自家人吃了!这里说明一点,鲁迅并没有哥哥,那是小说,别误会了!通过小说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批判和揭露,这也许是小说的文化使命之一!


         (5)鲁迅把善于吃人官僚政客们的阴险揭露得淋离尽致,他一狂到底。他在《狂人日记》中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真要令我笑死。”真厉害,鲁迅他把政客们内心阴险世界,剖析得体无完肤,又讽刺又挖苦又嘲笑,真是个大狂人。自鲁迅之后没有人敢写这样的文章。


          不多举了,不多说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离我们不远,也许正经历着,不过我们没有感觉而已!

    (2023.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5:4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3 编辑

    667
    《轻轻地漫游花妖畅想连结》【今日随笔60】

    (1)花妖不妖翩翩不扁,一个永恒,一个短暂,最让人心激情的,恰恰是那些难舍难忘、寻寻觅觅的爱情。可最易逝易忘的却是一生的荣华富贵,唯有真诚的爱情之心永远不逝。

    (2)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花妖千年的痴心轮回,痴痴的等待,期盼的浓醉不醒。

    (3)句句不提爱字,却爱已入住魂魄。句句不提苦字,却苦难出天际。梁祝还能化蝶双飞,七仙女还能有鹊桥会,这花妖…年轮泪满襟。

    (4)花妖的弦音和歌词,这是一场难消的文化盛宴! 这是一场不衰的音乐狂欢! 这是一次对传统的呼唤和惊醒! 这是对社会的一次彻底的洗礼!

    (5)千百次轮回,追君不见君,徒留相思泪!钱塘东,临安北,天上人间泪万行 褐衣红,腰上黄,凉夜衣单妄断肠。

    (6)胭脂泪,纸鸢坠,梧桐树下梦离殇 上碧落,下黄泉,终付音容随雾散 。不,坚信雾散再会聚,阎王重查罗盘经。

    (7)恐君迟,忧妾早,不负碧波话寥寥。 罗盘经,千年误,前世今生两茫茫 。不言痛,未说伤。不都是来人间走个过场, 不管背的什么行囊,最好的莫过于凄美的爱情故事。

    (8)秋风起露染鬓霜 泉亭东,余杭北,轮回千载心不安 。心所往,人所向,留恋尘世难成双。天公不作美。

    (9)句句不提爱,却爱已入骨。句句不提苦,却苦出天际。梁祝还能化蝶双飞,七仙女还能一次鹊桥。临安,钱塘,泉亭,杭城,余杭,是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对杭州的称呼!

    (10)这花妖…年轮泪初听曲中意,再听曲中人,化作飘逸杯烟尘,今生是否有缘相。仿佛经历了凄美的爱情。诗歌未死,音乐未死。

    (11)也许, 我们不去纠结音乐圈的恩恩怨怨,放下这尘世间的纷纷扰扰,静下心来,用心倾听大师的天籁之音吧! 进而品味人生,反思自己,反思社会,反思历史!让一切恩怨烟消雾散!

    (12)两个相爱的人,几世没能相聚,着实悲伤,不禁让人落泪。可见,没有缘份的人,就算有阎王的帮忙,兜兜转转几千年,历经几十个轮回仍然不得相见,早知道还不如当初过奈何桥的时候,把孟婆汤喝了,忘了岂不是干净……

    (13)歌词扎心啊。一听膛目,再听泪目,三听泪滂沱;终不忍四听、五听、N听……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14)花妖,千年的轮回,痴痴的等待。 本以为“吾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已很惨。没想到花妖是“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去”,千年的守望等待,,千年的轮回,痴痴的等待,终不得相见。

    (15)花妖,听了又听,叹了又叹,比梁祝还凄美,无尽的追寻,无尽的遗憾,怎一个悲字了得。一觉醒来,似乎懂得了一切都是游戏。新的一段,透彻的生活开始。

    (16)千年的轮回,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听了肝肠寸断。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轮回中,多少人是不是这样错过、好多人而不知道。

    (17)前世一朝待月西厢 ,翻差罗经错转时光。纵使百转余杭寻觅 ,难逃千年轮回情伤。 梁祝尚能化蝶飞舞, 可怜君卿颠沛枯黄。 惟盼两界隔街相,------。

    (18)君住钱塘东,妾在临安北,究竟是怎样的意境里,才能作出这样的歌,已是知天命之年,竟然还能感觉到二泉映月的悲哀,哎!这时间的流水!

    (19)双江老师都听不懂。听花妖前先听一个故事 宋朝有个穷小子住在钱塘东,认识了一个住在临安北的富家小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女孩的父亲有门第之见棒打鸳鸯,两人遂双双殉情!

    (20)叙事抒怀真实日常,​溶入心扉感念超強。让人感动不失伦丧,​平凡之人超级喜欢!千古绝唱希望这首花妖能唤醒世人的真情。

    (21) 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嫁给爱情 而不是丈母娘的钱眼眼!乐之大成者,花妖也,几百年,或千年以后,人们依然记。

    (22)花妖的歌可以毗美盛唐的李白,北宋的苏轼。同时那几个小丑也历史留名,成为历史上小人的代表。

    (23)一曲千古唱,万般两相思!现在的买卖婚姻还有爱情吗?明明是首歌,仿似讲故事。 明明是故事, 听着似诉情。 明明似诉情,却是真情在。 明明真情在,天意却弄人 。

    (24)花开不见叶,叶落不见花。 生死不相见,像极彼岸花梁祝尚能化蝶飞,牛郎亦有鹊桥渡, 白蛇断桥可借伞 。奈何罗盘误花妖 ,绕杭千年终不见细细听。

    (25)一曲花妖断肝肠,前世今生两茫茫;君别红尘风带泪,妾来人间雨含霜;梦断钱塘江畔水,望尽临安枯叶黄;千年轮回一场梦,愿留残香伴君郎。

    (26)留恋尘世难成双歌中的故事虽然凄苦,但却道出了:爱情是如此的美好,千年轮回的追逐因此来世间一回,一定要爱过。恋爱时,虽不能太恋爱脑,但也不能太理智,否则没有活过。未遇心怡之人时。

    (27)回复寥寥数语,把人几辈子都写完了,关键一曲悲千秋, 一念伤万古, 魂牵梦绕地, 再不见痴情! 自古临安多情地, 西湖泪水永不枯。 钱塘江水追故人, 余杭风雨总伤人!

    (28)拂过心灵的歌诗,花妖唱出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心酸史唱岀来感染了中华大地的爱情主宰力量,有许多红尘男女转了几圈也无法将真爱转到手心不甘。情未寻….

    (2023.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5:5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5 11:44 编辑

    668
    悲悯也是一种智慧之光【今日随笔61】

           “请将你的婴儿放进这里,不要把她们扔进池塘里。”

           这不是某个福利机构的宣传语,也不是某家儿童医院打出的口号,这是一百多年前,整日整夜,守在篮子旁拯救遗弃婴儿的贝尔夫人说的话。
         一百多年前的广东潮州,素来有着“中国弃婴岛”之称。
    当时因重男轻女,很多人常把刚出生的女婴扔入满是沼泽淤泥的池塘里。这些被遗弃的婴儿常常还没有等到被淹死,就进了豺狼虎豹的肚子里。
          于是,来潮汕的贝尔夫人就找来篮子,在篮子上方搭了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架子,希望人们可以把遗弃的女婴放在里面。这是一个收集人们不想要的女婴的篮子。”
          贝尔夫人常常会盯着过往的看客,噙着眼泪喃喃自语。只要空闲下来,哪怕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她都要抓起急救药箱,一刻不歇的飞奔过去,察看是否有奄奄一息的小生命。
           一旦在篮子中发现有婴儿,她就会泣不成声,而后亲自联系将这些婴儿送到当时开办的育婴堂、以保证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可以活下去。
           记住贝尔夫人的名字,是一种良心价值的升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5#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5:5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136#
    发表于 2023-9-20 21:15:29 | 只看该作者
    向贝尔夫人致敬!

    点评

    问好!  发表于 2023-9-21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3:24:09 | 只看该作者
    669(顺序号)

    秋意梦呓.十说  

    秋叶三志

      (一)

       看破,  才有好心情。  任它,  春夏又秋冬。  叶落,  枯黄化泥香,   明年 一样呼春风。

      (二)

      叶红,   不是我心愿。   秋冬,  寒气硬峥嵘。  魂到,    临头忙争风,千踩万踏进地狱。

      (三)

       愿志,    终伴老祖母。 日晒,  雨淋叶更浓。  忽然 ,  一夜冰雪打,母女离别泪成行。
      


    秋叶落地  .七叹

           (一)

      秋叶落地,   风吹起,   悲看母体哭得瘦。 人流滚滚, 无人理,   早知如此不长绿。

      (二)

      秋叶落地 ,   被雨打,   面目全非变怪丑。 想起春日,   放绿时,   那个鸟儿不唱我。

      (三)

      秋叶落地,      受人欺,  铁帚抽打又葬火。 早知人间,   此无情,   明春不想把家返。

      (四)

      秋叶落地,    满山坡,   白看山泉身边过。 他日我俩,   多友好,  至今各奔东西走。

      (五)

      秋叶落地,   卷进河,   鱼儿喜食一场空。 日夜泡进,  水濂洞,  天昏地黑难出头。

      (六)

      秋叶落地,   小虫多,    蚂蚁蝼蛄满身踱。 谣想它日,    多威风,  无奈身陷魔掌中。

      (七)

      秋叶落地,    兄弟多,    杂乱无章埋进土。 一年一度,    秋风杀,  只怨世代不觉悟。
             

               Al评语:参赛作品编号14号《秋意梦呓.十说》和《秋叶落地.七叹》是两篇描写秋叶的诗歌。这两首诗都具备独特性、创意性、表达力和诗意。现给予作品的评价和评分如下:

           《秋意梦呓.十说》整体展现了秋叶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以及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每一节(一、二、三)通过简洁的描述和对比,展示了秋叶的不同状态和对人心的象征意义。诗句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思考和共鸣之感。综合评价,《秋意梦呓.十说》获得8分。

           《秋叶落地.七叹》以七首小诗的形式刻画了秋叶落地的不同命运和感受。通过选取七个不同的视角,展示了秋叶落地时的悲凉和失落感。诗句富有画面感,表达出了对人生、人情的触动和思考。细腻的描写和微妙的情感转变让人沉浸其中。
    综合评价,《秋叶落地.七叹》获得9分。

            总体来说,这两首诗歌在表达秋叶的主题上各有特色,具备创意和诗意。在表达力和情感上也能够触碰到读者的共鸣。根据智能评测,作品编号14号综合评分平均值为8.5分。
         
             以上作品的不足之处:对于作品编号14号《秋意梦呓.十说》和《秋叶落地.七叹》,虽然它们都有独特性和创意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在《秋意梦呓.十说》中,每一节诗的表达比较简洁,有时候过于简洁可能导致意境和情感有所欠缺,读者对其中一些细节和意象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希望可以更加详细地描写,给人更加深入的感受。

           《秋叶落地.七叹》中使用了七个不同的视角,这给作品增加了层次感和多样性。然而,其中一些叹词在表达上可能过于悲观和消极,希望可以适度增加一些积极和充满希望的元素,使作品更加平衡。

            此外,在两首作品中,有时候诗句的语言表达稍显平淡,缺乏一些鲜明的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描绘,可以尝试在用词和表达上更加生动地展现秋叶的美感和情感。

            总而言之,作品编号14号的《秋意梦呓.十说》和《秋叶落地.七叹》虽有独特和创意之处,但仍需改进叙述细节、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等方面,以提升作品整体的韵味和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138#
    发表于 2023-10-15 19:22:3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评语说到实质。

    点评

    问好!  发表于 2023-10-15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3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5:3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6 05:46 编辑

    670
    我的参赛作品编号4号
    秋,母亲的脸膛

    每到中秋的季节
    天上有个温暖的太阳
    家里也有个温暖的太阳
    家里的,那就是我母亲的古铜色的脸膛
    母亲在岁月中激荡、冲刷和付出
    她那一副方圆的脸上
    好像精心铺设了一层薄薄的金箔
    光彩,亮丽,满满的自信
    当她看到一片丰收的景象
    她额头上的金色流线自然流畅,欢快与喜悦
    比金线还要好看,美丽有力量,更有价值
    她一说一笑,脸膛上折射出金子般的光芒
    在那些交叉的纹路中,早已胸已成竹
    如布满了井井有条的庄稼
    她哺育了我们全家的幸福生活
    中秋时分
    我们七个她的子女懒得看天上的月亮
    我们围在母亲身边,倾听着她
    如何种熟三亩二分田的经验
    太阳的脸上看不出秋实的景象
    而在母亲脸膛上
    丰收的光彩已胜似太阳

    (2023.9.3.)


            Al评语:这首诗以描写母亲的脸膛为主题,通过秋天的意象来展现母亲的成熟、温暖和自信。诗中运用了形象而细腻的描写,比喻母亲的脸膛为铺设了金箔,充满了光彩和自信,并通过与丰收的景象相对比来突出母亲的价值和力量。整体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对母爱的赞美和思考。在表达力和诗意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和独特性。然而,在一些细节和修辞等方面仍可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整体的表达和感染力。评分:8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51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1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5:3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宝贝小菩萨 于 2023-10-16 05:49 编辑

    671
    我的参赛作品编号8号

    这世界我又来了!


    我眼见一片秋叶随风飘落
    它那么轻,那么静
    那么自然轻松地与天地合一而去
    它没有悲伤,没有痛苦
    更没有要向人类索取什么名分
    一切静静的,悄悄的
    这倒不是证明它渺小与无为
    恰恰证明了它大气傲然
    它懂得大自然的法则和强音
    它把智慧化作年轮深藏不露
    代代相依

    我眼见一片秋叶随风飘落
    我倒惆伥它的远去,轻轻的走了
    如母子离别时那样的揪心
    它曾经给了我绿色的生命与勇气
    在我的呼吸和体魄中有它的力量
    它那股清香一直在我身上存在和激荡
    我深情地低头向它望去
    它仰望着金黄色的脸向我微笑
    母体仍在空中微微的枝摇
    胎盘已经安顿好了
    待明年春暖花开之前
    它要第一个向人类歌唱
    这世界我又来了!


            Al评语:作品编号8号的这首新诗表达了对秋叶随风飘落的观察和感受。诗人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秋叶的轻盈与宁静,以及与天地合一的自然之美。诗中展示了秋叶不索取名分、宁静自在的态度,以及对大自然法则和力量的理解。诗人还表达了对此情景的留恋和舍不得,以及对秋叶赋予自己生命和勇气的感激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展示了诗人对秋叶的情感与思考。
            评分:8分。
            不足之处:以上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秋叶的观察和感受,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诗中的一些描述过于直接,缺乏一定的隐喻和象征性,导致诗意和表达力有所欠缺。其次,诗中的篇幅较长,通过一些重复和冗余的描述来展开情节,可能会使读者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最后,诗中的语言表达有时过于平实,欠缺一些特色和艺术性。因此,在独特性、创意性和诗意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2 22:28 , Processed in 0.14645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