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教育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了,最大问题是“学位主义”,学位主义与创新精神是相违背的,创新需要不拘一格,而学位主义把很多创新型人才拒之门外。 未来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呢?应该没有围墙,也没有文凭没有学位,只有学历证明。 有没有学士、硕士、博士?当然没有,这些东西其实是虚荣的东西,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何来毕业?何来学位?有了“博士后”? 请问博士后的后面是什么? 你要写论文,可以,拉企业来大学合作,论文谁都可以写,本来科学研究就是自由的,何必分什么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还不是都一样,关键是创新点有多少? 现在博士那么多,大师有几个?难怪钱学森死前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当今中国大学出不了大师,可见,大师并不是从什么博士或什么“博士后”来的。 那么,应该从哪里来呢?袁隆平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简单讲,就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从社会中来。实际上,鲁迅是个没文凭的人,爱因斯坦文凭也不高,比尔盖茨、乔布斯都是大学中途退学的。 我不是说大学没用,只是我认为文凭、学位没太大用处,未来大学应该只是个进修或讨论的地方,当然还有研究,但绝不是唯一搞研究的地方。而且大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一次去6.18交易会,贴了好多科研项目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大学的发明方案常常不考虑生产成本,谈何生产力转化? 现在,明明大学的重要性在下降,却还要拼命搞什么大学排名,搞应试教育,苦了学生累了社会,文凭学位满天飞,创新人才则凤毛麟角,“大师”更是如同物种灭绝。 大学应该是撕下面纱的时候了,应该创造条件,让所有需要的人去读,而不只是高考生,学习不是最主要的,交流更重要,大家都不是为了文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才是最高境界。 可以想象,未来大学一定没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取而代之是学习证明,可以书面证明,也可以是电子卡证明。 到那时,高考就完全淡化了,应试教育自然不是主流,创新才是真正主流,也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出现大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