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年前我就有个梦想,想编一部《世界美文观止》,把全球一流佳作,汇集其中,以便读者一册在手,尽览天下精华,——但这需要时间和精力。
目前国内外古今散文集之多,多似牛毛,浩如烟海。我大半生收藏的各种选本,就已超过千册,其中极大多数的编辑质量我是不满意的。
直到1993年,我从我参与创办的《十月》杂志退休以后,才有充裕的时间,去实现编这本书的梦想。幸运的是之后多项社会工作,给我创造了条件,成全我做这件事。自1994年夏天起,中华文学基金会,在老作家冯牧、袁鹰、张锲等人领导下,创办了一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为优秀青年作家出他们第一本书。近20年来,已出版了160多本,推出了一批文学新人。我一开始就是这套丛书的常务编委,其中的散文集主要由我审读,编委会终审通过后,分配我作序或写后记。从1997年起,我连续担任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评委。那10多年时间,让我熟悉了全国各地散文家和他们的创作状况。之后我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委托,编过一本供翻译成外语、发行到国外用的《中国散文选》。本世纪初,作家出版社请我编一本于2006年出版的《中华散文精粹·当代卷》。这些编务为我遴选中国古今散文精品,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20多年前,作家柯岩主编一套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2011年初,当这套书即将再版时,柯岩(2011年12月11日去世)生前曾委托我补选一本于2012年3月出版的《外国散文卷》。这事也给我挑选外国散文精萃,作了某些铺垫。2012年7月,我与熊召政先生同游呼伦贝尔草原,路上谈起编美文选,他竭力促成其事。
我用多年时间,从全世界上百个国家、万余篇作品中,选定了41个国家、160篇佳作。其中,外国美文80篇,中国美文80篇,分别编入上、下两部。目录编排大致以时间先后为序。本《观止》最古的一篇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最近一篇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发表于本世纪初的中国年轻散文家向迅的《大地悲歌》,因此外国美文作为“上部”编在前面,而中国美文作为“下部”放在后面。
二
本书所说的“美文”,实际上就是指最美的散文。“美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周作人从西方引进的。他于1921年5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美文》,提倡叙事、抒情的艺术散文,希望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天地。之后,胡适、傅斯年、王统照等人撰文响应,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本人用创作成果充实、实践了这一主张。自此,美文的地位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从上世纪90年代初贾平凹主编《美文》杂志之后,这一称谓获得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积半个多世纪写作、翻译、评审、编辑、研究艺术散文之经验,我已形成九个字的散文观,即写出一流美文必须“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美文“要有我”,有了我,才有思想、心灵和深情,才有个性、感悟和识见;美文要“写独特”,题材独特才能与众不同,一新耳目;美文要“独特写”,有了独特的写作方式,独特的语言、角度、结构、切入点,才能吸引目光,印象深刻。一篇佳作,除了拥有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角度外,我尤其重视艺术散文中的细节。我认为有了好的细节,就有了精 。有一次,我乘车路过江南一个村子,瞥见农家院子里悬垂着一串青葫芦的篱笆下部,挂着一面圆镜子,有个小姑娘坐在矮凳上对镜梳小辫。她旁边簇拥着一丛盛开的月季花,花畔正有一只老母鸡低头啄食地上的籽粒。这不正是一幅典型的“农家乐”吗?如果用相机抢拍下来,不就是一帧精美的艺术摄影吗?作品里要是有了如此明洁、鲜活的细节,我一定从茫茫文海中挑出来,如获至宝地选用它。
三
本《观止》入选80篇外国美文,也就是说,选用了80篇译文。我对译文的要求比较高。我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至本世纪初,先后在京、津、沪四家文艺出版社出版过文学译作。我追求的是神译,厌恶拘泥于原文的洋腔洋调、诘屈聱牙的句式。
关于文学翻译,在1992年春天,我和诗人、报告文学家、翻译家徐迟先生于深圳西丽湖度假村有过一次交谈。徐迟译过莫德的《托尔斯泰传》、荷马的《伊利亚特》、爱伦堡的《巴黎的陷落》、司汤达的《巴尔玛修道院》、《雪莱诗选》、梭罗的《瓦尔登湖》,故对文学翻译很有经验,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说,翻译应追求等值。既然是文学翻译,首先要有文学性。他推崇林琴南的译文。他说,一个美籍华人和一个美国诗人合译的《唐诗三百首》,首首有不妥之处。翻译应正确表达原文的内涵、意境和神韵。这时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从花径上踱过来,加入我们的闲谈。三人一起议论、比较梁实秋、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曹未风、方平、朱生豪等名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优劣。大学者王元化先生对莎翁作品很有研究。他眼镜片上闪烁着夕阳的余晖,转身对徐迟说:“朱生豪的译文好,是因为他母语水平高,中国古典诗词烂熟于心,故笔下文字融会贯通,翰墨飘香,很传神,念起来琅琅上口。你叫他完全忠实于原文,风格就没有了。”徐迟点头首肯。我听着他们的谈话,更坚定我神译的主意。编本书时当我实在找不到理想的译文,只好采用自己的译作,例如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
我对编入本书中不同时期的译文略加润饰,以期更符合今日汉语的表达方式。每篇译文后都注上译者姓名。少数找不到译者名字的,只能暂付阙如。
四
写作要独特,编书也要创新,需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它才有存在的理由。犹如一片原始森林,万木迥异,千花齐放,百鸟争鸣,彼此互补,相得益彰,方能形成一个丰富多 、生动活泼的繁荣局面。我在几百字的题解和导读中,一般不作平铺直叙的介绍,总要点明作者的写作背景、指出他的写作方法、描叙他的生活细节、记述他的创作特点,尽量做到对正文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延伸。故写一则五六百字的简介和艺术分析,往往要看作者几十万、上百万字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传记,这才能统观全人,寻觅到简洁的语言,精确概括他的创作风貌。我希望我的导读本身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能真正起到绿叶配红花的作用。
试举朱德《母亲的回忆》为例。朱德母亲于1944年2月15日辞世。他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悼文,回忆他母亲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宽厚待人的一生,回忆他母亲种田、喂猪、养蚕、挑水、担粪、做饭、缝衣的一生。他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母亲的代表。母亲去世了,他很悲痛。他誓言继续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以此报答母亲的深恩。紧接着我点明这篇悼文的时代背景:“1944年春天,正当苏军大规模反攻把入侵德军全部赶出苏联领土、盟军即将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国抗战敌后战场开展局部反攻、已现胜利曙光之际,人民子弟兵的总司令,为报母亲深恩,发出了这样的心声,立下了如此的誓言。”
再以司马迁编撰《史记》为例。我在司马迁《报任安书》导读中,介绍他“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带,踏访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历史人物故事以及许多地方的风俗民情。这种到大江南北的游历,这种为编写《史记》作准备的文化考察,后来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余秋雨先生离开书桌、跋山涉水、写作《文化苦旅》的崇高典范。”这样打通古今,拉近距离,会使读者感到亲切。
本书编入黎巴嫩作家《笑与泪》。我在赏析中说:作者在此文中,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以两种情景表明:黄金、珠宝、华屋,不能换来爱情;只要两心相悦,即使贫穷、疾病、离别,也能忍受、坚持、等待。紧跟着我抒发我对真正爱情的感悟:“爱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痛苦磨不灭、眼泪抹不去的东西。美好、坚贞的爱情是灵与灵的相恋、命与命的交融,是心里的思念、梦里的牵挂,是望穿秋水的等待、撕心裂肺的苦熬……”编者期望如此抒发,对文本有所丰富和延伸。
五
本《观止》导读尽量掺入编者生活经验、写作体会和独特发现,以使赏析更具个性,正文更臻丰盈,美文更显华美。
冰心老人在90岁那年的夏日凌晨,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极其纤小却唱着动听歌声的翠鸟向她呼唤。她醒后写了一则《我梦中的小翠鸟》的美文,用300多字描绘了那个永不忘怀的梦。我在导读里记下了我做的另一个小鱼的梦,以补充冰心老人的梦境。我梦见自己清晨在河沿上散步,“我立在河边,向河里撒下一把细沙。细沙立即幻化成一群翠绿色小鱼,拥挤着向我游来。它们张着小嘴,弄出一些水声,似乎要我给它们喂食。我摸摸口袋,没带鱼食,因为着急就醒了。”
法国的布封在《天鹅》中赞美它有俊美的身段,圆润的线条,洁白的羽毛。赞美它夜晚泊在水面上,将脑袋弯夹在翅膀里,依水而眠,是天下第一睡美人。赞美它是“爱情之鸟”,更有科学根据。我作为中国野生动物协会老会员,参加过一些观鸟活动。仔细观鸟发现:天鹅雌雄共筑爱巢,轮流孵化,同甘共苦,相守终身。若一方受伤,另一方形影不离,殷勤看护。若因病死去,另一方痛不欲生,突然高飞,猛收翅膀,垂直栽落,殉情自杀。故“这圣禽配受人间最高贵的称谓——天鹅,天帝之鹅。”相反,鸳鸯决不是爱情鸟。长期科学研究、实际观察证明:鸳鸯一般在发情、求爱期才成双成对。它们的爱情并不专一,是临时夫妻,谈不上白头到老。当一只鸳鸯不在时,另一只鸳鸯会和新的异性交配。如果一方死去,另一方便另觅新欢,更换配偶。人们在生活中习惯称鸳鸯为爱情鸟,只不过是把自己美好的理想赋予它们罢了,实际这是常识性谬误。
六
编者提倡用对读法,增加欣赏美文的趣味。当我介绍梁实秋《雅舍》时,说抗战期间的重庆,房子紧张,他只能借居于山坡上的“漏”室:“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孔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他随遇而安,幽默地称此“漏”室为“雅舍”。舍雅是因为心雅。心雅才有雅文。随即我在赏析中说:这篇《雅舍》,堪称唐刘禹锡《陋室铭》的现代版。雅舍和陋室都可观佳景,都有高朋来聚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古今雅士,情怀相通。
《世界美文观止》选了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写的《捕鳄》一文。我在赏析中建议对照读《爱斯基摩人捕狼》的短篇。编者放在一起介绍不同民族如何捕鳄、捕狼的民间经验,期望读者从中感悟到世上实践者最聪明、实践才能出智慧的道理。
本《观止》编入了日本德富芦花的写景美文《海上日出》。编者请读者对照读清代姚鼐《登泰山记》中观岱顶日出的华 段落,同时欣赏英国作家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里描写初升的太阳“简直就是一个活东西,有金黄的头发,有和蔼的目光,神采焕发……”也不妨再读高尔基在《在人间》里写他看见太阳从树林后面升起、在林子上空燃起一堆火焰的瑰丽场景……
当读者欣赏写日出美文时,如果穿越中外时空,上下纵横对读,定能兴趣盎然,获益多多。
七
编入《世界美文观止》的精品,主要是中外文学家的名作,但也有艺术家的华章,如达·芬奇的《笔记》和李斯特的《音乐与情感》;有政治家的佳文,如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美国总统里根的《“我们向亡灵宣誓”》;有科学家的妙品,如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和詹克明的《黠月》;有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与纳尔逊·曼德拉的感人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和《走出黑暗的幽谷》;还有马克思《致燕妮》的情书以及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励志之作《活出我们民族的精 》;还有大学者胡适、冯友兰的睿智之文《致吴健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编者把一生读到的中外名家的美文,尽皆辑入,使本《观止》真正成为一部人类精品大全。
《世界美文观止》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作为它的读者对象。据此相应地作古文、外文、人名、地名的注释。注释有三种:作者原注、原编者注及本《观止》编者新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懂简单英语的很多,故一般英语不作注译;但偶尔出现了俄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则一律注译成中文,以方便读者。
本《观止》中的人名、地名、书名、篇名,尽量和2009年出版的32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称呼相统一。故文中的人名“萧班”,注明现在通称“肖邦”;地名“赛因河”,注明现在通称“塞纳河”;岛名“厄蔑”,注明现在通称“厄尔巴岛”,等等。
八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以一人精力,用20年时间,编选这样一部《世界美文观止》,并想编得有特色、有个性、有创造性,达到雅俗共赏,人人喜爱,殊非易事。其中不妥、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我欢迎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再版时得到改进、补充和完善。我等待着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在此预致谢意。
编者2013年9月于北京
============================================================================
目 录
上 部
鹰与蜣螂 [古希腊]伊索
笔记 [意大利]达·芬奇
怨歌——作于温莎古堡[英]乔叟
论美[英]培根
射手 [英]威廉·科贝特
贝多芬百年祭 [英]萧伯纳
历尽艰辛话买书 [英]乔治·罗伯特·吉辛
观舞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我与绘画的缘分[英]丘吉尔
江上歌声[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不要虐待动物,它们也有痛苦和悲伤[英]珍妮·古多尔
热爱生命 [法]蒙田
天鹅 [法]布封
美洲之夜 [法]夏多布里昂
冬天之美 [法]乔治·桑
铁匠 [法]艾米尔·左拉
两条路[德]里克特
致燕妮[德]马克思
树林和草原 [俄]屠格涅夫
牛蒡花——《哈吉穆拉特》序曲 [俄]列夫·托尔斯泰
火光[俄]柯罗连科
生活是美好的——对企图自杀者进一言[俄]契诃夫
不合时宜的思想[苏]高尔基
石上题辞 [苏]康斯坦丁·巴乌斯托夫斯基
瞬间 [苏]邦达列夫
贝加尔湖啊,贝加尔湖 [苏]拉斯普京
海上日出 [日]德富芦花
音的世界 [日]宫城道雄
花未眠[日]川端康成
蒲公英[日]壶井荣
一片树叶 [日]东山魁夷
母子别[日]田宫虎彦
母亲架设的桥 [日]水上勉
不自由,毋宁死 [美]帕特里克·亨利
独立宣言[美]杰斐逊
潜水鸟 [美]梭罗
童年 [美]马克·吐温
悼念玛丽·居里 [美]爱因斯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门 [美]莫雷
“我们向亡灵宣誓” [美]罗纳德·里根
奶奶 [美]雷·布莱德贝利
人生的真谛 [美]亚历山大·辛德勒
我有一个梦想[美]马丁·路德·金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斯蒂芬·巴特勒·李科克
音乐与情感 [匈牙利]李斯特
上书院去的路 [西班牙]阿索林
至死不渝 [丹麦]尼克索
农家 [瑞士]赫·黑塞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父亲与我 [瑞典]拉格尔克维斯特
草莓 [波兰]伊瓦什凯维奇
赤脚的孩子 [保加利亚]斯米尔宁斯基
(连载至此,以下未录)
一封从盖世太保监狱庞克拉采秘密带出来的信——致古丝妲 [捷克]伏契克
歌声与枪 [阿尔巴尼亚]季米特尔·舒特里基
又见橄榄树 [荷]林湄
父亲的手提箱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笑声 [尼加拉瓜]鲁文·达里奥
航船 [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
雨夜 [乌拉圭]胡安娜·德·伊瓦尔沃罗
郁金香 [墨西哥]玛丽娅·恩里凯达·卡马利略·德佩雷拉
女教师的祈祷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你所给予我的生命 [秘鲁]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
移民 [秘鲁]马·巴尔加斯·略萨
《聊斋》序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进步的自我毁灭 [委内瑞拉]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
上帝睡着了 [巴西]奥古斯托·弗雷德里科·斯密特
与海明威相见[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美 [印度]泰戈尔
捕鳄 [印度]普列姆昌德
雨珠·露珠·泪珠 [伊朗]尤素福·埃泰萨米
笑与泪 [黎巴嫩]纪伯伦
时间的价值 [埃及]艾哈迈德·艾敏
我是个说书人——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埃及]纳·马哈福兹
生活 [阿富汗]乌尔法特
银匙、银筷和绸子 [朝鲜]千世峰
移动的故乡 [韩]许世旭
地图 [新加坡]尤金
马车上 [南非]奥丽芙·旭莱纳
走出黑暗的幽谷 [南非]纳尔逊·曼德拉
下 部
庖丁解牛庄子
报任安书司马迁
兰亭集序王羲之
桃花源记陶渊明
与朱元思书吴均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祭十二郎文韩愈
捕蛇者说柳宗元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前赤壁赋苏轼
湖心亭看雪张岱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乌篷船周作人
母亲的回忆朱德
与妻书林觉民
致吴健雄胡适
落花生许地山
《苏州园林》序叶圣陶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冯友兰
可爱的故乡茅盾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背影朱自清
养花老舍
我梦中的小翠鸟冰心
白河流域几个码头沈从文
雅舍梁实秋
秋夜巴金
书简——牛棚小记之一丁玲
菜园小记吴伯箫
红泪柯灵
忆白石老人艾青
老王杨绛
清塘荷韵季羡林
雨前何其芳
黄鹂孙犁
直薄峨眉金顶记徐迟
年轻时候郭风
昆明的雨汪曾祺
那树王鼎钧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紫藤萝瀑布宗璞
活出我们民族的精 李嘉诚
淡之美李国文
林中速写张守仁
拣麦穗张洁
安塞腰鼓刘成章
黠月詹克明
藏羚羊跪拜王宗仁
世间最美丽的眼睛金翠华
偶像张玲
感觉冯骥才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识君应是千古事——我眼中的范曾李存葆
巩乃斯的马周涛
家住龙华余秋雨
妈妈在山冈上陈建功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我与地坛史铁生
丑石贾平凹
回答舒婷
目送龙应台
素面朝天毕淑敏
烟花三月下扬州熊召政
鸳鸯香炉林清玄
女孩子的花唐敏
倾斜的风景赵翼如
青羊消息——生物学家赵正阶讲的故事胡冬林
讲故事的人莫言
秋天的钟萌娘
平原的时间李登建
美丽的嘉荫苇岸
夏之绝句简
人行羊迹凸凹
利刃的语言格致
足尖蝴蝶姚雪雪
蠡河黑陶
后窗周晓枫
大地悲歌向迅
我感激他们——代编后记 张守仁